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于雞湯與干貨之間的好書推薦
對于大部分書友而言,在這個人生階段,其實成長比成功更重要。而且學習和成長是人人只要付出,就可以做到的事情,也是有著長遠預期價值的事情。
我們特意推出一系列以“成長”為主線的書,它們將一些普遍困境的解決方案,用深入淺出的方法,和親身經(jīng)歷進行說明。
-01-把時間當做朋友
豆瓣評分:8.6
《把時間當做朋友》在剛推出的時候是一本免費書籍。印象中李笑來還為此寫過一篇文章,意思是如果是有價值的內容,那么就應該讓盡可能多的人讀到它,并成為主動的二次傳播者。這個效果確實達到了,而《把時間當做朋友》也成為了近兩年來圖書市場當之無愧的暢銷書。
在我看來,這幾年李笑來的突然走紅,其實有著多年積累醞釀的土壤。同時他也是一個網(wǎng)上 爭議頗大的人:推崇他的人認為,他是典型的“屌絲逆襲”的典范,從非科班出身,到成為金牌銷售,再到新東方名師,成為比特幣首富...再到新生大學、得到專欄,他有一種與生俱來的 才能和韌勁,善于從 零開始把任何事情做成、炒大;而不喜歡他的人則認為他的那一套多屬于“野路子”,只是迎合了過去幾年中的屌絲心態(tài)和精致利己主義,從新生大學到一個小時坐收十幾萬的分享會,內容越來越水。
但無論網(wǎng)上吵得如何不可開交, 這本《把時間當做朋友》都值得一讀,可謂李笑來本人多年來 探究“心智成長”之路的精華。
“把時間當做朋友”原本是李笑來獨立博客當中一個主題系列,從各種角度探索如何去思考、如何讓自我成長,書里許多思考的原點,應該就來源于當時博客中的內容。
推薦章節(jié)
第三章 管理(估算時間、及時行動、感知時間、計劃流程預演驗收)
第五章 思考 (思維陷阱、因果關系、辨析感悟)
第七章 應用 (興趣、痛苦、靈感、鼓勵、節(jié)奏、自我證明)
-02-暗時間
豆瓣評分:8.5
以前劉未鵬有個博客叫做mind hacks,感覺里面非常推崇“思考的技術與藝術”。劉偉鵬后來一些傳的較廣的文章,其實都是圍繞著這個序列來展開的。
《暗時間》里面的個別章節(jié)如果缺乏相應基礎,讀起來會有些吃力和枯燥,比如”“永恒的金色對角線”還有數(shù)學之美的番外篇這種,但可以看出,即便這些章節(jié),作者也是在盡力把它講得深入淺出。
書中絕大部分的內容對于學習和工作中的思考,有著非常大的幫助。而且由于作者是典型的理工科思維,本書邏輯性極強,還貫穿有實際工作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障礙的例子,讀起來比較愉快。
在論述什么才是“不可替代的核心競爭力”時,劉未鵬單獨把‘學習能力’從‘能力’中取出來,他提出培養(yǎng)學習能力最有效的辦法是持續(xù)學習和思考新知識——學習能力更多在自己對學習方法的總結。在《遇到問題為什么應該自己動手》里面提到“因為和那些繞過障礙的人相比,你的速度慢了很多,但隨著你越來越熟練于解決障礙,最終你的速度將遠遠超過那些總是抄近路的!
推薦章節(jié)
-設計你自己的進度條:不同的人會在碰壁不同次數(shù)后選擇退出,過早退出,則源于對于投資時間無法取得相應回報的恐懼。
-學習的密度與專注力:真正的效率只可能源自于對某個東西強烈的熱忱
-書寫是為了更好的思考:你終于可以空出思維和精力來反思自己的觀點了
-什么才是你的不可替代性
-03-世上沒有懷才不遇這件事
豆瓣評分:8.1
這本書的主旨在講:世界上任何一個人,在某個獨特的細分領域,一定都具備充分的才華,能實現(xiàn)個人的成功。但前提是:“你需要先認知自己、妥善定位,找到自己具備才華的、垂直細分領域,并且不斷的磨礪和提升自己的才華,不抱怨,不懶惰!
