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有關(guān)做人處事格言大全
窮則獨(dú)善其身,達(dá)則兼善天下。
——[先秦]《盂子?盡心上》
意譯:不得志的時候,要保持自身的清白,顯貴的時候要善待天下所有的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詩經(jīng)?鶴鳴》
意譯:用別的山上的石塊,可以琢磨玉器。比喻用別人的長處,可以彌補(bǔ)自己的缺。
知足則樂,務(wù)貪必憂。
——[宋]林逋《省心錄》
意譯:知道滿足就會樂觀,貪多務(wù)得必然憂心忡忡。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
意譯:只要做了壞事情,終究會被人知曉。
得放手時須放手,可饒人處且饒人
——[明]沈采《千金記》
意譯:處事要適可而止,能寬容時就寬容,能原諒時就原諒。
衣人在寒,食人在饑。
——[梁]孝元皇帝《金樓子?立言篇》意譯:給人衣服要在人家寒冷時,給人食物要在人家饑餓時。
處事大宜心平氣和
——[明]薛瑄《讀書錄》卷三
意譯:做事應(yīng)該以心平氣和的姿態(tài)去做。
瓜田納履,李下不整冠。
古樂府《君子行》
意譯:路過瓜田不提鞋子,走到李樹下不整帽子,以免人家懷疑你偷瓜摘李子。
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新唐書?陸象先傳》
意譯:世上本來平安無事,而是糊涂人自找麻煩瞎著急。
愛親者不敢惡于人,敬親者不敢慢于人。
——《孝經(jīng)?天子章》
意譯:熱愛自己的親人,也不得厭惡別人;尊敬自己的親人,也不能怠慢他人。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論語?為政》。
意譯:懂的就說是懂的,不懂的就說是不懂的,這樣才能真懂。
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
——[先秦]《老子》
意譯:大丈夫處世要厚道,不要刻簿;為人須樸實,切莫浮華。
受人之托,終人之事。
——[明]高明《琵琶記》
意譯:受別人的委托,就一定把受托之事辦好。
好便宜者不可與共財,多狐疑者不可與共事。
——[清]申涵光《荊園小語》
意譯:愛占便宜的人,不要在錢財上和他往來;愛猜忌的人,不要和他一起共事。
一淵不兩蚊,一雕不二雄。
——[先奏]《文子?上德》
意譯:一個深潭里容不得兩條蚊龍,一只雌獸也不同時和兩只雄獸相處。說明兩個實力相當(dāng)?shù)膭萘Σ荒懿⒋妗?/p>
無為其所不為,無欲其所不欲,如此而矣
[先秦]《盂子?盡心上》
意譯:不做不該做的,不要不想要的,這樣就可以了。
工欲善其事,必行利其器。
——[先秦]《論語?衛(wèi)靈公》
意譯:于匠想做好他的工作,一定要先修好他的工具。
臥榻之側(cè),匕容他人甜睡。
——[宋]岳珂《裎史?徐鉉入聘》
意譯:自己的床邊,怎么容許別人呼呼大睡!比喻在自己的利益范圍,不容許別人侵守口如瓶,防意如城。(防意,防止私欲;城
,守城防敵。)
——[宋]周密《癸辛雜識》
意譯:指一定要學(xué)會克制自己。
以明防前,以智慮后。
