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德”?
何謂“德”?
武孝君
“德”這個字,對每個人來說,真是再熟悉不過了。中華民族是一個重“德”的民族,官有官德、教有教德、醫(yī)講醫(yī)德、藝有藝德。人無德不立、國無德不興。要是說誰缺德,他肯定跟你急。可是,什么是“德”,還真得好好考究一下。
“德”就是“得”嗎?
《說文解字》中,“德”的譯文是“登升”。而更多的辭典,將其解釋為“道德”、“品行”、“品德”,還有“恩惠”、“好處”、“感恩”等等,不一而足。
讀古文時(shí),許多語言學(xué)家將“德”解釋為“得”,你得到了,就是“德”。包括臺灣國學(xué)家傅佩榮先生,在他的作品《譯解易經(jīng)》、《逍遙之游》等著作中,也是這么解釋的。 ( )
將“德”解釋為“得”,有一定的道理!兑捉(jīng)》說,吉兇者,失得之象也。失去了,就是兇;得到了,就是吉。一個有品德、有道德的人,就是吉人天相,自然就會得到了。
如果,按這樣的邏輯解釋,是行得通的。但我總覺得不很貼切,也很牽強(qiáng)。好像有著一個窈窕曼妙身段的美女,穿著一件臃腫的衣服,看起來不那么舒服。
大多的人,比較認(rèn)可“道德”、“品行”、“品德”這樣的解釋。可這些字眼,又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什么樣的人,才算有道德、有品行呢?標(biāo)準(zhǔn)不一樣,答案也大相徑庭。
比如,過去要求婦女從一而終。婦女出嫁就得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哪怕嫁一塊爛木頭,也要為它守節(jié)到死。這樣的婦女,就是道德楷模,甚至連皇帝還要為她們立貞節(jié)牌坊。
再比如,女孩長到兩、三歲,就得裹腳。硬生生地把一雙美麗天足,折斷骨頭,弄成走不動路的“三寸金蓮”。然后,女人一生得纏著又臭又長的裹腳布,一直到死。
如果把上面的標(biāo)準(zhǔn),都作為美德,按照“德”就是“得”來解釋,哪可就麻煩了。在當(dāng)時(shí)的社會語境下,不這樣做不行。這樣做的結(jié)果,表面上看起來,能得到社會的認(rèn)可,好像是吉祥的。
但對本人來講,其真實(shí)情況,到底是吉,還是兇,一目了然,根本不用多說。
心中有“道”便是“德”
其實(shí),最早把“德”解釋的最詳?⒆鈑腥ㄍ?模?搶獻(xiàn)擁摹兜賴戮?罰?邇а緣賴攣惱攏?退盜肆礁鱟鄭閡桓鍪恰暗饋保?桓鍪恰暗隆薄?
我們天天說道德、道德,其實(shí),“道”和“德”就不是一回事!兜赖陆(jīng)》分上下兩篇,上篇1--37章,講“道”多一些;下篇38--81章,講“德”多一些。
什么是“道”,我在前兩年寫的《道可道,非常道》一文中,已經(jīng)講了一些。我的理解,離圣人的思想,還相差很遠(yuǎn),但也不至于偏離太多。因?yàn),真正要說明白“道”,那就不叫“道”了。
其實(shí),解讀經(jīng)典,最好的辦法,就是以經(jīng)解經(jīng)。我們聰明的古人,盡管寫的文章都很短,但已經(jīng)把答案都告訴你了,何必緣木求魚,騎著驢找驢?
當(dāng)然,我所說的古人,是先秦的古人。因?yàn),那時(shí)社會上物質(zhì)存量不多,不像現(xiàn)在那么物欲橫流。欲望不高,心靈就高尚一些,更接近本真一些。就像我《聰明反被聰明誤》一文中所說的,比較有智慧。
《道德經(jīng)?德經(jīng)》(下經(jīng))第51章開頭就說:“道生之,德畜之!笔裁匆馑?道生出了萬物,德則包容、接納了萬物。天地萬物、三千大千世界,都擱在你的心中。天地有多大,心就有多大,這就是“德”。
看看吧,都說佛、道是一家,原理都是相通的。講得都是萬物一體,無所不容,無所不包。胸懷有多大,世界有多大;境界有多高,道德有多高。
你心中有世界嗎,你那顆小小的心靈,能包容得下廣大無比的世界宇宙嗎?有,你就有德。否則,那就叫瞎扯!
再引而伸之。道既然生了萬物,德包容了萬物,也就包容了生成萬物的道。因而,道生之、德畜之,就有了更深一層的解釋:心中有道便是德。
“德”貴在自然而然
《道德經(jīng)?德經(jīng)》第51章還說: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我們常把大自然叫做自然。其實(shí)不全對。因?yàn),大自然更像自然吧了。那么,什么是自然?
