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综合色一综合色88欧美|久久er热在这里只有精品66|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不卡|日本精品动漫二区三区

    1. <address id="l3apk"><var id="l3apk"><source id="l3apk"></source></var></address>

      數(shù)學高考知識點總結

      時間:2022-12-06 15:16:22 高考數(shù)學 我要投稿

      數(shù)學高考知識點總結

        總結是在一段時間內對學習和工作生活等表現(xiàn)加以總結和概括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幫助我們有尋找學習和工作中的規(guī)律,不如立即行動起來寫一份總結吧?偨Y怎么寫才不會千篇一律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數(shù)學高考知識點總結,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數(shù)學高考知識點總結

      數(shù)學高考知識點總結1

        三角函數(shù)。

        注意歸一公式、誘導公式的正確性。

        數(shù)列題。

        1、證明一個數(shù)列是等差(等比)數(shù)列時,最后下結論時要寫上以誰為首項,誰為公差(公比)的等差(等比)數(shù)列;

        2、最后一問證明不等式成立時,如果一端是常數(shù),另一端是含有n的式子時,一般考慮用放縮法;如果兩端都是含n的式子,一般考慮數(shù)學歸納法(用數(shù)學歸納法時,當n=k+1時,一定利用上n=k時的假設,否則不正確。利用上假設后,如何把當前的式子轉化到目標式子,一般進行適當?shù)姆趴s,這一點是有難度的。簡潔的方法是,用當前的式子減去目標式子,看符號,得到目標式子,下結論時一定寫上綜上:由①②得證;

        3、證明不等式時,有時構造函數(shù),利用函數(shù)單調性很簡單

        立體幾何題。

        1、證明線面位置關系,一般不需要去建系,更簡單;

        2、求異面直線所成的角、線面角、二面角、存在性問題、幾何體的'高、表面積、體積等問題時,要建系;

        3、注意向量所成的角的余弦值(范圍)與所求角的余弦值(范圍)的關系。

        概率問題。

        1、搞清隨機試驗包含的所有基本事件和所求事件包含的基本事件的個數(shù);

        2、搞清是什么概率模型,套用哪個公式;

        3、記準均值、方差、標準差公式;

        4、求概率時,正難則反(根據(jù)p1+p2+……+pn=1);

        5、注意計數(shù)時利用列舉、樹圖等基本方法;

        6、注意放回抽樣,不放回抽樣;

        正弦、余弦典型例題。

        1、在△ABC中,∠C=90°,a=1,c=4,則sinA的值為

        2、已知α為銳角,且,則α的度數(shù)是()A、30°B、45°C、60°D、90°

        3、在△ABC中,若,∠A,∠B為銳角,則∠C的度數(shù)是()A、75°B、90°C、105°D、120°

        4、若∠A為銳角,且,則A=()A、15°B、30°C、45°D、60°

        5、在△ABC中,AB=AC=2,AD⊥BC,垂足為D,且AD=,E是AC中點,EF⊥BC,垂足為F,求sin∠EBF的值。

        正弦、余弦解題訣竅。

        1、已知兩角及一邊,或兩邊及一邊的對角(對三角形是否存在要討論)用正弦定理。

        2、已知三邊,或兩邊及其夾角用余弦定理

        3、余弦定理對于確定三角形形狀非常有用,只需要知道角的余弦值為正,為負,還是為零,就可以確定是鈍角。直角還是銳角。

      數(shù)學高考知識點總結2

        一、高考數(shù)學中有函數(shù)、數(shù)列、三角函數(shù)、平面向量、不等式、立體幾何等九大章節(jié)

        主要是考函數(shù)和導數(shù),因為這是整個高中階段中最核心的部分,這部分里還重點考察兩個方面:第一個函數(shù)的性質,包括函數(shù)的單調性、奇偶性;第二是函數(shù)的解答題,重點考察的是二次函數(shù)和高次函數(shù),分函數(shù)和它的一些分布問題,但是這個分布重點還包含兩個分析。

        二、平面向量和三角函數(shù)

        對于這部分知識重點考察三個方面:是劃減與求值,第一,重點掌握公式和五組基本公式;第二,掌握三角函數(shù)的圖像和性質,這里重點掌握正弦函數(shù)和余弦函數(shù)的性質;第三,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來解三角形,這方面難度并不大。

