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jié)的回憶散文
端午節(jié)的回憶散文1
傳統(tǒng)的端午節(jié)將至,每年的這個時候我都要在母親的照片前擺放粽子,
不管是買來的還是自己包的,我總把第一個讓她先嘗。
也是在這個時候總想起每年夏天我?guī)е⒆觽兓乩霞疫^端午節(jié)的情景。母親總是將攢下來的大黃米給我們包粽子吃,趁孩子們午睡的時候,我陪著母親,坐在院子涼棚下面的小板凳上,旁邊放著一大盆清水浸泡著的大黃米,又大又紅的棗兒漂浮著一層,小竹簸籮里放著新鮮的泛著清香的葦葉子。那些葦葉子是我和母親頭天到人家葦?shù)乩锞奶暨x來的。母親用嫻熟的動作邊包邊教我:先用三片較窄的葦葉子圍一個三角形的外殼,底部必須不能有半點縫隙,怕漏掉黃米。然后仔細(xì)的往里面裝米,在黃米的中間和最上面夾上兩三個紅棗,米也不能太多,不然煮的時候會漏掉米,水粘了,鍋底也就糊了。她很認(rèn)真地包也很耐心地給我講解,只怕我聽不明白。再用馬蓮條子把粽子捆得結(jié)結(jié)實實,有棱有角。最后她一邊數(shù)著數(shù),一邊把粽子均勻得排放在大鐵鍋里上火煮。要煮上好長時間的。從后晌一直煮到傍晚,那誘人的香味總讓孩子們迫不及待地圍在鍋邊。
端午節(jié)的中午習(xí)慣吃涼粉。母親在頭天晚上就把磨好的蕎麥糝糝用水浸泡著,第二天一大早起床就用清水一遍遍的揉洗,直到水變清為止。上火熬到變稠變透亮就好了,母親將熬好的的糊糊舀在碗里,一碗一碗地涼在桌面和窗臺上,等到完全冷切后,母親將碗里的涼粉倒扣在案板上,切成均勻的細(xì)條,又分別放在每個碗里。放上作料,那種清涼可口的味道只有母親才能得做出來?粗⒆觽兏吲d地吃著,母親的臉上總露出滿足。母親不肯吃,總說留下讓孩子們再吃一次。
端午節(jié)又到了,而母親卻去了。我和孩子們會在這天特別地想起母親來,想她包粽子的神態(tài),想她滿足的微笑,想她的勤勞,想她的深愛。粽子,
涼粉,以及那些曾經(jīng)的香甜和母親身體里特有的氣味都已經(jīng)是永遠(yuǎn)的回憶……
端午節(jié)的回憶散文2
記得小時候,端午節(jié)前兩天,媽媽就開始買粽葉、粘米、大棗等等,然后就開始烀粽葉,泡粘米……端午節(jié)頭一天下午,我放學(xué)后就能看到媽媽坐在臺階上包粽子, 旁邊放著桌子、盆、水桶等等,于是我也按捺不住跟媽媽學(xué)包粽子的心情,開始湊趣。只見媽把兩三片粽葉瞬間就卷成漏斗型,然后用右手在盆里撈起粘米放到粽葉 里,再在里面放上大大的甜棗,然后把水撩在上面把粘米鋪均勻,接著我是怎么也學(xué)不會了。我包好的粽子幾乎都是漏的,而且形狀也不對,于是媽媽重又教我,可 是笨笨的我怎么也學(xué)不會,于是我索性不學(xué)了,坐在那里看著媽媽包,媽媽手疾眼快,那么多粽子媽媽包了幾個小時,終于包好了,就在大鍋里煮,聞著粽香味,我 和弟弟心里饞饞的,可也只能等到時間到了才可以吃到嘴,媽媽說將煮好的粽子要用涼水多泡一會,吃著才好呢!
