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詩歌鑒賞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微詩歌鑒賞
微詩歌鑒賞1
一,緋聞
村西的劉寡婦孤兒寡母
光棍漢強東經(jīng)常幫她犁地收田
村口的水井旁,一群女人
放電影般制造著流言
二,圓月 ( )
是誰把明亮的.鏡子掛到了天上
那么圓,那么亮
在孤獨的夜里
照透我心底的憂傷
三,斷夢
和誰在夢里相見
面若桃花,沉魚落雁
被鬧鐘叫醒
回不到夢斷的地方
四,生活的方向
打點好厚厚的行裝
和鳥兒奔向相反的方向
千里之外的高空
有一件云做的衣裳
微詩歌鑒賞2
淇上酬薛三據(jù)兼寄郭少府微 高適
自從別京華,
我心乃蕭索。
十年守章句,
萬事空寥落!
北上登薊門,
茫茫見沙漠,
倚劍對風塵,
慨然思衛(wèi)霍。
拂衣去燕趙,
驅(qū)馬悵不樂。
天長滄州路,
日暮邯鄲郭,
酒肆或淹留,
漁潭屢棲泊。
獨行備艱險,
所見窮善惡。
永愿拯芻蕘,
孰云干鼎鑊!
皇情念淳古,
時俗何浮薄。
理道資任賢,
安人在求瘼。
故交負靈奇,
逸氣抱謇諤,
隱軫經(jīng)濟具,
縱橫建安作,
才望忽先鳴,
風期無宿諾。
飄搖勞州縣,
迢遞限言謔。
東馳眇貝丘,
西顧彌虢略。
淇水徒自流,
浮云不堪讬。
吾謀適可用,
天路豈寥廓!
不然買山田,
一身與耕鑿,
且欲同鷦鷯,
焉能志鴻鶴!
這是高適早年的一篇重要作品,約作于開元二十二年(734)春由薊北南返宋中途中的`淇水之濱。時年詩人三十五歲。詩中借與薛據(jù)和郭微的酬唱之機,敘述和披露了自己大半生的坎坷遭遇,永愿拯芻蕘,孰云干鼎鑊的高尚理想和節(jié)操,并表現(xiàn)了自己推崇建安詩風的創(chuàng)作趣尚,盡情抒發(fā)了一腔郁勃不平之情。它是高適前半生思想和行事的總結(jié),是后半生進入仕途后努力救蒼生之疲弊(高適《謝上劍南節(jié)度使表》)的思想基礎。
微詩歌鑒賞3
微雨登城二首其一
蘇軾
雨映寒空半有無,重樓閑上倚城隅。
淺深山色高低樹,一片江南水墨圖。
望湖樓晚景
蘇軾
橫風吹雨入樓斜,壯觀應須好句夸。
雨過潮平江海碧,電光時掣紫金蛇。
(1)兩詩均寫江南雨景,但景色有異,兩詩分別寫了怎樣的江西雨景?兩詩第三句都描寫相對靜止的`畫面,請分別說說它們在原詩結(jié)構(gòu)中的作用。(4分)
。2) 以上兩首詩,劉詩優(yōu)美,蘇詩壯美,請結(jié)合詩句賞析。(4分)
【參考答案】
(1) 《登城》寫的是和風細雨,《望湖樓晚景》寫的是疾風驟雨。劉詩第三句承接前兩句,并與蒙蒙細雨疊加,以形成下句江南水墨圖意境;蘇詩第三句從橫風吹雨轉(zhuǎn)入雨過潮平,為描寫雷電蓄勢。.承上啟下
(2) ①劉詩通過寫雨映寒空,山深樹幽,倚樓眺 望的一幅水墨畫,運用白描手法,描繪出一幅江南水墨圖。 ②.蘇詩通過寫橫風斜雨,潮江涌動,運用比喻手法,寫出了雨 前,雨后的壯觀美景 。
微詩歌鑒賞4
劍門道中遇微雨
陸游
衣上征塵雜酒痕,遠游無處不消魂。
此身合是詩人未?細雨騎驢入劍門。
注:宋孝宗乾道七年冬,作者從抗金前線的南鄭調(diào)回后方的成都,途中寫下這首詩。
1.聯(lián)系注釋介紹的詩人經(jīng)歷,可以看出第一句中“征塵”和“酒痕”分別有什么含義?
答:征塵”表示難忘征戰(zhàn)生活,“酒痕”表達離開前線的遺憾和無奈,只能以酒消愁。
2.第三句是一個問句,第四句如何回應?可以看出詩人什么思想感情?
答:。沒有正面回答,借景抒情。因為詩人的愿望是做個戰(zhàn)士,可是愿望不能實現(xiàn),只能寫詩飲酒,兩句包含著無奈與不甘,表現(xiàn)了一個愛國戰(zhàn)士壯志難酬的憂憤。
。3)“此身合是詩人未? 細雨騎驢入劍門”兩句詩有許多言外之意。試想象當時情景以及詩人的內(nèi)心世界,用約100字的文字對這兩句詩加以擴寫。
答:參考“整體賞析”的有關內(nèi)容。
4. 最后兩句在感情的表達上有什么特點?該詩的整體風格是怎樣的'?
