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為什么不快樂-誰偷走了中國人的快樂
中國人為什么不快樂-誰偷走了中國人的快樂
1.缺乏信仰
大多數(shù)人不知道自己對自己這一生的期許,簡單說就是,這一輩子你要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鬃映圆陲,喝白開水,睡覺的時候,連枕頭都沒有,就曲著手臂當枕頭,但孔子說“樂在其中”;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別人看了都覺得這種生活沒法過,但顏回卻能做到“不改其樂”。為什么?因為他們知道自己這一輩子追求的是什么。
2.來自于比較
西方諺語說:一個人幸不幸福、快不快樂,不取決于自己取得了多大的成就,而是來自于鄰居看自己的眼神。當人們追求的不是幸福,而是比別人更幸福時,快樂就要遠離我們了。
3.身處快樂而不自知
一盞一直亮著的燈,你不會去注意,但是如果它是忽明忽暗的,或者是時明時滅的,你就會注意到。同樣,有時我們會成為別人羨慕的對象,而我們自己卻茫然不覺,只有當有一天我們失去了,我們才會驚覺。
3.對美好事物不感動
“東風無一事,妝出萬重花”。我們可能沒有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但對于大自然創(chuàng)造的美,對于他人創(chuàng)造的美,我們是否去欣賞了呢?對自然美、藝術美、心靈美、生活美、創(chuàng)造美,我們常常視而不見,渾然不覺。
4.不懂得施舍
宋代張商英說“樂莫樂于好善”,一個懂得付出而不是單單索要的人才會快樂。施舍不是富人的專利。向災區(qū)捐贈幾個億是施舍,給陌生人一個微笑也是施舍。
5.不知足
一個人要得到多少才會滿足呢?欲壑難填!當你為沒有鞋而不快樂時,你有留意那些沒有腳的人嗎?知足常樂!哈羅?阿爾伯特是美國加州大學的教務主任。一次,他走在韋伯鎮(zhèn)西道提街,心里充滿著工作中的不滿與困惑,因為他已經(jīng)失業(yè)了,現(xiàn)在正準備找份新的工作,他像一一蹶不振的人那樣在路上走著,完全喪失了信心和勇氣。就在這時,突然之間來了一個失去腿的人,他坐在一個小小的木頭平臺上,下面裝著從溜冰輪椅上拆下來的輪子,他兩手各抓著一片木頭,撐著地讓自己滑過街。
哈羅看到他時,他剛好已經(jīng)過了街,正準備把自己抬高幾英寸上到人行道來,就在他把那小小的木頭車翹起來的時候,哈羅的目光與之相對,那個殘疾人很開心地對哈羅說:“你早。∠壬,早晨的天氣真好,是不是?”當時哈羅感到一種莫名的滿足感。哈羅想:我有兩條腿,他卻沒有腿,然而他卻那樣快樂,我還有不高興的理由嗎?于是哈羅變得更為自信,高興地向前走去。
6.焦慮無處不在
比如安全焦慮、財富焦慮、健康焦慮,以及孩子的教育就業(yè)焦慮,特別是歸屬焦慮。只有無憂無慮的人才會快樂。
7.壓力太大
有政治上的壓力,工作上的壓力,家庭上的壓力,情感上的壓力,經(jīng)濟上的壓力,人際上的壓力,精神上的壓力以及身體上的壓力。
8.標準太高
用自己的標準去要求他人。“我可以,你為什么不可以?”
用別人的標準要求自己。“他能做到,為什么我做不到?”
