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综合色一综合色88欧美|久久er热在这里只有精品66|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不卡|日本精品动漫二区三区

    1. <address id="l3apk"><var id="l3apk"><source id="l3apk"></source></var></address>

      留守兒童調查報告

      時間:2022-12-02 18:11:01 調查報告 我要投稿

      留守兒童調查報告范文

      留守兒童調查報告范文1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fā)展,農村剩余勞動力涌入城鎮(zhèn)已成為不可逆轉的潮流。伴隨著青壯年農民走入城市,在廣大農村隨之產生了一個特殊的群體———農村留守兒童。由于留守兒童多由祖輩照顧,父母監(jiān)護教育角色的缺失,對留守兒童的全面健康成長造成不良影響,“隔代教育”問題在“留守兒童”群體中最為突出,導致大部分留守兒童在道德品質、學習成績、身心健康等方面出現(xiàn)諸多問題。為了更多地了解、關注全縣農村留守兒童的現(xiàn)狀,分析存在的突出問題,提出有價值的對策。近期,許昌縣教育部門組織人員深入河街、艾莊等鄉(xiāng)鎮(zhèn)開展了調查活動,現(xiàn)報告如下。

      留守兒童調查報告范文

        一、總體現(xiàn)狀

        截至XX年6月,該縣共有中小學生76071人,留守兒童12751人,占學生總數(shù)的16.8%;其中女生5818人,占留守兒童總數(shù)的45.6%,男生6933人,占留守兒童總數(shù)的54.4%;小學留守兒童9190人,占留守兒童總數(shù)的72%,占小學生總數(shù)的17.2%,中學留守兒童3561人,占留守兒童總數(shù)的28%,占中學生總數(shù)的15.8%;寄宿生6468人,占留守兒童總數(shù)的51%,非寄宿生6283人,占留守兒童總數(shù)的49%;父母雙方中一方外出的7398人,占留守兒童總數(shù)的58%,兩方均外出的5353人,占42%。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學習教育問題突出。一是留守兒童正常家庭教育的缺失,監(jiān)護人因年齡、身體、文化水平等方面原因基本沒有能力輔導和監(jiān)督孩子學習。二是學校教育泛化,對“留守兒童”的學習狀況、心理健康狀況和生活狀況缺乏有針對性的關注和關愛。三是農村經濟發(fā)展相對滯后,教育經費相對匱乏、師資力量薄弱、教育水平和教育設施較落后。四是學校與家庭之間缺乏溝通,家庭和學校監(jiān)護不力等原因,導致在校留守兒童學習的總體成績低于城鄉(xiāng)、農村正常家庭孩子。

        (二)身心健康發(fā)展存在諸多缺陷。一是人格發(fā)展不健全。從個性特征上看,留守兒童常常會表現(xiàn)為兩種傾向:要么內向、孤僻、不合群、不善與人交流;要么脾氣暴躁、沖動易怒;或者過分淘氣,做出一些特別的舉動,來吸引老師注意自己。二是性格有明顯缺陷。監(jiān)護人管不了、不會管,外出父母則管不到,致使留守學生幾乎生活在“無監(jiān)護”狀態(tài)下,無形中助長了其自私任性、霸道蠻橫、逆反心理重、以自我為中心等極端性格。三是道德行為規(guī)范失常。監(jiān)護不力、自控能力較差,留守兒童無法抵制各種不良誘惑,使其道德準則下降,容易出現(xiàn)厭學逃學輟學、打群架偷盜等不良甚至違法行為。四是身體健康狀況差。由于農村醫(yī)療條件相對差、留守兒童生活衛(wèi)生習慣不當?shù)仍?造成他們身體素質較差,飲食和營養(yǎng)狀況不佳。

