三國呂蒙勵志人物
《三國志》等史書記載,呂蒙在孫權當政時受到重用,他曾計擒郝普、勇斗張遼、擊敗關羽、智取三郡,不僅功勛卓著,在當時還是發(fā)奮讀書、勤能補拙的好榜樣,“士別三日”、“刮目相待”、“吳下阿蒙”等成語都與他有關。
據記載,春秋初年呂國滅亡后,呂氏子孫逃散到鄰近的鄭、晉、齊、魯、衛(wèi)等國。如今,呂姓人在全國均有分布,甚至播遷到了海外。
這2000多年間,呂姓人都經歷了哪些大規(guī)模的遷徙?遷徙過程中,發(fā)生了哪些不尋常的故事?
北方播遷
秦漢時,呂氏主要在北方遷徙
據記載,春秋初年,呂國的鄰居申國被楚文王攻滅。呂國公族害怕強楚也來攻打他們,遂舉國東遷,在新蔡一帶重新建立呂國,史稱“東呂國”。
然而沒過多久,當時較為強大的宋國舉兵攻打東呂。人單勢孤的東呂很快被消滅,呂氏家族四散逃亡,來到鄭、晉、齊、魯、衛(wèi)等國居住,從此不再顯赫。
在宗法制盛行的先秦時代,家族地位一旦喪失,族人很難重整旗鼓,呂氏也似乎從此銷聲匿跡。史籍記載中,“呂氏”的稱號直到戰(zhàn)國晚期才重新出現(xiàn),這就是衛(wèi)國人呂不韋。呂氏家族潦倒到什么地步?看看呂不韋的商人出身就知道了。所謂“士農工商”,商人在當時是“下等人”,比一般平民的身份還差兩級。
秦漢時期,呂氏主要分布于今河南、山東、山西等地,并主要向北、向西播遷,在山西西南部一帶形成望族。這時的呂氏以呂公家族為代表,他的女兒便是漢朝第一位皇后呂雉,這支呂氏家族在漢初盛極一時。
西漢末年,呂尚的一支后裔遷居瑯琊郡(今山東日照一帶);東漢末期,社會動蕩不安,一支呂氏遷居五原郡九原縣(今內蒙古包頭一帶),當時著名的猛將呂布,便是這支呂氏家族的后裔。
呂氏南下
曾因戰(zhàn)亂大規(guī)模南遷
呂氏文化研究者呂明強介紹,呂氏南遷始于漢代,長江中下游地區(qū)開始有呂氏族人聚居,但人數(shù)尚少。魏晉南北朝時期,呂氏開始大量南遷,尤其是永嘉之亂以后,遷徙規(guī)模就更大了。這一時期,南方北方都出現(xiàn)了不少十分有名的呂氏族人。
愛玩“三國殺”游戲的讀者,對呂蒙這個名字一定不陌生!度龂尽返仁窌涊d,呂蒙在孫權當政時受到重用,他曾計擒郝普、勇斗張遼、擊敗關羽、智取三郡,不僅功勛卓著,在當時還是發(fā)奮讀書、勤能補拙的好榜樣,“士別三日”、“刮目相待”、“吳下阿蒙”等成語都與他有關。
而同時期的呂岱、呂范兩人,也同是孫權帳下的重臣、大將,他們的功勞與呂蒙相比不遑多讓。三呂同在一朝,可見當時呂氏在南方已經發(fā)展興盛。
而北方呂氏則以南北朝時期的呂光為代表。他建立的后涼王朝,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由呂姓人建立的割據政權。后涼在歷史上存在了48年,開發(fā)了當時的西部地區(qū)。
兩宋時期
“三世四人”的呂氏家族
兩宋時期是呂姓發(fā)展的鼎盛時期,在此期間,涌現(xiàn)出許多呂姓政治家、思想家,而其中最著名的,莫過于“三世四人”的呂蒙正家族。
《宋史》記載,后晉年間,呂蒙正出生于洛陽一個官宦家庭,但幼時和生母被趕出家門,寄居在洛陽郊區(qū)的寺廟里。他在一座山洞里苦讀十年,并于宋太宗太平興國二年考中狀元。
11年后,他被宋太宗任命為相。不過,他多次直言上諫觸怒皇帝,并因此三次遭貶,三次復任宰相。呂蒙正有7個兒子,均在朝為官,宋真宗有心提拔他們,而呂蒙正卻稱“諸子皆不可用”,只有侄子呂夷簡是“宰相才”。他“薦侄不薦子”的做法,在當時被推為公正無私的典范。
宋真宗死后,繼位的宋仁宗年幼,劉太后臨朝稱制。身為宰相的呂夷簡一方面要小心翼翼約束剛愎自用的劉太后,另一方面還要輔佐教導年幼的宋仁宗,并在這種情況下使“朝中無事、四海晏然”,可謂鞠躬盡瘁。
呂公著是呂夷簡的長子,在宋哲宗年間官居宰相,與司馬光同心輔政,他輔政期間四海承平。