9.不敢堅持做自己
一個人成為了父母的好兒子,成為了妻子的好丈夫,成為了兒子的好爸爸,成為了朋友的好伙伴,成為了同事的好搭檔,但一個人如果不能成為想要的自己,自己總和自己打架,這個人就是不協(xié)調(diào)的,自然也很難真正的快樂。
10.單調(diào)與規(guī)律
為什么富士康在短短的時間內(nèi)會發(fā)生多起“跳樓”事件?因為人不是灰色的螞蟻,人生過分的`單調(diào)和規(guī)律會使人失去快樂。
11.活得太閑、活得太忙
活得太閑,人的價值得不到體現(xiàn),會不快樂;活得太忙,人雖然創(chuàng)造了價值,但缺乏享受的閑暇,也會不快樂。
12.過分追求無益的快樂
孔子說有益的快樂有三種,有害的快樂也有三種。以驕傲為樂,以到處游玩、游手好閑為樂,以大小宴為樂,都是有害的快樂。這種快樂追求的越多,一是不能長久,二是給自身會造成更大的不快樂。所以哲學家說:人不應追求世間享樂,應追求高尚的快樂。
13.現(xiàn)代社會出了問題
現(xiàn)代生活要求人們大膽追求自己的夢想,不向現(xiàn)實低頭,以自我為中心,張揚個性等等,這些現(xiàn)代主張易導致人的抑郁,更容易導致不快樂。
14.過分向外追求快樂,而不是反求內(nèi)心
布雷默說:“真正的快樂是內(nèi)在的,它只有在人的心靈里才能發(fā)現(xiàn)。”我們每個人的快樂、煩惱和痛苦都不是因為事情本身,而是我們看待事情的觀念和態(tài)度。恰如彌爾頓所說:“意識可以把地獄造就成天堂,也能把天堂折騰成地獄”。現(xiàn)代人在紛繁的世界中應該樂天知命,“不思*,常想一二”,永遠作自己心情的主人。
15.不能處理好和他人的關系,情感受困
“自古多情空余恨”。一個人如果陷入感情的泥沼,為情所困,為情所傷;一個人如果和親人、朋友、同事之間感情處理得不好,自然樂少煩多。
16.不能以正確的心態(tài)看待成敗得失
“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一個人患得患失,心里總是戚戚然,自然不會快樂。要知道功名富貴、成敗得失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樣,時聚時散。
17.心靈的封閉
早在1979年,美國有個學者就寫過一本書,The Closing of the American Mind(《美國人心靈的封閉》),書中說美國人的心靈都關閉起來了,這是為什么呢?因為當年美國青年人沒有了遠大的理想,只是熱衷于眼前繁華的物質(zhì)世界,疲于奔命于瑣碎的日常生活。今天的每一個中國人是不是也將自己的心靈關閉了呢?要知道,即使在最窮困、最危險的境地,只要你能打開心靈,也總是可以發(fā)現(xiàn)使自己快樂的東西。
托爾斯泰在他的散文名篇《我的懺悔》中講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男人被一只老虎追趕而掉下懸崖,慶幸的是在跌落過程中他抓住了一棵生長在懸崖邊的小灌木。此時,他發(fā)現(xiàn),頭頂上,那只老虎正虎視眈眈,低頭一看,懸崖底下還有一只老虎,更糟的是,兩只老鼠正忙著啃咬懸著他生命的小灌木的根須。絕望中,他突然發(fā)現(xiàn)附近生長著一簇野草莓,伸手可及。于是,這人拽下草莓,塞進嘴里,自語道:“多甜!”
18.社會發(fā)展不公
當今的中國社會在高速發(fā)展過程中出現(xiàn)了分配不公、貧富差距越來越大的趨勢。而在一些發(fā)達國家,整個社會是“橄欖型”的,這種社會形態(tài)以中產(chǎn)階級為主力,精英和窮人都是少數(shù),社會維持大多數(shù)人的穩(wěn)定發(fā)展,社會呈一種良性循環(huán)。而目前中國社會有從“啞鈴型”向“杠鈴型”發(fā)展的趨勢,即中產(chǎn)階級很少,而富人和窮人占了兩個大頭。一方面我們看著富人過著奢華的生活,一方面又覺得社會不安全(因為窮人很多,社會不安全因素很多),試想有著這許多擔心的人怎么會快樂呢?
19.動機和目的混淆
對外國人而言,尋找快樂是做很多事情的動機。對中國人而言,做事情達到目的才是最重要的,快樂常常是一種奢侈品。在中國廣西默默支教十幾年的德國人盧安克曾說:有些人一輩子都在做著自己不喜歡的工作,然后用從工作中賺到的錢去消費,從而讓自己獲得須臾的*;但我不是,我直接從我的工作中得到快樂。
【中國人為什么不快樂-誰偷走了中國人的快樂】相關文章:
3.下跪的中國人
5.中國人的名言警句
6.愚蠢的中國人作文
7.中國人為什么缺乏創(chuàng)造力經(jīng)典美文
8.贊中國人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