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熱議:降低英語分數(shù)真的能減負嗎
導讀:北京市教委10月21日表示,2016年北京高考改革的要點是:語文從150分上調到180分;英語從150分下調到100分;文理科綜合從300分上調到320分;數(shù)學150分不變。此外,高考英語還將逐步向一年兩考的社會化考試過渡,淡化選拔功能;學生可以多次參加,按最好成績計入高考總分,成績3年內有效。消息一出,人們在感嘆北京高考改革步子之大的同時,也對降低英語分數(shù)能不能真正減負表示了疑慮。
說起英語的學習與考試,我相信50歲以下的中國人,人人都會有一本苦經,我也不例外。隨年歲增長,英語漸成我的隱痛,因為你想參加任何考試,英語都會成為一只令人望而生畏的“攔路虎”。從我個人經歷來說,英語教育對我并無助益,反而成為我想繼續(xù)求學的障礙。但我相信,當一門無關的學科,屢屢成為你想學習其他學科的障礙時,這種教育與考試機制肯定是出了問題。
我不想把學外語與學母語對立起來,但一個國家的所有公共考試,外語都成為必考科目,母語卻無這樣的地位,無論如何不能算一種正�,F(xiàn)象�;蛟S這類考試都有一個假設前提,因為你使用的是母語,所以母語的口頭與書面表達必然是合格的,其實遠非如此。
說當下的漢語病入膏肓,并不為過。這其中原因太多,與“英語熱”并無直接關聯(lián)。這里有語文教育問題、有語言研究的問題、有語言規(guī)范與傳播問題、有某些意識從精神深處對漢語的損壞,也有歷史原因。但當下漢語的渙散與粗鄙,卻觸目驚心地發(fā)生在我們生活的每一層面。白話文在1949年后,因受新華體和翻譯體的沖擊,幾乎失去了和古漢語思想與音韻間的所有聯(lián)系。瞿秋白有一句話說白話文“不古不今、不中不西、不人不鬼的”,我看還得加上一句,叫做“無聲無息”。這種語言的粗陋,使當代漢語遠離了聲音之美。
我們肯定不能把母語的衰落歸結為英語教育,嚴格說來,多一些對他國語言的了解,甚至能幫助人們認知母語。這個年代做跨文化研究與交流,也需要掌握多種語言。但中國的英語教育關注的只是應試,在生活與傳媒層面,根本沒有英語的生存空間。更奇怪的是,一些根本不需要英語的崗位,也把英語作為重要的人才選拔標準之一,而真正能體現(xiàn)人文素質的母語,反而變得毫不重要。這種舍本求末的考試標準,把英語推上了教育的神壇,國家語委調查顯示65%以上的大學生有超過1/4的時間在學習外語,中國人每年要花費300億元用于英語培訓,但實際情形是,學生花了10多年學習外語,卻只能應付考試,依然無法用英語寫作和交流。即便英語研究與翻譯專業(yè)本身,這么多年的英語熱,也并未帶來什么明顯成就。
就拿翻譯界來說,這么多年的外語熱,文學翻譯反而處在衰落中。近幾十年,雖有大量西方文獻被譯成中文,但由于譯者的漢語功底和領悟力差,翻譯界充斥著大量偽劣的譯本。這也是使當代漢語變得僵化、丑陋的一個原因。如今的譯者,多把翻譯看作兩種語言間的轉化,其實它更多是兩種文化間的互轉。如果你不了解兩種文化所擁有的生活風俗、價值觀和宗教信仰等,包括母語的特質,翻譯得越多,反而越可能損害本土的'文化與語言。
我不反對英語的教育與學習,但我贊同拆除橫亙在很多學科與職業(yè)選拔前的英語門檻,給英語熱降溫。說到底,當下學校的英語教育只是教授工具、應用性知識,雖說英語是大量前沿科學知識與西方文明的載體,但英語教育并沒有承擔傳播這類文化的功能。所以全社會的英語熱,不過是學歷社會的一個表征,越重視英語考試,只是制造越來越多的善考不善學、高分低能的年輕人。
人們反感英語教育,其實反感的是那種應試教育模式。這種教育的本質就是把人教育成工具,它只重視技術教育,將知識視為工具,用知識灌輸取代對知識的發(fā)現(xiàn)與創(chuàng)新外,它忽視人格和人文教育,強化的是對權威和權力的服從和接受,將絕大多數(shù)學生培養(yǎng)成了對權力馴服的工具。這種將人矮化成工具的奴化教育理念,不僅形成了對人格的異化,讓工具凌駕于精神與價值之上,更使得崇尚個體尊嚴和理性質疑的現(xiàn)代社會精神,失去了生長的土壤。
網民們對英語應試教育的種種質疑,拷問的其實也是當下中國的教育精神和考試機制。中國的教育機制如何才能擔當起引領社會進步、培養(yǎng)公民精神的責任,如何讓我們的教育理念實現(xiàn)從學歷主義向終身學習的轉化,是當下國人必須面對的問題。
相關閱讀
高考對英語的“放生”旨在“放活”英語教學
關注中高考改革:英語試卷將現(xiàn)“三足鼎立”
北京部分英語老師或轉崗 學校不再招收新人
e度家長對2014高考一志愿增設平行志愿的看法
【高考改革熱議:降低英語分數(shù)真的能減負嗎】相關文章:
7.天津高考改革英語
8.天津高考英語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