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秀文章《人的觀念再審理》
" 探討"人的觀念"的論著實屬不少。然而,如何在20世紀"主體死亡"、"人的消解"的后現(xiàn)代語境中,去重新辨析大寫的人遠去的"蹤跡",如何重新發(fā)現(xiàn)人的精神內(nèi)核和總體形象,如何在新的理論維度和價值層面去重新審理那些老而又老的問題,并在中國當代文化視域中探討這些問題的當代意義,決非是一個簡單的問題。在我看來,這種根本性問題的解決,不可能是靈機一動的玄思妙想的結果,而是艱難的理性探求和意義解答的過程,也是中國文化"闡釋性對話"和"對話性闡釋"的意義揭示過程。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說,李慶教授《中國文化中人的觀念》(學林出版社,1996年版)一書,從新的角度對人的觀念作了一次新的理論闡釋。
本書的吸引人之處在于,將理論思辨與實證文獻考據(jù)加以結合,既避免了一般理論著作探討人的觀念、人的存在、人的價值的玄奧晦澀的理論色彩,也避免了一般的實證文獻的繁復瑣碎的弊端;同時,作者在理性分析過程中加以歷史性再思考,從中國文化的歷史發(fā)展角度,逐一探討人的觀念的發(fā)展、演變、轉型和再生;不是一般性地概述人的觀念發(fā)展,而是從范疇史的角度進行文化觀念"范型研究",使問題的解決向更深的思想層面延伸。
全書的邏輯起點是探討"人與自然"的關系。在重新解釋"天人感應","天人合一"觀念后,從"人與自然"的關系過渡到"人與自我"即人的生死觀問題。生死觀是伴隨著自我存在意識而產(chǎn)生,也是伴隨自我存在意識而形成自己的理論體系的。作者以其廣博的文獻學知識,梳理了儒家生死觀、佛教生死觀、道教生死觀對中國文人和文化的影響,新見迭出。
對"欲望觀"的范疇史的梳理,成為了該書的重要部分。在先秦時代,欲望觀將"欲"和"情"相分離,其后,出現(xiàn)了原始佛教主要是小乘佛教中嚴厲的禁欲主義,這兩種傾向的交互作用和人性中的"氣論"結合,并逐步形成宋代理學體系中"存天理、滅人欲"思想,乃至出現(xiàn)完全否認欲望的思潮。作者大膽地為"欲望觀"正名,強調(diào)"欲望"在現(xiàn)實社會中應有的形態(tài)和價值。他認為,以飲食男女為主要內(nèi)容的生命之欲,是個人或社會心態(tài)和機能發(fā)育的重要參照點,正如經(jīng)歷了青春期沖動的正常人會對食色之欲采取理智態(tài)度一樣,一個民族的文化心理也會同樣如此。在我看來,作者就欲望觀反復申說了自己的反抗欲望壓抑、抵制欲望匱乏,拒斥禁欲主義的`傾向,而堅持為合理的欲望張本,有其積極的社會意義。但在這一點上,其學術分寸感、尤其是理性的"度",值得學術界進一步探討。
從"欲望觀"進一步推導,作者討論了"功利觀",其中對"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的研究頗見功力。其后在進入"人性論"的討論時,作者關于性善、性惡、有善有惡或無善無惡論的分析,為人的觀念的深化展開,為存在論在歷史語境中的再度闡釋,做出了積極而有效的努力。
作者對中國文化中人的觀念的審理并非是發(fā)古之幽思,而是立足于現(xiàn)代中國語境。因此,"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在作者那里就成為將問題史的演進放在近現(xiàn)代中國問題境遇中,即將人的觀念--自然觀、生死觀、欲望觀、功利觀、道德觀和人性論等,置之于百年中國的歷史風云中,置于東西方文化的沖突中,置于中國現(xiàn)代文化觀念、價值和形態(tài)的變革中,使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人與現(xiàn)代化、人與自身的感性和理性的全面更新,具有了新的"過程論"和"價值論"特色。
當然,本書的探討并沒有為"人的觀念"問題的探討劃上句號,而是對既有結論打上了一個個問號,從而對問題加以新的解決和延伸。不妨說,這部書的價值體現(xiàn)在,從范疇史上重新梳理中國文化精神,透過瑣碎的歷史文化現(xiàn)象進行一系列核心概念和關鍵范疇的清理,使得對人的問題的再審視,有可能成為20世紀的思想者對自身認識和價值判斷的一個重要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