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综合色一综合色88欧美|久久er热在这里只有精品66|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不卡|日本精品动漫二区三区

    1. <address id="l3apk"><var id="l3apk"><source id="l3apk"></source></var></address>

      李開復給中國大學生的信第5封:你有選擇的權(quán)利

      文章 時間:2017-04-06 我要投稿
      【novawrite.com - 文章】

        李開復給大學生的一封信中的第5封《你有選擇的權(quán)利》告訴大學生積極主動的七個步驟以及年輕人該如何遠離消極被動的5個建議。以下是小編要與大家分享的李開復給中國大學生的信第5封:你有選擇的權(quán)利親全文,供大家參考!

      李開復給中國大學生的信第5封:你有選擇的權(quán)利

        李開復給中國大學生的信第5封:你有選擇的權(quán)利

        有一位中國留學生看完了我《寫給中國學生的第三封信》后,感觸很深,他寫了一封信給我說:“很小的時候,我的目標就是長大,長大了做什么,我當時沒有想;讀小學的時候,父母給我的目標就是考初中,考上初中做什么,我沒有想過;讀初中的時候,父母給我的目標就是考高中,考上高中做什么,我沒有想過;讀高中的時候,父母給我的目標就是考大學,考上大學做什么,我沒有想過;上大學的時候,父母給我的目標就是要出國,出國做什么,我也沒有想過;現(xiàn)在留學拿到了學位,要找工作了,下一步我該做些什么呢?這次,我要好好地想一想。謝謝你的第三封信,它喚醒了我埋藏了25年的進取心,它改變了我25年來被動的生活方式。從今天開始,我要積極主動地為自己而生活!”

        當我為這位中國留學生終于理解他“有選擇的權(quán)利”感到歡欣鼓舞的時候,我不禁想到,還有更多的年輕人依然在被動的道路上迷茫地生活著。在“開復學生網(wǎng)”我每天都看到:“只有你能告訴我,我該怎么做。”的被動思維。

        在中國的教育體制下,學生們事事要聽從父母和老師的安排,遇到問題也可以直接從父母和老師那里獲得幫助,這很容易養(yǎng)成被動的習慣。因此,許多中國年輕人不善于主動規(guī)劃自己的成長路線,不知道如何積極地尋找資源,使自己的學業(yè)和人生邁上更高的階梯。

        另一方面,中國的父母和老師習慣于使用越俎代庖的方式,幫助孩子設計人生規(guī)劃,這通常會使很多人忽視了自己真正的性格和興趣,當這些孩子長大以后,他們多半會發(fā)現(xiàn),自己早已迷失在“自我缺失”的海洋里了。

        此外,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強調(diào)群體意識,大力推崇“從上”、“從眾”等行為方式,這些思想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以至于許多年輕人覺得,“自主”這兩個字是那么陌生和遙遠。

        所以,消極到積極之路是充滿荊棘的。雖然在我的前四封信都有提到積極主動的重要性,我決定特別寫一封有關(guān)積極主動的信。

        為了成為國際化的人才,為了在信息時代發(fā)揮自己的最大潛能,每一個有進取心的中國青年都應該努力迫使自己從被動轉(zhuǎn)向主動,大家必須成為自己未來的主人,必須積極地管理自己的學業(yè)和未來的事業(yè)——沒有人比你自己更在乎你的工作與生活,沒有人比你自己更適于管理你的人生和事業(yè),只有積極主動的你,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才能讓自己在成功的道路上永遠快樂!

        什么是積極主動?

        消極被動的人 積極主動的人

        自己和環(huán)境 自己受環(huán)境的左右 自己有選擇的權(quán)利

        人和事 事情主導人 人可以主導或推動事情的進展

        遇到問題時 尋求幫助 獨立思考

        環(huán)境不好時 怨天尤人 積極進取

        自常說的話 只有你可以告訴我該怎么做。

        我必須服從環(huán)境的安排。

        誰可以告訴我該選什么專業(yè)?

        怎么都沒有人注意到我?

