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初中古詩詞賞析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一些使用較為普遍的古詩吧,古詩有固定的詩行,也會有固定的體式。那些被廣泛運用的古詩都是什么樣子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初中古詩詞賞析,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中古詩詞賞析1
野望
王績〔唐代〕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qū)犢返,獵馬帶禽歸。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賞析
這首詩寫的是山野秋景。全詩于蕭瑟怡靜的景色描寫中流露出孤獨抑郁的心情,抒發(fā)了惆悵、孤寂的情懷。
首聯(lián),景中含情,景中有人。我們先來看一下這幅圖景:傍晚時分,夕陽西下,天邊滿是煙霞,詩人獨自一人登上東皋極目遠望,左右徘徊不已,心里默默念著曹操《短歌行》中的詩句——“繞樹三匝,何枝可依”!氨∧骸苯淮鷷r間,渲染氣氛,“東皋”點明地點,“徙倚欲何依”表明心態(tài),復雜抑郁。這兩句看似平平淡淡的敘述,卻把作者的心緒交代的一清二楚,奠定了整首詩的基調(diào)。
頷聯(lián),寫秋天山林之靜景,從正面進一步渲染作者的孤寂苦悶的心緒。詩人從眼見所見,給我們勾勒了一幅秋之晚景圖。一望無際的樹林都染上了暮秋時分憔悴枯黃的顏色,連綿起伏的群山在夕陽的映照下都染上了蕭瑟的暮光?此瓢察o開闊的景象,卻給人一種荒涼落暮之感。
頸聯(lián),寫傍晚時分人的活動,從反面襯托詩人的郁悶孤單的心境。詩人給我們描繪了一幅鄉(xiāng)野之人放牧歸來的動態(tài)場景。放牛的牧童唱著山歌,歡快的趕著牛兒返回家中,獵人騎著駿馬,大聲吆喝著,帶著獵物滿意而歸,多么安逸的場景,多么令人陶醉的畫面啊。但是這些熱鬧是他們的.,詩人什么也沒有,有的就是寂寞和孤寂。
尾聯(lián),終于再也按捺不住內(nèi)心的情感了,直抒胸臆。詩人從美好而熱鬧的場景中回過神,又回到了起始的心境之中了,更加平添了一種茫然若失、孤獨無依、苦悶惆悵的心緒。詩人身邊沒有一個相識的熟人和朋友,沒有人能夠分擔這份寂寥,只好拉來已經(jīng)遠去的伯夷、叔齊了。詩人唱著《采薇》之歌,抒發(fā)自己隱逸山林之志。
讀熟了唐詩的人,也許并不覺得這首詩有什么特別的好處。可是,如果沿著詩歌史的順序,從南朝的宋、齊、梁、陳一路讀下來,忽然讀到這首《野望》,便會為它的樸素而叫好。南朝詩風大多華靡艷麗,好像渾身裹著綢緞的珠光寶氣的貴婦。從貴婦堆里走出來,忽然遇見一位荊釵布裙的村姑,她那不施脂粉的樸素美就會產(chǎn)生特別的魅力。王績的《野望》便有這樣一種樸素的好處。
這首詩的體裁是五言律詩。自從南朝齊永明年間,沈約等人將聲律的知識運用到詩歌創(chuàng)作當中,律詩這種新的體裁就已醞釀著了。到初唐的沈佺期、宋之問手里律詩遂定型化,成為一種重要的詩歌體裁。而早于沈、宋六十余年的王績,已經(jīng)能寫出《野望》這樣成熟的律詩,說明他是一個勇于嘗試新形式的人。這首詩首尾兩聯(lián)抒情言事,中間兩聯(lián)寫景,經(jīng)過情──景──情這一反復,詩的意思更深化了一層。這正符合律詩的一種基本章法。
初中古詩詞賞析2
游山西村
陸游〔宋代〕
莫笑農(nóng)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賞析
這是一首紀游抒情詩,抒寫江南農(nóng)村日常生活,詩人緊扣詩題“游”字,但又不具體描寫游村的過程,而是剪取游村的見聞,來體現(xiàn)不盡之游興。全詩首寫詩人出游到農(nóng)家,次寫村外之景物,復寫村中之情事,末寫頻來夜游。所寫雖各有側(cè)重,但以游村貫穿,并把秀麗的山村自然風光與淳樸的村民習俗和諧地統(tǒng)一在完整的畫面上,構成了優(yōu)美的意境和恬淡、雋永的格調(diào)。此詩題材比較普通,但立意新巧,手法白描,不用辭藻涂抹,而自然成趣。
首聯(lián)渲染出豐收之年農(nóng)村一片寧靜、歡悅的氣象。“足雞豚”一個“足”字,表達了農(nóng)家款客盡其所有的盛情!澳Α倍郑莱鲈娙藢r(nóng)村淳樸民風的贊賞。
頷聯(lián)寫山間水畔的景色,寫景中寓含哲理,千百年來廣泛被人引用。“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比绱肆鲿辰k麗、開朗明快的詩句,仿佛可以看到詩人在青翠可掬的山巒間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見濃茂,蜿蜒的山徑也愈益依稀難認。正在迷惘之際,突然看見前面花明柳暗,幾間農(nóng)家茅舍,隱現(xiàn)于花木扶疏之間,詩人頓覺豁然開朗。其喜形于色的興奮之狀,可以想見。當然這種境界前人也有描摹,這兩句卻格外委婉別致。讀過此聯(lián)后,人們會感到,在人生某種境遇中,與詩句所寫有著驚人的契合之處,因而更覺親切。這里描寫的是詩人置身山陰 道上,信步而行,疑若無路,忽又開朗的情景,不僅反映了詩人對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間事物消長變化的哲理。于是這兩句詩就越出了自然景色描寫的范圍,而具有很強的藝術生命力。
頸聯(lián)則由自然入人事,描摹了南宋初年的農(nóng)村風俗畫卷。讀者不難體味出詩人所要表達的熱愛傳統(tǒng)文化的深情。“社”為土地神。春社,在立春后第五個戊日。農(nóng)家祭社祈年,滿著豐收的期待。節(jié)日來源與《周禮》。蘇軾《蝶戀花·密州上元》也說:“擊鼓吹 簫,卻入農(nóng)桑社!笨梢姷剿未很盛行。陸游在這里更以“衣冠簡樸古風存”,贊美著這個古老的鄉(xiāng)土風俗,顯示出他對吾土吾民之愛。
尾聯(lián)詩人故而筆鋒一轉(zhuǎn),表明詩人已“游”了一整天,此時明月高懸,整個大地籠罩在一片淡淡的月光之中,給春社過后的.村莊也染上了一層靜謐的色彩,別有一番情趣。于是這兩句從胸中自然流出:但愿從今以后,能不時拄杖乘月,輕叩柴扉,與老農(nóng)把酒言歡,此情此景,不亦樂乎。一個熱愛家鄉(xiāng)與農(nóng)民親密無間的詩人形象躍然紙上。
詩人被彈 劾罷歸故里后,心中難免有抑郁不平之氣。相較于虛偽的官 場,家鄉(xiāng)純樸的生活自然會產(chǎn)生無限的欣慰之情。此外,詩人雖貌似閑適,卻仍心系國事。秉國者目光短淺,無深謀長策,然而詩人并未喪失信心,深信總有一天否極泰來。這種心境和所游之境恰相吻合,于是兩相交涉,產(chǎn)生了傳誦千古的“山重”“柳暗”一聯(lián)。
陸游這首七律結構嚴謹,主線突出,全詩八句無一“游”字,而處處切“游”字,游興十足,游意不盡。又層次分明。尤其中間兩聯(lián),對仗工整,善寫難狀之景,如珠落玉盤,圓潤流轉(zhuǎn),達到了很高的藝術水平。
初中古詩詞賞析3
1.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過故人莊》
【賞析】描繪了一幅優(yōu)美寧靜 的農(nóng)村田園風光:綠色的樹木在村邊環(huán)繞.青翠的遠山在城外斜斜地伸展!熬G樹村邊合”,是近景;“青山郭外斜”,是遠景。由近漸遠,景色越來越開闊,一派清幽恬靜的氣氛.抒發(fā)了一種愉快的心情。
2.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陶潛《飲酒》
【賞析】這兩句詩妙在自己無 心見山.遠山自入雙目,心與物游, 達到物我兩忘的境界。 3.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賞析】蒸騰的水汽把江南江北的云夢澤都籠罩了.波濤的聲勢使岳陽城都受到震動。這兩句詩寫出了洞庭湖的壯闊景象和湖波的聲勢。
4.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蘇軾《水調(diào)歌頭》
【賞析】只希望兩人平平安安,雖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這美好的月光。這兩句詩可用來向離別親友表達誠摯的慰問及祝愿。
5.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
【賞析】大漠無邊,長天空闊,兩相對應,壯闊而單調(diào)。在這廣闊的背景上,一 縷輕煙直上青天.滾滾的黃河呼嘯著奔騰而去.在河的盡頭,是一輪又紅又大的 圓圓的落日.好~幅蒼涼壯觀的大漠黃昏圖!“孤”字顯出人煙的稀少、境界的開 闊:“直”字表現(xiàn)初到邊塞的詩人對塞上景色的驚異!伴L河”的`形象橫亙在畫面 之中,把畫面分割為兩段,又增加了構圖的活潑感。而“落日圓”則把分割的畫面 涂上統(tǒng)一的色調(diào).顯出渾然一體的氣勢。
6.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荊門送別》
【賞析】這兩句詩緊承起句,寫出渡過荊門進入楚地的壯闊景色。兩句中的 二字煉得好!半S”字將群山與平野的位置逐漸變換、推移直接地表現(xiàn)出來,寫 得活了,給人以空間感和流動感。
7.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鸥Α洞和
【賞析】濤人睹物傷情,仿佛開放的鮮花也禁不住悲傷濺淚,鳥兒也因人世間的離別而驚心.
