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課程整體設計方案
課程整體設計影響著學校的教學計劃,下面就隨小編一起去閱讀課程整體設計方案,相信能帶給大家啟發(fā)。
篇一:課程整體設計方案
一、課程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愛好,發(fā)展學生個性特長。
2、拓展學生的知識領域,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3、陶冶情操,增進身心健康。
4、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態(tài)度和精神,學習和掌握科學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
5、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協(xié)作和社會活動能力,使學生熱愛學校生活、適應社會。
二、基本理念
1、學生是校本課程的主體。一方面學生是課程開發(fā)的依據;另一方面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課程實施中創(chuàng)造課程。
2、“生活世界”是校本課程內容的范圍。
3、課程是學生通過反思性、創(chuàng)生性實踐而建構人生意義的活動,校本課程為學生提供反思和創(chuàng)造的環(huán)境、對象。
4、校本課程的學習活動方式以理解、體驗、反思、探究和創(chuàng)造為本,旨在改變學生的單一學習方式。
5、教師和學生不是校本課程的簡單執(zhí)行者,而是校本課程的創(chuàng)生者。
三、教學原則
校本課程與其他必修課程一樣,都是由學生全員參加的學校教育活動,在遵循一般教學原則的同時,還必須考慮到其自身的特點和規(guī)律。在教學中應注意以下原則:
1、自主性原則。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自主活動為主,教師講授、指導少而精,盡可能讓學生多練、多動,多給學生以盡可能多的時間與想象、創(chuàng)造空間。
2、自愿性原則。學生在“自選”科目時,教師應尊重學生的意愿,報名后按各自選擇編組活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個性特長。
3、靈活性原則。教學內容、方法應以學生的實際情況而定,教師應從學生的能力、效果等差異出發(fā)、因材施教,靈活地做出內容形式上的調整,使全體學生都得到發(fā)展。
4、開放性原則。體現在目標的多元化、內容的寬泛性、即時性,時間空間的廣域性、可變性,評價的主體性、差異性。
四、教學形式
作為一門以學生實踐為主的課程,校本課程的教學方式要打破課堂教學固有的模式,教師要盡可能給學生更大的自主活動余地以及更多的相互交流的`機會。在教學上擬采用以下形式:
1、個體式。如書法、計算機、學生閱讀、棋類等。
2、集體活動式。如班團隊活動、社會實踐、體育競賽、藝體節(jié)、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等。
3、團隊式。如合唱、舞蹈、球類選項、學科競賽等。
五、課時安排
校本課程每周2課時,安排在下午。
六、教學內容及目標
我校實施校本課程,要遵從我校以“為學生終身發(fā)展奠基”為辦學理念,構建學校豐富的課程體系,旨在充分整合和利用校內外教育資源,為師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教學情境和條件,構建學校教育人性化、個性化的課程,促進教師素質的提高和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
七、教學評價
1、學生評價
(1)校本課程不采用書面的考試或考查方式,但要作考勤評價記錄。
(2)教師根據每個學生參加學習的態(tài)度進行評價,可分為“優(yōu)秀”、“良好”、“一般”、“較差”記錄,作為“優(yōu)秀學生”的評選條件。
(3)學生成果可通過實踐操作、作品、競賽、小組評比、匯報演出等形式展出,成績優(yōu)秀者可將其成果載入學生成長檔案。
2、教師評價。