——[南朝]劉義慶《世說新語?識鑒》
意譯:以明察秋毫的眼力防患于前;以明智的思維去考慮以后。
一手獨(dú)拍,雖疾無聲。
——[先秦]《韓非子?功名》
意譯:說明要同別人團(tuán)結(jié)合作才能做成事。
口不容而強(qiáng)吞之音,必哽。
——[晉]葛洪《抱樸子?任能》意譯:嘴里容下去,而又硬吞下去,一定會被卡住,說明做事要量力而行。
識時務(wù)者為俊杰,通機(jī)變者為英豪。
——[清]程允升《幼學(xué)瓊林?人事》
意譯:指能認(rèn)清形勢識大局的人才是卓越杰出的人物。
在人屋檐下,不得不低頭。
——[明]吳承恩《西游記》
意譯:指的是在別人的地盤上,只能明哲保身,委曲求全。
先下手為強(qiáng),后下手遭殃。
——[元]己君祥《趙氏孤兒大報仇》
意譯:指做同一件事,先著手的受益,后著手的或許還會惹來麻煩。
反水不收,后悔無及。
——《后漢帝?先武帝紀(jì)上》
意譯:潑出去的水無法收回,后悔都來不及。指處事一定要慎重。
羊羹雖美,眾口難調(diào)。
——[元]鄧玉賓《中呂粉蝶兒》
意譯:羊羹的味道鮮美,可是眾人的口味難以調(diào)和一致。比喻做事難以讓人人都滿意。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論語?子罕》
意譯:不要憑空揣測,不要全部肯定,不要固定己見,不要自以為是。
當(dāng)局者迷,旁觀者清。
——[清]劉鶚《老殘游記》第十三回。
意譯:比喻當(dāng)事人被事情弄糊涂了,旁觀者卻看得清清楚楚。
深計遠(yuǎn)慮,所以不窮。
——[宋]張商英《素書》
意譯:計劃周密、考慮長遠(yuǎn),就能避免挫折和減少困惑。
太剛則折,太柔則卷。
《淮南子?汜論訓(xùn)》
意譯:太剛強(qiáng)就容易折斷,過于柔弱又會容易彎卷。
當(dāng)斷不斷,反受其亂。
——《漢書?霍光傳》
意譯:該果斷地決斷之時不決斷,結(jié)果反而遭受禍亂。
寧走十步遠(yuǎn),不走一步險。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
意譯:寧可多走十步的路,也不走一步危險的路,指的事要有把握,不要冒險。
深則厲,淺則揭。
——《詩經(jīng)?邶風(fēng)?匏有苦葉》
意譯:過渡口時,水深要連衣趟過去,水淺要提著衣服過去。比喻處理問題要因地制宜、因時應(yīng)變。
大丈夫能屈能伸
[清]李寶嘉《文明小史》
意譯:指男子漢大丈夫為了做成事,能夠經(jīng)受各種考驗。
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元]高明《琵瑟記》
意譯:各人管好各人,不要多管閑事。
魚能深入寧憂釣,鳥解高飛豈觸羅。
——[唐]白居易《感興二首》意譯:魚潛入深水難道還怕釣鉤,鳥高飛藍(lán)天豈能被羅網(wǎng)捉住。說明如果潔身自好,那么危險就會遠(yuǎn)離自己。
忽而不戒,則禍敗至。
——《漢書?五行志》
意譯:疏忽大意放松懈怠,失敗災(zāi)患就會接踵而至。
若網(wǎng)在綱,有條而不紊。
——《尚書?盤庚上》
意譯:像網(wǎng)掛在綱繩的上邊,有條有理不紊亂。說明做事要抓住關(guān)鍵,就能層次分明。
人急懸梁,狗急跳墻。
——[清]張春帆《宦!
