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那眼井經典散文
金秋十月,地處楓葉飄落的大山,王正慶老人安詳?shù)刈吡,永遠離開他深愛的親人,生命定格在87歲。每當路過碑碑坳(地名)看到那眼井,懷念之情油然而生。
年輕的王正慶在縣農經局工作,是一名機關干部。由于工作勤奮學習刻苦為人耿直處事果敢,很快成為單位一名得力干將。其實,說王正慶是一名機關干部,還不如說是一名鄉(xiāng)村播種機。常年在向陽鎮(zhèn)蹲點,從事農業(yè)生產工作,對農作物種植進行技術指導和科技傳授,幫助村民改良低產田,大力推廣良種良法新技術。多年實踐經驗的積累,為糧食產量大幅提升提供了技術支撐,徹底解決當?shù)卮迕竦臏仫枂栴},所到之處深受村民的普遍歡迎。在當?shù),每每提起他的名字幾乎是家喻戶曉老孺皆知。由于工作出色,成績顯著,深得單位領導的'充分肯定和同事們的高度評價,幾年就成為單位一名骨干力量,一致被大家稱為“土專家”。
歲月在眨眼之間一晃而過,草木在枯榮之間不斷輪回。告別30多年工作生涯的王正慶決然回到深處大山的老家乜席(地名)安度晚年。由于地處大石山,交通極為不便,運送物資都是依靠人力肩挑背馱來完成,體力消耗極大。徒手行走在彎彎曲曲的羊腸山道上,即使是陰天也能讓人汗流浹背,身負重物更是大汗淋漓,口干舌燥。因此,村民出行常常自備茶水或涼水解渴,十分不便。為解決村民出行“解渴”這一現(xiàn)狀,在途經鄉(xiāng)政府的碑碑坳(地名)上,大舅爺便自掏腰包購買水泥,號召村民投工投勞,經過幾天辛勤勞作,一眼約兩個平方立米水井完工。同時,為安全起見,還將井口封住,只留約成人頭顱大小的取水口。從此,村民不再為渴而憂,路人不再因水而困。清冽甘甜的井水源源不斷地流入村民和過往行人的心田,涼爽滋潤著每個人。
其實,古稀之年的王正慶是一位深受村民尊敬的長者,由于德高望重,村中大小事他都參與其中。那時,正值國家全面實施大石山區(qū)基礎設施建設大會戰(zhàn),工程建設如火如荼輪番登場。王正慶雖年逾古稀依然身先士卒率先垂范,甚至是身體力行,積極參與到各項目建設中,起到了“領頭雁”應有的作用。經過幾年的攻堅實施,各項基礎設施建設相繼完成,徹底改變了山村行路難、飲水難、用電難等三大難題。
如今,家家戶戶建起了寬敞漂亮的平房,村容村貌發(fā)生翻天覆地巨大變化,村民過上了衣食無憂舒適的生活。而為人正直生活簡樸一生的大舅爺卻已老去,可精神依然矍鑠,但肌體始終無法抵御歲月的吞噬。
時間如利劍,無情剝去老人的靈魂。大舅爺離世的消息不脛而走,在外務工和工作的鄉(xiāng)親以及生前好友紛紛趕來,為王正慶守孝,看望老人最后一眼,送老人最后一程,別離依依溢于言表。家人將老人安葬于青絲(地名)叢林中,守護著退耕還林時親手種下的樹木。
人生一世草生一秋,睹物思人情義難卻。老人雖已騰云駕鶴西去,但給家人留下無盡的思念。躺臥在碑碑坳(地名)上的那眼井,依舊靜靜等待過往的人群。清冽甘甜的井水依然滋潤著過往的每一個人。
安息吧,王正慶,愿您老一路走好。
【懷念那眼井經典散文】相關文章:
2.懷念昨天經典散文
3.懷念母親經典散文
5.懷念父親經典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