        (三)良好行為習慣難以養(yǎng)成。一是飲食起居、清潔衛(wèi)生等生活行為有待規(guī)范。80%的留守兒童生活質量較差、無規(guī)律,在個人衛(wèi)生、文明禮貌等方面存在問題。二是組織紀律、學習方式方法等學習行為方面有待規(guī)范。留守兒童學習習慣與學習能力比其他學生差,缺乏學習熱情,消極、被動對待學習。三是加強身體鍛煉、培養(yǎng)吃苦耐勞的精神等方面有待規(guī)范。

        (四)安全保護有待提高。由于學校與家庭之間安全紐帶銜接不上,學校不可能面面俱到,加之留守兒童自我保護意識較差、防護能力弱,監(jiān)護人又普遍缺乏安全保護意識和防范防護能力,導致留守兒童傷人或被傷害等安全隱患無處不在,安全事件時有發(fā)生。

        三、問題產生的原因

        (一)從社會角度看,大量農民工進城以及城鄉(xiāng)壁壘的存在是農村留守兒童形成的根本原因。城鄉(xiāng)流動人口數(shù)量不斷擴大,家庭化流動的趨勢日益明顯。但城鄉(xiāng)二元結構、戶籍制度以及中考、高考等制度形成的壁壘使進城務工人員無法將子女帶在身邊給予照顧,高昂費用、升學考試、各地教材版本不同等問題,直接推動了留守兒童這一群體的產生。

      留守兒童調查報告范文2

        農村留守兒童一個特殊群體。

        近幾年,我國農村出現(xiàn)了一個特殊群體——“留守兒童!

        所謂農村留守兒童,就是指隨著大量農村成年男女向城鎮(zhèn)轉移就業(yè),而多數(shù)人沒有攜帶子女一同前往,致使許多的農村兒童遠離雙親或單親,成為農村家庭的留守兒童,多數(shù)依靠祖父或外祖父母監(jiān)護。隨著我國農村剩余勞動力向城市轉移而在農村出現(xiàn)的“留守兒童”,是一個特殊的,需要高度重視和十分關注的社會群體。

        留守兒童問題不容忽視……

        農村留守兒童是未成年人中的一個特殊群體,他們只有因為父母外出打工后,出現(xiàn)臨時監(jiān)護人學習 輔導不力,生活照顧不周,親子接觸缺失等現(xiàn)象困難。

        但已有調查表明,由于遠離雙親,缺乏來自父母和完整家庭的親情呵護,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這些留守兒童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尤其是家庭教育等方面的嚴重斷層或缺位,在現(xiàn)實生活中,由于一些外出打工的父母對留在家鄉(xiāng)的子女疏于照顧。

        無法認真履行監(jiān)護的職責,使孩子失去應有的安全保障,農村留守兒童被拐賣,受到意外作害,失學輟學等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由于缺少親情關懷和應有的家庭教育,農村留守兒童在思想、行為和心理的成長發(fā)育中比較容易偏離正常軌道。

        “留守兒童”教育基本情況存在的主要問題是:

        (一)學習較差,一方面,打工父母對子女總體期待不高,調查中發(fā)現(xiàn),部分農民工潛意識里認為,農村孩子學業(yè)有成的不多,將子女的學業(yè)定位在完成人年義務教育上,將孩子的定位在外出打工上。另一方面,監(jiān)護人對留守兒童學習過問甚少,與留守兒童思想觀念差異較大,存在明顯的溝通障礙,教育上弊端也較多。加之他們還承擔家務勞動和田間農活,根本沒有時間和精力去關注孩子和學習。

        (二)性格缺陷。由于外出務工的父母常年在外奔波,回家次數(shù)較少,與留守子女聯(lián)系少,對于孩子的成長缺乏足夠的關注和指導,而青少年處于情感、性格變化的轉折時期,長期與父母分離。極易使他們的性格變得內向,自卑、悲觀、孤僻,另外,在留守兒童中,放縱溺愛型家長比例較高,究其原因,主要是在家的監(jiān)護人管不了,不敢管,不會管。