(1)教師從教必須有計劃、有進度、有教案、有考勤的評價記錄。
(2)教師應按學校整體教學計劃的要求,達到規(guī)定的課時與教學目標。
(3)教師應保存學生的作品、資料及在活動、競賽中取得的成績資料。
(4)教務處通過聽課、查閱資料、調查訪問等形式,每學期對教師考核,并記入業(yè)務檔案。
八、師資培訓
教師能否適應與承擔新課程的教學任務,已成為提高校本課程教學質量的關鍵。教師是承擔校本課程的主體,依據學校在職教師的現狀,目前師資培訓應采用以下方法。
1、走出去-——參加市內外有關部門組織的培訓,回校后積極輻射。
2、請進來-——聘請校外有關專家,對我校教師進行培訓。
3、老帶新-——通過名師帶教,“一幫一”結對互助,培養(yǎng)青年教師。
4、自學-——通過提供書籍、資料、器材,讓教師自主學習,以掌握一門或幾門校本課程教學能力。
九、教材建設
教材建設是校本課程的基礎。任課教師要以豐富的實踐為基礎,參考有關資料,務實鉆研學習,自己動手編寫教材,學校資助教材的刊印,通過實踐,反饋調節(jié),最后形成有特色的褡褳學校校本課程教材。教師開發(fā)教材,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調查收集學生現階段的發(fā)展基礎和差異。掌握學生現有知識、技能素質的水平,收集適應技能高低和知識多寡不同的各種活動材料,為課程選材的提供依據。
2、提供反饋資料,特別是向學生指出學習中的差錯并分析原因的反饋材料,可以很好地幫助學生找出課程學習中的難點。
3、組織學生從事課外實踐活動。
4、總結和反思教學活動。教師要不斷地提高通過自我總結和積極借鑒他人的反饋來分析自己的學習需要和學習風格的能力。
5、發(fā)揮網絡資源的作用。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特別是北大附中等名校資源,促進課程資源的廣泛交流與共享。
十、配套措施
1、教務處、政教處、電教處、教研組(備課組)要積極幫助教師制訂好教學計劃,負責協(xié)調安排和組織指導教學計劃的執(zhí)行。
2、學校聘請社會有關人員擔任部分校本課程的教學,邀請市教育局領導,教研室(教科所)領導和專家以及高等院校的知名學者到校指導校本課程的開發(fā)與實施工作。
3、將校本課程的實施,計入教師工作量,納入教師考核內容,工作實績載入教師專業(yè)技術檔案。
4、學校保證課程開展必需的經費、器材等物質條件。
篇二:課程整體設計方案
一、校本課程開發(fā)指導思想
以《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和課程標準為指導,結合我!吧械、博學、篤志”的校訓,“以德育人,文化立校,科學定位,錯位發(fā)展”的辦學思想,牢牢把握“講究道德情操,追求文化品位,崇尚科學精神,涵養(yǎng)民主風氣”的校園文化建設核心理念,貫穿“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與他人相處,學會處理個人與集體的關系”的學生學習理念和培養(yǎng)目標,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為核心內容,堅持以學生發(fā)展為本,尊重學生,信任學生,指導學生,促使每1個學生都得到個性發(fā)展。以我!拔姆逦幕闭n程基地創(chuàng)建為契機,進1步提升學校品牌、創(chuàng)出學校特色、提高辦學水平,最終促使學校特色發(fā)展、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學生個性發(fā)展的和諧統(tǒng)一。
二、校本課程開發(fā)的總目標
充分發(fā)揮團隊合作精神,深化課程改革,推進校本課程的開發(fā)和利用,豐富學生的生活,涵養(yǎng)學生的性情,以課程建設拓展學生樂學的空間,增強學生的學習幸福感。以校本課程建設推進學校課程體系建設,以學校課程體系建設拓展學生發(fā)展的空間,凸顯學校辦學特色。
三、校本課程開發(fā)的組織實施
1、贛馬高級中學校本課程管理委員會
主任委員:宋繼民副主任委員:吳來業(yè)李大松張宜民
委員:萬發(fā)興王翔董洪斌張怡發(fā)
職責:負責校本課程的總體規(guī)劃、宏觀調控及全面的研究和實施。