        我總是沒時間做某事。

        只有你可以告訴我該怎么做。

        我父母都有糖尿病,我也一定會得。 一切靠自己,我可以做得更好。

        我有選擇的權(quán)利。

        我要制定一個計劃,以選擇最適合我的專業(yè)。

        我要去學習如何引起人們的重視。

        我該放棄哪些不重要的事,才能做最重要的事?

        只有我自己才有權(quán)利和責任決定我該怎么做。

        雖然父母有糖尿病,但只要注意鍛煉,注意飲食,就能降低得病的幾率。 消極被動(Reactive)的人總是認為自己受環(huán)境和他人的左右,如果別人不指點,環(huán)境不改變,自己就只有消極地生活下去。碰到問題的時候,消極被動的人總會找人幫著決定,環(huán)境不好的時候,他們就會怨天尤人。他們總是在等待命運安排或貴人相助。對一件事情,他們總認為是事情找上他們,自己無法主導或推動事情的進展。

        積極主動(Pro-active)的人認為,無論在任何情況下,自己總有選擇的權(quán)利。所以,他們對自己總是有一份責任感,因為命運操縱在自己的手里,而自己并不是環(huán)境或他人的附庸。對一件事情,他們總是認為,自己可以主導事情的發(fā)生、發(fā)展。

        為什么要積極主動?

        三十年前,在工業(yè)社會里,每位員工是企業(yè)的機器里的一個齒輪。雖然機器需要齒輪,但是齒輪是可替換的。最好的齒輪是耐用的,不是卓越的。因此這些公司最喜歡的人才是:

        一個有專業(yè)知識的、能夠埋頭苦干的人。

        斗轉(zhuǎn)星移,在今天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里,人們對人才的定義已經(jīng)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因為在現(xiàn)代化的企業(yè)中,有更多的人享有決策的權(quán)利,有更多的人必須在思考中不斷創(chuàng)新,也更多的人有足夠的空間來決定要做什么、要怎么做……大多數(shù)人的工作不再是機械式的重復勞動,而是需要獨立思考、自主決策的復雜過程。著名的管理學家彼得?德魯克(Peter Druker)曾指出:“未來的歷史學家會說,這個世紀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技術(shù)或網(wǎng)絡的革新,而是人類生存狀況的重大改變。在這個世紀里,人將擁有更多的選擇,他們必須積極地管理自己。”所以,今天大多數(shù)優(yōu)秀的企業(yè)對的人才的期望是:

        積極主動、充滿熱情、靈活自信的人。

        要想在現(xiàn)代化的企業(yè)中獲得成功,就必須努力培養(yǎng)自己的主動意識:在工作中要勇于承擔責任,主動為自己設定工作目標,并不斷改進方式和方法;此外,還應當培養(yǎng)推銷自己的能力,在領(lǐng)導或同事面前要善于表現(xiàn)自己的優(yōu)點。

        作為當代中國的青年一代,你應該不再只是被動地等待別人告訴你應該做什么,而是應該主動去了解自己要做什么,并且規(guī)劃它們,然后全力以赴地去完成。想想今天世界上最成功的那些人,有幾個是唯唯諾諾、被動消極的人?對待自己的學業(yè)和研究項目,你需要以一個母親對孩子那樣的責任心全力投入、不斷努力。只要有了積極主動的態(tài)度,沒有什么目標是不能達到的。

        其實,許多年輕人并不是沒有積極主動的態(tài)度做出自己的決定,而是不習慣在重大問題上做出自己的決定。如果我問一位中國的大學生:“你最常做的決定是什么?”他的回答很有可能是決定買什么樣的電腦,看什么電影,讀什么書等等。這些事情固然需要做出決定,但是,許多更重要的決定更需要由你自己做出。例如,像讀什么專業(yè),讀什么學校,考研還是出國等決定,大家可能習慣于聽父母的安排,或參考大多數(shù)同學的選擇——殊不知,在這些最重要的問題上,只有你自己的決定才能幫助你邁向真正的成功。自己做無關(guān)緊要的決定,但是對一生有重大影響的決定卻聽他人的。這是多么不合邏輯呀!此外,就算你自己做出了決定,也不見得你事先已經(jīng)花了足夠的時間調(diào)查和研究。魯莽或草率的決定可能會讓你后悔一輩子!