第二天端午節(jié),早上爸爸很早就起了床,在家里的大門上都插上了艾葉,據(jù)說端午這天插艾葉可以避邪,也許這些都是風(fēng)俗習(xí)慣,或者迷信吧。媽媽將頭天晚上煮好 的粽子放到?jīng)鏊铮箅u蛋、鴨蛋、鵝蛋,有咸的也有淡的,粽子一盆蛋一盆,吃粽子撤上白糖,吃完之后我和弟弟美美地去上學(xué)。
老家的端午是北方的端午,也是少年時代的端午,也是貧窮困苦的端午,也是快樂天真的端午;新家的端午是南方的端午,也是我中青年后的端午,也是生活進步的端午,更是思念感悟的端午!白刈酉悖銖N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不知不覺我已經(jīng)多年沒有在端午時節(jié)看到麥兒黃了。
兒時的印象里,看見一群婦女、姑娘圍著賣貨郎嘰嘰喳喳購買五彩絲線和繡香囊用的料子時,便知端午節(jié)就要到了。村里的孩子全都一樣的被那五彩的靈物庇護起來,撒歡野性地滿村里跑著。
那時的端午節(jié)總是趕在麥口,五月的麥垅早已呈現(xiàn)黃澄澄的氣象。含我在內(nèi)的一群小冤家總喜歡聚在地頭,各自在麥地中挑選幾穗,蹲下來小心地用力搓著,吹去麥 芒和硬殼白膜的胞衣,剩下一小捧飽滿黃綠的麥粒,填進自己的嘴里,香甜的肉感連同新鮮的漿液讓人滿口生香。生產(chǎn)隊里看麥的“禿大辮”(我們村上的一個光棍 男人)出現(xiàn)在離我們五十米開外時,我們立刻一哄而散,那感覺如山高似水長。
姐憶的不是端午,是快樂;吃的不是粽子,是心情。
端午節(jié)的回憶散文3
一年又一年的端午節(jié)從生命中經(jīng)過,帶走時光的碎片,留下人生的痕跡,而那些與端午節(jié)有關(guān)的往事,卻成了一生的珍藏……
在我年少時,我們家鄉(xiāng)過端午節(jié)并不包棕子吃,但是我們都知道端午節(jié)是為了紀(jì)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那時候我還小,并不知憂愁的滋味,所以我很喜歡過端午節(jié)。因為端午節(jié)有既好看又好聞的香袋可以佩戴,還有五股線可以佩戴。我那時候佩戴的香袋與五股線,都是母親在農(nóng)忙中抽時間親手做的。
記得那時快過端午節(jié)時,村子里就會來一些賣香草與雄黃的人。他們推著破舊的自行車,車把上掛著提包,邊走邊喲喝:“香草,香草,賣香草了。雄黃,雄黃,賣雄黃了!边@時,村子里女人和小孩便會圍攏過來。女人是為了買香草與雄黃,而小孩子只不過是來湊熱鬧的。母親聽到賣香草的也會前去購買香草與雄黃,以便閑時給我們姐弟四個縫香袋。
縫香袋可是個眼力活,心靈手巧的自然縫的漂亮,眼力差的縫得就有點兒欠缺美觀。而在我的眼中,母親縫的香袋是最漂亮的。母親縫香袋時,會先找來幾種顏色鮮艷和幾種不太鮮艷的碎布,還有雪白的棉花。然后再從大蒜頭上剪下蒜梗,這樣就可以開始縫香袋了。
母親先把碎布片剪成各種形狀,然后根據(jù)想要縫的香袋形狀來縫線。母親首先會先縫大香袋,大香袋是最漂亮、大氣的,也是縫起來最麻煩的一種香袋?p大香袋要用上三四種顏色的布片,還有多一些的棉花與香草。那些布片在母親的穿針引線下很快就縫成了一個花樣的正方形,不過這樣正方形是雙層的,而且留下一個小口子沒有縫。那個小口子不是母親忘記縫了,是為了好把裹著香草的棉花放進去。母親縫好后就把帶針腳的一方翻到里頭,這樣露在外面的就看不到針腳,會很好看。然后拽一小團棉花,把棉花撕開一個洞將香草倒進去,之后用棉花把洞口堵上,最后塞進縫好的布袋里。此時,母親就會把留下的小口子用最細(xì)的針腳縫上?p好小口子,母親會把一根線穿在香袋的最上面,然后拉著線的兩頭一拉將上面的.兩個角并在一起縫起來。這時,香袋就縫的差不多了,剩下的就是給下面的兩個角做花穗子。
做花穗子首先得把蒜梗剪成一厘米左右長的小蒜梗,然后把各種顏色的布剪成一厘米左右的小正方形。接下來先把三四個小正方疊在一起用針線穿起來,然后穿一個小蒜梗,之后再穿幾個小正方形花布,再之后又要穿一個小蒜梗。如此這般按規(guī)律穿下去,一會就做成了一個長長的花穗子;ㄋ胱幼龊煤螅鶕(jù)與香袋相襯的尺過截成三截,然后在香袋下面的兩個角處各綴一個花穗子,再在兩角的距離中間綴一個花穗子,F(xiàn)在,一個漂亮的香袋就做好了,剩下的就是給香袋配五股線了。