8.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鯙场洞伪惫躺较隆
【賞析】??闊”是表現(xiàn)“潮平”的結果,寫得恢弘闊大;下一句是“以小景傳大景之神”.把平野開闊、大江直流、波平浪靜等大景象表現(xiàn)出來了。
9.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杜甫《望岳》
【賞析】這是說大自然集中靈秀之氣在此山,自然有無限神妙。這兩句講山色的變幻。寫出了泰山的宏偉。
10.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
【賞析】“曲”、“幽”、“深”三字準確、形象地寫出了景物的特點,表現(xiàn)了禪院花木扶疏、幽深清靜
的環(huán)境。這兩句詩不僅再現(xiàn)了詩人踏過曲徑、穿過深幽的花草樹木走到禪院的情景.而且道出了某種審美體驗,藝術地表現(xiàn)了華夏文化對曲折美、搖曳美的追求。
11.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鸥Α锻馈
【賞析】從詩中可以看到杜甫不怕困難、敢于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這兩句詩至今還被人們廣泛引用。以勉勵自己——人生如登山,只有不畏艱難險阻,奮力登上“絕頂”。才能享受“一覽眾山小”的勝利的喜悅。
12.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諟Y明《歸園田居》
【賞析】這兩句詩描寫出一種月下回歸的美妙意境。為了不使豆田荒蕪,詩人一大早就下地了.到了晚上才披著月光回來。種豆早出晚歸是多么艱辛、多么苦累.然而詩人并不抱怨。
13.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铎稀断嘁姎g》
【賞析】“無言”而又“獨上”,使人看到一個孑然一身、“斯人獨憔悴”的孤影。連月也不是圓月.而是殘缺之月,這是仰望之景、天空之景,是使人愁上添愁的景.意境凄清。
14.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李煜《相見歡》
【賞析】以絲喻離愁,以千絲萬縷之無法剪斷、無法理出頭緒,形容愁思之紛繁和難解。
15.莫道不消魂,簾巷西風,人比黃花瘦。——李清照《醉花陰》
【賞析】“莫道不消魂”,意思是此時此地怎么能不令人傷感呢?運用發(fā)問法,醒人耳目。“簾卷西風”。既寫人又寫景.創(chuàng)造了一個凄清寂寥的深秋境界!叭吮赛S花瘦”,既摹形又傳神,具有深入人心的力量。
初中古詩詞賞析4
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
蘇軾〔宋代〕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何似一作:何時;又恐一作:惟/唯恐)
轉(zhuǎn)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長向一作:偏向)
賞析
這首詞是中秋望月懷人之作,表達了對胞弟蘇轍的無限思念。丙辰,是北宋神宗熙寧九年(公元1076年),當時蘇軾在密州(今山東諸城)做太守,中秋之夜他一邊賞月一邊飲酒,直到天亮,于是做了這首《水調(diào)歌頭》。詞人運用形象描繪手法,勾勒出一種皓月當空、親人千里、孤高曠遠的境界氛圍。蘇軾一生,推崇儒學、講究實務為主。但他也“齠齔好道”,中年以后,又曾表示過“歸依佛僧”,經(jīng)常處在儒釋道的糾葛當中的。每當挫折失意之際,則老莊思想上升,借以幫助自己解釋窮通進退的困惑。熙寧四年(公元1071年),他以開封府推官通判杭州,是為了避開汴京政爭的漩渦。熙寧七年(公元1074年)調(diào)知密州,雖說出于自愿,實質(zhì)上仍是處于被外放冷遇的地位。盡管當時“面貌加豐”,頗有一些曠達表現(xiàn),也難以掩蓋深藏內(nèi)心的郁憤。這首中秋詞,正是此種宦途險惡體驗的升華和總結!按笞怼鼻矐咽侵,“兼懷子由”是輔。對于一貫秉持“尊主”節(jié)操的作者來說,手足分離和私情,比起廷憂邊患的國勢來說,畢竟屬于次要的倫 理負荷。此點在題序中有深奧微妙的提示。
在大自然的景物中,月亮是很有浪漫色彩的,很容易啟發(fā)人們的藝術聯(lián)想。一鉤新月,可聯(lián)想到初生的萌芽事物;一輪滿月,可聯(lián)想到美好的團圓生活;月亮的皎潔,讓人聯(lián)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在月亮這一意象上集中了人類無限美好的憧憬和理想。蘇軾是一位性格豪放、氣質(zhì)浪漫的文學家,當他抬頭遙望中秋明月時,其思想情感猶如長上了翅膀,天上人間自由翱翔。反映到詞里,遂形成了一種豪放灑脫的風格。
此詞上片望月,既懷超宜興致,高接混茫,而又腳踏實地,自具雅量。一開始就提出一個問題:明月是從什么時候開始有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把酒問天這一細節(jié)與屈原的《天問》和李白的《把酒問月》有相似之處。其問之癡迷、想之逸塵,確實有一種類似的精、氣、神貫注在里面。從創(chuàng)作動因上來說,屈原《天問》洋洋170余問的磅礴詩情,是在他被放逐后彷徨山澤、經(jīng)歷陵陸,在楚先王廟及公卿祠堂仰見“圖畫天地山川神靈”及“古賢圣怪物行事”后“呵而問之”的(王逸《楚辭章句·天問序》)。是情景觸碰激蕩的產(chǎn)物。李白的《把酒問月》詩自注是:“故人賈淳令予問之。”應當也是即興遣懷之作。蘇軾此詞正如小序中所言是中秋望月,歡飲達旦后的狂想之曲,亦屬“佇興之作”(王國維《人間詞話》)。它們都有起得突兀、問得離奇的特點。從創(chuàng)作心理上來說,屈原在步入先王廟堂之前就已經(jīng)是“嗟號昊旻,仰天嘆息”(王逸《楚辭章句·天問序》),處于情感迷狂的精神狀態(tài),故呵問青天,“似癡非癡,憤極悲極”(胡浚源《楚辭新注求確》)。李白是“唯愿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里”(《把酒問月》),那種因失意悵惘的郁勃意緒,也是鼻息可聞的。蘇軾此詞作于丙辰年,當時因為反對王安石新法而自請外任密州。既有對朝廷政局的強烈關注,又有期望重返汴京的復雜心情,故時逢中秋,一飲而醉,意興在闌珊中饒有律動。三人的創(chuàng)作心理實是脈絡暗通的。
蘇軾把青天當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問,顯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氣魄。李白的《把酒問月》詩說:“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辈贿^李白這里的語氣比較舒緩,蘇軾因為是想飛往月宮,所以語氣更強烈、更迫切!懊髟聨讜r有?”這個問題問得很有意思,好像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又好像是在驚嘆造化的'巧妙。讀者從中可以感到詩人對明月的贊美與向往。
接下來兩句:“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把對于明月的贊美與向往之情更推進了一層。從明月誕生之日起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過去很多年了,不知道在月宮里今晚是一個什么日子?詩人想象那一定是一個好日子,所以月才這樣圓、這樣亮。他很想去看一看,所以接著說:“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碧迫朔Q李白為“謫仙”,黃庭堅則稱蘇軾與李白為“兩謫仙”,蘇軾自己也設想前生是月中人,因而起“乘風歸去”之想。他想乘風飛向月宮,又怕那里的瓊樓玉宇太高了,受不住那兒的寒冷。“瓊樓玉宇”,語出《大業(yè)拾遺記》:“瞿乾祐于江岸玩月,或謂此中何有?瞿笑曰:‘可隨我觀之!硪娫乱(guī)半天,瓊樓玉宇爛然。”“不勝寒”,暗用《明皇雜錄》中的典故:八月十五日夜,葉靜能邀明皇游月宮。臨行,葉叫他穿皮衣。到月宮,果然冷得難以支撐。這幾句明寫月宮的高寒,暗示月光的皎潔,把那種既向往天上又留戀人間的矛盾心理十分含蓄地寫了出來。這里還有兩個字值得注意,就是“我欲乘風歸去”的“歸去”。飛天入月,為什么說是歸去呢?也許是因為蘇軾對明月十分向往,早已把那里當成自己的歸宿了。從蘇軾的思想看來,他受道家的影響較深,抱著超然物外的生活態(tài)度,又喜歡道教的養(yǎng)生之術,所以常有出世登仙的想法。他的《前赤壁賦》描寫月下泛舟時那種飄飄欲仙的感覺說:“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币彩怯赏露氲降窍桑梢院瓦@首詞互相印證。詞人之所以有這種脫離人世、超越自然的奇想,一方面來自他對宇宙奧秘的好奇,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來自對現(xiàn)實人間的不滿。人世間有如此多的不稱心、不滿意之事,迫使詞人幻想擺脫這煩惱人世,到瓊樓玉宇中去過逍遙自在的神仙生活。蘇軾后來貶官到黃州,時時有類似的奇想,所謂“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然而,在詞中這僅僅是一種打算,并未展開,便被另一種相反的思想打斷:“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這兩句急轉(zhuǎn)直下,天上的“瓊樓玉宇”雖然富麗堂皇,美好非凡,但那里高寒難耐,不可久居。詞人故意找出天上的美中不足,來堅定自己留在人間的決心。一正一反,更表露出詞人對人間生活的熱愛。同時,這里依然在寫中秋月景,讀者可以體會到月亮的美好,以及月光的寒氣逼人。這一轉(zhuǎn)折,寫出詞人既留戀人間又向往天上的矛盾心理。這種矛盾能夠更深刻地說明詞人留戀人世、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顯示了詞人開闊的心胸與超遠的志向,因此為詞帶來一種曠達的作風。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蘇軾畢竟更熱愛人間的生活,與其飛往高寒的月宮,還不如留在人間趁著月光起舞呢!“清影”,是指月光之下自己清朗的身影!捌鹞枧逵啊保桥c自己的清影為伴,一起舞蹈嬉戲的意思。李白《月下獨酌》說:“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碧K軾的“起舞弄清影”就是從這里脫胎出來的!案咛幉粍俸辈⒎亲髡卟辉笟w去的根本原因,“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才是根本之所在。與其飛往高寒的月宮,還不如留在人間,在月光下起舞,最起碼還可以與自己清影為伴。這首詞從幻想上天寫起,寫到這里又回到熱愛人間的感情上來。從“我欲”到“又恐”至“何似”的心理轉(zhuǎn)折開闔中,展示了蘇軾情感的波瀾起伏。他終于從幻覺回到現(xiàn)實,在出世與入世的矛盾糾葛中,入世思想最終占了上風。“何似在人間”是毫無疑問的肯定,雄健的筆力顯示了情感的強烈。
下片懷人,即兼懷子由,由中秋的圓月聯(lián)想到人間的離別,同時感念人生的離合無常!稗D(zhuǎn)朱閣,低綺戶,照無眠!鞭D(zhuǎn)和低都是指月亮的移動,暗示夜已深沉。月光轉(zhuǎn)過朱紅的樓閣,低低地穿過雕花的門窗,照到了房中遲遲未能入睡之人。這里既指自己懷念弟弟的深情,又可以泛指那些中秋佳節(jié)因不能與親人團圓以至難以入眠的一切人。“無眠”是泛指那些因為不能和親人團圓而感到憂傷,以致不能入睡的人。月圓而人不能圓,這是多么遺憾的事啊!于是詞人便無理地埋怨明月說:“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明月您總不該有什么怨恨吧,為什么總是在人們離別的時候才圓呢?相形之下,更加重了離人的愁苦了。這是埋怨明月故意與人為難,給人增添憂愁,無理的語氣進一步襯托出詞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卻又含蓄地表達了對于不幸的離人們的同情。