答:在感情表達上采用的借景抒情的表達方式,委婉含蓄地表達了自己壯志難酬的憂憤。詩歌的整體風格是:感情深沉,委婉含蓄。
賞析:
《劍門道中遇微雨》作于1172年冬。當時,陸游由南鄭(今陜西漢中)調(diào)回成都,途經(jīng)劍門山,寫下這首詩。陸游在南鄭,是以左承議郎處于四川宣撫使王炎幕中,參預軍事機密。南鄭是當時抗金前方的軍事重鎮(zhèn),陸游在那時常!皩嬶埌榜R間”(《憶昔》)。而成都則是南宋時首都臨安(杭州)之外最繁華的城市。陸游去成都是調(diào)任成都府路安撫使司參議官;而擔任安撫使的又是當時著名詩人,也是陸游好友的范成大。他此行是由前線到后方,由戰(zhàn)地到大都市,是去危就安、去勞就逸。
自古詩人多飲酒,李白斗酒詩百篇,杜甫酒量不在李白之下。陸游滿襟衣的酒痕,正說明他與“詩仙”、“詩圣”有同一嗜好。騎驢,也是詩人的雅興,李賀騎驢帶小童出外尋詩,就是眾所周知的佳話。作者“細雨騎驢”入得劍門關來,這樣,他以“詩人”自命,就正是名副其實了。
但作者因“無處不銷魂”而黯然神傷,是和他一貫的追求和當時的處境有關。他生于金兵入侵的南宋初年,自幼志在恢復中原,寫詩只是他抒寫懷抱的一種方式。然而報國無門,年近半百才得以奔赴陜西前線,過上一段“鐵馬秋風”的軍旅生活,現(xiàn)在又要去后方充任閑職,重做紙上談兵的詩人了。這使作者很難甘心。
所以,“此身合是詩人未”,并非這位愛國志士的欣然自得,而是他無可奈何的自嘲、自嘆。如果不是故作詼諧,他也不會把騎驢飲酒認真看作詩人的標志
作者懷才不遇,報國無門,衷情難訴,壯志難酬,因此在抑郁中自嘲,在沉痛中調(diào)侃自己。
【賞析二】
劍門關是川北交通要道。當年,陸游奉調(diào)從陜南到成都去任新職,路徑此地,吟成這首記行小詩。詩人騎著毛驢,風塵仆仆,遠道而來。他一路前行,一路飲灑,倒也瀟灑自在。只是早行夜宿,衣不電動暇洗,滿身的塵埃和灑跡,未免不太雅觀。今日踏上劍閣古道,陰云密布,細寸蒙蒙,他穩(wěn)坐驢背,崎崎嶇嶇,迤迤邐邐,左顧右盼之中,不時吟哦幾句,漸漸地,劍門關已經(jīng)已經(jīng)身后,行入劍南來了。
這一番情調(diào),夠別致、夠浪漫的吧?所以他不禁要自問該不該算個詩人了。回答無疑是肯定的。因為:自古詩人多飲灑,李白斗灑詩百篇,杜甫灑量不在李白之下,F(xiàn)在,滿襟衣的灑痕,正說明自己與“詩仙”、“詩圣”同一嗜好。騎驢,也是詩人的雅興,李賀騎驢帶小童出外尋詩,不是眾所周知的佳話嗎?而今自己“細雨騎驢”入得劍門關來。這樣,以詩人自命,真可謂名副其實了。
但何以又“無處不消魂”棗默然神傷呢?這就涉及陸游的一貫追求和當時處境了。他生于金兵入侵的南宋初年,自幼志在恢復中原,寫詩只是他抒寫懷抱的一種方式。然而報國無門,年近半百才得以奔赴陜西前線,過上一段“鐵馬秋風”的軍旅生活,現(xiàn)在又要去后方充任閑職,重做紙上談兵的詩人了。這叫人怎么能甘心呢!
所以,“此身全是詩人未?”并非這位愛國志士的欣然自得,而是他無可奈何的自嘲、自嘆。試想,如果不是故作詼諧,誰會把騎驢飲酒認真看作詩人的標志?親愛的讀者,請透過詩人幽默、瀟灑的語調(diào),去觸摸、古籍他那顆苦痛心靈的震顫吧!
【微詩歌鑒賞】相關文章:
微詩歌鑒賞05-12
古代詩歌鑒賞05-11
古代詩歌鑒賞03-01
古代詩歌鑒賞05-08
愛國詩歌鑒賞05-08
愛國的詩歌鑒賞05-07
古代經(jīng)典詩歌鑒賞05-07
高考語文詩歌鑒賞05-09
《親情與愛情》詩歌鑒賞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