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寫成都的學(xué)生作文
【1:城市記憶之成都味道】
成都像一位飽經(jīng)滄桑的老者,厚重,卻把世事也看淡了。淡得有點不食人間煙火,只愿泡一杯茶,于杯茶間任光陰逝去。成都是一座讓人念想的城市,無論曾經(jīng)是否抵達,好像都被一種富足而安逸的生活方式深深吸引著;蛟S,這就是成都的魅力。成都也算是大都市,可比起上海,比起北京,總像慢了半個節(jié)拍。慢,有什么要緊?這正是成都千百年沉淀出來的性格,在慢里,可以窺見成都前世的故事與今生的風景。
風煙俱凈,留下豐盈與穩(wěn)重
成都到處都可以見到歷史的遺跡,比如金沙遺址、武侯祠、杜甫草堂等等。當所有的烽火都從成都平原上散去時,這兒留下的是豐盈與穩(wěn)重。正如余秋雨在《五城記·成都》中寫到:“成都是中國歷史文化的豐盈偏倉!被蛟S想,比時尚,成都比起許多城市來,都會顯得稍遜一籌,可比歷史的豐盈,成都卻能以穩(wěn)重的形象出現(xiàn),一點也不膽怯。
在我看來,豐盈與穩(wěn)重長年累月的積淀,讓歷史也慢了下來。這是我在游武侯祠,想起諸葛亮?xí)r的切身感受。那么多崇山峻嶺死死守衛(wèi)著它,像鐵甲戰(zhàn)士,一刻也不肯松懈。什么戰(zhàn)火連綿,什么哀鴻遍野,成都幾乎從來都不去參與。那些歷史都太著急往前行進,越著急,成都越是要避開。成都早已看淡了名利。它愛自己的民眾,絕不允許讓自己的大好河山變成大戰(zhàn)場。那么就慢下來,連馳騁千里的戰(zhàn)馬都像是慢了下來。在成都,諸葛亮率軍出發(fā)征討,也是慢的。歷史到了成都,總會突然慢了節(jié)拍,再緊急的訊息都像是繞了一個圈。
今天的成都,風煙俱凈,一場秋風將夏天的燥熱與歷史的沖動統(tǒng)統(tǒng)都消解了。當成都人在談到歷史時,不會有太大的激動,只是偶爾會發(fā)出兩聲嘆息,不過之后又是淡然一笑。大家都遵守著這樣的規(guī)矩,好像是歷史頒布的一道圣旨,誰也不能違抗。
山水清秀,雕刻浪漫與詩意
成都的安逸,注定了成都的穩(wěn)定,以及穩(wěn)定中的慢。也注定了大批大批的文人墨客要穿越比上青天更難的蜀道而來,比如李白、杜甫、陸游等一大批大文豪、大詩人不辭艱辛來到成都。或許,是成都的詩意養(yǎng)育了他們的詩情也未可知。去杜甫草堂很能體味到烙在成都骨子里的那種慢——散亂的、舒緩的、滄桑的、浩淼的,也是浪漫的,詩意的。
是的,浪漫的,詩意的。
身在杜甫草堂本就是一首詩,加上浣花溪的碧波澈流,心也蕩漾了。柔柔的,軟軟的,暖暖的,淡淡的。本無詩才,只想泡一杯清茶,讀一本閑書,躺在藤椅上,靜靜地消磨時光。光陰薄涼,時光靜得惹人憐。幽深的巷子里,時而飄出古箏的聲音。古典,優(yōu)雅,聽來讓人動容。腳步也會慢下來。這樣的慢,太適合養(yǎng)人,特別是文人,又尤其是詩人。詩也透著慢的氣質(zhì)。肖復(fù)興來到成都也說,成都是詩意的,人的骨子里透著的,也是詩意。流沙河詩才不竭,也定是喝了成都這一杯安閑的茶。
還嫌不夠詩意。成都要來幾場連綿的陰雨才夠味。雨,落地生煙,煙霧彌漫,車也慢下來了。生活節(jié)奏變得更慢,仿佛全身的骨頭也酥軟了。到了晚上,雨還在下,有想喝酒的沖動。邀三五幾個朋友一起,慢慢地喝,不醉不歸。醉了,心里面全是浪漫的'想象與詩意的情懷。
無辣不歡,上演熱情與執(zhí)著