接著,詩人把筆鋒一轉(zhuǎn),說出了一番寬慰的話來為明月開脫:“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比擞斜瘹g離合,月也有陰晴圓缺。她有被烏云遮住的時候,有虧損殘缺的時候,她也有她的遺憾,自古以來世上就難有十全十美的事。既然如此,又何必為暫時的離別而感到憂傷呢?詞人畢竟是曠達的,他隨即想到月亮也是無辜的。既然如此,又何必為暫時的離別而憂傷呢?這三句從人到月、從古到今做了高度的概括。從語氣上,好像是代明月回答前面的提問;從結構上,又是推開一層,從人、月對立過渡到人、月融合。為月亮開脫,實質(zhì)上還是為了強調(diào)對人事的達觀,同時寄托對未來的希望。因為,月有圓時,人也有相聚之時。很有哲理意味。
詞的最后說:“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嬋娟”是美好的樣子,這里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共嬋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典故出自南朝謝莊的《月賦》:“隔千里兮共明月!奔热蝗碎g的離別是難免的,那么只要親人長久健在,即使遠隔千里也還可以通過普照世界的明月把兩地聯(lián)系起來,把彼此的心溝通在一起。“但愿人長久”,是要突破時間的局限;“千里共嬋娟”,是要打通空間的阻隔。讓對于明月的共同的愛把彼此分離的人結合在一起。古人有“神交”的說法,好友天各一方,不能見面,卻能以精神相通!扒Ю锕矉染辍币部梢哉f是一種神交了!這兩句并非一般的自 慰和共勉,而是表現(xiàn)了作者處理時間、空間以及人生這樣一些重大問題所持的態(tài)度,充分顯示出詞人精神境界的豐富博大。王勃有兩句詩:“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意味深長,傳為佳句,與“千里共嬋娟”有異曲同工之妙。另外,張九齡的《望月懷遠》說:“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杜牧的《秋霽寄遠》說:“唯應待明月,千里與君同!倍伎梢曰ハ鄥⒖础5溉藗兡昴昶桨,相隔千里也能夠共享這美好的月光,表達了作者的祝福和對親人的思念,表現(xiàn)了作者曠達的態(tài)度和樂觀的精神。蘇軾就是把前人的詩意化解到自己的作品中,熔鑄成一種普遍性的情感。正如詞前小序所說,這首詞表達了對弟弟蘇轍(字子由)的懷念之情,但并不限于此。可以說這首詞是蘇軾在中秋之夜,對一切經(jīng)受著離別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愿。
此篇是蘇詞代表作之一。從藝術成就上看,它構思奇拔,畦徑獨辟,極富浪漫主義色彩,是歷來公認的中秋詞中的絕唱。從表現(xiàn)方面來說,詞的前半縱寫,后半橫敘。上片高屋建瓴,下片峰回路轉(zhuǎn)。前半是對歷代神話的推陳出新,也是對魏晉六朝仙詩的遞嬗發(fā)展。后半純用白描,人月雙及。它名為演繹物理,實則闡釋人事。筆致錯綜回環(huán),搖曳多姿。從布局方面來說,上片凌空而起,入處似虛;下片波瀾層疊,返虛轉(zhuǎn)實。最后虛實交錯,紆徐作結。全詞設景清麗雄闊,以詠月為中心表達了游仙“歸去”與直舞“人間”、離欲與入世的矛盾和困惑,以及曠達自適,人生長久樂觀和美好的愿望,極富哲理與人情。立意高遠,構思新穎,意境清新如畫。最后以曠達情懷收束,是詞人情懷的自然的流露。情韻兼勝,境界壯美,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此詞全篇皆是佳句,典型地體現(xiàn)出蘇詞清雄曠達的風格。
作者既標舉了“絕塵寰的宇宙意識”,又摒棄那種“在神奇的永恒面前的錯愕”情態(tài)(聞一多評《春江花月夜》語)。他并不完全超然地對待自然界的變化發(fā)展,而是努力從自然規(guī)律中尋求“隨緣自娛”的生活意義。所以,盡管這首詞基本上是一種情懷寥落的秋的吟詠,讀來卻并不缺乏“觸處生春”、引人向上的韻致。
對于這首《水調(diào)歌頭》歷來都是推崇備至。胡仔《苕溪漁隱叢話》認為此詞是寫中秋的詞里的一首。這首詞仿佛是與明月的對話,在對話中探討著人生的意義。既有理趣,又有情趣,很耐人尋味。因此九百年來傳誦不衰。吳潛《霜天曉角》:“且唱東坡《水調(diào)》,清露下,滿襟雪!薄端疂G傳》第三十回寫八月十五“可唱個中秋對月對景的曲兒”,唱的就是這“一支東坡學士中秋《水調(diào)歌》。”可見宋元時傳唱之盛。全詞意境豪放而闊大,情懷樂觀而曠達,對明月的向往之情,對人間的眷戀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瀟灑的風格和行云流水一般的語言,至今還能給人們以健康的美學享受。
初中古詩詞賞析5
古詩詞語言凝煉,在有限的篇幅中熔鑄極大的內(nèi)涵,在濃縮的語言里飽含豐富的情感。古詩詞常以抒情言志來反映生活:或抒凌云壯志,我言婉約柔情;或心憂天下,或寄情山水;或慨嘆身世,或諷喻時政;或描摹事物,或吟詠古今……容天下諸事,抒萬千情思。這就是詩歌流傳至今的魅力所在。
理解品味文言詩詞,人們有很多高雅的方法:用譯詩來解說內(nèi)容,用描述來表現(xiàn)詩境,用抒情來表達感受,用闡釋來點示深意,用呤誦來傳情達意,用評說來賞析美點?偟膩碚f,人們欣賞詩詞的著眼點是詩情畫意。
下面以具體例子對詩歌賞的方法進行說明:
1、字詞品味:如“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一個“空”字領起,把所有的景致都染上了靜謐寫出了山中的空寂!翱铡笔乔锷降奶卣鳎镉赀^后,山村一色,就更顯空曠。“空”境通感空曠的`視覺感受,伴隨的是靜寂的聽覺感受!翱铡笔请p關,即是寫景,也是對佛理的感悟。王維在山村中,追求“空”、“靜”,以獲得心靈的“空”、“靜”。
根據(jù)“字詞品味”這種方法,從人物、時空、動靜、聲色、遠近、視聽、剛?cè)、宏微這些角度賞析:①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②紅杏枝頭春意鬧;③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④山光悅鳥情,潭影空人心。
2、畫面欣賞,如:詩人以泉流之動態(tài)襯山村的靜態(tài),以泉流之聲響襯山村之寧靜。“明月松間照”寫靜態(tài)遠景,可以是明月初升,透過松林看到斑駁圓月,月亮就像懸掛在樹梢上;也可以是皓月高懸,月光傾瀉,樹影斑駁,風影移動,姍姍可愛。“清泉石上流”,寫動態(tài)近景,喑含水聲,雨后山泉微漲,“石上流”明其線,水線聲亦輕,山村中萬籟俱寂,惟聞水聲潺潺。
請根據(jù)“畫面欣賞”這種方法賞析①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②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③風掣紅旗凍不翻。
3、景物描述:如“竹暄歸浣女,蓮動下漁舟”:月光透過松枝,灑在潺潺流泉上,斑駁陸離;清泉在山間跳躍,閃閃爍爍,仿佛銀柱擊弦,發(fā)出清脆悅耳的輕響;忽然竹林喧動,傳來洗衣歸返的姑娘陣陣甜美的笑語,湖中蓮荷,顫動起來,那是晚歸的漁舟蕩波而過……一幅多幺恬淡幽美的山居圖畫。
請根據(jù)這種方法賞析:①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②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③煙籠寒水月籠沙;④《天凈沙·秋思》。
4、意境(畫面環(huán)境抒發(fā)何種情感)探求:如“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無邊”寫出林木的廣漠,見出秋色的蕭瑟;“蕭蕭”形容風吹葉落的響聲,見出樹葉飄落的情景!安槐M”寫出長江的源遠流長;“滾滾”寫出江水洶涌翻騰的氣勢。繪聲狀勢,音韻悠長,壯闊雄渾,造成一種天下皆秋的蒼茫遼遠的藝術境界,抒發(fā)了詩人在動蕩不安的社會中辛酸悲苦的心情。
請根據(jù)這種方法賞析:①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不覺月光寒;②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5、情感體味:如“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正確對待死亡足以令人欽敬,而在年華漸老之時能正確對待自己的有生之年則更為可貴。“老驥伏櫪”四句把作者對人生的執(zhí)著追求和不懈進取的精神顯現(xiàn)于紙面。作者以老驥自比,胸中仍有凌云壯志,透露出作者希望在有生之年完成統(tǒng)一大業(yè)的強烈愿望。(《龜雖壽》中的名句激昂千秋,使人慷慨)。
請根據(jù)這種方法賞析:①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②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常用鑒賞語言風格的詞:
、偾逍滦阋 俊美清秀 清幽淡遠 高雅 委婉 含蓄而有韻味 雄放壯闊 慷慨悲壯 雄健遒勁豪爽蒼涼;清新淡雅 平淡自然 明快淺顯 辭藻華麗 委婉含蓄 簡潔洗練 沉郁頓挫 渾厚雄壯 明白曉暢 樸實無華 通俗傳神 生動活潑 節(jié)奏鮮明 音韻和諧 有聲有色 栩栩如生 氣勢磅礴 親切感人 情景交融 言簡意賅 細致入微
、谑址ㄇё?nèi)f化,不拘一格 想象大膽神奇 敘事生動 形象鮮明;語言明白曉暢 通俗易懂 語言純樸自然;感情強烈奔放 真摯動人感人肺腑,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能引起人們的同情和共鳴 抒寫悲憤酸楚之情,郁悶神傷;內(nèi)容深刻,富含哲理。
初中古詩詞賞析6
飲酒
陶淵明
晉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譯文:生活在人間,卻沒有車馬的囂喧。你問我何能如此,心靈清遠,地自靜偏。采摘菊花在東籬之下,悠然間,那遠處的南山映人眼簾。山氣氤氳,夕陽西落,傍晚的景色真好,更兼有飛鳥,結著伴兒歸還。這其中有多少滋味要表達,欲要說明,卻又忘記了語言。
1.“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問話樸實,回答深刻,表達了詩人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境界。
2.末兩句是全詩的總結,富有哲理,含蓄得表達了詩人陶醉自然、物我兩忘的境界。真意指自然情趣和人生的真諦。
3.“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見”字妙在美景不是有意去“望”,而是無意所“見”,充分表現(xiàn)了詩人悠然恬靜的心境和生活。
4.思想情感:寫自己悠然自得的歸隱生活,表達對官場生活的厭惡,對自然和淳樸農(nóng)村生活的熱愛。
19行路難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 將登太行雪滿山。閑來垂釣碧溪上, 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 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 直掛云帆濟滄海。
