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禪優(yōu)美散文
不知為何,我就是對古意的東西有一種喜愛,這種喜愛是莫名的也是說不清道不明的,但我想大部分人對自己喜愛的事物應(yīng)該也是道不明的,這種對帶有古意事物的喜愛可能是在我幼時就有的,家里的人都信奉佛教,每年總會去寺廟燒香祈福,奶奶年齡雖大但還真是一個執(zhí)著的信女,每次看到她邁著年邁的身體向寺廟的臺階上走著的時候,心中總是感嘆太厲害了,可能是當(dāng)時不懂事,經(jīng)常反抗去看寺廟,但每次都是反抗無果,直到后來我也不再反抗,可能是年歲漸漸大了起來,對寺廟開始有了敬畏之情,覺得寺廟神圣,莊嚴而不可褻瀆。
往往寺廟建于山巔或半山腰再或者稍微再往下一點,但到底都是比平地要高出那么幾分的,我想大概就是為了表現(xiàn)寺廟的莊嚴吧,畢竟在佛教里寺廟里供奉的都是掌管個個人間事物的神靈,家附近到有一座小廟堂,近幾年翻新了覺得更是氣勢恢弘,古色古香,但總覺得倒不如前些年的古舊點好,這種新的古色古香倒是令我不喜,舊時的它是古樸的,可能因為只是一座小廟,拜祭的人也不是很多,但是總還是會有些香火,大約是讀初中的時候(具體時間也記不清了)跟著奶奶一起去的,當(dāng)時正是正月,剛過完年都急著去燒香祈求來年的風(fēng)調(diào)雨順,出入平安,所以廟里人聲鼎沸,香火繚繞,我跟著奶奶從外處進來時映入眼簾的便是有著雕花裝飾的木門,木門內(nèi)便是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還有些叫不出名的神靈的供奉之地,這是正殿,從外處進到里面要邁過檻,就是舊時府邸都會在門底修上一條檻,喚作門檻,估計現(xiàn)在應(yīng)該很少見了,但是在寺廟里是到處可見,邁出腿前,奶奶跟我說要記住你進門是邁的哪條腿,出去要邁另一條,我好奇的問她為什么,她皺皺眉只是跟我說她也不清楚照做就好,我點點頭,邁了右腿,奶奶便去擺盤叫我不要亂走,我隨口答應(yīng)了一句,便在她走了之后四處走動起來。
繞過了正殿的供奉的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那些神靈,便來到了正殿的后方,原來后方是觀音菩薩,聽老一輩的說菩薩有很多種,不過我也認不清,只管叫觀音菩薩,不過我認出她是女相的觀音,聽說舊時還有男相的觀音,不過流傳不多了,抬頭看,便會看到觀音菩薩的臉面如冠玉,白皙美麗,眉毛是纖長的'柳葉眉,眼睛是有點丹鳳眼,挺立的鼻梁,殷紅的唇,看著倒是美麗非凡,再往下看,她穿著舊時的古裝,顏色好像是青釉色的,一只手持凈瓶,另一只手拿著揮灑仙水的柳條,似是要揮灑給人間的模樣,讓善男信女們都蒙受她的恩澤,看過了觀音菩薩,便繞去了偏殿。
?其實走那么一分鐘就可以到了偏殿,但是我在通往偏殿的小徑上停留了很久,原因是我在欣賞這路邊的風(fēng)景停住了腳步,這條通往偏殿的小徑邊是花團錦簇,綠茵繽紛,但是并不讓人覺得有浮華之感甚至連炫麗之感也無從談起,因為這徑旁的乃是“花之隱逸者”---菊矣,高雅而莊重,路上還有一個僧人在打掃,將小徑上的落葉拂去,當(dāng)時覺得這幅景應(yīng)該還缺什么,今天看來應(yīng)該缺一棵樹,一顆菩提樹,慧能大師曾言“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彪m然至今也不大懂其中的奧妙所在,但是總覺得寺廟里該有顆菩提樹,所以當(dāng)時才覺得少那么些什么吧,腳下是灰白的石板,一塊塊已經(jīng)斑駁的石板鋪就了這條小徑,鋪就人們祈求上天的道路,思量間就聽到奶奶喚我的聲音,我急忙回神應(yīng)了,隨后便放下這對佛意粗淺的想法,跟著奶奶走了,就連出門要邁另外一只腳也忘了。
?回去的路上,看著我離它越來越遠,它離我越來越遠,心中突然覺得有一種不舍,我想應(yīng)該我喜歡上了佛寺給我感覺,不是盲目的崇拜,也不是虛化的祈求,而是真真切切的有那么些寧靜,能給我這個執(zhí)拗的人帶來輕松,現(xiàn)在想想或許那個時候就注定我會喜歡佛意,直至今天。
?前些日子,又是一次祭拜,我懷著崇敬的心里跟著奶奶又去了一次,然而時間的變遷給了它新的磚瓦,新的裝修,新的水泥路…….一切都是新的了,就連之前記得的菩薩也換了新,看著依舊絡(luò)繹不絕的寺廟,我卻覺得有些哀傷,繼而走到小徑,發(fā)現(xiàn)那斑駁的石板也在裝修的時候換成了現(xiàn)代化的水泥路,路旁也不是那么多的花草,都是工整的擺放,路上也沒有什么落葉,想是被僧人掃去了,往遠看卻看見一個僧侶正在玩著手機,我掉頭回去,直至走出寺廟我才松了一口氣,這座現(xiàn)代化的寺廟已經(jīng)不能給我當(dāng)初的感受,還是讓心中的寺廟就這么保留著吧,畢竟它已經(jīng)被迫重生而我卻停滯不前了。
【參禪優(yōu)美散文】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