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教學設計方案3篇
為確保事情或工作高質量高水平開展,常常需要預先準備方案,方案指的是為某一次行動所制定的計劃類文書。那么方案應該怎么制定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3篇,歡迎大家分享。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教學目的要求:
1.反復誦讀,理解古詩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和哲理。
2.聯(lián)系學過的送別詩,進行比較鑒賞。
3.背誦、默寫這首詩。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教學目的要求1、3
難點:教學目的要求2
教學課時數(shù):
一課時
教學內容與過程:
一、導入課文
背誦《贈汪倫》、《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導入
二、學生自由讀古詩《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三、說說讀這首詩的初步感受。
四、講解古詩《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從詩的標題看,這是劉禹錫寫給白居易的回贈之作。兩位詩友闊別多年后在揚州初次相逢,白于筵席上贈詩相贈,
劉乃作此酬答。詩中曲折地表達了詩人遭受政敵打擊,長期遠貶異地的憤慨不平的心情。
詩的開頭一、二句回首往事,抒發(fā)感慨。
三、 四句用兩個典故表達回歸之后的感受。
五、六句以“沉舟”“病樹”自比,固然感到憂傷,卻又相當達觀。
末兩句點明了酬答白居易的題意。
五、小結
在這首詩里,詩人抒寫長期貶居生活的艱辛和對世事滄桑、親朋凋零的.傷感,含蓄地表達了內心的不平。但詩人并未
因此消沉下去,而是振作精神面向未來!俺林蹅扰锨Х^,病樹前頭萬木春”一聯(lián),以生動的藝術形象,表現(xiàn)出積極
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揭示了新陳代謝的自然規(guī)律。
六、學生背誦學過的送別詩。
簡要說說與《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的異同。
七、當堂背誦、默寫這首詩。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教學目的:
1.知識與能力:認識8個字,會寫3個字。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隨文識字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感受泉水的美。
教學重點:識字
教學難點:缶字旁,在具體環(huán)境中理解字義。
教學手段:多媒體課件 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學習第一段的三個生字
同學們,開學已經(jīng)一個月了,在這段時間里你們感受到大自然的變化了嗎?對于北方來說,春天來得比較晚,進入四月,春天的腳步就越來越近了。你們聽,(播放流水的聲音)看畫面(泉水從山上流下來),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出示課文第一段,自由讀,貼出生字:哦 股 縫
1.讀準字音
2.用多種辦法識記生字:
“哦”有什么好辦法記住這個字嗎?這個詞表示明白了,在句子中該怎樣讀呢?個別讀。師生對讀。
怎樣記住“股”字?月字旁的字大多跟身體有關,“股”指的是大腿,在這句話中指什么呢?讀一讀,用“一股”說話。指導書寫。
同學們和老師一起看看自己的手指縫,縫,就是物體間的空隙,誰還能用這個字組詞?貼卡片:石縫。
過渡語:泉水就是從巖石的裂縫或地下涌出地面的水,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第五課《泉水》。齊讀課題。泉字大家已經(jīng)認識了,怎樣寫呢?教師范寫。
二、初讀課文 畫出生字
1.教師范讀
2.學生自由讀,對照屏幕畫出生字。
3.檢查生字認讀情況
(1)讀音節(jié),糾正字音。
。2)把生字的音節(jié)去掉,找朋友。
(3)齊讀生字
三、隨文識字
1.請大家借助小組內的生字卡片,用多種辦法記住字形,看哪個小組最會合作。
2.小組匯報生字
“塔”我們用三種辦法記住了“塔”字,(換一換)(加一加)(想象記字),指導書寫。看看圖片,發(fā)現(xiàn)塔有什么特點了嗎?誰能用這個字組幾個詞?指導書寫。理解“水塔”的意思,“天然水塔”指的是什么呢?請大家讀讀課文。泉水從山上源源不斷的流淌下來,整個樣子就象一座自然形成的水塔,可見,泉水真的是很多很多。怎樣讀出泉水的多呢?指導讀文。
“罐”泉水很多很多,所以,山里的姐姐就提著瓦罐來打水了。出示 “瓦罐”的`圖片,怎樣記住罐字?罐是缶字旁,缶是什么意思呢?出示課件,知道缶是一種大肚子小口的器皿。所以,帶有缶字旁的字大多跟器皿有關。
泉水從山腰流向平地,他又看見了誰呢?指讀第三段。
出示“杜鵑花”的圖片,由鵑字的鳥字邊,你想到了什么?出示“杜鵑鳥”的圖片。可見,鵑字也是形聲字。師生對讀第三段。
小組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的4、5自然段,看看泉水又遇到了誰,說了什么?
讓我們來聽聽畫眉鳥的叫聲吧。úシ耪n件)學習“脆”字。在哪里見過這個字?還能用“清脆”說話嗎?