        當Google的創(chuàng)始人賽吉?布林(Sergey Brin)和拉里?佩奇(Larry Page)在電視上被訪問時,記者問他們的成功應該歸功于哪一所學校,他們并沒有回答斯坦福大學或密西根大學,而回答的是“蒙臺梭利小學”自由自在的學習沒有任一消極輸入的方式。在蒙臺梭利教育的環(huán)境下,他們學會了“自己的事,自己負責,自己解決”是這樣的積極教育方式賦予了他們鼓勵嘗試,積極自主,自我驅(qū)動的習慣,因而帶來了他們的成功。

        所以,每一個年輕人都要擁有一個積極、主動的心,你必須善于規(guī)劃和管理自己的事業(yè),為自己的人生做出最為重要的抉擇。沒有人比你更在乎你自己的事業(yè),沒有什么東西像積極主動的態(tài)度一樣更能體現(xiàn)你自己的獨立人格。

        正如美國詩人惠特曼《草葉集》里所寫的那樣:“我不能,別的任何人也不能代替你走過那條路;你必須自己去走。”

        你有選擇的權(quán)利:積極主動的七個步驟

        要達到積極主動的境界,我建議大家按照下面圖中所示的七個步驟,循序漸進地調(diào)整自己的心態(tài),培養(yǎng)自己的習慣,學習把握機遇、創(chuàng)造機遇的方法,并在積極展示自我的過程中收獲成功和快樂。

        步鄹一:擁有積極的態(tài)度,樂觀面對人生

        心理學家早已發(fā)現(xiàn):一個人被擊敗,不是因為外界環(huán)境的阻礙,而是取決于他對環(huán)境如何反應。中國國家男子足球隊前主教練米盧蒂諾維奇所說的“態(tài)度決定一切”就是這個意思。埋怨不會改變現(xiàn)實,但是積極的心態(tài)和行動可能改變一切。

        根據(jù)心理學家的統(tǒng)計,每個人每天大約會產(chǎn)生5萬個想法。如果你擁有積極的態(tài)度,那么你就能樂觀地、富有創(chuàng)造力地把這5萬個想法轉(zhuǎn)換成正面的能源和動力;如果你的態(tài)度是消極的,你就會顯得悲觀、軟弱、缺乏安全感,同時也會把這5萬個想法變成負面的障礙和阻力。

        消極的人允許或期望環(huán)境控制自己,喜歡一切聽別人安排,但在這樣的情況下,他不可能擁有控制自己命運的能力,也無法避免失敗的厄運;相反的,積極的人總是以不屈不撓、堅忍不拔的精神面對困難,他的成功是指日可待的。積極的人總是使用最樂觀的精神和最輝煌的經(jīng)驗支配、控制自己的人生;消極者則剛好相反,他們的人生總是處在過去的種種失敗與困惑的陰影里。

        有了積極的態(tài)度,并不能保證事事成功。積極的態(tài)度肯定會改變一個人的生活方式,但并不能保證他每件事都心想事成;可是,堅持消極的態(tài)度卻必敗無疑,我從來沒見過哪個持有消極態(tài)度的人能夠取得可持續(xù)的、真正的成功。

        當然,不是每一件事情都必須由自己來選擇,也不是每一件事情都可以由自己來主導。所以,在選擇積極態(tài)度的同時,我們必須保持平和的心態(tài),也就是我常說的那句話:

        有勇氣改變可以改變的事情,有胸懷接受不可改變的事情,有智慧來分辨兩者的不同。

        步鄹二:遠離被動的習慣,從小事做起

        消極被動的習慣是積極主動最大障礙,如果你從小就在消極、被動的環(huán)境下長大,你就更應該努力剔除自身所擁有的那些消極因素。

        例如,消極被動的人總是迷信宿命論,把不如意的事情紛紛歸罪于基因遺傳、星座、血型等因素,并由此變得自怨自艾,總是怪罪別人的不是,指摘環(huán)境的惡劣——如果這樣的想法成為習慣,他就會陷入消極被動的惡性循環(huán),難以自拔。

