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千載琵琶歷史話題高中作文
群山萬壑赴荊門,
生長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臺連朔漠,
獨留青冢,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面,
環(huán)佩空歸月夜魂。
千載琵琶作胡語,
分明怨恨曲中論。
——桂甫《詠懷古跡》
中國歷來最富傳奇色彩的女子莫過于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huán)四大美女。西施捧心、昭君出寒、貂蟬拜月、貴妃醉酒自古以來就是文人墨客、尋常百姓間永不沉寂的話題。但我總覺得在那些莊嚴的歷史和美麗的傳奇背后,隱藏著另外一種更為深沉的東西,或許那才是她們真正的人生。
西施原是越溪之畔的洗紗女,出身貧寒,明代的《竺蘿志,西子傳》就曾這樣描述:“父胃薪,母院紗!彼居欣碛蛇x擇一種幸福平淡的生活方式,但她身處吳越接連不斷的戰(zhàn)亂之中,而她的情人范轟又是越王勾踐的得力謀士,在所謂的“國家大義”面前,西施不得不做出一個極其與人性相違背的選擇,遠離范轟,被勾踐送到吳國,從而誘使吳王夫差荒淫無度,墉理國事,從此“風動荷花水殿香,姑蘇臺上宴吳王”。正當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的滅吳計劃得以實現(xiàn),越軍洗劫了姑蘇城,舉國上下正歡呼雀躍之時,西施卻被人沉江,因為她己與“亡國”二字相連,霸主最為忌諱。盡管善良的后來之人不忍心西施的悲劇,讓她與原先的情人范蠡泛舟江上隱通人世,但是“禍水”一名仍長伴可憐的西施姑娘左右。那傾國傾城的一顰一笑之后,包含著歷史莫大的不公,無怪乎羅隱詩曰:“西施若解傾吳國,越國亡來又是準?”
“天生麗質(zhì)”的楊家之女“一朝選在君王側(cè)”,在享盡了霓裳羽衣的富貴榮華之后,隨著“安史之亂”的鐵蹄,同樣不可避免地被冠以“禍國殃民”之罪,被店玄宗賜以自盡而死,一縷香魂就這樣消逝在馬鬼坡。中國古代最優(yōu)秀的宮廷舞蹈家就這樣含恨而去!霸谔煸缸鞅纫眸B,在地愿為連理枝”,那只是白居易的美好想象而己,長生殿中旱己是人去樓空。
而那個歷史上本無其人的貂蟬似乎離我們更為遙遠,我又能對她妄加評論什么呢?
西施,美得無奈:玉環(huán),美得凄涼;貂蟬,美得虛無。
那么昭君呢?
一想到這位絕世女子的驚人舉動,我的思緒便滾滾而來。
中國古代的社會是一個以男性為主流的社會,女性只是這個社會的附屬品,沒有自我,只能圍繞著男性世界打轉(zhuǎn)。雖然也曾出現(xiàn)過一些優(yōu)秀的女性,例如班昭、蔡瑣、李清照等人,她們才華出眾,曾讓許多須眉為之汗顏,有的直到今天還保持著巨人魅力,但從總體上說,女子只能在這個社會中處于從屬地位,一疊厚厚的二十四史只留給她們最狹小的一個角落。在這樣一個社會中,做女人難,作為美女更難,中國自占就有“紅顏薄命”一說,許多美女都在自覺或不自覺中成為王朝斗爭、朝廷斗爭或是社會斗爭中的犧牲品,例如西施、貂蟬、楊玉環(huán)。當普通百姓為她們美麗的傳奇而津津樂道之時,我們是否想過那絕世艷麗的容貌背后,卻是一把辛酸淚。
但歷史總有例外的。我在閱讀了許多關(guān)于昭君的文章之后,我發(fā)現(xiàn)昭君與中國歷史上的許多美女有太多的不同。她是一個人氣的女子,她不愿用皇宮的高墻束縛自己的一生,也不愿意成為宮廷傾軋的犧牲品,更不愿意成為帝王的陳設(shè)和玩物。她把自己的本體生命從漢宮中設(shè)釋出去,論釋到草原大漠廣闊的天地中去,連釋得淋漓盡致。她明白一個十分簡單卻是許多人都不明白的道理,做女人難,做美女更難,做得好驚天動地,做得不好黃花委地。她果斷地做出了許多人甚至連想都沒想過的決定,主動請纓遠嫁匈奴。于是就有了流傳千古的“昭君出塞”。
王昭君名始,是南郡秭歸人工穰的女兒。應(yīng)召入宮后,按當時的宮廷慣例,須先經(jīng)畫工描摹,然后呈上御覽,準備召幸。當時的宮廷畫師毛延壽生性貪鄙,屢向?qū)m女們索賄宮女們都巴不得入宮受寵,大都傾囊相贈,毛延壽便易其丑為妍,昭君不愿無故費錢,毛延壽懷恨在心,便在她臉上添了一塊胎記,易其妍為丑,以泄私憤。漢元帝只憑圖畫選幸,當然不知有昭君這等人物。她只得在漢宮秋月中打發(fā)那寂寥的歲月。
然而歷史向昭君展現(xiàn)了一片更為廣闊的天地。毛延壽最低下的一筆竟成了昭君一生最人的轉(zhuǎn)折。
