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蘇軾最瀟灑的詩句
蘇軾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人,祖籍河北欒城,有關(guān)蘇軾最瀟灑的詩句,歡迎大家一起來借鑒一下!
1 《念奴嬌·赤壁懷古》
宋代: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fēng)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檣櫓 一作:強虜)
故國神游,多情應(yīng)笑我,早生華發(fā)。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人生 一作:人間;尊 通:樽)
這首詞是蘇軾的代表作。即使結(jié)尾流露了消極情緒,但從全詞看,氣魄宏偉,視野闊大,對壯麗河山的贊美,和對歷史英雄人物的歌頌及懷念,構(gòu)成了豪放的基調(diào)。
2 《江城子·密州出獵》
宋代:蘇軾
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
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詩詞以出獵開始,卻以將利箭射向敵人這種出人意料的結(jié)局收尾;利用巧妙的藝術(shù)構(gòu)思,把記敘出獵的筆鋒一轉(zhuǎn),自然地表現(xiàn)出了他志在殺敵衛(wèi)國的政治熱情和英雄氣概,這就把一首生活隨筆式的小詞寫成了充滿愛國激情的作品。這首詞讀起來,韻調(diào)鏗鏘,氣勢雄渾,感情奔放,境界開闊,是一首表現(xiàn)了蘇軾豪放風(fēng)格的成功之作。
3 《定風(fēng)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宋代:蘇軾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fēng)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厥紫騺硎捝帲瑲w去,也無風(fēng)雨也無晴。
此詞為醉歸遇雨抒懷之作。詞人借雨中瀟灑徐行之舉動,表現(xiàn)了雖處逆境屢遭挫折而不畏懼不頹喪的倔強性格和曠達胸懷。
4 《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宋代:蘇軾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時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時見 一作:誰見)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這首詞是蘇軾初貶黃州寓居定慧院時所作。被貶黃州后,即使自己的生活都有問題,但蘇軾是樂觀曠達的,能率領(lǐng)全家通過自身的努力來渡過生活難關(guān)。但內(nèi)心深處的幽獨與寂寞是他人無法理解的。在這首詞中,作者借月夜孤鴻這一形象托物寓懷,表達了孤高自許、蔑視流俗的心境。
5 《水調(diào)歌頭·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
宋代:蘇軾
落日繡簾卷,亭下水連空。知君為我新作,窗戶濕青紅。
長記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煙雨,杳杳沒孤鴻。
認得醉翁語,山色有無中。
一千頃,都鏡凈,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葉白頭翁。
堪笑蘭臺公子,未解莊生天籟,剛道有雌雄。
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fēng)。
這首詞在藝術(shù)構(gòu)思和結(jié)構(gòu)上,具有波瀾起伏、跌宕多姿、大開大合、大起大落的特點。下片的描寫和議論,豪縱酣暢,氣勢磅礴,詞中出沒風(fēng)濤的白頭翁形象,猶如百川匯海,含蓄地點明全篇主旨,有強烈的震撼力。全詞熔寫景、抒情、議論于一爐,既描寫了浩闊雄壯、水天一色的自然風(fēng)光,又其中灌注了一種坦蕩曠達的浩然之氣,展現(xiàn)出詞人身處逆境卻泰然處之、大氣凜然的精神風(fēng)貌,充分體現(xiàn)了蘇詞雄奇奔放的特色。
文學(xué)作品與蘇軾被貶黃州之心路歷程
蘇軾,號“東坡居士”,身為一代倍受國人喜愛的文學(xué)家,一生卻處宦海浮沉之中,倍受牢獄、貶謫之苦。在烏臺詩案的百般摧殘之后,更是左遷黃州,其心路歷程也是曲折而又坎坷。
被貶黃州的蘇軾在思想上大致經(jīng)歷了三個變化:由最初的理想破滅到后來的積極求索,最后再到回首終生,這也可以從其謫居黃州時創(chuàng)作的大量文學(xué)作品中得以體現(xiàn)。