這本書不是一本純粹的方法論,介乎于勵志與技巧型的干貨之間。 書里比較強調的一個觀點是:不要做盲目的努力和痛苦的“無用功”,而充分重視思考、精細學習、和隨時根據(jù)目標效果的反饋來調試自己的行進路線。從而 要“減少努力中不必要的損耗”,通過從開始實現(xiàn)微小的成功,而保持不斷前進的動力。
推薦章節(jié)
《不妨把你的優(yōu)質資產(chǎn),打包出售》:如何把看似平淡的技能,通過排列組合,發(fā)揮更大價值;
《自我轉型期,如何過上第二種人生》:提出要打造職場角色之外的第二個支點,從知識、經(jīng)驗、技能、資源角度去開發(fā)自己身上被忽視的“標簽”,從而在充滿動蕩的時代下,為自己二次“定位”。
《做自由職業(yè)者的那些愛與痛》:非常有意思的文章、也是挖掘探索頗深的一篇。一般談自由職業(yè)無非是談時間把控、自我管理、能否持續(xù)產(chǎn)出和回報率的問題。這篇文章分了幾個層次,由淺入深地層層剝開,在更深的層面上探索了三個更深層次的問題:如何平衡輸入與輸出;如何往產(chǎn)業(yè)鏈的上游走;如何能提升自我創(chuàng)造的價值。
《人脈的真諦在于連接勝于擁有》:有價值的人脈是互相“麻煩”出來的
《心理倦怠期,是人生的必經(jīng)之坎》 :當你陷入倦怠,就離成功不遠了
-04-思考的要訣
豆瓣評分:7.6
松浦彌太郎是一個非常有特色的大叔。
日本人歷來非常喜歡成功學、方法論、思考術一類的書,而松浦彌太郎則為這個注重結果的世界,帶來一縷清新之風。
不僅僅因為他自己是《生活手帖》的主編,曾以大刀闊斧的改革,讓這本老牌雜志煥發(fā)生機。更重要的是,在日本那樣一個時刻處于嚴謹、緊張、苛求上進的主流氛圍里,松浦彌太郎總在以一種輕松、好奇、自我鼓勵的的心態(tài),追求著幸福。當周圍的人都孜孜不倦地追求成功時,他總是從生活細節(jié)、心態(tài)的轉變、微不足道的進步里,讀取喜悅。 寫出工作不只是為了自我成就(Self-Made),而是為了自我轉化(Self-Transform)。
「思考的要訣」整理了他四十歲后,學會發(fā)現(xiàn)的工作方法,及對工作的全新感受。他認為只要工作方法的基礎,也就是「思考的要訣」穩(wěn)固了,便能配合每天發(fā)生的事情,彈性地采取最好的對應。
推薦章節(jié)
第一章 思考術:做一個凡事思考的人,而不是無所不知的人。
第三章:溝通術:與眾人共存卻不被淹沒的處世之道
第四章:時間管理術:用四種“時間表”讓自己清楚了解時間的'用途/ 善于分配專注與放松的時間
-05-職得
豆瓣評分:7.3
作者 有20年國內外就職于500強企業(yè)的經(jīng)驗。是一個職業(yè)發(fā)展軌跡清晰、人生目標異常明確的外企職業(yè)經(jīng)理人。從個人成就而言,她無疑非常成功,但也不得不說這種成功里其實有著鮮明的時代烙印。
作者吸引人的一點是她的自我定位不是“導師”,而是“教練”。她的在行頁面里專門解釋了為什么說自己是教練,是因為希望“能將專業(yè)的教練技術帶入到她的文字,培訓和演講中,幫助他人成長”。《職得》的副標題是“成為自己故事里的英雄”,書中基本是一條教練的主線貫穿其中,從作者二十余年的經(jīng)歷和經(jīng)驗出發(fā),去教練大家如何在職場中定位自己、訓練思考能力、突破一個個困境。
推薦章節(jié)
第二章向上管理,向下認可:理順職場中和老板的關系
第三章:職場上除了拼智商,還能拼什么:讓我們開竅的不是答案而是問題
第八章:轉型之痛: 溫水里的青蛙需要什么才能跳出來
第十章:工作生活平衡
-06-哪來的天才?
豆瓣評分:8.0
這本書的結論是:天才不是來源于天賦,也不是勤奮努力,而是來源于長時間枯燥、強調成長心理和打破習慣的“刻意練習”。
作者認為:刻意 練習是成功的關鍵,它具備以下幾個特點:
1、練習是為了達成某個明確目標,而被設計出來的;
2、可以重復練習
3、對結果的反饋是可以持續(xù)得到的。
4、極其費神
5、往往沒有太多樂趣
書里專門界定了在怎樣的區(qū)域內練習,才是真正有效的:學習是要在學習區(qū)進行。
舒適區(qū)很舒服,但效果有限;而恐慌區(qū)又會令人難以堅持。只有學習區(qū),你可以經(jīng)過努力而看到成效,又不會出現(xiàn)太大的困難與阻礙,繼而能夠不斷的擴大舒適區(qū)和學習區(qū)的范圍。
推薦章節(jié)
本書第五章到第八章
-07-你的燈亮著嗎?
豆瓣評分:8.1
首先允許小編吐槽下坑爹的封面,如此簡陋,讓你誤以為是上世紀90年代的偽心理學讀物。實際上,說這是一個關于解決問題的巨著,也不為過。
本書作者是系統(tǒng)思維領域的大師,但他對成果,駕輕就熟地運用穿插在各種生動有趣的小故事里。這本書實際探討的是:我們該如何在復雜且雜亂無章的現(xiàn)實中,降低混沌。
這本書有三大亮點:
一,問題的本質是什么?答案是“問題就是期望得到的和實際體驗到的之間的差距”。
二,因為每種解決方案都會帶來新問題,所以一定要深入理解問題和解決方案,盡力不使問題擴大或者轉移。為每個解決方案想出至少三種可能出錯的情況——如果想不出來,那就表示我們沒有真正理解問題。
三,無論什么問題,都是人的問題;人的問題,都是交流的問題。
【介于雞湯與干貨之間的好書推薦】相關文章:
4.好書推薦的文章
5.暑假好書推薦
6.好書推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