漢元帝竟寧元年,匈奴首領(lǐng)呼韓邪單于來長安求婚;蛟S是在嫁了大人小小的公主之后感到乏味了,抑或是匈奴己今非昔比,漢元帝決定從宮女中擇一人和親匈奴。由于異國的地理環(huán)境、風俗習慣的迥然不同以及語言的差異,當時遠嫁異國的生活是十分悲苦的。西漢和親烏孫的細君公主,就曾作過一首《悲秋歌》來抒發(fā)自己的悲苦的心情:
晉家嫁我兮天一方,
遠托異國兮烏孫王。
穹廬為室兮旃為墻,
以肉為食兮酪為漿。
居常土思兮心內(nèi)傷,
愿為黃鶴兮歸故鄉(xiāng)。
因此宮女們?nèi)硕疾辉高h嫁他鄉(xiāng),對元帝的詔令置若周聞、退避三舍。然而昭君卻毅然上書,請求遠嫁匈奴。臨行之前,昭君至御座前辭行,元帝這才發(fā)現(xiàn)昭君風華絕代,然而君王一言九鼎,豈可反悔,只得忍痛割愛,封昭君為公主,和親匈奴。
公元前三三年,昭君出塞。
昭君,你真的決定走了嗎?寒外的黃沙會迷蒙你的雙眼,人漠的風雪會凍僵你的身軀,你將永遠告別父母之邦,終老他鄉(xiāng)。
是的,走了。這深宮高墻之中沒有天日,那兒不應(yīng)該成為人生的終點,為何不去塞外追尋自由。于是馬鞭一揮,你走了。
后代的諸多歷史學家雖然對和親政策各有所見、有褒有貶,但人都對昭君給予了很高評價,常冠以國家民族社俊大義之類的殊榮,但依我個人愚見,這樣的擔子對于一個行如弱柳扶風的女子來說太沉重一些了。在我看來,昭君之所以選擇出塞,顯然與她的“覺悟高低”無多人關(guān)聯(lián),這是她本性的一種自然流露,她人格的一種自然流露,簡單地說這或許是她“大氣”的個體的一種自然流露。正是因為“大氣,使得昭君具有許多女子都沒有的勇氣和遠見,這也就是為何我對昭君這個歷史人物情有獨鐘的原因!按髿狻睂τ谂詠碚f是一種難能可貴的品質(zhì),尤其是在中國古代社會,不乏一些類似崔鶯鶯、林黛玉花前月下吟詩彈唱卿卿我我一類的女子,卻極其缺乏像昭君一樣的女子,她能把自己的個性生命診釋得如此豪邁,如此瀟灑,常令我這個現(xiàn)代人為之折服。中國古代的美女很多,為何昭君能成為四人美女之一呢?我想這就是昭君具有一種與眾不同的人氣的個性魅力。今天我們己無法得知昭君當年受教育的程度,但我想當年的宮廷中,一定有許多宮女的“文化程度”高于昭君,她們的“覺悟”也一定高于昭君,但她們能走得如此豪邁,如此瀟灑嗎?
后來之人在探索昭君出塞當時的心情時,常有兩種傾向,一為喜,二為悲。喜者,認為昭君身負國家重托,極其榮耀;悲者,認為昭君遠離父母之邦,心中悲苦異常。但我認為無論是大喜抑或是大悲都是很不恰當?shù),她當時的心態(tài)一定十分平和。在這樣一個人氣的女子的心中,無論是翻江倒海還是風平浪靜都化作深水一潭、清流一注。悲或喜都無從而來,因為這是她自己的選擇。當昭君跨上馬背,最后一次回首遙望長安時,那已不是對漢宮的留戀之情了,既然宮墻如此的高,宮門又如此的狹窄,為何還死地依戀著它,人漠的天更廣,塞外的地更闊。此時昭君心中所念的一定是她的父母,正如千百年來中國無數(shù)的新嫁娘一樣:
一叩首,鞠育之恩難報;
再叩首。雙親善自保重;
三叩首,奴從今日去。爹娘莫牽念。
這或許才是歷史和傳奇背后真正的昭君,大氣平凡,平凡而人氣。
人漠深處,塵土飛揚。歷史在繼張騫的勇敢、蘇武的忠貞之后,又送來了一位女子的人才氣與奇卜一異。中國歷史前行的通道也因此而疏通。
呼韓邪單于娶到王昭君這樣一位美麗的妻子后,自然十分高興,將她封為“寧胡例氏”。此后,王昭君以她的人格魅力給這個曾經(jīng)飽受戰(zhàn)亂和苦難的民族帶來安詳和幸福。以后的六十年里,匈奴人畜兩旺,漢族與匈奴也沒有了戰(zhàn)爭,呈現(xiàn)出了一片和平的景象。這一切與中國歷代許多女子的命運構(gòu)成了獨特的對比,所以當她們的音容笑貌在發(fā)黃的史冊中漸漸模糊的時候,昭君的形象卻在我眼中愈來愈清晰。昭君逝后,被葬在塞外郊野,相傳她墓上的草色四季獨青,與人漠的黃草不同,被呼之為“青家”。此名的傳說雖然或虛或?qū),但可以肯定的是昭君的風采和魅力一定千年不散。
昭君出塞后千年,護送文成公主的儀仗隊又浩浩蕩蕩地開向西域。歷史除了漢武唐宗的雄才人略和李廣郭子儀的驍勇強悍之外,是不是可以留出一片更為開闊的空間給這些美麗大氣的女子呢?
夜來幽夢,歷史深處的昭君姍姍向我走來。朱唇輕啟,嫣然一笑,鐵騎飛過,烽火散盡。蒼蒼云天,茫茫碧野,盡現(xiàn)眼底。
【千載琵琶歷史話題高中作文】相關(guān)文章:
歷史的選擇高中作文04-21
歷史的語言高中作文05-08
歷史的假面高中作文04-02
琵琶小學作文04-18
精選琵琶作文三篇04-07
高中誠信話題作文04-16
高中青春話題作文03-19
高中話題作文《善良》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