譯文:金杯盛清酒一斗可值一萬元, 玉盤裝著珍貴的菜肴可值萬數(shù)的錢。 吃不下去只得停下酒杯,放下筷子, 抽出寶劍,環(huán)顧四周,心中一片茫然。 想渡過黃河,又被冰封了河道, 準備登太行山,又積雪滿山。 閑時學太公在碧溪上釣魚, 忽然又像伊尹夢見乘船經(jīng)過了太陽的旁邊。 行路難呀,行路難! 戰(zhàn)國時楊朱見歧路就哭了起來,我要走的路又在哪里呢? 總會有個時候能乘長風破萬里浪, 高掛著風帆渡過茫茫大海,到達彼岸。
1.思想感情:抒發(fā)自己政治上從懷才不遇的苦悶到積極樂觀的期盼和堅定地信念。
2.欲渡黃河冰塞川, 將登太行雪滿山。比喻 寫了仕途受阻,理想無法實現(xiàn),表現(xiàn)了作者的矛盾與苦悶。
3.閑來垂釣碧溪上, 忽復乘舟夢日邊。用典故,寫了作者對從政的期待。
4.長風破浪會有時, 直掛云帆濟滄海。表達了自己沖破一切阻礙,實現(xiàn)遠大抱負的樂觀精神和堅定信念。
20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zhuǎn)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
俄傾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jīng)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1.思想情感:抒發(fā)了作者憂國憂民的博大胸懷和舍己利人的思想情感。
2.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集中體現(xiàn)了作者憂國憂民的博大胸懷和舍己利人的思想情感。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岑參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猶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zhuǎn)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譯文】 北風席卷大地,白色的草被刮得折斷了,塞北的天空八月就飛撒大雪。 忽然好像一夜春風吹來,好像千萬棵樹都開滿了潔白的梨花。 雪花飄散進入珠簾,沾濕了羅幕,穿上狐裘不感覺到溫暖,絲綢的被子(因為寒冷)都顯得單薄了。將軍的弓都拉不開,都護的鎧甲冷得難以穿上。 在大沙漠上縱橫交錯著百丈厚的堅冰,愁云暗淡無光,在萬里長空凝聚著。 在軍中主帥所居的營帳里擺設酒宴,給回去的客人餞行,胡琴琵琶與羌笛奏出了熱烈歡快的樂曲。 傍晚在轅門外,紛紛大雪飄落,紅旗被冰雪凍硬,強勁的北風也不能讓它飄動。 在輪臺東門外送您離去,離去的時候大雪鋪滿了天山的道路。 山嶺迂回,道路曲折,看不見您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馬走過的蹄印。
1.思想情感:對邊塞奇異風光的熱愛和贊美,表達對朋友的依依惜別之情。
2.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比喻,以春花喻冬雪,描述了邊塞雪來的快,下的大,邊塞奇異的風光及氣候特點。
3.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過渡句,夸張的手法描述了沙漠冰封,萬里云凝的塞外天地。同時“愁云”二字情景交融,寫出了離愁別緒。
己亥雜詩 清 龔自珍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譯文:離愁滿懷,正對著白日西下,揚鞭東去從此辭官赴天涯。落花紛紛絕不是無情飄灑,化作春泥愿培育出更多新花。
1.前兩句用白日和天涯烘托無限離愁,
2.“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笔悄捴巳丝诖竺洌囘x一個角度作賞析。
①移情于景,是新生命的贊歌;②以落花、春泥為喻,寄托了詩人雖離開官場,但依然關心著國家的命運的愛國熱情。現(xiàn)常用來贊頌無私奉獻精神。
3 寫作者的辭官別離之愁,也抒發(fā)作者雖離開官場,但依然關心著國家的命運的愛國熱情。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 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譯文: 三秦護衛(wèi)著巍峨的長安,你要奔赴的蜀地,卻是一片風煙迷茫。 離別時,不由得生出無限的感慨,你我都是遠離故土,在仕途上奔走的游子。 人世間只要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即使遠在天涯,也似在身邊。 不要在分手時徘徊憂傷,像多情的兒女一樣,任淚水打濕衣裳。
賞析:思想感情:表達作者對友人的深情厚誼和樂觀豪邁的氣概。
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對偶,朋友只要心靈相通,即使遠隔天涯,也如近鄰。不同于以往送別詩的傷感之情,而是積極樂觀的豪邁之情,給人以鼓舞和安慰。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韓 愈 唐
天街小雨潤如酥, 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 絕勝煙柳滿皇都。
譯文:京城大道上空絲雨紛紛,它細密而滋潤,遠望草色依稀連成一片,近看時卻顯得稀疏零星。這是一年中最美的景色,遠勝過綠楊滿城的暮春。
賞析:思想感情:表達作者對早春景色的贊美和喜愛。最是一年春好處, 絕勝煙柳滿皇都。對比手法,直抒胸臆,寫出了者對早春景色的贊美和喜愛。
無題 李商隱 唐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譯文:見面的機會真是難得,分別時也難舍難分,況且又兼東風將收的暮春天氣,百花殘謝,更加使人傷感。 春蠶結繭到死時絲才吐完,蠟燭要燃完成灰時象淚一樣的蠟油才能滴干。 女方早晨妝扮照鏡,只擔憂豐盛如云的鬢發(fā)改變顏色,青春的容顏消失。男子晚上長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對方的住處就在不遠的蓬萊山,卻無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即。希望有青鳥一樣的使者殷勤地為我去探看情人,來往傳遞消息
賞析:思想感情:表現(xiàn)離別的相思之苦,愛情的.堅貞。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以春蠶和蠟燭為喻,表現(xiàn)了詩人對所愛的人至死不渝的深情和無窮無盡的思念,現(xiàn)在多形容對事業(yè)無限忠誠的奉獻精神。
相見歡 李煜 五代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譯文:默默無言,孤孤單單,獨自一人緩緩登上空空的西樓,抬頭望天,只有一彎如鉤的冷月相伴。低頭望去,只見梧桐樹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籠罩在清冷凄涼的秋色之中。那剪也剪不斷,理也理不清,讓人心亂如麻的,正是離別之苦。那悠悠愁思纏繞在心頭,卻又是另一種無可名狀的痛苦。
賞析:思想感情:情景交融,既寫了庭院中清的幽景色,又寫了詩人失去自由,囚禁生活的 孤凄悲涼,亡國之痛和離家之愁。無言和獨上 ,神態(tài)與動作的描寫揭示了詞人內(nèi)心深處隱喻的不能傾訴的孤寂與凄婉!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用“麻絲”來比喻“離愁”,化抽象為形象,含蓄的表現(xiàn)了詞人悲痛沉郁的感情。情景交融,寫了詩人詩人失去自由,囚禁生活的 孤凄悲涼,亡國之痛和離家之愁。
登飛來峰 王安石 宋
飛來峰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譯文:飛來峰頂靈隱寺前千尋塔,聽說雞鳴時分可以看見旭日升起。不怕層層浮云遮住視野,是因為登高望遠心胸寬廣
賞析:
1.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告訴我們站得高才能看得遠,要有不怕困難,勇于攀登的決心。
2.與杜甫的“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相似。
漁家傲 秋思 范仲淹(宋)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
譯文: 邊境上秋天一來風景全異,向衡陽飛去的雁群毫無留戀的情意。從四面八方傳來的邊地悲聲隨著號角響起。重重疊疊的山峰里,長煙直上落日斜照孤城緊閉。 喝一杯陳酒懷念家鄉(xiāng)遠隔萬里,可是燕然還未刻上平胡的功績,回歸無法預計。羌人的笛聲悠揚,寒霜撒滿大地。征人不能入寐,將軍和戰(zhàn)士們愁白了頭發(fā),流下了眼淚。
賞析:
1.思想感情:思念家鄉(xiāng),功業(yè)未立,壯志難酬,憂國思鄉(xiāng)之情
2.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異,天氣異,極冷;邊聲異,驚悸,各種聲音充滿邊塞特色;景色異,凄涼。
3.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邊塞荒涼,暗示軍情緊急,烘托戒備森嚴御敵的緊張氣氛。
4.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用典故,表達思念家鄉(xiāng),功業(yè)未立,壯志難酬的矛盾心理。
5.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表達思念家鄉(xiāng),功業(yè)未立,壯志難酬,憂國思鄉(xiāng)之情。
江城子 密州出獵 蘇軾
老夫聊發(fā)少年狂。 左牽黃, 右擎蒼。錦帽貂裘, 千騎卷平岡。 為報傾城隨太守,
親射虎, 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 又何妨。 持節(jié)云中, 何日遣馮唐。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 射天狼。
【譯文】讓年老的我姑且發(fā)一發(fā)少年的狂熱,左手牽著黃犬,右手舉起蒼鷹。戴上錦蒙帽穿好貂皮裘,率領隨從千騎席卷平展的山岡。為了報答全城的人跟隨我出獵的盛意,看我親自射殺猛虎猶如昔日的孫權。 我雖沉醉但胸懷開闊膽略興張,鬢邊白發(fā)有如微霜,這又有何妨!什么時候派遣人拿著符節(jié)去邊地云中,像漢文帝派遣馮唐。我要緊握強弓,把對敵人的仇恨凝聚在拉的圓如滿月的弓上,看準西北的敵人,狠狠地射去。
賞析:1.思想感情:表達渴望殺敵報國,建功立業(yè)的雄心壯志。
2.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 看孫郎。用典故,以孫權自喻,雖年邁,仍有少年的狂氣,還要建功立業(yè),表現(xiàn)詩人過人的膽識和勇氣。
3.持節(jié)云中, 何日遣馮唐。用典故,表達希望朝廷能重用他,給他機會去建功立業(yè),殺敵報國。
4.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 射天狼。用典故,表達渴望殺敵報國,建功立業(yè)的雄心壯志。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宋]辛棄疾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蓱z白發(fā)生!