        你有選擇的權(quán)利:年輕人遠離消極被動的5個建議

        步驟一、不要盲目聽信人言,應冷靜辨析,積極求證

        現(xiàn)在,網(wǎng)上經(jīng)常流傳著各種謠言。如果盲目輕信這些謠言,你就會被某些別有用心的人左右。例如,有同學發(fā)信來說:“自己想讀一個民辦學校的課程,因為它可以發(fā)‘英國劍橋大學的學位’。”冷靜辨析應該會告訴你:在這樣“天上掉餡餅”的事情里總會暗藏著什么圈套。然后只要到搜索引擎積極求證,馬上就可辨其真?zhèn)巍?/p>

        此外,有許多同學不懂得主動搜尋和驗證信息的方法或重要性。有不少同學請我?guī)退夷衬炒髮W的信息,甚至,還有的同學向我詢問某個單詞的意義和用法——實際上,這些信息在網(wǎng)上只要簡單搜索一下,就能找到答案。因此,當我每次查出答案后,總是告誡這些同學說:

        “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就自己到網(wǎng)上去找,不要急著去問別人;如果你聽到了什么,不要盲目信從,應當自己主動去網(wǎng)上求證。”

        步驟二、不要讓事情找上你,應主動對事情施加影響

        每一件發(fā)生在你身上的事都應該是因你的決定而發(fā)展、變化的,而不應該是因為你無所作為才變成現(xiàn)實的。

        有位同學告訴我說:“我申請了兩個工作,其中,我比較喜歡的那份競爭激烈的工作,但同學們也都在爭取那份工作。我現(xiàn)在只好選擇等待,如果那家公司不聘請我,我就到另一家公司去。”

        我很驚訝地問他:“既然你很喜歡第一份工作,為什么你這么被動,只知道等待而不去主動爭取呢?”

        不要忘了,被動就是棄權(quán),不做決定也是一種決定。

        在微軟工作的華人都知道郭蓓菁,一位小巧玲瓏、年輕活潑的女孩。見她第一眼你可能很驚訝她是微軟最資深的華人經(jīng)理之一。但是如果你和她交談一分鐘,你就會一點也不驚訝了。她講的每一句話流露了自信和積極樂觀的領(lǐng)導力,和嚴謹?shù)倪壿嫼蛻?zhàn)略思想。她曾告訴我她積極主動的一個故事:

        “我十六歲從中國移民到美國。我到美國后六個月就必須參加SAT考試。那時我英語口語已經(jīng)不差,但是文法、字匯、作文都很不行。雖然我的SAT數(shù)學考了780分(接近滿分800分),但是英語只考了280分。如果交白卷也有200分,你就可以想象280分是多么糟糕!但是我依然滿懷希望地申請了加州大學的電機工程系。”

        “由于我的英語SAT分數(shù)太低,我的申請表很可能沒有被閱讀就被直接被拒絕了。但是我不服輸,我深信如果我被錄取,我會是一個成功的工程師。于是,我決定‘上訴’。”

        “我直接寫了一封信給加州大學的工學院長。在信里,我做了自我介紹,我自豪地描述了我在理工方面的成就,解釋了我剛到美國六個月的英語問題,強調(diào)了我的學習能力和刻苦精神。最后,我說:‘院長女士,如果你錄取我,我保證我會成為貴校的的財產(chǎn)。’”

        “兩天后,院長約談了我。我和她面談時,她看出我的英語其實已經(jīng)進步很快。我對她當面保證我的英語會學的和美國同學一樣好。一星期后,加州大學收回成命,決定錄取我。”

        步鄹三:對自己負責,把握自己的命運

        有位學生問我:“這個世界到底是不是公平的?”這個問題在“開復學生網(wǎng)”上引起了一場大討論。有些同學認為世界公平,一個人只要有志氣就一定能克服一切障礙;也有些同學認為世界級端不公平,因為無論是財富、天賦還是運氣,老天爺好像總是青睞別人。