        三、數(shù)列

        數(shù)列這個板塊,重點考兩個方面:一個通項;一個是求和。

        四、空間向量和立體幾何

        在里面重點考察兩個方面:一個是證明;一個是計算。

        五、概率和統(tǒng)計

        概率和統(tǒng)計主要屬于數(shù)學應用問題的范疇,需要掌握幾個方面:……等可能的概率;……事件;獨立事件和獨立重復事件發(fā)生的概率。

        六、解析幾何

        這部分內容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需要掌握幾類問題,第一類直線和曲線的位置關系,要掌握它的通法;第二類動點問題;第三類是弦長問題;第四類是對稱問題;第五類重點問題,這類題往往覺得有思路卻沒有一個清晰的答案,但需要要掌握比較好的`算法,來提高做題的準確度。

        七、壓軸題

        同學們在最后的備考復習中,還應該把重點放在不等式計算的方法中,難度雖然很大,但是也切忌在試卷中留空白,平時多做些壓軸題真題,爭取能解題就解題,能思考就思考。

      數(shù)學高考知識點總結3

        考點一:集合與簡易邏輯

        集合部分一般以選擇題出現(xiàn),屬容易題。重點考查集合間關系的理解和認識。近年的試題加強了對集合計算化簡能力的考查,并向無限集發(fā)展,考查抽象思維能力。在解決這些問題時,要注意利用幾何的直觀性,并注重集合表示方法的轉換與化簡。簡易邏輯考查有兩種形式:一是在選擇題和填空題中直接考查命題及其關系、邏輯聯(lián)結詞、“充要關系”、命題真?zhèn)蔚呐袛、全稱命題和特稱命題的否定等,二是在解答題中深層次考查常用邏輯用語表達數(shù)學解題過程和邏輯推理。

        考點二:函數(shù)與導數(shù)

        函數(shù)是高考的重點內容,以選擇題和填空題的為載體針對性考查函數(shù)的定義域與值域、函數(shù)的性質、函數(shù)與方程、基本初等函數(shù)(一次和二次函數(shù)、指數(shù)、對數(shù)、冪函數(shù))的應用等,分值約為10分,解答題與導數(shù)交匯在一起考查函數(shù)的性質。導數(shù)部分一方面考查導數(shù)的運算與導數(shù)的幾何意義,另一方面考查導數(shù)的簡單應用,如求函數(shù)的'單調區(qū)間、極值與最值等,通常以客觀題的形式出現(xiàn),屬于容易題和中檔題,三是導數(shù)的綜合應用,主要是和函數(shù)、不等式、方程等聯(lián)系在一起以解答題的形式出現(xiàn),如一些不等式恒成立問題、參數(shù)的取值范圍問題、方程根的個數(shù)問題、不等式的證明等問題。

        考點三:三角函數(shù)與平面向量

        一般是2道小題,1道綜合解答題。小題一道考查平面向量有關概念及運算等,另一道對三角知識點的補充。大題中如果沒有涉及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應用,可能就是一道和解答題相互補充的三角函數(shù)的圖像、性質或三角恒等變換的題目,也可能是考查平面向量為主的試題,要注意數(shù)形結合思想在解題中的應用。向量重點考查平面向量數(shù)量積的概念及應用,向量與直線、圓錐曲線、數(shù)列、不等式、三角函數(shù)等結合,解決角度、垂直、共線等問題是“新熱點”題型。

        考點四:數(shù)列與不等式

        不等式主要考查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一元二次不等式組和簡單線性規(guī)劃問題、基本不等式的應用等,通常會在小題中設置1到2道題。對不等式的工具性穿插在數(shù)列、解析幾何、函數(shù)導數(shù)等解答題中進行考查。在選擇、填空題中考查等差或等比數(shù)列的概念、性質、通項公式、求和公式等的靈活應用,一道解答題大多凸顯以數(shù)列知識為工具,綜合運用函數(shù)、方程、不等式等解決問題的能力,它們都屬于中、高檔題目。