譯文]:醉意中把燈撥亮抽出寶劍細看,一夢醒來營房里號角響成一片。官兵們都分到了將軍獎給部下的燒肉,各種樂器齊把邊疆的歌曲演奏。秋高馬肥的季節(jié),戰(zhàn)場正在閱兵。 烈馬奔馳好似的盧馬一樣飛快,箭發(fā)弦動響聲如同劈雷一般。替君主完成了統(tǒng)一天下的大業(yè),爭取生前死后都留下為國立功的勛名?上У氖嵌裎乙寻装l(fā)斑斑不能報效朝廷。
賞析:
1.思想感情:抒發(fā)報國無門,壯志未酬的無奈,殺敵報國,建功立業(yè)的決心。
2.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營造了將士們奏樂吃肉豪邁高昂的軍營生活氛圍。
3.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從視覺聽覺概括再現(xiàn)緊張激烈的戰(zhàn)斗場面的句子
4.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蓱z白發(fā)生!抒發(fā)報國無門,壯志未酬的無奈,殺敵報國,建功立業(yè)的決心。
觀刈麥 白居易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饑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nóng)桑。吏祿三百石,歲晏有余糧。
譯文:農(nóng)戶人家一年四季很少有閑暇的時候,特別是到了五月收麥子的季節(jié),人們更是加倍地繁忙。夜里,一陣南風吹起,滿地的小麥覆蓋著田壟,到處一片金黃。姑娘媳婦們肩挑著食盒,孩童們手提著壺漿,互相招呼著送飯到田里去,因為那些青年壯漢正在南岡收割小麥。他們低頭割麥,腳底下蒸騰著濕熱的土氣,脊背上照射著灼人的太陽。本來已經(jīng)累得筋疲力盡,但仍顧不上炎熱,只想珍惜這初夏較長的天光,能夠多干點活。還有一個貧窮的婦女,抱著小孩站在他們身旁。她的右手拿著一些撒落下來的麥穗,左胳臂挎著一只破舊的竹筐。聽她望著大家說出的那番話,人人都不禁為之萬分悲傷。為了給官家納稅,她早已把自家的田產(chǎn)賣光,如今揀拾這些麥穗,只不過是為了填一填饑餓的肚腸。我又有什么功勞和德望?既不務農(nóng),也不采桑,可一年的俸祿竟有三百石,到年末,倉庫里還存有余糧。默念著這些,私下里越發(fā)感到羞愧,乃至終日都不能把它遺忘。
賞析:揭示了在繁重的賦稅壓迫下的農(nóng)民們的艱難生活表達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側(cè)面揭示農(nóng)民勞動繁忙的句子。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正面描寫農(nóng)民辛勤勞動的句子。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揭示農(nóng)民矛盾的心理,盡管他們已經(jīng)筋疲力盡,但為珍惜這晝長的夏天也顧不得炎熱太陽的炙人了
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饑腸。揭示賦稅繁重。
關雎 《詩經(jīng)》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輾轉(zhuǎn)反側(cè)。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譯文:關關鳴叫的水鳥, 棲居在河中沙洲。 善良美麗的姑娘, 好男兒的好配偶。
長短不齊的荇菜, 在船左右兩旁撈。 善良美麗的姑娘,醒來做夢都想她。 思念追求不可得,醒來做夢長相思。 悠悠思念情意切,翻來覆去難入眠。 長短不齊的荇菜,姑娘左右去摘采。 善良美麗的姑娘,彈琴鼓瑟親近她。 長短不齊的荇菜,姑娘左右去摘取。 善良美麗的姑娘,敲鐘擊鼓取悅她。
賞析:比興手法,表現(xiàn)了古代青年對愛情婚姻的大膽執(zhí)著追求,感情坦率、樸實。
蒹葭 《詩經(jīng)》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譯文:河畔蘆葦碧色蒼蒼,深秋白露凝結成霜。 我那日思夜想的人,就在河水對岸一方。 逆流而上去追尋她,道路險阻而又漫長。 順流而下尋尋覓覓,仿佛就在水的中央。 河畔蘆葦一片茂盛,清晨露水尚未曬干。 我那魂牽夢繞的人,就在河水對岸一邊。 逆流而上去追尋她,道路坎坷艱險難攀。 順流而下尋尋覓覓,仿佛就在沙洲中間。 河畔蘆葦更為繁茂,清晨白露依然逗留。 我那苦苦追求的人,就在河水對岸一頭。 逆流而上去追尋她,道路險阻迂回難走。 順流而下尋尋覓覓,仿佛就在水中沙洲。
賞析:比興手法,描寫一個熱戀者對意中人的急切追求和可望而不可即的惆悵失望的心情。
雁門太守行 李賀 唐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譯文】 敵軍似烏云壓進,危城似乎要被摧垮;陽光照射在魚鱗一般的鎧甲上,金光閃閃。號角的聲音在這秋色里響徹天空; 塞上泥土猶如胭脂凝成,夜色中濃艷得如紫色。寒風卷動著紅旗,部隊悄悄臨近易水; 濃霜濕透了鼓皮,鼓聲低沉,揚不起來。 為了報答國君的賞賜和厚愛, 手操寶劍甘愿為他血戰(zhàn)到死!
1.這首詩寫敵兵壓境的情形,展示了將士們決心誓死報國的決心。
2.詩人運用了“黑”“紅”“金”“紫”“燕脂”等凝重色彩,烘托凝重而慘烈的戰(zhàn)斗氣氛,詩人以色彩斑斕的戰(zhàn)爭風云,構成了悲壯、奇特的意境。
3.賞析“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一句。這句詩描繪敵軍之多像烏云重壓要把城墻催垮,跳動著的鎧甲像魚鱗閃耀在陽光下的畫面。運用比喻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形勢的危急,表達了作者誓死報國的雄偉壯志。因此,它已成為千古傳誦的名句。
4.反應了作者立志報國的決心的詩句:報君黃金臺上意, 提攜玉龍為君死。
初中古詩詞賞析7
登飛來峰
王安石〔宋代〕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飛來山一作:飛來峰)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層。
簡析
山是高聳的,塔是高聳的,山頂上的塔更是高高聳立的。飛來峰和它上面的.寶塔總共多高?不知道。詩人只告訴我們,單是塔身就是八千多尺——這當然是夸張的說法。詩人還講了一個傳說:站在塔上,雞鳴五更天就可以看見海上日出。請想想飛來峰那聳云天的氣勢吧!
從全詩看,“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層”的胸襟境界,只有登上天外飛來的高峰才能觸發(fā)得出;但無“聞說雞鳴見日升”作鋪墊,亦引不出此等胸襟境界。
只有登上“飛來山上千尋塔”,才能用見日出聞天雞的故實;也只有在天外飛來的高峰見日出聞天雞,才能導出不畏末俗亂真、站得高看得遠的膽識氣概。思緒條貫,勾連緊密;天衣無縫,一氣呵成;前后關照,渾然一體。
初中古詩詞賞析8
次北固山下
王灣〔唐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青山外一作:青山下)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賞析
這是一首五律詩,頸聯(lián)被明代胡應麟贊為“形容景物,妙絕千古”。時序匆匆交替,這怎不讓身在“客路”的詩人頓生思鄉(xiāng)之情?詩中“生”“入”用了擬人手法。雖是無意說理,卻在描寫景物中蘊含理趣。海日生于殘夜驅(qū)盡黑暗,江上景物呈現(xiàn)“春意”闖入舊年,趕走嚴冬,蘊含了時序變遷,新舊交替的自然規(guī)律,表現(xiàn)出具有普遍意義的生活哲理,給人樂觀積極向上的力量。
詩以對偶句發(fā)端,既工麗,又跳脫!翱吐贰保缸髡咭サ穆。“青山”點題中“北固山”。作者乘舟,正朝著展現(xiàn)在眼前的“綠水”前進,駛向“青山”,駛向“青山”之外遙遠的“客路”。這一聯(lián)先寫“客路”而后寫“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馳故里的飄泊羈旅之小景是難得出現(xiàn)的。
“潮平兩岸闊”中“闊”,是表現(xiàn)“潮平”的結果。春潮涌漲,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與岸平了,船上人的視野也因之開闊。這一句,寫得恢弘闊大,下一句“風正一帆懸”,便愈見精采!皯摇笔嵌硕酥敝钡馗邟熘臉幼印T娙瞬挥谩帮L順”而用“風正”,是因為光“風順”還不足以保證“一帆懸”。風雖順,卻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順風,又是和風,帆才能夠“懸”。那個“正”字,兼包“順”與“和”的內(nèi)容。這一句寫小景已相當傳神。但還不僅如此,如王夫之所指出,這句詩的妙處,還在于它“以小景傳大景之神”《姜齋詩話》卷上。可以設想,如果在曲曲折折的小河里行船,老要轉(zhuǎn)彎子,這樣的小景是難得出現(xiàn)的'。如果在三峽行船,即使風順而風和,卻依然波翻浪涌,這樣的小景也是難得出現(xiàn)的。詩句妙在通過“風正一帆懸”這一小景,把平野開闊、大江直流、風平浪靜等等的大景也表現(xiàn)出來了。
讀到第三聯(lián),就知道作者是于歲暮臘殘,連夜行舟的。潮平而無浪,風順而不猛,近看可見江水碧綠,遠望可見兩岸空闊。這顯然是一個晴明的、處處透露著春天氣息的夜晚,孤舟揚帆,緩行江上,不覺已到殘夜。這第三聯(lián),就是表現(xiàn)江上行舟,即將天亮時的情景。
這一聯(lián)歷來膾炙人口,說:“‘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詩人已來少有此句。張燕公(張說)手題政事堂,每示能文,令為楷式。”(《河岳英靈集》)明代胡應麟在《詩藪·內(nèi)編》里說,“海日”一聯(lián)“形容景物,妙絕千古”。當殘夜還未消退之時,一輪紅日已從海上升起;當舊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叭丈鷼堃埂薄ⅰ按喝肱f年”,都表示時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樣匆匆不可待,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詩人頓生思鄉(xiāng)之情呢?這兩句煉字煉句也極見功夫。作者從煉意著眼,把“日”與“春”作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語的位置而加以強調(diào),并且用“生”字“入”字使之擬人化,賦予它們以人的意志和情思。妙在作者無意說理,卻在描寫景物、節(jié)令之中,蘊含著一種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殘夜,將驅(qū)盡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現(xiàn)的“春意”,闖入舊年,將趕走嚴冬。不僅寫景逼真,敘事確切,而且表現(xiàn)出具有普遍意義的生活真理,給人以樂觀、積極、向上的藝術鼓舞力量。此句與“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有異曲同工之妙。