成都的食物,種類繁多,口感極好,是最讓我喜歡的?傁胍淮涡猿詡夠,可是一吃便發(fā)現(xiàn)多得亂花漸欲迷人眼——夫妻肺片、肥腸粉、刀削面、擔擔面、蕎面、兔頭、糖油果子、香辣蟹、串串香、火鍋、冷鍋魚、芋兒雞、瓦罐雞湯、回鍋肉、麻婆豆腐、羊肉湯、 涼 粉、鹵肉鍋盔、冒菜、豆瓣魚、涼拌白肉、毛血旺……都想吃,吃得讓人流連忘返,不知年月。成都人對吃的追求比任何城市都要講究。俗話說,慢工出細活。成都美食就是這樣。一道工序也不能少,寧愿慢一點,再慢一點。有時,外地來的客人,不明就里,總會催菜。可左催右催,左等右等,就是不見上菜。服務(wù)員連忙解釋:慢工出細活,一定不會讓您失望。果然,從不會失望。越是細膩美食,越是要等。所有的美味,都在一個“慢”字里。所以,每次去吃美食,無論我的心里如何迫不及待,總會耐心等待。不只是我,那些成都人和漸漸習(xí)慣成都節(jié)奏的外地人,都在慢慢等。
大多數(shù)成都人,離不開一個字“辣”,好像一汪波瀾不驚的湖面的生活總得有一點什么,來掀起一陣陣浪花與高潮。成都人簡直就是無辣不歡,對辣的執(zhí)著,一點也不亞于癡情漢對愛情的堅守。有時,火鍋的底料已經(jīng)夠辣了,但成都人并不會滿足,還會扯起嗓子喊一句:“服務(wù)員,再來一點小米辣!
但有一點讓人費解,成都人對食物的熱情與對辣的執(zhí)著,并沒有轉(zhuǎn)化成性格上的執(zhí)著,反而選擇了另外一種安閑的生活方式。
歲月靜好,書寫安閑與慵懶
在成都,似乎連呼吸也是慢的。迷霧的早晨,我可以在一朵花前駐足許久。那個黃昏,在府南河邊,有兩位老人下著棋,圍觀者甚眾。老人一點兒也不著急,下一步棋,可以捻著胡須思考好一會兒。著急的,往往是旁邊的觀眾,總是一副迫不及待的樣子。其實,他們的內(nèi)心也是慢的?斓,只是那點一晃而過又自以為是的想法。沿著府南河走,盡是散步的人。三三兩兩,有的還遛著狗,亦或其它寵物。幾乎很難看到疾行的腳步。疾行,在這兒,太不合時宜,也太不入鄉(xiāng)隨俗了。
府南河邊,遍地是茶館。不僅府南河,成都隨處都是茶館。因為慢,也在茶里。成都人愛喝茶。吃早茶,下午茶的人都多。隨便走進一家茶館,都是人滿為患。從門口到里屋,短短的距離,也會變得艱難。你只能側(cè)身往里擠,一點辦法也沒有。大多茶館是熱鬧的,張三隔著李四,還很遠就大聲招呼著王二。跑堂的店小二,也常忙得暈頭轉(zhuǎn)向。有的茶館清幽一點,那么茶客們的言談也會變得小心翼翼。茶館里,熱氣升騰,煙霧彌漫。茶客們喜歡擺龍門陣,想到什么擺什么,可以大到國家政治,也可以小到家常瑣事,可以遠到三國天下,也可以近到眼前適才,一點也不拘束。一碗蓋碗茶泡著,一坐,便可以是一上午,或是一下午。到處充斥著安閑的氣息,連骨子里也是。時光,就這樣在不知不覺里,一點點浸潤過去了。對,是一點點浸潤過去的。我不喜歡熱鬧,有時會找一家臨河的茶館,搬一張椅子,一個人到河邊獨自品。有時,眼光游曳在過往的人群里;有時也對著一只水鳥癡癡發(fā)呆。
歲月靜好,成都在安閑與慵懶中書寫這慢的哲學(xué)。
張藝謀執(zhí)導(dǎo)的成都城市形象宣傳片《成都,一座來了就不想離開的城市》,正是成都這座城市帶給世人最真實的感受。成都,一座來了就不想離開的城市;其實,這還遠遠不夠,成都是一座讓人即便還沒有來,也日夜思念的城市。無論時代如何變化,成都始終堅守著它的性格與哲學(xué),有條不紊地將生活過成生活的模樣。
【2:我愛家鄉(xiāng)的辣椒】
我的爸爸媽媽都是四川人,所以我是“小四川”。我這個“小四川”熱愛家鄉(xiāng),尤其喜愛家鄉(xiāng)的辣椒。