首先第一個時期:蘇軾理想破滅,頓覺人生如夢。在經(jīng)歷了烏臺詩案,見識了朝廷里的“奸佞群小”胡作非為之舉后,蘇軾早已心灰意冷。早期在黃州所作的詩詞主題大多也以消沉、悲觀為主。正如《卜算子》一詞所喻,他正如一只獨飛在殘月之下的孤鴻!绑@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放眼望去,他剛棲身于朝廷,卻又為小人驚擾,沒有人能夠理解他憂讒畏譏的心境和不為人知的悵恨。“有恨無人省”,到底是恨什么,是失群,還是受驚?詞人卻并未正面回答。而寄與弟弟蘇澈望月懷遠的《西江月》一詞,則一反《水調(diào)歌頭》豪邁曠達之風(fēng),盡顯低沉、凄婉之調(diào)。“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感嘆人生苦短,暗示詞人對仕途失意的悲痛,對人生意義的質(zhì)疑。“月明多被云妨”中以月自比,以云喻奸臣,暗示了奸臣當?shù),蒙蔽圣聽,又表現(xiàn)了對世態(tài)炎涼的無奈與激憤。此時的蘇軾,骨子里頭仍是一位儒者,憤懣于奸臣昏君,感傷于世事滄桑,受限于出世入世,渴望于建功立業(yè)。行動上具有逃避現(xiàn)實的消極傾向,思想上卻仍對仁宗抱有些許幻想。
蘇軾的第二個時期則是積極求索,始知隨遇而安。貌似“積極求索”與“隨遇而安”是矛盾而沖突的,其實不然。蘇軾此時仍是關(guān)心天下蒼生,為君主而擔憂的人,但他也能在佛、道兩家的影響之下,通達地看待問題。正如《臨江仙》一詞所敘,“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這是詩人對自己大半輩子為功名利祿所羈絆的感慨,又是寄情山水,以求擺脫內(nèi)心苦悶的感嘆。而《浣溪沙》中的“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fā)唱黃雞!迸c《念奴嬌》的“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更是直接體現(xiàn)了作者老當益壯,自強不息的精神與人生得失的淡然。此時的東坡,文辭中少了一分辛辣的諷刺暗喻,多了一分對不公命運的泯然一笑,令人甚是欣慰。
最后一個時期的蘇軾回首想來,終識平生功業(yè)。幾經(jīng)沉浮后的蘇軾,終已看透世事滄桑,看破紅塵紛亂,把是非、賞罰、貴賤、榮辱、得失視為糞土,其中最典型的便是《定風(fēng)波》一詞了。“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任憑風(fēng)雨肆掠,詩人卻超然物外,只顧緩步前行,連雨聲也可充耳不聞!爸裾让⑿p勝馬”,縱然詞人一無所有,但只要有一顆自由的心,仍是輕松愉快。“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正如胡云翼《宋詞選》所評:“披著蓑衣在風(fēng)雨里過一輩子,也處之泰然!痹~人由眼前風(fēng)雨觸景生情,卻用平和的心態(tài)來面對生活的崎嶇坎坷。“料峭春風(fēng)吹酒醉,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雨過天晴,天雖冷,卻依稀可見青山頂峰處業(yè)已透過一線金黃的夕陽光染黃了藍天白云、青草碧樹。最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fēng)雨也無晴”飽含哲理。無論雨疏風(fēng)聚,還是斜陽普照,均屬自然現(xiàn)象,人生亦然。只要心境自然,便可寵辱皆忘。在這個時期里蘇軾的文風(fēng)頗為自然質(zhì)樸卻不乏哲理與對生命的反思。此時的東坡。才是那個為世人所知,放蕩不羈卻又豁達樂觀的東坡,才是那一提到便不覺嘴角上揚的東坡。
回首謫居黃州的蘇軾,無論“理想破滅,頓覺人生如夢”,還是“積極求索,始知隨遇而安”,抑或“回首想來,終識平生功業(yè),”,他都不同于“心遠地自偏”的陶淵明,把田園當作心靈的避難所。也不同于退隱“皈依佛門”“世事從今口不言”的白居易。他超越現(xiàn)實,又執(zhí)著于現(xiàn)實。他“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他“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萬世開太平”。他是一個佛者、一個道者,卻歸根結(jié)底是一個儒者。他雖欲如道家的無為,如佛家的避世,卻永遠無法放下一顆炙熱的赤子之心,為天下蒼生生計而操勞。
【蘇軾最瀟灑的詩句】相關(guān)文章:
蘇軾的詩句05-01
蘇軾豪放的詩句05-01
蘇軾有名的詩句05-01
蘇軾自嘲的詩句04-11
蘇軾豪放詩句05-01
蘇軾的簡短的詩句05-01
蘇軾愛國的詩句05-02
有關(guān)蘇軾的詩句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