海日東升,春意萌動,詩人放舟于綠水之上,繼續(xù)向青山之外的客路駛?cè)。這時候,一群北歸的大雁正掠過晴空。雁兒正要經(jīng)過洛陽的啊!詩人想起了“雁足傳書”的故事,還是托雁捎個信吧:雁兒啊,煩勞你們飛過洛陽的時候,替我問候一下家里人。這兩句緊承三聯(lián)而來,遙應首聯(lián),全篇籠罩著一層淡淡的鄉(xiāng)思愁緒。
這首詩抒寫詩人泛舟東行,停船北固山下,見潮平岸闊,殘夜歸雁而引發(fā)的懷鄉(xiāng)情思,熔寫景、抒情、說理于一爐。全詩和諧優(yōu)美,妙趣橫生。堪稱千古名篇。這首題為《次北固山下》的五律,最早見于唐人芮挺章編選的《國秀集》。唐人殷璠選入《河岳英靈集》時題為《江南意》,但有不少異文:“南國多新意,東行伺早天。潮平兩岸失,風正數(shù)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從來觀氣象,惟向此中偏!北疚南祿(jù)長期傳誦的《次北固山下》。
王灣是洛陽人,一生中,“嘗往來吳楚間”。“北固山”,在今江蘇鎮(zhèn)江市以北,三面臨江。上引《江南意》中首二句為“南國多新意,東行伺早天!逼洹皷|行”,當是經(jīng)鎮(zhèn)江到江南一帶去。詩人一路行來,當舟次北固山下的時候,潮平岸闊,殘夜歸雁,觸發(fā)了心中的情思,吟成了這一千古名篇。詩以對偶句發(fā)端,既工麗,又跳脫!翱吐贰保缸髡咭サ穆。“青山”點題中“北固山”。作者乘舟,正朝著展現(xiàn)在眼前的“綠水”前進,駛向“青山”,駛向“青山”之外遙遠的“客路”。這一聯(lián)先寫“客路”而后寫“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馳故里的飄泊羈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間,與末聯(lián)的“鄉(xiāng)書”、“歸雁”,遙相照應。
這首五律雖然以第三聯(lián)馳譽當時,傳誦后世,但并不是只有兩個佳句而已;從整體看,也是相當和諧優(yōu)美的。
初中古詩詞賞析9
黃鶴樓
崔顥〔唐代〕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賞析
這首詩是吊古懷鄉(xiāng)之佳作。詩人登臨古跡黃鶴樓,泛覽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詩興大作,脫口而出,一瀉千里。既自然宏麗,又饒有風骨。詩雖不協(xié)律,但音節(jié)瀏亮而不拗口。真是信手而就,一氣呵成,成為歷代所推崇的珍品。傳說李白登此樓,目睹此詩,大為折服。說:“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嚴滄浪也說唐人七言律詩,當以此為第一。足見詩貴自然,縱使格律詩也無不如此。歷代 寫黃鶴樓的詩很多,但崔顥的一首七律,人稱,請看他是怎樣寫的: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黃鶴樓》之所以成為千古傳頌的名篇佳作,主要還在于詩歌本身具有的美學意蘊。
一是意中有象、虛實結合的意境美。詩從樓的命名之由來著想,借傳說落筆,然后生發(fā)開去。仙人跨鶴,本屬虛無,現(xiàn)以無作有,說它“一去不復返”,就有歲月不再、古人不可見之憾;仙去樓空,唯余天際白云,悠悠千載,正能表現(xiàn)世事茫茫之慨。詩人這幾筆寫出了那個時代登黃鶴樓的人們常有的感受,氣概蒼莽,感情真摯。
二是氣象恢宏、色彩繽紛的繪畫美。詩中有畫,歷來被認為是山水寫景詩的一種藝術標準,《黃鶴樓》也達到了這個高妙的境界。首聯(lián)在融入仙人乘鶴的傳說中,描繪了黃鶴樓的近景,隱含著此樓枕山臨江,崢嶸縹緲之形勢。頷聯(lián)在感嘆“黃鶴一去不復返”的抒情中,描繪了黃鶴樓的遠景,表現(xiàn)了此樓聳入天際、白云繚繞的壯觀。頸聯(lián)游目騁懷,直接勾勒出黃鶴樓外江上明朗的日景。尾聯(lián)徘徊低吟,間接呈現(xiàn)出黃鶴樓下江上朦朧的晚景。詩篇所展現(xiàn)的整幅畫面上,交替出現(xiàn)的有黃鶴樓的近景、遠景、日景、晚景,變化奇妙,氣象恢宏;相互映襯的`則有仙人黃鶴、名樓勝地、藍天白云、晴川沙洲、綠樹芳草、落日暮江,形象鮮明,色彩繽紛。全詩在詩情之中充滿了畫意,富于繪畫美。
前人有“文以氣為主”之說,此詩前四句看似隨口說出,一氣旋轉(zhuǎn),順勢而下,絕無半點滯礙。“黃鶴”二字再三出現(xiàn),卻因其氣勢奔騰直下,使讀者“手揮五弦,目送飛鴻”,急忙讀下去,無暇覺察到它的重疊出現(xiàn),而這是律詩格律上之大忌,詩人好像忘記了是在寫“前有浮聲,后須切響”、字字皆有定聲的七律。試看:首聯(lián)的五、六字同出“黃鶴”;第三句幾乎全用仄聲;第四句又用“空悠悠”這樣的三平調(diào)煞尾;亦不顧什么對仗,用的全是古體詩的句法。詩人未必是有意在寫拗律,但他跟后來杜甫的律詩有意自創(chuàng)別調(diào)的情況也不同,是知之而不顧,如《紅樓夢》中林黛玉教人做詩時所說的,“若是果有了奇句,連平仄虛實不對都使得的”。在這里,崔顥是依據(jù)詩以立意為要和“不以詞害意”的原則去進行實踐的,所以才寫出這樣七律中罕見的高唱入云的詩句。此外,雙聲、疊韻和疊音詞或詞組的多次運用,如“黃鶴”、“復返”等雙聲詞,雙聲詞組,“此地”,“江上”等疊韻詞組,以及“悠悠”、“歷歷”、“萋萋”等疊音詞,造成了此詩聲音鏗鏘,清朗和諧,富于音樂美。
此詩寫得意境開闊、氣魄宏大,風景如畫,情真意切。且淳樸生動,一如口語,不能不令人嘆為觀止。這一首詩不僅是崔顥的成名之作、傳 世之作,也為他奠定了一世詩名的基礎。下這樣的結論絕不是哪一個人,更不是我硬要往開封人臉上貼金!短圃娙偈住肥呛笕藢μ圃姷倪x集,就把崔顥這首詩列為七律詩中的第一首。可見對此詩的器重。元人辛文房《唐才子傳》記李白登黃鶴樓本欲賦詩,因見崔顥此作,為之斂手說:“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庇腥苏f此說或出于后人附會,未必真有其事。但我以為也決非全部子虛烏有,李白寫的有關黃鶴樓的詩,我手頭就有兩首:一為《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另一首為《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彪m都與黃鶴樓有關,然皆另有所托,并非完全寫景。同時他的《鸚鵡洲》前四句“鸚鵡東過吳江水,江上洲傳鸚鵡名。鸚鵡西飛隴山去,芳洲之樹何青青”與崔詩句法何其相似。其《登金陵鳳凰臺》詩亦如此,都有明顯仿崔詩格調(diào)的痕跡。因此,既如“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兩句非李白之言,承認崔詩絕好,對于李白來說還是可以認定的!稖胬嗽娫挕罚▏烙穑┱f:“唐人七言律詩,當以崔顥《黃鶴樓》為第一。”雖然有爭議,如胡應麟稱杜甫的《登高》為古今七律之冠,但也確是代表大家意見的中肯之語。這樣一來,崔顥的《黃鶴樓》名氣就更大了。
以豐富的想象力將讀者引入遠古,又回到現(xiàn)實種種情思和自然景色交融在一起,有誰能不感到它的凄婉蒼涼。這首詩歷來為人們所推崇,被列為唐人七律之首。
傳說李白壯年時到處游山玩水,在各處都留下了詩作。當他登上黃鶴樓時,被樓上樓下的美景引得詩興大發(fā),正想題詩留念時,忽然抬頭看見樓上崔顥的題詩。
初中古詩詞賞析10
天凈沙·秋思
馬致遠〔元代〕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賞析
這首曲子的題目叫《秋思》,是一篇悲秋的作品。秋士易感,是中國文壇古老的傳統(tǒng)。自屈原的《離騷》起一直延續(xù)到現(xiàn)在。《樂記》中說:“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币馑际峭馕锸谷藘(nèi)心的情意活動起來。那又是什么東西能讓外物動起來呢?《詩品》云:“氣之動物,物之感人,故搖蕩性情,形諸舞詠!彼J為,這種能讓物動,從而引起你內(nèi)心感動的是‘氣’。那氣又是什么呢?古人認為,宇宙間有陰陽二氣,是它們的運行才產(chǎn)生了天地萬物和四時晨昏。譬如:夏天陽氣最盛,所以草木茂盛。但盛到極點就開始衰落,陰氣漸生,慢慢到了秋天和冬天。秋冬之際陰氣最重,因而草木衰敗。陰到極點又轉(zhuǎn)為陽,陽生而萬物長,所以春天就會百花齊放。由于四季的冷暖不同,自然景色也不同,人的內(nèi)心也就隨著這些變化而感動。春天草木的萌發(fā)讓人聯(lián)想到美好,所以引起喜歡的心理。秋天草木的凋零讓人聯(lián)想到生命的衰老與終結。因此會讓人感到憂愁和悲傷!峨x騷》中屈原嘆道:“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宋玉在《九辯》里說:“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标憴C《文賦》云:“悲落葉于勁秋,喜柔條于芳春。”雖然他們所處的時代不同,但他們的思想感情是相同的。
再看他的布景:“又是黃昏,一天快要結束。夕陽斜掛在山頭欲落還留的樣子,依依不舍得完成了一天的使命。眼前的景色真是滿目凄涼,藤是枯萎的藤,已經(jīng)沒有了生命。樹是千年老樹,颯颯的西風在吹著它走向風燭殘年。道是荒涼的'古道,馬是體弱無力的瘦馬。飄零在天涯海角的人,面對如此蕭瑟的景色怎么能不斷腸呢。你看這小橋、流水、人家都是那么安詳,那么靜謚。又是那么溫馨。而我的家鄉(xiāng)、親人卻又離我那么遠。哦,他們還好嗎?天氣漸漸變冷,他們加了衣服嗎?買了被子嗎?這一切的一切是都么讓人牽掛。既然那么讓人牽腸掛肚,我為什么不早點回去呢?為了所謂的前程嗎?為了那所謂的功名嗎?那功名離我近嗎?遠嗎?京城的路還有多長呢?我又是那么的迷茫。在這樣的黃昏中,在這樣的古道上。又是這樣蕭瑟的季節(jié)。我是繼續(xù)去追求功名呢?還是會去服侍那年老的雙親呢?我自己也不能回答自己。只好滿懷愁緒徘徊在漫漫得古道上了……!比绱耸捝木吧屓藵M目凄涼,又加上安詳,溫馨的小橋、流水、人家做反襯,使愁情更為深切,悲傷更為凄瀝。寫景之妙盡妙于此也!