你看,一個個辣椒,紅的,綠的,就像一個個燃燒的火苗,燃燒著家鄉(xiāng)人的激情。 俗話說“辣不辣,四川話;親不親,家鄉(xiāng)人”。我們四川人愛吃辣椒、能吃辣椒,那是出了名的,就連說話都有麻辣燙的味道。有人吃辣椒“不怕辣”,而我們四川人是“怕不辣”。我們吃什么都要放辣椒,炒菜放,拌菜放,甚至湯里都要放。你看,我們名揚天下的火鍋、麻辣燙不都有辣椒的功勞嗎;各家各戶少不了炸海椒、辣子醬、胡豆瓣;餐館里有很多辣味十足的菜肴,辣子雞、水煮魚、青椒回鍋肉、泡椒鳳爪……
家鄉(xiāng)的辣椒種類繁多,但我能叫出名字的不多:有一種長得像燈籠似的辣椒,我們給她起了個好聽的名字“燈籠椒”,這種辣椒個大肉厚,吃起來不是很辣;還有一種細長的辣椒,我們管它叫“小青椒”,辣味適中;另有一種個頭不大、筆直的辣椒,就是“朝天椒”,味道特別辣,吃上一口,準會讓你辣出汗,辣得蹦高三跳。
家鄉(xiāng)的`辣椒,辣味不一而足,有的一吃就辣,有的是咽下去才覺得辣,有的聞起來辣吃起來更辣;有的辣舌頭,有的辣喉嚨,有的辣心,還有的,你離它幾米遠就覺得辣味嗆人,真可謂辣味十足! 聽爸爸說,辣椒不是我們四川的特產(chǎn),卻是我們四川人的性格。家鄉(xiāng)人祖祖輩輩喜歡辣椒,所以就像辣椒一樣,熱情,火爆,火辣辣地做人,火辣辣地做事。
想一想爸爸的話,可也真是呀,就連我這個小姑娘也不怕辣,因為我是四川人,也有著火辣辣的性格! 作為一個“辣妹子”,我愛家鄉(xiāng)的辣椒。
那兒,風景正好
【3: 成都變了!】
原來幽靜的小道,被硬生生地拓寬了許多,又披上了一層灰白色的水泥盔甲。道邊郁郁蔥蔥的老榕樹,換成了高貴洋氣的法國梧桐,原來的開闊地帶,拔起了毫無生氣的寫字樓,二環(huán)高架像一圈鐵箍,將錦官城勒得生疼……
成都變了,方便快捷了。卻少了原有的人文氣息,少了幾分川味,我印象中的人文成都似乎成了一個觸及不到的遠方……
現(xiàn)在的成都,去哪兒找那曾經(jīng)的味道,去找尋遠方呢?
去街道,去巷陌。在那兒,才能聆聽城市的呼吸,我一直這樣認為。正如胡同能代表北京,青石板路能代表蘇杭一樣。然而這次找尋,卻讓我啞然了。
正思索著,到了錦里。這兒竟沒有注入任何現(xiàn)代氣息:蜀錦、蜀繡掛在街邊;身后的一個小店里傳來清晰的川劇唱腔;路邊的小攤上也擺滿了川劇臉譜。一個個古色古香的小攤就那樣排著隊擺在路邊,給每一個成都人以溫暖的安全感。最讓我感動的是一個賣皮影的老人,也不去招徠顧客,就那樣悠閑地撥弄皮影,沉醉在皮影戲中,就像在撫摩一種文化的'傳承。
如果說錦里是一個象征,一個特例。那么繼續(xù)走下去吧?窗,哪怕周圍都是商業(yè)氣息濃重的店鋪,總府路的賴湯圓、荔枝巷的鐘水餃、長順街的小籠牛肉包、洞子口的張老五涼粉,都還依然守著那有些掉漆的招牌,傳遞著老成都的美食味道,散發(fā)著不變的人文之美。
然而,巷子街道畢竟只是人文的載體,人才是真正的主體。成都人是出了名的悠閑,慢悠悠、懶洋洋的,或許正是這種臨危不亂的從容和被這個城市浸染到骨子里的緩慢溫和,讓成都人更精神,更年輕。如果你想聽,成都老先生、老太太能興致勃勃地講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鳳求凰”,會帶你看撫琴路的雕像,時不時瞇起眼來上兩句。他們也會勸導(dǎo)你:來了成都,咋不去杜甫草堂、武侯祠呢?去望江樓公園看薛濤墓嘛,順便帶些薛濤箋。還有寬窄巷子,平樂古鎮(zhèn),巴適得很嘛!
