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要
人活著要干啥,是一個老生常談得話題。就是這樣一個話題,在不同的時代,不同地域,不同文化層次的人,有著不同的感悟和認識。
就拿當下來說,有人說:你明天早上為什么要起床?你的答案,就是你的人生價值觀。仔細想想,我還是不大贊同。換句話說,早上起床,其實也就是表達了個“要”。孩童,餓了哭著要起床。學童,父母約束要起床。成人,贍養(yǎng)自己和家庭要起床。老人,長夜漫漫要起床。要,是一種原始沖動,這是人的生理反應。小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最初懷著對周邊未知事物的好奇,在要中慢慢接觸、認識、熟悉。在經(jīng)歷過、實踐過,司空見慣,之后要就變的.平淡了。要,不僅表現(xiàn)在個體身上,在團體、企業(yè)和單位等社會集團也是如此,生存反應是第一位的。對于窮人來說,社會處處都顯露錙銖必較的掙扎痕跡。對于富人來講,生活樁樁皆可留下玩世不恭的文化元素。
想要,是源自內(nèi)心的呼聲,是一種沒有得到滿足的恒久欲望。對于一個儒者來說,將封建的籠頭套在身上,一生唯有一事念念不忘: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不能出仕,儒學則一事無成,只能暢游于山水之間,詠物言志,寓言諷政。為此,柳宗元癆病疫沒于遠方,好友韓愈唯有祭之文安慰曰:“然子厚斥不久,窮不極,雖有出于人,其文學辭章,必不能自力,以致必傳于后如今,無疑也。雖使子厚得所愿,為將相于一時,以彼易此,熟得熟失,必有能辯之者!薄,F(xiàn)今,最后的儒者也已遠逝。知識分子在知識泛濫的時代,已經(jīng)不再是一個獨立其行的階層。一個讀書人,可以成為一個政客,亦可以成為一個商人,也可以成為一個書畫、形體藝術家,還可以成為一名科技達人,仰或成為一名娛樂明星,再或搖身為體驗健將……。萬千世界,眼花繚亂的職業(yè),光怪陸離的生活,已經(jīng)讓世人感覺不到自己心的律動,只能在心的脈動中隨之恣意亂舞。
人只有內(nèi)心靜謐,才知想要,悟心底恒動之簡。古人云:“眼多視則貪恣,口多言則犯難,身多動則注賊,心多節(jié)則奢侈!薄S麧q則多,多則博,博則雜,雜則亂。而人之心不在博在簡,簡方能明。明,方能持執(zhí)于心。簡約在心,方能持之以恒。惟持之以恒,方能有所成就。
【要、想要】相關文章:
2.想要創(chuàng)業(yè)成功要抓住身邊的創(chuàng)業(yè)點子的創(chuàng)業(yè)經(jīng)驗
3.「我想要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