再看他用字:“枯,老,昏,古,瘦,下一字便覺愁重十分,成一句已經(jīng)不能自己。至于成篇可讓人泣不成聲也。最絕處在馬之前下一‘瘦’字,妙在欲寫人之瘦而偏不寫人,由寫馬之瘦而襯出其人之瘦,其人之清貧。路途跋涉之艱辛。求功名之困苦。讓人讀之而倍感其苦,詠之而更感其心。讀此曲而不淚下者不明其意也。
初中古詩詞賞析11
望岳
杜甫〔唐代〕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曾同:層)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泰山雄偉磅礴的景象,熱情贊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氣勢和神奇秀麗的景色,流露出了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表達了詩人不怕困難、敢攀頂峰、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以及卓然獨立、兼濟天下的豪情壯志。一二句寫泰山山脈綿延遼闊;三四句寫泰山雄峻磅礴;五六句寫仔細遠望,見群峰云生,仿佛有歸鳥入谷。七八句想象將來登山所見景象,同時抒發(fā)自己的抱負。
首句“岱宗夫如何?”寫乍一望見泰山時,高興得不知怎樣形容才好的那種揣摹勁和驚嘆仰慕之情,非常傳神。岱是泰山的別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為岱宗。“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樣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語氣助詞,這里把它融入詩句中,是個新創(chuàng),很別致。這個“夫”字,雖無實在意義,卻少它不得,所謂“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中”。可謂匠心獨具。
接下來“齊魯青未了”,它沒有從海拔角度單純形容泰山之高,而是別出心裁地寫出自己的體驗──在古代齊魯兩大國的國境外還能望見遠遠橫亙在那里的泰山,以距離之遠來烘托出泰山之高。泰山之南為魯,泰山之北為齊,所以這一句描寫出的地理特點,在寫其他山岳時不能挪用。明代莫如忠《登東郡望岳樓》特別提出這句詩,并認為無人能繼。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兩句是描寫泰山的近景。一個“鐘”字把天地萬物一下寫活了,整個大自然如此有情致,把神奇和秀美都給了泰山。山前向日的一面為“陽”,山后背日的一面為“陰”(山南水北為“陽”,山北水南為陰),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曉被割于山的陰、陽面,所以說“割昏曉”。這本是十分正常的自然現(xiàn)象,可詩人妙筆生花,用一個“割”字,則寫出了高大的泰山一種主宰的`力量,這力量不是別的,泰山以其高度將山南山北的陽光割斷,形成不同的景觀,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這里詩人此用筆使靜止的泰山頓時充滿了雄渾的力量,而那種“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創(chuàng)作風格,也在此得到顯現(xiàn)。
“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兩句,是寫細望。見山中云氣層出不窮,故心胸亦為之蕩漾!皼Q眥”二字尤為傳神,生動地體現(xiàn)了詩人在這神奇縹緲的景觀面前像著了迷似的,為了看夠,因而使勁地睜大眼睛張望,故感到眼眶有似決裂。這情景使泰山迷人的景色表現(xiàn)得更為形象鮮明。“歸鳥”是投林還巢的鳥,說明已是薄暮時分作者還未曾離去。其中蘊藏著詩人對祖國河山的熱愛和對祖國山河的贊美之情。
最后“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兩句,寫詩人并不滿足看岳而是想登上山頂一攬盛景的心情。此聯(lián)號為絕響,再一次突出了泰山的高峻,寫出了雄視一切的雄姿和氣勢,也表現(xiàn)出詩人的心胸氣魄!皶敗笔翘迫丝谡Z,意即“一定要”。如果把“會當”解作“應當”,便欠準確,神氣索然。眾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進行對比,表現(xiàn)出詩人不怕困難、敢于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這正是杜甫能夠成為一個偉大詩人的關鍵所在,也是一切有所作為的人們所不可缺少的。這就是這兩句詩一直為人們所傳誦的原因。正因為泰山的崇高偉大不僅是自然的也是人文的,所以登上的極頂?shù)南胪旧,當然也具備了雙重的含義。
全詩以詩題中的“望”字統(tǒng)攝全篇,句句寫望岳,但通篇并無一個“望”字,而能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可見詩人的謀篇布局和藝術構思是精妙奇絕的。這首詩寄托雖然深遠,但通篇只見登覽名山之興會,絲毫不見刻意比興之痕跡。若論氣骨崢嶸,體勢雄渾,更以后出之作難以企及。
初中古詩詞賞析12
第一冊
1《歸園田居》:“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悠然”寫出了作者那種恬淡、閑適、對生活無所求的心情。“見”表現(xiàn)出詩人看到山不是有意而為之,而是在采菊之間無意中山的形象映入眼簾。好象自己的心早已和山融為一體了。能達到這種境界,正是心靈自由而平靜的美好結局。
2“但使愿無違”的“愿”如何理解?
從字面上看是“我的意愿”有個好收成,其實更蘊含了不要在那污濁的現(xiàn)實世界中失去自我的意思。
3、 《過故人莊》:“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是描寫山村風光的名句。綠樹環(huán)繞,青山橫斜,猶如一幅清淡的水墨畫。同時也采用了對偶的修辭手法,“綠樹”對“青山”,“村邊”對“郭外”,詞性相同,互相對應,十分工整。
4、《錢塘湖春行》:“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野草才能沒馬蹄!
這四句是白居易此詩的核心部分,也就是最為搶眼的句子,同時也是白詩描寫春光特別是描寫西湖春光的點睛之筆。幾處,是好幾處,甚至也可以是多處的意思。用“早”來形容黃鶯,體現(xiàn)了白居易對這些充滿生機的小生命的由衷的喜愛:樹上的黃鶯一大早就忙著搶占最先見到陽光的“暖樹”,生怕一會兒就會趕不上了。一個“爭”字,讓人感到春光的難得與寶貴。而不知是誰家屋檐下的燕子,此時也正忙個不停地銜泥做窩,用一個“啄”字,來描寫燕子那忙碌而興奮的神情,似乎把小燕子也寫活了。這兩句著意描繪出鶯鶯燕燕的動態(tài),從而使得全詩洋溢著春的活力與生機。黃鶯是公認的春天歌唱家,聽著她們那婉轉(zhuǎn)的歌喉,使人感到春天的嫵媚;燕子是候鳥,她們隨著春天一起回到了家鄉(xiāng),忙著重建家園,迎接嶄新的生活,看著她們飛進飛出地搭窩,使人們倍加感到生命的美好。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用亂花淺草來寫西湖早春的美景。“漸欲”,漸漸就要;“才能”,剛剛能夠,都表現(xiàn)出事物在發(fā)展變化之中。
5、《游山西村》:“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山西村山環(huán)水繞,柳暗花明,一派花團錦簇的景象,用來說明困境中仍然蘊含著希望,也暗含著克服重重困難最后終于實現(xiàn)理想愿望的深刻哲理。
6、《觀滄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這是全詩的高潮,作者運用豐富奇特的想象,大膽的夸張,將眼前海上的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壯志融合在一起,創(chuàng)造了一種宏大的意境。
7、《次北固山下》:“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為歷來傳誦的名句,描繪了晝夜和冬春交替過程中的景象和心中的喜悅。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在描述自然的時序交替中蘊含哲理。“生”說明舊事物中已孕育了新的生命,景中出理。“入”,是說新春提前闖入舊的一年,景中出情,思鄉(xiāng)而不低沉。
8、《望岳》:“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
泰山的雄姿,引發(fā)詩人登臨高峰的愿望,他要臨絕頂,將天下群山盡快收入眼底。聯(lián)系到詩人當時實情,這句詩更可理解為:他不計落第得失,堅信自己出眾的才情,堅信自己一定能脫穎而出。至此,泰山的'雋秀磅礴之氣與詩人凌云壯志之豪情自然地溶為一體,情景交融,渾然天成。
9、《西江月》:“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表面看來寫的是風、月、蟬、鵲這些及其平常的景物,然而,經(jīng)過作者巧妙的組合,結果平常中就顯得不平常。鵲兒的驚飛不定,不是盤旋在一般枝頭,而是飛繞在橫斜突兀的枝干之上。因為月光明亮,所以鵲兒被驚醒了;而鵲兒驚飛,自然也就會引起“別枝”搖曳。同時,知了的鳴叫也是有其一定時間的。夜間的鳴叫聲不同于烈日炎炎下的嘶鳴,正當涼風徐徐吹拂時,往往感到特別清幽。總之,“驚鵲”和“鳴蟬”兩句動中寓靜,把半夜“清風”、“明月”下的景色描繪得令人悠然神往。
第二冊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只要四海之內(nèi)有你的知心朋友,即使遠在天涯海角,也仍像是近鄰。(作者勉勵自己的友人,勇敢地踏上征途,表現(xiàn)出了朋友之間的真摯感情。)
2、《黃鶴樓》:“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陽光照耀著漢水平原,漢陽鎮(zhèn)四周的樹木顯得格外分明,那芳草茂盛的地方,便是鸚鵡州。(觸景生情,勾起淡淡的鄉(xiāng)愁。)
3、《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沉舟側(cè)畔干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沉船旁邊無數(shù)新船飛速馳過得意洋洋,病樹面前萬千綠樹如同逢春蓬勃生長。①比喻在自己被貶謫邊地好像沉舟病樹般奄奄一息之時,有多少人卻飛黃騰達“爬”上去,這表達了作者對自己的不平遭遇的憤慨,又是對那些混水摸魚撈好處的人的諷刺。②這兩句詩在客觀上卻寫出了新事物終究要取代舊事物這一客觀規(guī)律。)
4、《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賣唱女不知道國家滅亡的悲痛,隔著江水還唱著亡國的曲子《后庭花》。(描述了現(xiàn)實中帝王飲酒作樂,不理政事,荒淫無度的生活,表達出詩人憂國憂民之情。)
5、《夜雨寄北》“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哪一天在西窗之下同你一道深夜秉燭長談,訴說我在巴山這天晚上看雨時想念你的心情。(這兩句是作者身在巴山設想回長安、晚上與妻剪燭夜談的情景,表達了相思之情。)
6、《龜雖壽》:“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年老力衰的千里馬雖伏在馬槽上,但它的志向仍是日行千里;懷有雄心壯志的人雖到晚年,但雄心壯志不改,慷慨依舊。(這四句話表現(xiàn)了作者自強不息,老當益壯的進取精神和豪邁氣慨。)
7、《石壕吏》:“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
活著的姑且活著,死了的永遠完了。ㄖS刺了統(tǒng)治者的殘暴,表現(xiàn)作者對勞動人民的同情。)
8、《相見歡》:“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即使有千絲萬縷的離愁,剪也剪不斷,理也理不清,讓人心亂如麻的是離別愁情,這離愁別恨的另一種滋味,不是常人所體驗到的。(這幾句話直抒離愁之苦,抒發(fā)了作者一腔懷舊之情。)