        (三)缺乏親情。父母在外打工對留守兒童造成親情欠缺,是最嚴重也是最現(xiàn)實的問題,由于父母不在身邊,留守兒童長期缺乏親情的撫慰與關懷,往往焦點緊張,缺乏安全感,人際交往能力較差。同時,根據(jù)調查和座談情況看,大多數(shù)留守兒童表現(xiàn)出對家庭經濟、父母健康和安全的憂慮。不希望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且年齡越大,越表現(xiàn)出對家庭和父母關懷的強烈要求,對生活的滿意度,逐步降低,留守子女在人際文化、性格、生活感受、人生理想,協(xié)作求助,學習成績等方面發(fā)生障礙的比例呈明顯上升趨勢。

        (四)心理障礙。數(shù)據(jù)顯示留守兒童監(jiān)護人對他們的心理健康問題介入較少,關注不夠。中小學生正處于身心迅速發(fā)展時期。對自身變化、學業(yè)壓力、人際交往等方面有獨特的理解與認識,也發(fā)生了許多煩惱與沖突,這時,他們需要親近暢通傾訴,而監(jiān)護人又無暇顧及他們的情緒,情感變化,這種情況對他們的心理健康極為不利,引發(fā)感情脆弱,自暴自棄,焦慮封閉、缺乏自信、悲觀消極等心理問題。

        (五)行為偏差,處于義務教育階段的兒童少年,行為發(fā)生在文化程度上還處于他律階段,自律能力很差。由于父母不在身邊,兒童和監(jiān)護人之間關系特殊,只要不犯大錯,監(jiān)護人對孩子的行為一般都采取認可態(tài)度。由于缺乏及時有效的.約束管教,部分留守兒童紀律散漫,存在行為偏差。

        調查中發(fā)現(xiàn)許多留守孩子在家里不聽祖輩教導,在學校道德品質較差,不遵守規(guī)章制度,經常遲到、早退、逃學、說謊、打架、欺負同學等行為,有的迷戀桌球室,網吧和游戲廳,甚至與社會上一些不三不四的成人混在一起,對留守孩子的種種行為問題,監(jiān)護人、家長、學校等方面都感到難以控制。

        建立農村社區(qū)兒童少年教育和監(jiān)護體系,充分發(fā)揮農村的教育作用。兒童少年的教育歷來是家庭、學校與社區(qū)共同的責任,目前,在廣大的農村地區(qū),由于很大部分沒有建立相關的兒童少年教育組織,使農村在兒童少年的教育與成長發(fā)展方面所起的作用微乎其微,原來那種穩(wěn)定的由家長親自伴孩子走兒童少年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父母短期、長期缺位的家庭生活將越來越多。這樣,兒童少年的監(jiān)護與教育的責任就幾乎全部落在了學校肩上,但是孩子在學校的時間只有全部時間的四分之一,而其它時間大部是在家庭和社會度過的,因而,在家庭教育缺位的情況下,建立和完善農村留守兒童指導站、鄉(xiāng)村教育機構就顯得尤為迫切,同時,現(xiàn)在也初步具有了建立農村教育和監(jiān)護體系的可能性和基礎。

      留守兒童調查報告范文3

        “想讀書嗎?”

        “不想!

        “那你想干啥?”

        “學功夫,掙錢。”

        面前這個虎頭虎腦的孩子叫嚴鵬,湖南省岳陽市華容縣萬庾鎮(zhèn)人,14歲,在鎮(zhèn)中學念初一。自從父母1999年去廣東東莞打工,他就一直和77歲的奶奶一起生活,是一名“留守兒童”。

        嚴鵬并不想讀大學,因為“成績不好”DD學功夫、當警察、掙大錢,這才是他的夢想。記者在采訪中發(fā)現(xiàn),在嚴鵬這樣的“留守兒童”當中,有著類似理想,認為“讀書沒用”的還有很多。

        “留守兒童”是指農村流動人口(其中80%左右是農民工)在戶籍地以外謀生時,把其未成年的子女留置在戶籍地而產生的一個特殊社會群體。具體而言,是指與父母雙方或一方分離并“留守”在農村的少年兒童。根據(jù)國家統(tǒng)計局估計,目前全國15歲以下的留守兒童人數(shù)約有1000萬人。

