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對對山記
對對山,位于西秦嶺南麓西漢水之畔的康縣迷壩鄉(xiāng)十字村、老溝村和八羅村交界處,海拔1700多米,山勢雄偉壯觀,密林覆蓋,風光迷人。原為當?shù)刈诮堂�,流傳著許多撲朔迷離故事;后因解放前夕黃世武以百余兵力激戰(zhàn)3000匪軍于此,給其山抹上了濃重的革命色彩而令人神往,然而塵俗繁雜,脫身不得,徒生傾慕之心。
今年中秋,忽有同窗鐔佐龍攜一好友回老家,相邀游對對山,于是欣然前往。友人駕車自小川鎮(zhèn)出發(fā)取道下五郎到韋家壩,過犀牛江,沿江直下,經(jīng)鐔家河來到張臺村,路邊立一巨石,其上丹“書對對山景區(qū)”。友人說:“此路不熟,如果上不了山,也沒有地方掉頭,就難辦了”。于是繼續(xù)順江而下約五公里,沿去迷壩方向走10公里,來到八羅村,最后來到對山溝。
對山溝,就是對對山腳下的一條山溝。一眼望去,秋草野花遍地,兩山翠色欲流。分開荒荊,走進羊腸小道,芳草偎依著羅衣,野花輕拂著人臉,腳下是碧綠的青苔,或者是軟綿綿的落葉,時有鮮艷的野果映入眼簾,有獼猴桃,有野香蕉,有五味子,有番瓜……紅的,紫的,黃的.黑的,不一而足,令人目不暇接。
漸進深山,參天古木交錯于道旁,藤蔓纏繞,隱天蔽日,道旁灌木密生,數(shù)步之內(nèi)已經(jīng)難覓同伴。峰回路轉(zhuǎn),景狀各異,道路曲折陡峭,令人走走停停。約五里之遙,終于登上了一座山頭,有山神廟隱于林中,另一邊是曲折的山嶺,蜿蜒伸入林中,道路就在嶺上。走過山嶺,穿過竹林來到一片山坳平地,有兩三座道觀佛寺棲于林間,觀前有幾株娑羅樹枝繁葉茂,生機勃勃。
走進圓門,有寺院主持相迎,登上木樓坐定,香茶已經(jīng)端來。品茗未必,膳食已就。誰知簡單的飯菜竟然那樣可口,我們邊吃邊談,因朋友石國榮之父,即前任長老,他侃侃而談,講了不少美麗的傳說。其間談到咸豐白塔,令人想到該寺歷史的久遠。
白塔在寺院下300米處,五級八面,高13米,青石為基,白磚砌就,一二層空心,周圍約三米,有文可辨,建于咸豐五年七月初三。歷經(jīng)百年風雨,現(xiàn)已容顏蒼老,然幽雅壯麗。塔的正面有“光輝寂靜”四字,字跡清晰流暢,用筆剛勁有力。四周秀松環(huán)繞,似在守候著著古老的故事。白塔之側(cè),有對對山戰(zhàn)役紀念碑。其文曰:“1949年8月,國民黨調(diào)集約3個整團兵力,向?qū)ι礁鶕?jù)地發(fā)起猛烈進攻,200多名游擊隊員被迫迎擊15倍于己的敵人,游擊隊員在陜甘川邊區(qū)游擊隊總指揮黃世武的帶領(lǐng)下,個個英勇頑強,堅持戰(zhàn)斗8個多小時,打退敵人10余次進攻,終因寡不敵眾……”觀其文,眼前似乎浮現(xiàn)了當年硝煙彌漫的場面,以及游擊隊鋼鐵般的雄姿。據(jù)寺僧所言,當時戰(zhàn)斗異常激烈,峰頂寺院被轟炸起火,從雞峰山飄來一朵云撒雨而救了寺院。 ( )
隨后,我們攀登了對對山主峰,但見峰頭凸起,狀如寶塔,高聳入云。峰腳青巖切就,峰頂梗石為之,周身鐵樹層層疊疊,虬枝盤區(qū),枝葉蒼老。有白皮松 三三兩兩立于道旁,秀色可人。小徑宛如龍背,或曲折迂回,或直插云霄,令人不敢側(cè)目。峰要有幽深石洞,據(jù)說產(chǎn)冰州石,也曾有清泉涌出。相傳某朝修建寺院缺水,該洞忽有水冒出,再用不竭亦不溢,廟宇建成而泉水消失。
峰頂有山門,走進山門,里面有五丈見方的平臺,上有廟宇,明柱廊檐,四面白皮松環(huán)繞。站于峰頂,但見藍天白云,但聞濤聲陣陣,四維群山環(huán)拱,俯瞰腳下,三面皆為萬丈懸崖,氣勢險峻。而當時黃世武等先賢,就是彈盡糧絕之際于此縱身跳下,誰知竟然脫身,難道蒼天亦垂憐英雄,暗中保護?
正觀賞之際,已余暉斜射,西風瀟瀟,殘陽如血,不敢再流連,遂匆匆下山,已薄暮冥冥。友人石國榮帶我們?nèi)ダ婕覝侠霞遥鞘且粋€世外桃源,山清水秀,滿山核桃樹,郁郁蒼蒼,層層疊疊。其弟,正是核桃園主,當?shù)刂赂粯吮�。一到家,就受到盛情款待,酒足飯飽之際,已皓月當空,遂乘車而返。
同游者:同窗鐔佐龍及夫人張氏,友人石國榮及夫人、公子。2016年9月15日,農(nóng)歷中秋節(jié)記于成縣二中。
【游對對山記】相關(guān)文章:
3.游某山有感
4.游標山記
6.九悟山游隨筆
7.游穹窿山話題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