9、《觀書有感》:“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要問它怎么能夠這樣清澈,那是因為有著源頭鮮活的水不斷補充。(池塘里的水是比喻人的知識、學問、思想,而那“源頭活水”是比喻讀書得來的新知識。一個人,哪怕是學到了不少知識,就像一口池塘中已裝了大半池水一樣,然而如果就此不再學習,那么原來那點知識就會慢慢枯竭、老化,思想也就僵化了。就像長期不換水的池子也會臭一樣,必須不斷讀書學習,把“活水”源源不斷地注進自己那口“池塘”去,自己的知識學問和思想觀點才能不斷充實不斷更新。詩人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寫出把難懂的書看懂時的感受。)
10、《清平樂》:“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最有趣的是那個小兒子頑皮淘氣,躺在河邊伸手剝著水中的蓮蓬。(表達了作者喜愛田園生活的思想感情。)。
第三冊
1、“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花木深”頗有意境,襯托出“幽處”之幽,幽中顯靜,幽中含美,抒發(fā)詩人去除雜念,忘情山水的情趣。
2、毅魄歸來日,靈旗空際看。
表達了夏完淳誓死不屈的決心,詩句慷慨激昂悲壯雄奇。
3、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陽圓缺,此事古難全。
在寫作手法上,這三句高度概括了人間天上、世事自然中復雜錯亂的變化,筆法是大開大合,筆力雄健深厚。感情樂觀開朗、積極向上。
4、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這是作者一種美好的祝愿。即使相隔千里,也可以共享這一輪美麗皎潔的明月。給人以美的愉悅,給人以美的希望。
5、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這三句描繪形象生動,言情蘊藉,深化愁情苦調(diào),為千古名句
6、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這兩句詩采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句子想象豐富,從塞北的嚴酷環(huán)境,竟然想到春天的梨花,氣氛熱烈,色彩奇麗。
7、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這兩句詩含蓄委婉而感情熾熱,以嶄新的形象語言來表達海枯石爛而矢志不變的愛情。
8、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只有18個字,卻接連出現(xiàn)了九個名詞,九種景物,體現(xiàn)了“斷腸人”對于這些景物的獨特感受,用筆簡略,意象鮮明。
9、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詩人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封建統(tǒng)治階級與勞動人民的根本對立,敢于為百姓的苦難大聲疾呼,這是難能可貴的。
初中古詩詞賞析13
觀滄海
曹操〔兩漢〕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賞析
《觀滄!肥墙杈笆闱椋蜒矍暗暮I暇吧妥约旱男坌膲阎竞芮擅畹厝诤显谝黄。從詩的體裁看,這是一首古體詩;從表達方式看,這是一首四言寫景詩!皷|臨碣石,以觀滄!边@兩句話點明“觀滄海”的位置:詩人登上碣石山頂,居高臨海,視野寥廓,大海的壯闊景象盡收眼底。以下十句描寫,概由此拓展而來!坝^”字起到統(tǒng)領全篇的作用,體現(xiàn)了這首詩意境開闊,氣勢雄渾的特點。
《觀滄!返母 潮放在詩的末尾,它的感情非常奔放,思想?yún)s很含蓄。不但做到了情景交融,而且做到了情理結合、寓情于景。因為它含蓄,所以更有啟發(fā)性,更能激發(fā)我們的想象,更耐人尋味。過去人們稱贊曹操的詩深沉飽滿、雄健有力,“如幽燕老將,氣韻沉雄”,從這里可以得到印證。全詩的基調(diào)為蒼涼慷慨的,這也是建安風骨的代表作。
前四行詩句描寫滄海景象,有動有靜,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與“水何澹!睂懙氖莿泳,“樹木叢生,百草豐茂”與“山島竦峙”寫的是靜景。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點像繪畫的輪廓。在這水波“澹!钡暮I,最先映入眼簾的是那突兀聳立的山島,它們點綴在平闊的海面上,使大海顯得神奇壯觀。這兩句寫出了大海遠景的一般輪廓,下面再層層深入描寫。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前二句具體寫竦峙的山島:雖然已到秋風蕭瑟,草木搖落的季節(jié),但島上樹木繁茂,百草豐美,給人詩意盎然之感。后二句則是對“水何澹澹”一句的進一層描寫:定神細看,在秋風蕭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瀾,洶涌起伏。表現(xiàn)出作者面對蕭瑟秋風,仍有著“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壯志”胸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边\用作者的想象,寫出了作者曹操的壯志情懷。前面的.描寫,將大海的氣勢和威力凸顯在讀者面前;在豐富的聯(lián)想中表現(xiàn)出作者博大的胸懷、開闊的胸襟、宏大的抱負。暗含一種要像大海容納萬物一樣把天下納入自己掌中的胸襟!靶疑踔猎,歌以詠志。”這是合樂時的套語,與詩的內(nèi)容無關,也指出這是樂府唱過的。
這首詩全篇寫景,其中并無直抒胸臆的感慨之詞,但是誦讀全詩,仍能令人感到它所深深寄托的詩人的情懷。通過詩人對波濤洶涌、吞吐日月的大海的生動描繪,讀者仿佛看到了曹操奮發(fā)進取,立志統(tǒng)一國家的偉大抱負和壯闊胸襟,觸摸到了作為一個詩人、政治家、軍事家的曹操,在一種典型環(huán)境中思想感情的流動。寫景部分準確生動地描繪出海洋的形象,單純而又飽滿,豐富而不瑣細,好像一幅粗線條的炭筆畫一樣。尤其可貴的是,這首詩不僅僅反映了海洋的形象,同時也賦予它以性格。句句寫景,又是句句抒情。既表現(xiàn)了大海,也表現(xiàn)了詩人自己。詩人不滿足于對海洋做形似的摹擬,而是通過形象,力求表現(xiàn)海洋那種孕大含深、動蕩不安的性格。海,本來是沒有生命的,然而在詩人筆下卻具有了性格。這樣才更真實、更深刻地反映了大海的面貌。
初中古詩詞賞析14
1.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
——這兩句寫景抒情,生動含蓄地刻畫了思婦對愛人刻骨銘心的思念之情。“過盡千帆”可見思婦望江時間之長!敖圆皇恰比齻字包含了多少情思!靶睍熋}脈水悠悠”是寫夕陽西下,江水不斷東流的自然景象,江水悠悠,預示著明天、后天還要不停地等下去。等待是充滿渴望的,又是苦惱無奈的,其情之深之真,可想而知。不言相思而相思之情畢現(xiàn)。
2.腸斷白蘋洲。
——生動含蓄地刻畫了思婦盼望之切,相思之苦,憂愁之深。
3.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燕然未勒”指邊患未平,功業(yè)未成。運用典故,表達了作者的思鄉(xiāng)報國之情。
4.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
——運用互文,情調(diào)悲愴,含蓄地表達了作者對朝廷重內(nèi)輕外,不修武備,不重邊功的憤懣不平。
5.親射虎,看孫郎。
——運用典故,突出地展現(xiàn)了作者雖然年紀不小,但仍有著少年狂氣。
6.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
——“遣馮唐”運用典故,以魏尚自比,希望朝廷能像派馮唐赦魏尚一樣重用自己。
7.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運用典故,表達了作者要報效國家,抵抗入侵者,建功立業(yè)的決心。
8.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此句運用比喻,巧妙地將抽象的感情化為具體的形象,把愁搬上了船,是愁有了重量,不但隨水而流,而且可以用船來載,極為為自然妥帖。
9.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生動的'描寫了驚險激烈的戰(zhàn)斗場面,刻畫了一個殺敵報國的英雄形象。
10.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
——此句表現(xiàn)了作者渴望殺敵報國的雄心壯志,以及壯志未酬報國無門的悲憤。
初中古詩詞賞析15
江城子·密州出獵
蘇軾〔宋代〕
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賞析
蘇軾因此詞有別于“柳七郎(柳永)風味”而頗為得意。他曾致書信于子駿表達這種自喜:“近卻頗作小詞,雖無柳七郎風味,亦自是一家,數(shù)日前獵于郊外,所獲頗多。作得一闋,令東州壯士抵掌頓足而歌之,吹笛擊鼓以為節(jié),頗壯觀也!
此詞開篇“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出手不凡。用一“狂”字籠罩全篇,藉以抒寫胸中雄健豪放的一腔磊落之氣。接下去的四句寫出獵的雄壯場面,表現(xiàn)了獵者威武豪邁的氣概:詞人左手牽黃犬,右臂駕蒼鷹,好一副出獵的雄姿!隨從武士個個也是“錦帽貂裘”,打獵裝束。千騎奔馳,騰空越野!全城的百姓也來了,來看他們的太守行獵,萬人空巷。這是怎樣一幅聲勢浩大的行獵圖啊,作者倍受鼓舞,氣沖斗牛,為了報答百姓隨行出獵的厚意,決心親自射殺老虎,讓大家看看孫權當年搏虎的雄姿。作者以少年英主孫權自比,更是顯出東坡“狂”勁和豪興來。
以上主要寫“出獵”這一特殊場合下表現(xiàn)出來的詞人舉止神態(tài)之“狂”,下片更由實而虛。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毕缕叭涫钦f,我痛飲美酒,心胸開闊,膽氣更為豪壯,雖然兩鬢微微發(fā)白,但這又何妨?東坡為人本來就豪放不羈,再加上酒酣,就更加豪情洋溢了。
“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這兩句是說,什么時候皇帝會派人下來,就像漢文帝派遣馮唐去云中赦免魏尚的罪名(一樣信任我)呢?此時東坡才三十八,因反對王安石新法,自請外任。此時西北邊事緊張,熙寧三年,西夏大舉進軍環(huán)、慶二州,四年占撫寧諸城。東坡因這次打獵,小試身手,進而便想帶兵征討西夏了。漢文帝時云中太守魏尚抗擊匈奴有功,但因報功不實,獲罪削職。后來文帝聽了馮唐的話,派馮唐持節(jié)去赦免魏尚,仍叫他當云中太守。這是東坡借以表示希望朝廷委以邊任,到邊疆抗敵。一個文人要求帶兵打仗,并不奇怪,宋代詩人多有此志。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蹦┤涫钦f,我將使盡力氣拉滿雕弓如滿月一樣,朝著西北瞄望,射向西夏軍隊。詞人最后為自己勾勒了一個挽弓勁射的英雄形象,英武豪邁,氣概非凡。
此作是千古傳誦的東坡豪放詞代表作之一。詞中寫出獵之行,抒興國安邦之志,拓展了詞境,提高了詞品,擴大了詞的題材范圍,為詞的創(chuàng)作開創(chuàng)了嶄新的'道路。后又作出利箭射向敵人這種出人意料的結局,利用巧妙的藝術構思,把記敘出獵的筆鋒一轉(zhuǎn),自然地表現(xiàn)出了他志在殺敵衛(wèi)國的政治熱情和英雄氣概。作品融敘事、言志、用典為一體,調(diào)動各種藝術手段形成豪放風格,多角度、多層次地從行動和心理上表現(xiàn)了作者寶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風與豪氣。
【初中古詩詞賞析】相關文章:
古詩詞賞析:12-07
經(jīng)典古詩詞賞析12-09
經(jīng)典的古詩詞賞析12-09
古詩詞賞析12-09
經(jīng)典古詩詞名句的賞析03-09
古詩詞原文及賞析11-11
古詩詞賞析與閱讀12-08
古詩詞賞析:絕句12-08
古詩詞賞析大全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