呂公弼是呂夷簡的次子,與長兄呂公著同朝為官,官至樞密使,相當于如今的國防部部長。此外,呂公弼的書法也著稱于世,《子安貼》等流傳至今。
此外,在宋一朝有名的呂氏家族還有以呂大忠、呂大防、呂大鈞、呂大臨為代表的藍田呂氏,以宰相呂惠卿為代表的泉州呂氏,以及以名相呂頤浩為代表的齊州呂氏等,可見呂氏家族在宋朝人才輩出,并且多出名相。
移民臺灣
臺灣第26大姓曾被迫改姓
據統(tǒng)計,如今的呂姓人約有700萬,約占全國總人口的.0.44%,在中國姓氏排行榜中位列第43。而在臺灣省,呂姓則是排名第26位的大姓。呂姓是何時遷到臺灣的?其始祖是誰?
據多種《呂氏族譜》和相關史料記載,呂公著有子名叫呂希哲,與張載、程顥、程頤、王安石是好友,是著名的教育家,時人稱之為“滎陽先生”。
呂希哲之子名叫呂好問,因金滅南宋從安徽遷居婺州金華(今浙江金華),建炎年間官居兵部尚書。呂好問在道學上造詣很深,是當時的學界權威。他的長子名叫呂本中,是“江西詩派”的代表人物,在道學上繼承父親衣缽,名重當時;呂本中的弟弟名叫呂弸中,呂弸中的孫子,便是被臺灣呂姓人尊為共祖的呂祖謙。
呂祖謙的一支后裔,先由浙江金華移居貴州,又由貴州遷居福建漳州,后又從漳州分遷至泉州,并有一部分移居廣東。后來,呂阿四、呂阿南兄弟倆遷居臺灣臺北縣鶯歌鎮(zhèn),后來又從這里遷居到臺灣各地。
1895年日本占據中國臺灣,曾強迫呂姓人改姓宮本,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后,臺灣呂姓才恢復祖姓。如今,臺灣呂姓人主要分布在臺北縣、嘉義縣等地。清康熙年間,東南沿海地區(qū)一部分呂姓人為生計所迫,冒險闖“南陽”,從而遠徙海外,分布于今天的東南亞、北美等地區(qū),著名人物有出生于越南的影星呂良偉等。
第一位:
滿江紅 岳飛
怒發(fā)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第二位:
過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落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拋絮,身世飄搖雨打萍。
皇恐灘頭說皇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第三位:
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 辛棄疾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
可堪回首,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第四位:
賀新郎·別茂嘉十二弟 辛棄疾
綠樹聽鵜鴂,更那堪、鷓鴣聲住,杜鵑聲切!啼到春歸無尋處,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間離別。
馬上琵琶關塞黑,更長門、翠輦辭金闕?囱嘌啵蜌w妾。
將軍百戰(zhàn)聲名裂。向河梁、回頭萬里,故人長絕。易水蕭蕭西風冷,滿座衣冠似雪。
正壯士、悲歌未徹。啼鳥還知如許恨,料不啼清淚長啼血。誰共我,醉明月?
第五位: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 隔葉黃鸝空好音。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三國呂蒙勵志人物】相關文章:
4.三國人物雜談
7.勵志人物簡介
8.勵志人物畢加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