五股線,是用紅、黃、藍(也可黑色)、綠、白,幾種顏色的線做成的。做的方法就是把五種顏色的線像搓繩子一樣搓和在一起,這就是五股線了。五股線除了用來縫到香袋上便于佩戴到脖子上或衣服上,還要綁到手腕上和腳腕上。母親說,在端午節(jié)那天佩戴香袋和綁五股線可以驅(qū)蟲避邪,消災(zāi)免難。所以母親做起香袋和五股線絲毫不含糊。母親還說,五股線要戴陰歷六月六才能剪掉,剪掉后要扔到流水道口那里。而且那五股線會在流水中變成神奇的小蛇,保佑小孩子不被蟲子咬。
母親除了縫大香袋,還會縫雞心香袋、小紅辣椒香袋、紫茄子香袋等等。它們的做法與大香袋大同小異,只不過形狀不同而異?傊赣H會變著花樣給我們縫香袋,好讓我們歡喜地佩戴在身上。
到了端午節(jié)的前一天晚上,母親就一個一個的幫我們佩戴香袋和綁五股線。那個晚上,我們姐弟四個可以在母親縫的香袋中挑選喜歡的香袋佩戴。我和二妹、三妹都?xì)g喜的挑選了自己喜歡的香袋,欣喜地放在鼻子上聞香氣。弟弟并不積極挑選,只是站在一旁笑著看我們。母親給我們姐妹仨人佩戴好香袋和五股線,就就拉過弟弟給他綁五股線,然后會挑一個顏色不怎么鮮艷的香袋給弟弟佩戴上。弟弟拿起香袋放在鼻子上聞了聞,就不好意思地把香袋藏到了衣服里。
端午節(jié)的早上,母親會早早地叫醒我們。我們來到院子里時,小鳥已經(jīng)在枝頭“嘰嘰喳喳”地叫著。此時,父親已經(jīng)從地里割回來了艾草,并把艾草捆成一束懸掛在門邊。父親說,艾草可以驅(qū)邪,殺菌消毒。我長大后才知道,有一句詩:“手執(zhí)艾旗招百福,門懸蒲劍斬千邪”,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母親已經(jīng)煮好了雞蛋與蒜頭,等著我們洗臉?biāo)⒀馈2贿^那天洗臉可不是如往常用清水洗臉,而是用兌了清水的煮蒜水洗臉。母親說,用蒜水洗臉好,去毒氣。所以那天,我們洗過臉后都笑自己成了蒜人,因為身上散發(fā)著熟蒜香氣。
早上吃飯時,母親喜歡給我們幾個小孩子分好雞蛋與蒜頭,每個人的量都一樣,不偏不向。母親說,誰的量誰得一天吃完。父親坐在一邊看著我們,開心地笑。
我們領(lǐng)了自己的雞蛋與蒜頭后,都會爭先恐后地送給父親一個雞蛋,并說:“爸爸,生日快樂!”。是的,端午節(jié)那天正是父親的生日。所以,端午節(jié)對于我們家人來說,更具有意義。每年的端午節(jié),我們姐弟四人都會送給父親一個雞蛋。父親見我們?nèi)绱诵㈨,自然高興,一一收下“禮物”,并剝了一個雞蛋給我們,我們都不要。父親就會遞給在一旁微笑著的母親,母親接過去,就會把手中剝好的雞蛋遞給父親。其實到了最后,父親與母親也不過各吃了一個雞蛋,而父親收的“禮物”大多又回到了飯桌上。等我們玩餓的時候,就又成了我們的口中食。
端午節(jié)那天,我最不喜歡吃煮熟的蒜頭,可母親非盯著我吃蒜頭。母親說,吃了煮熟的蒜頭,可以去身上的毒氣,對身體好。無奈在母親的監(jiān)督下,我只好把自己領(lǐng)到的蒜頭吃完,這才能出去玩。
端午節(jié)吃雞蛋,我們并不會安安靜靜地吃,而是喜歡跟小伙伴們比賽碰雞蛋。當(dāng)兩個雞蛋同時碰在一起時,誰的雞蛋破了,那就是敗將,誰的雞蛋沒破,那就是將軍。所以,那天的小孩子在早上吃過一個雞蛋后,就會在口袋里裝上兩個雞蛋,去尋覓比賽的對手。有時候,也會幾個小孩子聚在一起一個一個的比賽,只到最后選出將軍。那場面熱鬧極了,又是開心的笑語,又是失落的嘆息。不過,最后都一個個排著坐在一起吃雞蛋。不管是敗將,還是將軍都會進入肚子里。
中午,母親會親手為父親做長壽面,面自然是母親最拿手的手搟面。而我們幾個小孩子和母親會陪著父親一起吃長壽面。母親說,一起吃,替父親咬災(zāi)。意思就是把父親所有的災(zāi)難一起咬沒有了。
晚上,母親會把兌了酒的雄黃酒端過來,讓我們一個一個的坐著,由母親用雄黃酒給我們幾個抺耳朵、鼻子等。母親說,用雄黃酒抺過之后,小蟲子就不會往耳朵、鼻子里面鉆了。
后來,我們長大了,知道害羞了,就不愿意佩戴母親做的香袋了,母親也就很少做香囊了。只是端午節(jié),母親依然會煮雞蛋與蒜頭,叮囑我們要吃雞蛋,要用蒜水洗臉,也依然會為我們抺雄黃酒。
這些年,每年過端午節(jié),我們姐弟幾個大多都會陪在母親身邊。而父親,卻因病去世十多年了,所以現(xiàn)在的端午節(jié)對于我們來說增加了很多的傷感。我們姐弟幾個再也沒有機會送給父親“禮物”了,而母親在端午節(jié)那天再也不做手搟面了……
【端午節(jié)的回憶散文】相關(guān)文章:
2.回憶的名家散文
3.渡輪的回憶散文
4.回憶的情感散文
6.回憶愛情散文
7.回憶意境散文
8.愛情回憶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