        根據(jù)湖南省XX年底的統(tǒng)計,該省農村人口為4320.02萬,占總人口的64.5%。自上世紀70年代后期起,一些農民就開始外出務工經商。據(jù)湖南省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公布的數(shù)字顯示,XX年,全省農民工為525萬人,其中,到省外務工的占82%。XX年,外出務工農民人數(shù)增加到736萬人,XX年更是達到829.1萬人,三年內增長了63.3%。

        在成為全國勞務輸出大省的同時,湖南省也相應地形成了規(guī)模達到數(shù)百萬的“留守兒童”群體。該省曾有學校做過調查,父母雙方或一方外出務工的兒童,約占在校學生總數(shù)的60%,其中父母同時外出的超過一半,并且呈增長趨勢。

        XX年8月,共青團湖南省委發(fā)起了一次對湖南省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的調查。該調查由團省委書記吳奇修牽頭組成課題組,采用分層抽樣的方式,選取了湘北、湘中、湘南、湘西的8個外出務工人員較多縣(市)的16個鄉(xiāng)鎮(zhèn),對“留守兒童”進行了問卷訪問,并對部分監(jiān)護人和學校老師進行了深度訪談。

        本次調查共回收有效問卷1996份,內容涉及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行為發(fā)展、家庭環(huán)境、學校環(huán)境、社區(qū)環(huán)境、同輩群體等問題。近日,記者拿到了這份剛剛完成的調查報告。

        對他們來說,“知識改變命運”就是一句空話

        除了家庭經濟壓力得到緩解之外,父母出外打工給“留守兒童”帶來的另一個影響,恐怕連這些家長自己都沒有料到DD看到沒上過什么學的父輩照樣能在外打工掙錢,留在農村的孩子們開始覺得“這書讀不讀也沒啥區(qū)別”。

        對他們來說,“知識改變命運”就是一句空話。

        不久前,永興縣某中學一名女生擅自逃學,跑到長沙打工,還通過電話叫班上的三個女同學也一起去。面對老師的責問,她回答得很干脆:“反正讀完書也是打工,還不如早點兒出去!

        調查發(fā)現(xiàn),部分“留守兒童”已經陷入一種新的“讀書無用論”,他們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積極性不高,紀律渙散。只有33.6%的“留守兒童”目前最大的愿望是“提高學習成績”,還有51.7%的人初中畢業(yè)后就打算“外出打工”和“做生意”。

        至于學習成績,本次調查中,認為自己“信心不足”和“沒有信心”的“留守兒童”約占1/3,另有35.1%的人感覺自己在學習方面信心十足。然而學校老師和監(jiān)護人卻一致認為,“留守兒童”普遍成績較差。

        數(shù)據(jù)顯示,有63.9%的“留守兒童”認為學習中最大的困難是“無人輔導”。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多數(shù)“留守兒童”較少受到老師的關注和器重,而監(jiān)護人一般又沒有輔導孩子學習的能力。面對學習上的困難,不少“留守兒童”采取消極的態(tài)度,甚至是自暴自棄,陷入惡性循環(huán)。

        研究人員分析說,外出務工人員多的地區(qū),多為老少邊山窮地區(qū),基礎教育投入不足,硬件設施滯后,師資力量缺乏。在正常的教育管理之外,學校難以對數(shù)量龐大的“留守兒童”進行特別監(jiān)管。由于缺乏全方位的監(jiān)管引導,“留守兒童”極易放松對自己的要求,加上思念父母、擔心受歧視等心理障礙,缺乏學習自覺性、上進心和自制力。還有極少數(shù)教師對他們缺乏耐心,施以責罵、挖苦、體罰等不當手段,致使他們對學校失去信任,逃學、輟學,過早流向社會。