        考點五:立體幾何與空間向量

        一是考查空間幾何體的結構特征、直觀圖與三視圖;二是考查空間點、線、面之間的位置關系;三是考查利用空間向量解決立體幾何問題:利用空間向量證明線面平行與垂直、求空間角等(文科不要求)。在高考試卷中,一般有1~2個客觀題和一個解答題,多為中檔題。

        考點六:解析幾何

        一般有1~2個客觀題和1個解答題,其中客觀題主要考查直線斜率、直線方程、圓的方程、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圓錐曲線的定義應用、標準方程的求解、離心率的計算等,解答題則主要考查直線與橢圓、拋物線等的位置關系問題,經常與平面向量、函數(shù)與不等式交匯,考查一些存在性問題、證明問題、定點與定值、最值與范圍問題等。

        考點七:算法復數(shù)推理與證明

        高考對算法的考查以選擇題或填空題的形式出現(xiàn),或給解答題披層“外衣”?疾榈臒狳c是流程圖的識別與算法語言的閱讀理解。算法與數(shù)列知識的網絡交匯命題是考查的主流。復數(shù)考查的重點是復數(shù)的有關概念、復數(shù)的代數(shù)形式、運算及運算的幾何意義,一般是選擇題、填空題,難度不大。推理證明部分命題的方向主要會在函數(shù)、三角、數(shù)列、立體幾何、解析幾何等方面,單獨出題的可能性較小。對于理科,數(shù)學歸納法可能作為解答題的一小問。

      數(shù)學高考知識點總結4

        1、課程內容:

        必修課程由5個模塊組成:

        必修1:集合、函數(shù)概念與基本初等函數(shù)(指、對、冪函數(shù))

        必修2:立體幾何初步、平面解析幾何初步。

        必修3:算法初步、統(tǒng)計、概率。

        必修4:基本初等函數(shù)(三角函數(shù))、平面向量、三角恒等變換。

        必修5:解三角形、數(shù)列、不等式。

        以上是每一個高中學生所必須學習的。

        上述內容覆蓋了高中階段傳統(tǒng)的數(shù)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主要部分,其中包括集合、函數(shù)、數(shù)列、不等式、解三角形、立體幾何初步、平面解析幾何初步等。不同的是在保證打好基礎的同時,進一步強調了這些知識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和實際應用,而不在技巧與難度上做過高的要求。

        此外,基礎內容還增加了向量、算法、概率、統(tǒng)計等內容。

        2、重難點及考點:

        重點:函數(shù),數(shù)列,三角函數(shù),平面向量,圓錐曲線,立體幾何,導數(shù)

        難點:函數(shù)、圓錐曲線

        高考相關考點:

       、偶吓c簡易邏輯:集合的概念與運算、簡易邏輯、充要條件

        ⑵函數(shù):映射與函數(shù)、函數(shù)解析式與定義域、值域與最值、反函數(shù)、三大性質、函數(shù)圖象、指數(shù)與指數(shù)函數(shù)、對數(shù)與對數(shù)函數(shù)、函數(shù)的應用

       、菙(shù)列:數(shù)列的'有關概念、等差數(shù)列、等比數(shù)列、數(shù)列求和、數(shù)列的應用

       、热呛瘮(shù):有關概念、同角關系與誘導公式、和、差、倍、半公式、求值、化簡、證明、三角函數(shù)的圖象與性質、三角函數(shù)的應用

        ⑸平面向量:有關概念與初等運算、坐標運算、數(shù)量積及其應用

       、什坏仁剑焊拍钆c性質、均值不等式、不等式的證明、不等式的解法、絕對值不等式、不等式的應用

        ⑺直線和圓的方程:直線的方程、兩直線的位置關系、線性規(guī)劃、圓、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

       、虉A錐曲線方程:橢圓、雙曲線、拋物線、直線與圓錐曲線的位置關系、軌跡問題、圓錐曲線的應用

       、椭本、平面、簡單幾何體:空間直線、直線與平面、平面與平面、棱柱、棱錐、球、空間向量

       、闻帕小⒔M合和概率:排列、組合應用題、二項式定理及其應用

       、细怕逝c統(tǒng)計:概率、分布列、期望、方差、抽樣、正態(tài)分布

       、袑(shù):導數(shù)的概念、求導、導數(shù)的應用

       、褟蛿(shù):復數(shù)的概念與運算

      數(shù)學高考知識點總結5

        表達式:(a+b)(a-b)=a^2-b^2,兩個數(shù)的和與這兩個數(shù)差的積,等于這兩個數(shù)的`平方差,這個公式就叫做乘法的平方差公式

        公式運用

        可用于某些分母含有根號的分式:

        1/(3-4倍根號2)化簡:

        1×(3+4倍根號2)/(3-4倍根號2)^2;=(3+4倍根號2)/(9-32)=(3+4倍根號2)/-23

        [解方程]

        x^2-y^2=1991

        [思路分析]

        利用平方差公式求解

        [解題過程]

        x^2-y^2=1991

        (x+y)(x-y)=1991

        因為1991可以分成1×1991,11×181

        所以如果x+y=1991,x-y=1,解得x=996,y=995

        如果x+y=181,x-y=11,x=96,y=85同時也可以是負數(shù)

        所以解有x=996,y=995,或x=996,y=-995,或x=-996,y=995或x=-996,y=-995

        或x=96,y=85,或x=96,y=-85或x=-96,y=85或x=-96,y=-85

        有時應注意加減的過程。

      數(shù)學高考知識點總結6

        1.數(shù)列的定義

        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數(shù)叫做數(shù)列,數(shù)列中的每一個數(shù)都叫做數(shù)列的項.

        (1)從數(shù)列定義可以看出,數(shù)列的數(shù)是按一定次序排列的,如果組成數(shù)列的數(shù)相同而排列次序不同,那么它們就不是同一數(shù)列,例如數(shù)列1,2,3,4,5與數(shù)列5,4,3,2,1是不同的數(shù)列.

        (2)在數(shù)列的定義中并沒有規(guī)定數(shù)列中的數(shù)必須不同,因此,在同一數(shù)列中可以出現(xiàn)多個相同的數(shù)字,如:-1的1次冪,2次冪,3次冪,4次冪,…構成數(shù)列:-1,1,-1,1,….

        (4)數(shù)列的項與它的項數(shù)是不同的,數(shù)列的項是指這個數(shù)列中的某一個確定的數(shù),是一個函數(shù)值,也就是相當于f(n),而項數(shù)是指這個數(shù)在數(shù)列中的位置序號,它是自變量的值,相當于f(n)中的n.

        (5)次序對于數(shù)列來講是十分重要的,有幾個相同的數(shù),由于它們的排列次序不同,構成的數(shù)列就不是一個相同的數(shù)列,顯然數(shù)列與數(shù)集有本質的區(qū)別.如:2,3,4,5,6這5個數(shù)按不同的次序排列時,就會得到不同的數(shù)列,而{2,3,4,5,6}中元素不論按怎樣的次序排列都是同一個集合.

        2.數(shù)列的分類

        (1)根據(jù)數(shù)列的項數(shù)多少可以對數(shù)列進行分類,分為有窮數(shù)列和無窮數(shù)列.在寫數(shù)列時,對于有窮數(shù)列,要把末項寫出,例如數(shù)列1,3,5,7,9,…,2n-1表示有窮數(shù)列,如果把數(shù)列寫成1,3,5,7,9,…或1,3,5,7,9,…,2n-1,…,它就表示無窮數(shù)列.

        (2)按照項與項之間的大小關系或數(shù)列的增減性可以分為以下幾類:遞增數(shù)列、遞減數(shù)列、擺動數(shù)列、常數(shù)列.

        3.數(shù)列的通項公式

        數(shù)列是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數(shù),其內涵的本質屬性是確定這一列數(shù)的規(guī)律,這個規(guī)律通常是用式子f(n)來表示的,

        這兩個通項公式形式上雖然不同,但表示同一個數(shù)列,正像每個函數(shù)關系不都能用解析式表達出來一樣,也不是每個數(shù)列都能寫出它的通項公式;有的數(shù)列雖然有通項公式,但在形式上,又不一定是的,僅僅知道一個數(shù)列前面的有限項,無其他說明,數(shù)列是不能確定的,通項公式更非.如:數(shù)列1,2,3,4,…,

        由公式寫出的后續(xù)項就不一樣了,因此,通項公式的歸納不僅要看它的前幾項,更要依據(jù)數(shù)列的構成規(guī)律,多觀察分析,真正找到數(shù)列的內在規(guī)律,由數(shù)列前幾項寫出其通項公式,沒有通用的方法可循.