        對此,我的回答是:一切都靠命運(宿命論)和一切都靠自己(人定勝天)都是不合適的。

        每一個人都有選擇,都有機會,但是,先天和環(huán)境因素造成每個人的機會多少不同。所以,這個世界不是完全公平的。但如果你因為世界不公平而放棄了自己的機會和選擇,那就是你自己的責任,就不能怪世界不公平了。

        舉一個比喻。有些人出生時就因為遺傳的原因,可能會在某個時候患上較嚴重的疾病。但這并不表明他一定會患病。如果他能把握機會,做正確的選擇,安排好自己的鍛煉和飲食,他很可能比誰都健康;但是,如果他就因為‘基因不好’就自暴自棄,那么他得病的幾率幾乎一定會成倍增加。

        所以,凡事都要想清楚,什么是自己不能改變而必須接受的,什么是自己可以選擇的,什么是自己必須勇敢挑戰(zhàn)的。當你碰到不可改變的事情時,要勇敢地接受它,不要把時間浪費在悔恨、羨慕和嫉妒上。你應該做的事是積極主動地抓住命運中你可以選擇、可以改變、可以最大化你的影響力的部分。

        還有,就算在最艱苦的時候,當你感覺命運已拋你而去時,你總是有選擇的。就像弗蘭克說的:“在任何極端的環(huán)境里,人們總會擁有一種最后的自由,那就是選擇自己的態(tài)度的自由。”

        “積極主動”的含義不僅限于主動決定并推動事情的進展,還意味著人必須為自己負責。責任感是一個很重要的觀念,積極主動的人不會把自己的行為歸咎于環(huán)境或他人。他們在待人接物時,總會根據(jù)自身的原則或價值觀,做有意識的、負責任的抉擇,而非完全屈從于外界環(huán)境的壓力。

        對自己負責的人會勇敢地面對人生。大家不要把不確定的或困難的事情一味擱置起來。比方說,有些同學認為英語重要,但學校不考試時,自己就不學英語;或者,有些同學覺得自己需要參加社團鍛煉溝通能力,但因為害羞就不積極報名。對此,我們必須認識到,不去解決也是一種解決,不做決定也是一個決定,消極的解決和決定將使你面前的機會喪失殆盡,你終有一天會付出沉重的代價。

        有同學問我:“不確定時,該如何負責?”其實,就算你不確定自己想要什么,你至少應該知道自己不要什么;就算你不能積極爭取你最想要的,至少也應積極避免你最不想要的。

        如果你想做一個積極主動、對自己負責的人,我建議你立即行動起來,按照以下幾點嚴格要求自己:

        以一整天時間,傾聽自己以及四周人們的語言,注意是否有“但愿”、“我辦不到”或“我不得不”等字眼出現(xiàn)。

        依據(jù)過去的經(jīng)驗,設想一下,自己近期內(nèi)是否會遭遇一些令人退縮逃避的情況?這種情況處在你自己的影響范圍之內(nèi)嗎?你應該如何本著積極主動的原則加以應對?請在腦海中一一模擬。

        從工作或日常生活中,找出一個令你備感挫折的事情。想一想,它屬于哪一類,是可以直接控制的事情,還是可以間接控制的事情,抑或根本無法控制的事情?然后在自己的影響范圍內(nèi)尋找解決方案并付諸行動。

        鍛煉自己積極主動的意識。在下30天內(nèi),專注于自己影響范圍內(nèi)的事物,對自己許下承諾,并予以兌現(xiàn);做一支照亮他人的蠟燭,而非評判對錯的法官;以身作則,不要只顧批評;解決問題,不要制造問題;不必怪罪別人或為自己文過飾非,不怨天,不尤人;別活在父母、同事或社會的蔭庇之下,善用天賦的獨立意志,為自己的行為與幸福負責。試行積極主動的三十天訓練法,觀察一下,自己的影響范圍在訓練之后是否有所變化?

      點擊下頁還有更多>>>李開復給中國大學生的信第5封:你有選擇的權(quán)利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