意譯:指辦事如果太過分,對方什么事都能做出來。
人有德于我不可不感,我有德于人不必望感。
——[清]宋鹖《憬然錄》意譯:別人對我有恩德,我不能不感恩;我對別人有恩德,不能企望別人報答。
凡事當(dāng)留余地。
——[清]陳星瑞《集古偶錄》
意譯:說明做事應(yīng)考慮周全,留有余地,以免措手不及。
居室如-見賓,人虛如有人。
——[北齊]劉晝《劉子?慎獨(dú)》
意譯:在自己臥室中獨(dú)居就像會見賓客那樣規(guī)矩,進(jìn)入沒有人的地方就像有人在場時那樣謹(jǐn)慎。
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yán)乎。
——《禮記?大學(xué)》
意譯:十雙眼睛盯著,十雙手指點著,看有多么嚴(yán)格。
做成一件事,不可拖泥帶水,靠壁倚墻。
——[明]呂坤《呻吟語》
意譯:要想辦成一件事,就不能拖泥帶水,躊躇不前。
一個人不論做什么事情,都應(yīng)全力以赴。
——[古羅馬]西塞羅《論高齡》
慮事再三是聰明的。
——[古希臘]歐里庇得斯《希波呂托斯》
如果不寬恕朋友的缺點,就是欺騙自己。
——[古羅馬]賀拉斯《箴言》
幫助一個壞人,就如傷害一個好人一樣危險。
——[古羅馬]普拉圖斯《年輕的迦太基人》
我寧可麻木不仁,也不愿自作聰明去預(yù)言不吉利的事。
——[古希臘]埃斯庫羅斯《乞援人》
不要想到什么就說什么,凡事必須三思而行。
——[英國]莎士比亞《哈姆萊特》
只有在和諧與寬容中才有友情。
——[挪威]班生《超越人力之外》
與旗鼓相當(dāng)?shù)膶κ终撧q,勝敗難測;與強(qiáng)者論辯,實屬狂妄;與弱者論辨,有失身份。
——[古羅馬]塞內(nèi)加《論憤怒》
傾聽每一個人的意見,可是只對極少數(shù)人發(fā)表你的意見。
——[英國]莎士比亞《哈姆萊特》
對女人來說,沉默就是美麗的寶石,但她們很少佩戴它。
——[英國]托*富勒《箴言集》
愿我們永遠(yuǎn)不要做任何卑鄙,怯懦,懶散的事情。
——[古羅馬]西塞羅《圖斯庫盧姆淡活錄》
人們惟一的防御力量就是謹(jǐn)慎。
——[古羅馬]玉外納《諷刺詩集》
只有相互讓步,生活才能在社會中繼續(xù)下去。
——[英國]塞?約翰遜《致鮑斯威爾的信》
相處過分親密易損自己在對方心目中的形象。
——[英國]喬炱《坎特伯雷故事》
溪流有堤岸,慷慨也應(yīng)有限度。
——[英國]托富勒《神圣之國與世俗之國》
當(dāng)你準(zhǔn)備大干一番的地候,方式,方法和后果都要想周到。
——[英國]約?德納《論謹(jǐn)慎》
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的果實是香甜的。
——[法國]盧梭《愛彌兒》
不要得意忘形,也不要牢騷滿腹。
——[德國]貝納姆《諺語集》
做事切不可馬虎,言詞切不可含糊,思想切不可散漫。
——[古羅馬]馬可·奧勒利烏斯《沉思錄》
對人的熱誠和照顧,應(yīng)看作是安慰,不應(yīng)看成義務(wù)。
——[日本]菊池寬《我的日常道德》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據(jù)我所知,這是皆大歡喜的,最萬無一失的辦法。
——[英國]切斯特菲爾德《書信錄》
靠自己的力量能獲得的東西,千萬不要去乞求他人的恩賜。
——[西班牙]塞萬提斯《堂?吉訶德》
及時補(bǔ)一針,可省九道線。
——[英國]托*富勒《箴言集》
別人如何待我,我便如何待人,這是一條金科玉律。
——[英國]戈弗雷《物理學(xué)》
在人與人的交往中,忠實、真誠,正直對于人的幸福而言是至為重要的。
——[美國]富蘭克林《富蘭克林自傳
不論是誰,只要他銘記四個字,并在實踐中加以運(yùn)用,便可不沾罪惡的邊,這四個字是:忍耐和克制。
——[古羅馬]愛比克泰德《殘篇集》
每個人都應(yīng)根據(jù)自己的職業(yè)形成自己的處世之道。
——[英國]博蒙特與弗萊徹《愛的良藥》惟有在回敬誣蔑的時候,沉默才顯得如此有力。