        再強調對于數(shù)列通項公式的理解注意以下幾點:

        (1)數(shù)列的.通項公式實際上是一個以正整數(shù)集N.或它的有限子集{1,2,…,n}為定義域的函數(shù)的表達式.

        (2)如果知道了數(shù)列的通項公式,那么依次用1,2,3,…去替代公式中的n就可以求出這個數(shù)列的各項;同時,用數(shù)列的通項公式也可判斷某數(shù)是否是某數(shù)列中的一項,如果是的話,是第幾項.

        (3)如所有的函數(shù)關系不一定都有解析式一樣,并不是所有的數(shù)列都有通項公式.

        如2的不足近似值,精確到1,0.1,0.01,0.001,0.0001,…所構成的數(shù)列1,1.4,1.41,1.414,1.4142,…就沒有通項公式.

        (4)有的數(shù)列的通項公式,形式上不一定是的,正如舉例中的:

        (5)有些數(shù)列,只給出它的前幾項,并沒有給出它的構成規(guī)律,那么僅由前面幾項歸納出的數(shù)列通項公式并不.

      數(shù)學高考知識點總結7

       。1)先看“充分條件和必要條件”

        當命題“若p則q”為真時,可表示為p=>q,則我們稱p為q的充分條件,q是p的必要條件。這里由p=>q,得出p為q的充分條件是容易理解的。

        但為什么說q是p的必要條件呢?

        事實上,與“p=>q”等價的逆否命題是“非q=>非p”。它的意思是:若q不成立,則p一定不成立。這就是說,q對于p是必不可少的,因而是必要的。

       。2)再看“充要條件”

        若有p=>q,同時q=>p,則p既是q的充分條件,又是必要條件。簡稱為p是q的充要條件。記作p<=>q

       。3)定義與充要條件

        數(shù)學中,只有A是B的充要條件時,才用A去定義B,因此每個定義中都包含一個充要條件。如“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叫做平行四邊形”這一定義就是說,一個四邊形為平行四邊形的充要條件是它的兩組對邊分別平行。

        顯然,一個定理如果有逆定理,那么定理、逆定理合在一起,可以用一個含有充要條件的語句來表示。

        “充要條件”有時還可以改用“當且僅當”來表示,其中“當”表示“充分”。“僅當”表示“必要”。

        (4)一般地,定義中的條件都是充要條件,判定定理中的條件都是充分條件,性質定理中的“結論”都可作為必要條件。

        高考數(shù)學集合復習知識點

        1、集合的概念

        集合是數(shù)學中最原始的不定義的概念,只能給出,描述性說明:某些制定的且不同的對象集合在一起就稱為一個集合。組成集合的對象叫元素,集合通常用大寫字母A、B、C、…來表示。元素常用小寫字母a、b、c、…來表示。

        集合是一個確定的整體,因此對集合也可以這樣描述:具有某種屬性的對象的全體組成的一個集合。

        2、元素與集合的關系元素與集合的關系有屬于和不屬于兩種:元素a屬于集合A,記做a∈A;元素a不屬于集合A,記做a?A。

        3、集合中元素的特性

       。1)確定性:設A是一個給定的集合,x是某一具體對象,則x或者是A的元素,或者不是A的元素,兩種情況必有一種且只有一種成立。例如A={0,1,3,4},可知0∈A,6?A。

        (2)互異性:“集合張的元素必須是互異的”,就是說“對于一個給定的集合,它的任何兩個元素都是不同的”。

       。3)無序性:集合與其中元素的排列次序無關,如集合{a,b,c}與集合{c,b,a}是同一個集合。

        4、集合的分類

        集合科根據(jù)他含有的元素個數(shù)的多少分為兩類:

        有限集:含有有限個元素的集合。如“方程3x+1=0”的解組成的集合”,由“2,4,6,8,組成的集合”,它們的'元素個數(shù)是可數(shù)的,因此兩個集合是有限集。