四、鞏固練習
1.這些字跑到別的地方,認識嗎?游戲,點擊花朵,讀出句子或詞語。
2.配樂讀全文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教學目的:
1、了解詩歌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詩人情懷,領會白居易詩歌的深遠影響與意義,《琵琶行》(第一課時)(教師中心稿)。
2、學習詩歌中各自不同的表現(xiàn)手法,從而領會詩歌的美質。
教學重點:
1、提示詩歌形象和語言的內含,體會作品情意和藝術特點,提高詩歌鑒賞水平。
2、通過朗讀體會詩歌。
3、理解《琵琶行》,理解敘述與抒情相結合的藝術方法;領會天涯淪落的感傷和內含。
教學過程:
一、作品提示。
1、白居易是唐代繼杜甫以后又一位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他積極提倡新樂府運動,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反對“嘲風月,弄花草”,作品有著深刻的社會內涵!杜眯小飞弦黄哐詳⑹略,繼承了漢樂府敘事詩的傳統(tǒng),是初唐以來七言歌曲行的代表作,帶有很強的.抒情性。白居易在《策林》六十九中說:“大凡人之感于事,則必先動于情,然后興于嗟嘆,發(fā)于吟詠而形于歌詩矣!庇捎跀⑹屡c感情的結合,白居易的長篇敘事詩優(yōu)美動人,可以說是我國古代敘事詩又一新的高峰,在詩人生前,就被廣為傳誦,所謂“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歌唱《琵琶行》”。時至今日,千百年過去了,但仍然感人肺腑。
2、琵琶:彈撥樂器。相傳在秦代,百姓因“苦長城之役”,“弦鼗(tao)而鼓之”!柏弧,小鼓,如同今天的撥浪鼓。弦,名詞做動詞用,意即配上三條弦,便成了秦琵琶。到隋唐時,琵琶種類繁多,成為彈撥樂器的總稱。本篇中琵琶女所彈奏的,是從“絲綢之路”傳達室進的“曲項琵琶”,梨形、曲項、四弦,下腹共鳴性強。
3、行:一種體裁,因與“歌”大同小異,常統(tǒng)稱“歌行”。明朝胡震亨《唐音癸簽》說,“歌”是曲的總稱,“行”是“衍其事而歌之”,是一種具有鋪敘性質的歌辭。
二、預習思考。
1、小序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學生:交代時間、地點、人物和故事梗概,概述歌女的悲涼身世,說明了寫作的背景動因,并為全詩定下了凄切的感情基調,高中二年級語文教案《《琵琶行》(第一課時)(教師中心稿)》。
2、小序已經(jīng)較清楚地講述了琵琶女和故事和自己的感受,為什么還要寫成一首詩呢?
學生:寫詩合可以更好地抒情達意,給人以更深的感情共鳴,人物和故事更加形象感人。
3、概括各段的大意。
學生:第一段——潯陽江邊聞琵琶;
第二段——江心聆聽琵琶曲;
第三段——江中各訴身世苦;
第四段——同病相憐感慨多;
第五段——重聞琵琶青衫濕。
三、研讀課文。
1、學生劃出敘述景物環(huán)境的句子,討論分析,教師總結。
學生:“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荻花秋瑟瑟!睌⑹鼋瓥|送客時的環(huán)境。秋夜的江水、楓葉、荻花,色調暗淡,“瑟瑟”二字點情。景物成了溢滿悲涼感情的意象,疊加在一起,構成了清晰如畫的意境,又由于聲律與情韻的配合,令人頓感受秋涼襲不斷,渲染了送別時人物凄涼愁慘的心情。
“別時茫茫江浸月”敘述別時的情景。景中含情,茫茫月色中無不彌漫著作者的離愁別緒,仿佛作者的心情融化其中,與自然景物有了感應。情景交融,自然地點染出憂傷之別,同時為水上琵琶聲的再次出現(xiàn)做好了準備。其它如:
“唯見江心秋月白”
“繞船明月江水寒”
“黃蘆苦竹繞宅生”等。
2、找出寫人物的形象的句子,并對人物進行分析。
琵琶女形象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報琵琶半遮面”,敘述女主人公出場,是人們經(jīng)常吟詠的名句。它的好處不僅在于準確生動地表現(xiàn)了琵琶女的神態(tài),和此時此境的復雜心理活動,還暗示出她無限的幽愁暗恨。
“沉吟放撥插弦中,整頓衣裳起斂容”,敘述人物動作神情。“沉吟”道貌岸然明回想往事學生的心情。“放撥”、“插弦”、“整頓衣裳”、“起斂容”,既寫動作表情,也寫表現(xiàn)歌女講述身世前的感情起伏。
其它如“自言本是京城女”等句子,詩人轉述歌女自敘,筆調如怨如慕,如泣如訴,少年的歡樂受寵與年老色衰后的冷落寂寞形成對對照,道貌岸然出了歌女天涯淪落的無限悲傷之情。
詩人形象
送客時的離別愁緒,聽歌女演奏和自敘時感情共鳴,對遠離京城環(huán)境的不適,春江秋月夜的一人獨飲,這些敘述無不是詩人心曲的流露,直讓人為詩人無故被貶黯然淚下,生出一腔怨恨。
四、課堂小結。
五、作業(yè)。
熟讀課文,特別是要求背誦的段落。
理清全文結構圖,分析其感情線索。
【教學設計方案】相關文章:
教學設計方案06-14
教學設計方案02-24
實用教學設計方案范文教學設計方案參考11-20
跳繩教學設計方案11-24
背影教學設計方案11-25
《遲到》教學設計方案11-24
《西湖》教學設計方案11-24
《掌聲》的教學設計方案11-30
《頤和園》教學設計方案11-30
《江姐》教學設計方案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