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司法考試中國法制史精選考點:唐律與中華法系
為您整理了“2016年司法考試中國法制史精選考點:唐律與中華法系”,方便廣大網(wǎng)友查閱!更多國家司法考試相關(guān)信息請訪問國家司法考試網(wǎng)。
第一章 唐律與中華法系
唐律的制定過程
1.《武德律》是唐代首部法典,武德律以隋《開皇律》為藍本,共十二篇,五百條。
2.《貞觀律》基本確定了唐律的主要內(nèi)容和風格,增設(shè)加役流,確定了五刑、十惡、八議以及類推原則與制度。
3.《永徽律疏》
又稱《唐律疏議》,是唐高宗永徽年間完成的一部極為重要的法典。高宗永徽二年(公元651年),長孫無忌、李勣等在《貞觀律》基礎(chǔ)上修訂,鑒于當時中央、地方在審判中對法律條文理解不一,每年科舉考試中明法科考試也無統(tǒng)一的權(quán)威標準的情況,唐高宗在永徽三年下令召集律學通才和一些重要臣僚對《永徽律》進行逐條逐句的解釋,“條義疏奏以聞”,繼承漢晉以來,特別是晉代張斐、杜預(yù)注釋律文的已有成果,歷時1年,撰《律疏》30卷奏上,與《永徽律》合編在一起,于永徽四年十月經(jīng)高宗批準,將疏議分附于律文之后頒行。計分12篇,共30卷,稱為《永徽律疏》。至元代后,人們以疏文皆以“議曰”二字始,故又稱為《唐律疏議》。
《永徽律疏》總結(jié)了漢魏晉以來立法和注律的經(jīng)驗,不僅對主要的法律原則和制度作了精確的解釋與說明,而且盡可能引用儒家經(jīng)典作為律文的理論根據(jù)。《永徽律疏》的完成,標志著中國古代立法達到了最高水平。作為中國封建法制的'最高成就,《永徽律疏》全面體現(xiàn)了中國古代法律制度的水平、風格和基本特征,成為中華法系的代表性法典,對后世及周邊國家產(chǎn)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永徽律疏》是迄今保存下來的最完整、最早、最具社會影響的古代成文法典
唐律的制定過程
1.《武德律》是唐代首部法典,武德律以隋《開皇律》為藍本,共十二篇,五百條。
2.《貞觀律》基本確定了唐律的主要內(nèi)容和風格,增設(shè)加役流,確定了五刑、十惡、八議以及類推原則與制度。
3.《永徽律疏》
又稱《唐律疏議》,是唐高宗永徽年間完成的一部極為重要的法典。高宗永徽二年(公元651年),長孫無忌、李勣等在《貞觀律》基礎(chǔ)上修訂,鑒于當時中央、地方在審判中對法律條文理解不一,每年科舉考試中明法科考試也無統(tǒng)一的權(quán)威標準的情況,唐高宗在永徽三年下令召集律學通才和一些重要臣僚對《永徽律》進行逐條逐句的解釋,“條義疏奏以聞”,繼承漢晉以來,特別是晉代張斐、杜預(yù)注釋律文的已有成果,歷時1年,撰《律疏》30卷奏上,與《永徽律》合編在一起,于永徽四年十月經(jīng)高宗批準,將疏議分附于律文之后頒行。計分12篇,共30卷,稱為《永徽律疏》。至元代后,人們以疏文皆以“議曰”二字始,故又稱為《唐律疏議》。
《永徽律疏》總結(jié)了漢魏晉以來立法和注律的經(jīng)驗,不僅對主要的法律原則和制度作了精確的解釋與說明,而且盡可能引用儒家經(jīng)典作為律文的理論根據(jù)。《永徽律疏》的完成,標志著中國古代立法達到了最高水平。作為中國封建法制的'最高成就,《永徽律疏》全面體現(xiàn)了中國古代法律制度的水平、風格和基本特征,成為中華法系的代表性法典,對后世及周邊國家產(chǎn)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永徽律疏》是迄今保存下來的最完整、最早、最具社會影響的古代成文法典
【2016年司法考試中國法制史精選考點:唐律與中華法系】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