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童年的記憶的經典散文
在童年的記憶里,最向往的事莫過于過年,其次才是孫悟空的上天入海伏魔降妖七十二變化。
一交臘月,便有了鞭炮聲兒零零星星在山谷里回蕩,這只有隔梁兒的二狗才有不到年節(jié)就有鞭炮的優(yōu)厚待遇。二狗屋里不光有炮聲,有吃不完的糖果點心糖棗餅干還有鼓鼓囊囊的衣兜里塞滿永遠讓伙伴們垂涎的企盼。在心里暗暗埋怨父親咋不像二狗爹一樣在供銷社當營業(yè)員強似在其它行業(yè)里混差事。
父親雖不是營業(yè)員,卻也總給家里帶來無限希望。每到年關,褪了色的挎包里隔三差五會有吃的用的帶回。一手瀟灑的毛筆字讓山民的院落貼滿吉慶,巧手繪雕剪裁的燈籠畫窗花讓山村充滿濃濃的`年味兒。劈柴擔水掃除的重體力活兒自然就落到母親的肩上。臘月二十三送灶君上天,果盤里盛滿誘人的蘋果、花生、葵花籽,那一摞燒餅更是讓我徹夜不眠。夜深人靜的時候,忙碌了一整天的母親帶著我們姊妹幾個匍匐在灶臺前膜拜,不住嘴兒地禱告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我跟在身后莫名其妙地一臉虔誠叩頭作揖,心思卻操在瓜果燒餅上,眼睛不離果盤左右。三柱香煙霧繚繞,一盞煤油燈將廚房照耀的一片通明,父親每隔一刻要去續(xù)香的,要守護到五更才能撤下供品。
祖上傳下的規(guī)矩真好,二十三送灶二十四小年,多過一個節(jié)日。二十三送灶君上朝天,真正能享受到實惠的是家中的孩童,撤下的供品總要分得半捧花生兩三顆糖果。這糖果隔半天舔一嘴,若計劃得好,一直能甜到臘月三十呢。
二十八炸果子炸麻花,在灶房門口晃悠著聞鍋里飄散的油煙子。灶房是斷然沒資格進的,最忌諱鍋臺跟前亂說話,香油金貴的很,亂說亂跑會把油弄折。偶爾遞出來半根麻花,把嘴堵得連呼吸都謹慎起來。
盼了一年到頭兒,真正坐到團年飯桌上已近午夜時分。這桌飯已敬過祖先,在燒香、叩頭、作揖之后,一家人才擠到方桌上,雖說房前屋后張貼了童言不忌,照樣不敢隨便說話,特別是死呀窮呀丟呀之類的字眼兒,從臘月十幾就開始禁口,更何況是在團年飯的莊嚴場合。這些規(guī)程是上輩傳下來的,從父親虔誠的態(tài)度里映射出祖上往日家業(yè)的興盛和禮儀家風。菜湯也是不敢往碗里倒,不然在來年一出門會遭遇陰雨天氣,讓要行走的路沒有干燥的時候
嶄新的衣裳穿上身兒,張狂得東奔西跑坐也不是站不是,再加上衣兜里那幾毛壓歲錢,著實讓人不得安寧。直到山桃花開了還依然沉浸在濃濃的年的興奮里。
如今,對年的期盼再不那么強烈了,年節(jié)吃的穿的平日里就有。不變的是對親人的思念,對未來的憧憬,還有吃飽穿暖后對藝術的孜孜追求
【關于童年的記憶的經典散文】相關文章:
8.童年的經典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