2、學校校本課程開發(fā)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萬發(fā)興(兼)副組長:董洪斌
成員:聘請的專家、各科教研組長,部分高級教師
職責:組織實施校長決策,構思并制訂校本課程開發(fā)工作的總體規(guī)劃,做好指導、研究、實施、評估等工作。負責校本培訓,檢查校本課程實施,協(xié)調各部門的工作,組織教師編寫校本教材和安排教師上課,實施課程計劃。對校本課程的研究和實施進行指導、評估,調查、分析學生對校本課程的需求情況并根據情況在實施過程中進行適時調整,對校本課程檔案整理工作進行督查。
3、學校校本課程審核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王翔副組長:劉洪海
成員:各備課組長部分高級教師
職責:制訂校本課程管理的有關規(guī)章制度并組織實施和考核。組織教師進行校本課程的理論學習,規(guī)范教學行為,提高教育教學能力。積累課改資料,及時提供教改信息。
4、學校校本課程評價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吳來業(yè)副組長:張宜民
成員:各功能室負責人部分高級教師
職責:經常深入校本課程實施課堂,指導開課、聽課、評課工作,負責對各年級校本課程教學實踐、研討活動和成果評比。
5、學校校本課程學生選科指導小組
組長:董洪軍副組長:李軍
成員:各班主任部分學生會成員
職責:對學生的選科進行指導
四、校本課程開發(fā)基本原則
1、人本性原則。校本課程觀的核心思想是以尊重人的個性發(fā)展為根本出發(fā)點,把促進學生各項基本素質全面發(fā)展作為課程設計的中心,以整體、優(yōu)化的課程結構觀為核心內容,在課程選擇使用上以人為本,重視學生的學習需求,尤其重視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使學生的學習需求得到尊重和滿足。
2、整體性原則。校本課程的開發(fā)要從整體上把握課程的目標與結構,校本課程的開發(fā),學科課程應得到充分重視,活動課程應成為校本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開發(fā)潛在的課程資源,重視隱藏在課內外和校園文化中潛在的課程因素及對學生發(fā)展的作用,使學生有較廣泛的興趣愛好及特長。
3、發(fā)展性原則。校本課程開發(fā)的發(fā)展性原則是針對校本課程的價值而出臺的,課程最大價值在于促進學生成材、教師成長、學校發(fā)展、社會發(fā)展。學校利用自身資源,構筑有本校特色的適合學生發(fā)展的特色課程。
4、科學性原則。深入系統(tǒng)地學習與課程改革相關的理論,借鑒外來的有益經驗,結合本校實際,實事求是,以科學的精神和嚴謹的態(tài)度,解決實驗遇到的實際問題和困難,調查研究,科學決策,邊實驗邊總結,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工作。
5、靈活開放性原則:教學內容、方法應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教師應從學生的能力、效果等差異出發(fā)因材施教,靈活調整。內容的寬泛性、綜合性,時間、空間的廣域性、可變性,評價的主體性、差異性。
五、校本課程開發(fā)的課程類型及內容指向
(一)校本課程結構類型
概括分類有講座型,特長型,指導型,興趣型等。
(二)課程開發(fā)大類
1、科技與生活
主要指科技知識普及、科學精神培養(yǎng)、發(fā)明創(chuàng)造能力等方面的課程,如科學課堂、學習方法、演講等。
2、傳統(tǒng)與文化
主要指有利于學生關注祖國文化、民俗民情、校園文化、文學藝術欣賞。
3、健康與人生
主要指有利于引導學生心理健康成長,增強耐挫折能力,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等。如:運動與訓練、禮儀與形體、心理健康、禮儀與交往等。
4、實踐與服務
主要指有利于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實踐與操作能力,提高為社會、為他人服務的意識。如:參觀考察、社區(qū)服務等。
(三)課程開發(fā)細目(建議)