余秋雨先生說過,“拜水都江堰,問道青城山”,其實道在成都無處不在,在美食的熱氣中,在麻將嘩啦啦的聲音里,也在成都人不緊不慢的步子里。或許成都這座城市的內(nèi)涵,與道家“清靜無為”思想最為吻合吧。成都這樣的文化古城,注定有足夠的從容與大度,來傳承李冰、文翁的理念,來容納人文與現(xiàn)代發(fā)展的碰撞,來散發(fā)它的魅力。
這時我才明白,不管成都怎樣發(fā)展,成都的人文情懷,一點沒變——成都古街的傳承,成都美食的味道,成都人悠閑好客的氣質(zhì),都是不變的。所謂的遠方,其實就在身邊。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杜甫的這兩句詩藏著深情,每每讀起,能讓成都人濕了眼眶。錦官城還是原來的錦官城,美好依然,那兒,風景正好。
【4:縱古今 橫萬里】
——四川省歷史博物院參觀記
放眼望去,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華夏大地上,岷山蜀水顯示著獨特魅力的絢麗多姿。巴蜀兒女,在血與火的耕耘中起起落落,自始至終守護著給予自己生命的這片土地。蜀山托起尊嚴,蜀水滋養(yǎng)睿智,從沉睡到覺醒,從原始到文明,腳步堅實而厚重。這是四川省歷史博物院給我的忠言。
把輝煌留在當下,把記憶留給后世。陽光與風雨并存著,釀造獨特的民族精神。
走進四川博物院,歷史之風迎面撲來,莫名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一張張歷史的畫卷,一個個靈魂的碰撞,一份份當年的記錄,觸手可及;智慧的結(jié)晶,靈感的溶合,文化的傳承,撲面而來。這些帶著蒼桑物件向我們著述說著曾經(jīng)與過往。
聞著淡淡墨香,伴隨熱切期待,我走進了張大千紀念館。一幅幅巨畫,一道道筆墨,一枚枚玉印,一段段過往舊事,牽著我走進一個非凡的大千世界。筆觸多么細膩,畫工多么精湛,歲月的積淀,經(jīng)驗的集粹,鑄就了大千。曾經(jīng)放蕩不羈,事業(yè)跌宕,命運折磨,生活將他推向命運的懸崖。他迎難而上,最終選擇了書畫,造就了輝煌。他用靈魂書寫了不朽篇章,他用畫筆描繪出絢麗人生!
尋著歷史的遺跡,我見證了泥與火的完美結(jié)合——陶藝,古人智慧的結(jié)晶。15000年的陶冶,寫出一部洪荒歷史;15000年的承接,造就了陶器的不朽地位。不同時代有不同的風格,不同民族有著不同的品味。陶器蛻變頻繁,呈現(xiàn)眼前的',有著百態(tài)千姿,萬般風情,細看圖案,琢磨背景,才感受到意義的深刻,領(lǐng)略到風情萬種。
宗教信仰,風格迥異,不斷碰撞,交相輝映,經(jīng)過歷史的沉淀,才得以書寫出一部歷史巨卷。四川省歷史博物院,為我們提供了大量藏傳佛教文物資源,體現(xiàn)出博大精深。
幸好,那念念不忘的事情就在念念不忘的過程里;幸好,久遠的事情還被久久記憶著。誰說遺忘是不可逃脫的宿命?誰說從前的一切回不到過去?過去,無論多遙遠,無論多荒涼,都會成為我們的記憶。
不知道過去,就不懂得現(xiàn)在,就不知道未來。請記住:博古方能通今,縱古今,橫萬里。
【寫成都的學(xué)生作文】相關(guān)文章:
成都之秋作文01-08
成都的春天初中作文05-04
成都游記作文02-06
成都游記作文04-20
成都的作文(精選10篇)05-10
茶之成都高中作文05-05
我的家成都小學(xué)作文05-10
成都作文700字05-05
介紹家鄉(xiāng)成都的英語作文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