        團湖南省委一位參與調查的工作人員認為,與同齡的城市孩子相比,“留守兒童”顯得早熟!坝捎谪毨,‘留守兒童’過早地體會到了生活的辛酸和物質匱乏的壓力。他們只能孤獨寂寞地成長,享受不到來自父母的關愛和親情。更現(xiàn)實一點兒,他們根本看不到知識將會給生活帶來什么改變。學習成績的好壞對他們來說,似乎已經沒什么實際意義了。”

        父母外出打工時間越長,孩子的心理問題越嚴重

        與他們的“讀書無用論”給成年人帶來的震撼相比,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更讓人心痛。今年5月上旬,記者隨同調查人員到岳陽市幾處農村采訪時,對此有了切身的感受。

        嚴飄,13歲,湖南省岳陽市華容縣萬庾中學初一學生。她的父親1998年因肺癌去世,從此家里的經濟條件每況愈下,媽媽迫不得已去東莞打工,至今已有4年。平日里,嚴飄由73歲的奶奶帶著住在伯伯家。奶奶告訴記者,自打4年前嚴飄的媽媽去了東莞,她就變得越來越內向了,平時和奶奶、伯伯也不大說話,幾乎沒什么交流。偶爾接到媽媽打回來的電話,嚴飄也不怎么多講話,常常是母女倆抱著電話哭成一團。

        在萬庾中學,記者通過學校廣播找到了嚴飄DD一個看上去清秀文靜的小姑娘。坐在辦公室里,她一直低著頭,局促不安地絞著手指。沒說幾句話,她就紅了眼圈兒,淚珠直往下掉。在隨后近一個小時的交談中,除了點頭和搖頭之外,她幾乎沒有開過口。

        隨行的團縣委負責人說,像嚴飄這樣極為內向的“留守兒童”畢竟是少數(shù),但不可否認的是,由于缺乏父母的關愛,再加上經濟條件差、生活環(huán)境不好等方面的影響,“留守兒童”承受著幾倍于同齡人的心理壓力。他們普遍存在孤僻、膽小等性格特點,容易出現(xiàn)偏執(zhí)、冷漠、自私等不良人格特征,并且誘發(fā)一些心理和情感問題。

        針對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團湖南省委的調查小組還特意做了一個專項調查。他們在8個縣(市)的留守的初中生中隨機抽取了666人(其中男生285人,女生381人),作為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分析的'測試對象。

        這一專項調查顯示,57%的留守中學生存在輕微或輕微以上的心理健康問題,其中輕度心理健康問題的檢出率為47.7%,中度為9.0%,重度為0.3%。研究人員通過分析還發(fā)現(xiàn),這些留守中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往往與父母的打工年限有關,時間越長,孩子的心理問題越嚴重。

        調查員在華容縣某村見到了一名正在讀小學二年級的“留守兒童”。讓人感到意外的是,這個孩子見到調查員撒腿就跑。調查員一直跟到他家里,他竟一下子鉆到床底下,說什么都不出來。雙方僵持了近半小時,最后調查也沒能進行。

        這樣的故事在調查中并不少見。宜章縣某村一名留守的初三女生,把自己反鎖在家,不去上學,并聲稱要去尋短見DD原因是她不喜歡學校老師到家里“找爺爺奶奶了解情況”。還有漣源市某村的一名初中生,十幾年來父母一直在外打工,最近才回來。長期以來,他從來不喊“爸爸”、“媽媽”,只有向父母要錢的時候才會和他們說句話。

        調查報告認為,“留守兒童”正處于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在生活中有了委屈卻沒有一個合適的傾訴對象,久而久之,其人格表現(xiàn)或是攻擊性較強,或是偏向抑郁。

        突發(fā)性事件中,“留守兒童”幾乎沒有自救能力

        調查中,最讓家長和監(jiān)護人覺得頭疼的問題,就是“留守兒童”的安全問題。XX年,在湖南省漣源市荷塘鎮(zhèn)的“5?31”特大洪災中,有12名兒童死亡,其中的11個都是“留守兒童”。由于缺乏有效監(jiān)管和教育,“留守兒童”對突發(fā)性事件幾乎沒有應變和自救的能力。