        無限集:含有無限個元素的集合,如“到平面上兩個定點的距離相等于所有點”“所有的三角形”,組成上述集合的元素不可數(shù)的,因此他們是無限集。

        特別的,我們把不含有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記錯F,如{x?R|+1=0}。

        5、特定的集合的表示

        為了書寫方便,我們規(guī)定常見的數(shù)集用特定的字母表示,下面是幾種常見的數(shù)集表示方法,請牢記。

       。1)全體非負整數(shù)的集合通常簡稱非負整數(shù)集(或自然數(shù)集),記做N。

        (2)非負整數(shù)集內排出0的集合,也稱正整數(shù)集,記做N。或N+。

        (3)全體整數(shù)的集合通常簡稱為整數(shù)集Z。

        (4)全體有理數(shù)的集合通常簡稱為有理數(shù)集,記做Q。

       。5)全體實數(shù)的集合通常簡稱為實數(shù)集,記做R。

        不等式的解集:

        ①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數(shù)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②一個含有未知數(shù)的不等式的所有解,組成這個不等式的解集。

        ③求不等式解集的過程叫做解不等式。

        不等式的判定:

       、俪R姷牟坏忍栍小>”“<”“≤”“≥”及“≠”。分別讀作“大于,小于,小于等于,大于等于,不等于”,其中“≤”又叫作不大于,“≥”叫作不小于;

       、谠诓坏仁健癮>b”或“a

        ③不等號的開口所對的數(shù)較大,不等號的尖頭所對的數(shù)較小;

       、茉诹胁坏仁綍r,一定要注意不等式關系的關鍵字,如:正數(shù)、非負數(shù)、不大于、小于等等。

      數(shù)學高考知識點總結8

        高考數(shù)學知識點:軌跡方程的求解

        符合一定條件的動點所形成的圖形,或者說,符合一定條件的點的全體所組成的集合,叫做滿足該條件的點的軌跡.

        軌跡,包含兩個方面的問題:凡在軌跡上的點都符合給定的條件,這叫做軌跡的純粹性(也叫做必要性);凡不在軌跡上的點都不符合給定的條件,也就是符合給定條件的點必在軌跡上,這叫做軌跡的完備性(也叫做充分性).

        【軌跡方程】就是與幾何軌跡對應的代數(shù)描述。

        一、求動點的軌跡方程的基本步驟

       、苯⑦m當?shù)淖鴺讼,設出動點M的坐標;

       、矊懗鳇cM的集合;

       、沉谐龇匠=0;

        ⒋化簡方程為最簡形式;

       、禉z驗。

        二、求動點的軌跡方程的常用方法:求軌跡方程的方法有多種,常用的有直譯法、定義法、相關點法、參數(shù)法和交軌法等。

        ⒈直譯法:直接將條件翻譯成等式,整理化簡后即得動點的軌跡方程,這種求軌跡方程的方法通常叫做直譯法。

       、捕x法:如果能夠確定動點的軌跡滿足某種已知曲線的定義,則可利用曲線的定義寫出方程,這種求軌跡方程的方法叫做定義法。

       、诚嚓P點法:用動點Q的坐標x,y表示相關點P的坐標x0、y0,然后代入點P的坐標(x0,y0)所滿足的曲線方程,整理化簡便得到動點Q軌跡方程,這種求軌跡方程的方法叫做相關點法。

       、磪(shù)法:當動點坐標x、y之間的直接關系難以找到時,往往先尋找x、y與某一變數(shù)t的關系,得再消去參變數(shù)t,得到方程,即為動點的軌跡方程,這種求軌跡方程的方法叫做參數(shù)法。

       、到卉壏ǎ簩蓜忧方程中的參數(shù)消去,得到不含參數(shù)的方程,即為兩動曲線交點的軌跡方程,這種求軌跡方程的方法叫做交軌法。

        .直譯法:求動點軌跡方程的一般步驟

        ①建系——建立適當?shù)淖鴺讼?