——[英國]艾迪生《閑談?wù)摺?/p>
不要對一切人都以不信任的眼光看待,但要謹(jǐn)慎而堅定。
——[古希臘]德謨克里特《著作殘篇》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不過應(yīng)做得有禮有節(jié)。
——[英國]韋斯科特《戴維德?哈倫姆》
事前謹(jǐn)慎總比事后補(bǔ)救強(qiáng)。
——[英國]愛科克《憲法》
從奴隸到國王,對誰都不可輕慢,小小的蜜蜂也有傷人的毒刺。
——[美國]富蘭克林《格言歷書》
對那些愛問這問那的人要敬而遠(yuǎn)之,因為這些人也同樣很愛搬弄是非。
——[古羅馬]賀拉斯《書札》
我一直認(rèn)為,一個人要在世界上獲得成功,就不得不表面上像個傻子,實際上是個智
——[法國]盂德斯鳩《雜惑集》
假如你想干一件事情而又不想讓人知道,那就別干。
——[美國]愛默生《論文集第一輯?論精神法則》
不要信賴對任何人都說好話的人。
——[英國]可林斯《警句》
消滅虛榮,抑制沖動;遏制欲望;控制理智。
——[古羅馬]馬可?奧勒利烏斯《沉思錄》
當(dāng)我們不敢拒絕的時候就拖延,這是智慧的妙用。
——[英國]司各特《無畏的哈羅爾德》
做事要有毅力,要自強(qiáng)不息,不要指望別人喝彩。
——[英國]理?伯頓《卡西達(dá)》
施惠于人,不要放在心上;受惠于人,則要銘記不忘。
——[瑞士]凱勒《格言詩》
我寧肯忘掉虧欠自己的而不愿忘掉虧欠別人的。
——[德國]貝多芬《貝多芬語錄》
機(jī)智地等待,才能取得前進(jìn)的高速度。
——[英國]喬炱《坎特伯雷故事?梅利比的故事》
所謂處世之道常常使人變得狡黠,而不是善良。
——[英國]塞?約翰遜《漫步者》默默端坐,不言不語;滿腹經(jīng)綸,含而不露;不擔(dān)風(fēng)險,不擔(dān)心事;裝聾作啞,拿手好戲,所謂謹(jǐn)慎,就是如此。
——[英國]喬?克雷布《故事保護(hù)人》
講仁恕就要以善報惡,以德報怨。
——[英國]莎士比亞《理查二世》
以怨報怨,以德報德,此乃禮尚往來。
——[古羅馬]佩特羅尼烏斯《薩蒂利孔》
“防患于未然”是智慧的女兒。
——[英國]沃*瑞理《致羅伯特塞西爾爵士書》
行動的四條準(zhǔn)則是:革除自身的陋習(xí);克眼不良情緒;保持青春活力;決不嫉賢妒能。
——[美國]霍!睹绹P記》
只知受惠,不知報恩的人最低賤的。
——[古羅馬]普勞圖斯《柏薩》
對忘恩負(fù)義的人作了好事完全無用,對不知欣賞的人舉動彬彬有禮等于自作。
——[印度]《五卷書》
一個品德高尚,富有判斷力而且深思熟慮的人,不到大家都不吭聲時是不會開口的。
——[波斯]薩迪《薔薇園》
以德報德是恩惠所固有的特點。不但他人的恩惠要回報,并且自己也要開始施惠于
——[古希臘]亞里士多德《倫理學(xué)》
對所有的人以誠相待;同多數(shù)人和睦相處;和少數(shù)人常來常往,只跟一個人親密無間,決不與任何人為敵。
——[美國]富蘭克林《格言歷書》
不要預(yù)先講還未實現(xiàn)的事,因此說話要謹(jǐn)慎,以免給自己招致說話不算數(shù)的責(zé)罵。
——[德國]康德《實用人類學(xué)》
只要存心感激,就是受恩再多也不算虧欠。
——[英國]彌爾頓《失樂園》
與其被人選擇不如選擇別人,與其感激別人不如被人感激。
——[英國]簡?奧斯丁《愛瑪》
行為很不檢點的人總是頭一個說別人的壞話。
——[法國]莫里哀《偽君子》
人生的要旨是腳踏實地做好眼前的事情,而不是把眼睛盯在遠(yuǎn)處的朦朧物上。
——[英國]卡萊爾《隨筆集?時代的雜志》
【做人處事格言】相關(guān)文章:
做人處事的文章04-02
「關(guān)于做人的道理」-做人處事的學(xué)問05-01
人生處事格言03-26
處事社會人生格言04-24
處事格言大全欣賞03-20
人生處事格言參考03-26
為人處事人生格言04-25
社會處事人生格言05-08
處事社會人生格言27則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