        采訪中記者發(fā)現(xiàn),有一戶“留守兒童”家門前有一個大水塘,油綠色的浮萍完全遮蓋了水面,完全看不到水有多深。為了防止孩子下塘玩水發(fā)生危險,一到暑假,孩子的爺爺就帶著他一起到地里去。爺爺在地里干活,孩子在田頭撐把傘寫作業(yè)。

        像這樣能得到祖輩有效監(jiān)護的“留守兒童”并不多。調查報告認為,“留守兒童”自身在生理上沒有足夠的自我保護能力,心理上也缺乏防范意識,容易受到侵害,或者“學壞”。另外,由于大多數(shù)主要勞動力外出,一些不法分子往往趁機對“留守兒童”家庭實施不法侵害。調查所涉及的16個鄉(xiāng)鎮(zhèn)中,有13個鄉(xiāng)鎮(zhèn)的農民向調查員反映了這方面的事例,包括入室盜竊時打傷“留守兒童”,對“留守女童”進行猥褻、騙誘,企圖拐賣“留守男童”等。

        除了這些來自外部的傷害之外,部分“留守兒童”還面臨著另一種“危險”DD離家出走!八麄兊母改付荚诔抢锎蚬ぃ偌由铣鞘猩畹恼T惑,他們中的一些人會選擇離家出走的危險方式。”一位研究人員告訴記者,“糟糕的是,這些孩子在農村缺少管理和控制,這更加大了他們出走的可能性!

        針對“留守兒童”群體出現(xiàn)的一系列問題,研究人員分析說,在我國城市化的過程中,出現(xiàn)了大規(guī)模的農民工群體,這也勢必產生同樣大規(guī)模的“留守兒童”群體。

        他認為,對每一個做父母的人來說,天經地義的義務和職責是,一方面,為子女提供必要的物質生活條件、教育條件、安全保障,另一方面,也應該給子女以父母親情和家庭溫暖,使其在情感、道德、行為、心理等方面健康發(fā)展。但是,在絕大多數(shù)外出務工農民工的家庭里,這兩個職責是不可能同時實現(xiàn)的。

        而這,已經是關系到數(shù)以千萬計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長的大問題了。

      留守兒童調查報告范文4

        XX縣是一個五山一水四分田的農業(yè)縣,全縣總人口40.7萬人,農業(yè)人口約占75.4%。全縣在外務工人口為43043人,其中農村留守兒童達7317人,留守兒童數(shù)量相對較大。留守兒童問題的出現(xiàn)不僅成為外出務工農民的后顧之憂,而且給正在成長中的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長帶來巨大影響。

        為全面了解XX縣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狀況,推進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工作,xx年以來,XX縣婦聯(lián)對全縣農村留守兒童現(xiàn)狀及監(jiān)護情況先后兩次做了調查,一是對勞務輸出量較大的鄉(xiāng)鎮(zhèn)下發(fā)了調查問卷,二是對全縣267所中小學及幼兒園全面普查。

        普查結果顯示:全縣留守兒童共計9545人,其中農村留守兒童約7317名,部分中小學留守兒童已超過在校生總數(shù)的50%;這些孩子中50%以上不同程度存在生活無助、學業(yè)失控、道德失范、心里失衡、生病得不到及時照顧等困難和問題,結合此次調查,現(xiàn)將"留守兒童"的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總體現(xiàn)狀

        1.留守兒童分布廣泛。在這次調查中,在我縣45740名兒童中,有7317名農村留守兒童,占16%,其中女童有3624名。單親在外打工的留守兒童有4643名,占留守兒童的63%;父母均在外打工的留守兒童有2674名,占留守兒童的37%;隨父母進城生活的流動兒童有783名。為了增收致富,外出務工農民越來越多,隨之留守兒童的數(shù)量也逐年增加。