校本選修Ⅰ。該板塊課程依托我!拔姆逦幕闭n程基地建設,完全由學校自主開發(fā)的、結合并體現贛馬高級中學文峰文化特色的課程模塊構成,具體包括:“三生”教育模塊,贛馬高中校史研究模塊,文峰名人模塊,文峰詩詞模塊,文峰風物模塊,文峰碑記模塊,龍山文化模塊,贛榆戰(zhàn)役模塊等。
校本選修Ⅱ為學生自選課程,由各教研組、備課組或教師個人開發(fā)模塊。每生必須完成兩個模塊的學習,學校鼓勵學生多選多學。校本選修Ⅱ由學校課程委員會確定的8大類學生綜合素質課程模塊構成,具體包括:學科專題輔導類,學科拓展延伸類,科學素養(yǎng)類,人文素養(yǎng)類,人文素養(yǎng)類,藝術類,身心健康類,社會實踐與社區(qū)服務類等。
六、校本課程課時計劃
我校的校本課程分為校本選修Ⅰ和校本選修Ⅱ。每門課程共開設9周,每個課程總課時數不超過十八個學時。校本選修Ⅰ每周一個學時,共九個學時;校本選修Ⅱ每周兩個學時,共十八個學時。
七、校本課程開發(fā)的途徑與要求
根據課程開發(fā)內容的來源,我們把課程開發(fā)活動分為3種類型:選用、改編、新編。課程選用是根據學校的辦學目標制定出課程選擇的標準,依據標準從眾多可能的現有課程資源中選擇比較適合的課程;課程改編是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學校自身的現實條件,對已有的課程進行局部的內容修改或結構調整;課程新編是指所有的課程成分都是依據學,F有的師資和校本特色資源由教師新開發(fā)的,不依賴現有的課程材料,例如可以圍繞學!拔姆逦幕闭n程基地建設進行拓展挖掘。
具體要求:
1、應有著明確的課程和發(fā)展目標、規(guī)劃及綱要。
2、在開發(fā)過程中,要進行課程要求評估和課程資源分析。
3、課程開發(fā)的個體內容應以教案、教材、資料袋等形式確定。
4、教師應不拘泥于某一內容某1類型,應按課程設置方向,綜合本人和學生特點,選取適當形式與內容開發(fā)并開展實驗。
八、校本課程開發(fā)程序
校本課程開發(fā)的程序主要有5個階段:
1、建立領導機構由校長、中層領導、高級骨干教師、課程專家共同組成校本課程開發(fā)相關機構,校長作為第一責任人,為校本課程開發(fā)提供組織保障和領導保障。其職能是:咨詢、把關、審查和提供幫助。
2、需要評估。需要評估是整個開發(fā)活動的前提和基礎,學校通過問卷、訪談、觀察等多種形式,調查和分析學生的發(fā)展需要,明晰學校的育人目標以及學校與社區(qū)的課程資源等,并且在校本課程實施的過程中,還要進行階段性的調查,以不斷改進和調整課程設置。
調查內容主要包括:①學生的`需求和建議。②地區(qū)需求和社會需求。③社區(qū)和學校教育資源的狀況;教師的專業(yè)能力和學生的學習能力。④學校的優(yōu)勢。⑤家長對學校開發(fā)課程的愿望和建議等方面。
3、確定目標。在分析與研究需要評估的基礎上,通過學校課程審議領導小組的審議,確定校本課程的總體目標,制訂校本課程的大致結構等。
4、組織與實施。根據校本課程的總體目標與課程結構,對教師進行培訓,讓教師自主申報課程。學校課程審議領導小組根據校本課程的總體目標與教師的課程開發(fā)能力,對教師申報的課程(附課程介紹)進行審議。審議通過后,編入《學生選修課程目錄與課程介紹》。學生根據自己的志愿選課,選課人數達到一定的數量后,才準許開課。在此基礎上,學校形成一份完整的《校本課程開發(fā)方案》(包括需要評估、校本課程的總體目標、課程結構與門類、實施與評價的建議以及保障措施等);教師在課程實施之前或過程中,撰寫自己承擔的《課程綱要》。
《課程綱要》一般要包括下述內容:
一般項目:包括主講教師、教學材料、課程類型、授課時間和授課對象等內容。
具體內容:
(1)課程目標的陳述(要求寫3~5點;必須全面、恰當、清晰地闡述課程涉及的目標與學習水平);
(2)課程內容或活動安排(要求突出重點,按從易到難的順序排列,涉及選擇什么樣的內容以及怎樣組織這些內容,或安排什么樣的活動,處理好均衡與連續(xù)的關系);
(3)課程實施(包括方法、組織形式、課時安排、場地、設備、班級規(guī)模等);
(4)課程評價(主要是對學生學業(yè)成績的評定,涉及評定方式、記分方式、成績來源等)。
5、評價。包括課程的設計評價、實施評價和學生學習的評價,以及校本課程開發(fā)方案的評價與改進建議等。評價要貫穿在課程開發(fā)的各階段。通過這些評價,獲得反饋信息,及時調整、修改學校課程的設計,以確保校本課程開發(fā)的質量和水平。