       、谠O點——設軌跡上的任一點P(x,y);

       、哿惺健谐鰟狱cp所滿足的關系式;

       、艽鷵Q——依條件的特點,選用距離公式、斜率公式等將其轉化為關于X,Y的方程式,并化簡;

       、葑C明——證明所求方程即為符合條件的.動點軌跡方程。

        高考數(shù)學知識點:排列組合公式

        排列組合公式/排列組合計算公式

        排列P------和順序有關

        組合C-------不牽涉到順序的問題

        排列分順序,組合不分

        例如把5本不同的書分給3個人,有幾種分法."排列"

        把5本書分給3個人,有幾種分法"組合"

        1.排列及計算公式

        從n個不同元素中,任取m(m≤n)個元素按照一定的順序排成一列,叫做從n個不同元素中取出m個元素的一個排列;從n個不同元素中取出m(m≤n)個元素的所有排列的個數(shù),叫做從n個不同元素中取出m個元素的排列數(shù),用符號p(n,m)表示.

        p(n,m)=n(n-1)(n-2)……(n-m+1)=n!/(n-m)!(規(guī)定0!=1).

        2.組合及計算公式

        從n個不同元素中,任取m(m≤n)個元素并成一組,叫做從n個不同元素中取出m個元素的一個組合;從n個不同元素中取出m(m≤n)個元素的所有組合的個數(shù),叫做從n個不同元素中取出m個元素的組合數(shù).用符號

        c(n,m)表示.

        c(n,m)=p(n,m)/m!=n!/((n-m)!.m!);c(n,m)=c(n,n-m);

        3.其他排列與組合公式

        從n個元素中取出r個元素的循環(huán)排列數(shù)=p(n,r)/r=n!/r(n-r)!.

        n個元素被分成k類,每類的個數(shù)分別是n1,n2,...nk這n個元素的全排列數(shù)為

        n!/(n1!.n2!.....nk!).

        k類元素,每類的個數(shù)無限,從中取出m個元素的組合數(shù)為c(m+k-1,m).

        排列(Pnm(n為下標,m為上標))

        Pnm=n×(n-1)....(n-m+1);Pnm=n!/(n-m)!(注:!是階乘符號);Pnn(兩個n分別為上標和下標)=n!;0!=1;Pn1(n為下標1為上標)=n

        組合(Cnm(n為下標,m為上標))

        Cnm=Pnm/Pmm;Cnm=n!/m!(n-m)!;Cnn(兩個n分別為上標和下標)=1;Cn1(n為下標1為上標)=n;Cnm=Cnn-m

        20xx-07-0813:30

        公式P是指排列,從N個元素取R個進行排列。公式C是指組合,從N個元素取R個,不進行排列。N-元素的總個數(shù)R參與選擇的元素個數(shù)!-階乘,如9!=9.8.7.6.5.4.3.2.1

        從N倒數(shù)r個,表達式應該為n.(n-1).(n-2)..(n-r+1);

        因為從n到(n-r+1)個數(shù)為n-(n-r+1)=r

        舉例:

        Q1:有從1到9共計9個號碼球,請問,可以組成多少個三位數(shù)?

        A1:123和213是兩個不同的排列數(shù)。即對排列順序有要求的,既屬于“排列P”計算范疇。

        上問題中,任何一個號碼只能用一次,顯然不會出現(xiàn)988,997之類的組合,我們可以這么看,百位數(shù)有9種可能,十位數(shù)則應該有9-1種可能,個位數(shù)則應該只有9-1-1種可能,最終共有9.8.7個三位數(shù)。計算公式=P(3,9)=9.8.7,(從9倒數(shù)3個的乘積)

        Q2:有從1到9共計9個號碼球,請問,如果三個一組,代表“三國聯(lián)盟”,可以組合成多少個“三國聯(lián)盟”?

        A2:213組合和312組合,代表同一個組合,只要有三個號碼球在一起即可。即不要求順序的,屬于“組合C”計算范疇。

        上問題中,將所有的包括排列數(shù)的個數(shù)去除掉屬于重復的個數(shù)即為最終組合數(shù)C(3,9)=9.8.7/3.2.1

        排列、組合的概念和公式典型例題分析

        例1設有3名學生和4個課外小組.(1)每名學生都只參加一個課外小組;(2)每名學生都只參加一個課外小組,而且每個小組至多有一名學生參加.各有多少種不同方法?