大道至簡,千萬別搞得那么復(fù)雜。自然而然就是自然。本然而然就是自然!兜赖陆(jīng)》還說:道法自然。連至高無上的“道”,都效法自然,心中有道的德,就更不用說了。
遵循自然規(guī)則,原來什么樣,就是什么樣;本來什么樣,就是什么樣。只要做到順應(yīng)自然、自然而然就可以了。用佛的話來講,就2個字,叫“隨緣”。
機(jī)緣到了,就成了;機(jī)緣不到,上天入地也白搭。德的尊貴,不用誰來教導(dǎo),天命就該如此。做到了,就叫有德;做不到,就叫缺德。
再看看前面說的貞節(jié)牌坊和裹腳布。孤陽不生,獨(dú)陰不長,這是再簡單不過的道理。天生下人,其天性就是要陰陽合德,通過男女交配,來完整一個生命過程,實(shí)現(xiàn)生生不息?伤麄兙褪遣蛔屇氵@樣干!
上千年來,一塊又臭又長的白布,扭曲了多少美麗的心靈,抹殺了多少鮮活的生命,捆住了多少蓬勃向上的芬芳。不按自然規(guī)律辦事,無論把“道德”喊得山響,也是虛偽的道德,也叫缺德。
還有,像根深蒂固的學(xué)而優(yōu)則仕儒家思想,形成的官本位體制,讓以官為本、以官為貴、以官為尊、屁股決定腦袋專制文化愈演愈烈,就更是惡性癌細(xì)胞。天天以這樣的德,來立人;以這樣的德,來立國,不是興不興的問題,而是滅不滅的問題了。
我一直認(rèn)為,儒家思想發(fā)展到后來,好的都沒了,剩下的基本上是流毒。它越來越像那塊又臭又長的裹腳布,束縛住人的思想,牽絆住了社會的發(fā)展,讓社會道德越來越墮落。而且把“道德”喊得越響,其虛偽的成分越多!
您千萬別誤會,F(xiàn)在提倡國學(xué),好像我在背道而馳。我從來不反對讀儒家的書。但讀書要會讀。一部《論語》就2萬多字,足夠了;有精力,再讀讀《孟子》,就完全夠用了。
《莊子》說,吾生也有涯,而知卻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矣!二千多年的儒家立國,有關(guān)儒家的書籍汗牛充棟,真是學(xué)海無涯。過去說宋朝宰相程普半部《論語》治天下,基本靠譜。那些把“德”理解歪了所謂儒家書籍,讀得多了,即使毒不死你,也肯定會累死你!
把人都累死了,還講什么德?
無“一”之“德”能為德嗎?
鑒賞古人書法,或者到一些路邊“德”字號的店鋪,常常會看到,書法家把店名的.“德”字,寫成了“徳”。缺了一塊,里面的“一”沒有了。是書法家以訛傳訛,還是意有所指呢?
讓我們看看再“德”字右邊偏旁的構(gòu)造:十字下面是個“四”,“四”字的篆體是“目”,眼睛的意思。下面是個“心”字。而中間是個“一”。也就是說,眼睛要看著“一”,心上要裝著“一”,那才成為“德”。
“一”在《道德經(jīng)》中,就代表“道”!兜赖陆(jīng)》第42章說:道生一,一生下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一”就是太極,就是道。這不正是心中有道便是德嗎?
道所生的“二”,就是天和地!叭本褪翘斓刂g的那個人。這也與《易經(jīng)》天、地、人三才之德,恰相吻合!兑捉(jīng)》的64個卦,每卦有6個爻,上面2個爻,代表天;下面2個爻,代表地;中間2個爻,代表在天地間生存的人。
天地是多么的偉大!生而不生、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這都是《道德經(jīng)》中的話。天、地、人三才和諧相處,世界上的萬事萬物才能生生不息,不斷延續(xù)下去。
按照圣人的指示,生長在天地間的人,就應(yīng)當(dāng)向天地學(xué)習(xí),效法天地的品德,遵循自然的法則,剛健不息、厚德載物,生長萬物而不言語,化育萬物而不占有,作成一切而不居傲。
可看看現(xiàn)實(shí)社會中的人,除了圣人之外,又有誰能做到這些呢?天天在高喊講這道德、那道德,可到處在干缺德的事。幾千年的中國歷史,又有幾個年頭是有德的呢?眼睛里沒有了道,心里更沒有裝著道,那還叫什么德呢?
德之不存,久矣!也就別怪書法家們,把字寫錯了。
2016年元月2日
【何謂“德”?】相關(guān)文章:
1.何謂境界
2.何謂愛情散文
6.何謂文明禮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