九、校本課程的評價
(一)學校評價
學校根據校本課程開發(fā)目標確立評價準則,采用多種評價方式,對課程實施定期進行評價,評價的結果定期向教師、學生、家長及相關人員公布,接受社會對校本課程實施的監(jiān)督。
1、定期評價《學校校本課程開發(fā)方案》,提出改進建議,為制定新學年的課程實施方案服務
2、定期組織教研組評價教學進度計劃,并對照實施情況調整與完善教學進度計劃,為制定新學年的教學進度計劃作好準備。
3、定期檢查部分教師的教案,組織教師經常交流自己的教案,并能為教師的后續(xù)教學提供建議。
(二)教師評價
學校發(fā)揮評價對教師教學的促進作用,嘗試建立1種全面評定教師教學業(yè)績的體系。堅持評價主體的多元化,把自我評價、同行評價、學生評價、領導評價結合起來;堅持評價方式的多樣化,把結果評價與過程評價、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結合起來;堅持評價內容的多維化;改變單純以學生考試成績和升學率來評價教師的教學業(yè)績。
1、教師教學必須有計劃,有進度設置,有教案,有考勤記錄。
2、按學校整體教學計劃的要求,達到規(guī)定的課時與教學目標。
3、教師應保存學生的作品、資料及在活動、競賽中的成績資料。
4、教務處通過聽課、查閱資料、調查訪問等形式核實工作及津貼并納入月常規(guī)、終結性考核,成績優(yōu)秀者評先、評優(yōu)優(yōu)先。
(三)學生評價
學校要發(fā)揮評價對學生素質發(fā)展的激勵功能。評價的內容應側重態(tài)度與能力,減少量化,多進行分析性的評價。要在學生活動的情景中評價學生,根據不同學生的實際背景進行個性化評價。同時,要幫助學生學會自我評價。
1、側重于態(tài)度與能力,減少量化,多進行分析性評價;
2、在學生活動情景中評價學生,學生自我評價;
3、采用學分加記錄,每名學生每學期要選學一門校本課程,完成規(guī)定內容給2分。
4、校本課程不采用書面的考試和考查方式,但要作考勤評價記錄。
5、教師根據每個學生參加學習的態(tài)度進行評價,可評為“優(yōu)秀”“良好”“一般”“較差”,作為評“優(yōu)秀干部”“優(yōu)秀學生”的依據之
6、學生成果可通過實踐操作、作品鑒定、競賽、評比、匯報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績優(yōu)秀者記入學生學籍檔案并上報推薦參加市級以上各項活動。
十、校本課程開發(fā)的管理與保障
1、組織管理與保障。成立相應的領導組、指導組,加強課程的實施管理與保障。
2、制度保證。制定課程審議制度,教學管理條例,教師培訓制度、校內評價制度,校內課程管理職責,激勵制度。
3、課程計劃管理。學校制訂《校本課程開發(fā)方案》,并在每學年實施前遞交上級主管部門審議。每學年的8月底前為校本課程開發(fā)準備工作時間,在這一段時間,學校校本課程進行需求評估調查、制定方案、培訓教師等準備性工作,9月份正式實施。
4、課程實施管理。校本課程在實施過程中要充分體現學生學習活動的自主性、探索性、創(chuàng)新性;學習方式的活動性、實踐性、綜合性;教學過程的情境性、合作性、建構性;教授方式的靈活性、針對性、創(chuàng)造性。保證各類課程的合理比例,充分發(fā)揮它們對學生發(fā)展的不同價值。
5、教師管理上,以備課組、教研組為單位,聯(lián)合開發(fā)管理。
6、教材管理。校本課程領域可選用教師指導用書,可為學生提供必要的操作材料或活動器材,原則上不允許要求學生購買人手一冊的教科書或資料。
7、課程評價管理。要建立和完善課程評價制度,每學年必須審定一次校本課程,以不斷改進校本課程的開發(fā)與實施。對學生的學習情況評價要納入學生檔案管理。
備注:請各學科教研組在本指南的基礎上,根據要開設的校本課程,制定具體的計劃和選課指導。
【課程整體設計方案】相關文章:
課程設計方案02-12
《尊嚴》課程設計方案05-07
尊嚴課程教學設計方案05-07
美術微課程設計方案05-02
自己去吧課程設計方案05-10
中職語文活動課程的設計方案論文05-11
大學物理課程教學設計方案05-08
機械制造課程設計方案探究論文05-12
《圖像處理(一)》微課程設計方案范文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