        2.絕大多數(shù)留守兒童是單親監(jiān)護或是隔代監(jiān)護。在被調查的留守兒童中,63%的留守兒童是父母一方在外工作,一方在家。其中49%以上是父親在外打工,母親在家務農,及撫養(yǎng)孩子。其中有31%的留守兒童是父母同時外地打工,其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撫養(yǎng),3%被托付給親友,3%在校寄宿。

        3.留守兒童基本能按要求完成學習任務。70%的留守兒童表示父母很辛苦,約80%的孩子能按時完成作業(yè),生活自理能力較強,70%以上學習成績中等或偏下,成績優(yōu)秀的較少。

        4.留守兒童行為習慣欠佳。在受調查的留守兒童中,行為習慣好的占35%,中等占55%,其中,說謊、打架、好吃懶做、沉迷于游戲、網絡,抽煙、喝酒、拉幫結派、參與盜竊、搶劫現(xiàn)象的占10%。

        二、存在的問題

        由于家長長期在外務工,留在家中的單親也忙于家務與農活,與孩子溝通、交流較少,疏于對孩子的關愛,更談不上對子女進行應有的家庭教育。因此,留守兒童在生活、學習、行為乃至心理等方面的問題較同齡兒童要多。

        1.學習成績一般。由于臨時監(jiān)護人文化水平低,沒有能力輔導孩子學習,或沒有這個意識,重養(yǎng)輕教,致使留守兒童的學習得不到有效的督促和引導;特別是父母雙方均在外地打工,由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等隔代親人照看。

        大部分重監(jiān)護輕教育,甚至對留守兒童嬌生慣養(yǎng)、放任自流;加之兒童本身自控能力較差,無法抵制現(xiàn)代社會中不良誘惑,厭學、逃學甚至輟學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調查中我們發(fā)現(xiàn),全縣7317名留守兒童中學習優(yōu)秀的不足10%,70%以上成績中等或偏下。

        2.隔代教育力不從心。從調查情況看,留守兒童家庭隔代教育占半數(shù)以上,由于祖輩與孫輩年齡相差一般都在50歲左右,且祖輩大都文化程度偏低,多數(shù)是文盲或半文盲,思想觀念與孫輩有很大差距,難以與孩子交流溝通,有的還要干農活維持生活沒有時間監(jiān)護孩子。

        有的體弱多病無能力監(jiān)護孩子,有的同時照看幾個孫輩沒有精力監(jiān)護孩子,加之缺乏科學的家庭教育知識,往往只滿足孩子物質、生活上的需求,缺少精神、道德上的教育引導,甚至嬌生慣養(yǎng)、放任自流。

        3.性格發(fā)展不健全。臨時監(jiān)護人一般只管吃穿,不愿管理教育或者不善于管理教育,致使部分留守兒童長期缺少親情和家庭教育,養(yǎng)成任性、放縱、隨意的性格。中小學生正處于身心迅速發(fā)展的時期,對自身變化、人際交往等方面有著自己的理解與認識,與此相關的也帶來了一些煩惱與沖突。

        他們沒有傾訴的渠道,監(jiān)護人無暇顧及他們的情緒情感變化,使得留守兒童缺少了起碼的與父母交流的機會。在從嬰幼兒期到兒童期、青春期的孩子的人格形成過程中,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是一個極其重要的構成因素。由于父母常年在外,孩子心靈孤獨、情感淡漠,親子關系發(fā)生了消極變化,這對留守兒童心理的健康成長將產生諸多不利影響。

        另外,在缺乏父母關愛和正常家庭氛圍的環(huán)境下成長起來的兒童,往往缺乏安全感,人際交往缺乏主動性,大多數(shù)留守兒童表現(xiàn)出對家庭經濟、父母健康、安全的憂慮,從更深層次來看,反映了留守兒童內心的壓力。

        三、形成的因素

        由于我縣留守兒童存在的量大,涉及的面廣,近而在開展的留守兒童的工作中還有一定的難度,需要社會多方面的共同合作才能完成,我們縣對留守兒童工作做了一定的努力,認為留守兒童存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社會原因。流動人口的數(shù)量不斷擴大,家庭化流動的趨勢日益明顯,但城鄉(xiāng)二元結構使進城打工的農民工無法長期將子女帶在身邊給予照顧,原因在于城鄉(xiāng)隔離的戶籍制度以及與這種戶籍制度相伴而生的子女免費或低收費入學、必須在原籍所在地中考、高考等制度形成的壁壘。

        農民工無法承擔子女入學的高昂費用問題、在簡陋的農民工子弟學校入學無法解決升學考試問題、各地教材的選用不同使得這些群體的子女在轉學后面臨兩地教育內容不能銜接的困境等問題,直接推動了留守兒童這一群體的產生。

        2.家庭原因。在經濟收入與子女教育之間取舍失衡。為了改善家庭生活,越來越多的農民離開了土地,到城市里務工謀生。他們希望自己的生活越來越好,也希望給下一代成長提供更充裕的經濟支持。在外出務工與子女就學、教育之間產生沖突時,他們往往選擇前者。

        這其中,既有生活壓力的原因、也有教育意識的原因。但不同原因導致的結果卻是相同的即:使兒童在不完整的家庭中成長,在流動--留守--流動的變動中長大。同時,從家長自身來看,家長的教育能力與孩子教育需求之間形成落差,外出務工的'家長整日忙于打工,沒有時間與精力過問孩子的學習,對孩子的困惑、需求、交往、興趣的關注就更少了。留在家里的父親或母親忙于操持家務,對孩子的教育關注僅限于讓孩子完成作業(yè),家庭教育基本處于空白狀態(tài)。

        正處于身心迅速發(fā)展時期的中小學生,對學習、生活、自身的變化有太多的問題需要解決,但家庭不能充分給予他們以精神上的支持和知識上的解答。

        3.教學原因。由于教育內容、課程設置與兒童身心發(fā)展不相適應,加之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兒童在心理發(fā)展上存在更多的困惑與問題。他們需要學校給予更多的幫助與疏導,需要通過教師、通過集體的溫暖彌補親子關系缺失對其人格健全發(fā)展形成的消極影響。

        但由于教育理念、辦學條件、師資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約,農村學校很少開設專門的心理課程并配備專門的心理教師,也很少有組織、有計劃地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而這些教育內容不但對留守兒童是必要的,對生活在社會飛速變化,媒體迅猛發(fā)展這一時代的所有兒童都是必要的。

        四、對策及建議

        1.加大支持力度,優(yōu)化留守兒童學習成長環(huán)境。政府及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留守兒童問題,把做好留守兒童教育工作作為解決農民工子女教育問題、推動新農村建設的有效措施,列入重要議事日程。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強農村社區(qū)建設,完善社區(qū)服務功能,建立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的留守兒童監(jiān)護網絡。要加大農村義務教育投入,發(fā)展農村寄宿學校,對無人照看、學習和安全得不到保障的留守兒童,可到寄宿學校讀書,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彌補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的缺失。

        2.貫徹落實政策,確保農民工子女到流入地就近入學。夫妻雙方都外出打工的農民工把子女帶到流入地就近入學,是解決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問題的基本措施。根據(jù)x年國務院辦公廳轉發(fā)國家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做好進城務工就業(yè)農民子女義務教育工作的意見》,教育主管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以流入地為主和公辦學校為主解決農民工子女上學的“兩為主方針”。

        學校要盡力就近接收農民工子女入學,并且要取消一切不合理收費,平等對待每個學生,努力為流動兒童接受教育創(chuàng)造條件,不斷減少農村留守兒童數(shù)量。

      【留守兒童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農村留守兒童農村留守兒童調查報告12-07

      留守兒童調查報告12-09

      留守兒童調查報告07-20

      留守兒童的調查報告12-14

      留守兒童調查報告12-19

      留守兒童調查報告范文11-08

      關于留守兒童調查報告06-23

      留守兒童調查報告范文04-28

      留守兒童調查報告文章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