        解(1)由于每名學生都可以參加4個課外小組中的任何一個,而不限制每個課外小組的人數(shù),因此共有種不同方法.

        (2)由于每名學生都只參加一個課外小組,而且每個小組至多有一名學生參加,因此共有種不同方法.

        點評由于要讓3名學生逐個選擇課外小組,故兩問都用乘法原理進行計算.

        例2排成一行,其中不排第一,不排第二,不排第三,不排第四的不同排法共有多少種?

        解依題意,符合要求的排法可分為第一個排、、中的某一個,共3類,每一類中不同排法可采用畫“樹圖”的方式逐一排出:

        ∴符合題意的不同排法共有9種.

        點評按照分“類”的思路,本題應用了加法原理.為把握不同排法的規(guī)律,“樹圖”是一種具有直觀形象的有效做法,也是解決計數(shù)問題的一種數(shù)學模型.

        例3判斷下列問題是排列問題還是組合問題?并計算出結果.

        (1)高三年級學生會有11人:①每兩人互通一封信,共通了多少封信?②每兩人互握了一次手,共握了多少次手?

        (2)高二年級數(shù)學課外小組共10人:①從中選一名正組長和一名副組長,共有多少種不同的選法?②從中選2名參加省數(shù)學競賽,有多少種不同的選法?

        (3)有2,3,5,7,11,13,17,19八個質數(shù):①從中任取兩個數(shù)求它們的商可以有多少種不同的商?②從中任取兩個求它的積,可以得到多少個不同的積?

        (4)有8盆花:①從中選出2盆分別給甲乙兩人每人一盆,有多少種不同的選法?②從中選出2盆放在教室有多少種不同的選法?

        分析(1)①由于每人互通一封信,甲給乙的信與乙給甲的信是不同的兩封信,所以與順序有關是排列;②由于每兩人互握一次手,甲與乙握手,乙與甲握手是同一次握手,與順序無關,所以是組合問題.其他類似分析.

        (1)①是排列問題,共用了封信;②是組合問題,共需握手(次).

        (2)①是排列問題,共有(種)不同的選法;②是組合問題,共有種不同的選法.

        (3)①是排列問題,共有種不同的商;②是組合問題,共有種不同的積.

        (4)①是排列問題,共有種不同的選法;②是組合問題,共有種不同的選法.

        例4證明.

        證明左式

        右式.

        ∴等式成立.

        點評這是一個排列數(shù)等式的證明問題,選用階乘之商的形式,并利用階乘的性質,可使變形過程得以簡化.

        例5化簡.

        解法一原式

        解法二原式

        點評解法一選用了組合數(shù)公式的階乘形式,并利用階乘的性質;解法二選用了組合數(shù)的兩個性質,都使變形過程得以簡化.

        例6解方程:(1);(2).

        解(1)原方程

        解得.

        (2)原方程可變?yōu)?/p>

        ∵,,

        ∴原方程可化為.

        即,解得

        高三數(shù)學三角函數(shù)公式

        銳角三角函數(shù)公式

        sin α=∠α的對邊 / 斜邊

        cos α=∠α的鄰邊 / 斜邊

        tan α=∠α的對邊 / ∠α的鄰邊

        cot α=∠α的鄰邊 / ∠α的對邊

        倍角公式

        Sin2A=2SinA?CosA

        Cos2A=CosA^2-SinA^2=1-2SinA^2=2CosA^2-1

        tan2A=(2tanA)/(1-tanA^2)

        (注:SinA^2 是sinA的平方 sin2(A) )

        三倍角公式

        sin3α=4sinα·sin(π/3+α)sin(π/3-α)

        cos3α=4cosα·cos(π/3+α)cos(π/3-α)

        tan3a = tan a · tan(π/3+a)· tan(π/3-a)

        三倍角公式推導

        sin3a

        =sin(2a+a)

        =sin2acosa+cos2asina

        輔助角公式

        Asinα+Bcosα=(A^2+B^2)^(1/2)sin(α+t),其中

        sint=B/(A^2+B^2)^(1/2)

        cost=A/(A^2+B^2)^(1/2)

        tant=B/A

        Asinα+Bcosα=(A^2+B^2)^(1/2)cos(α-t),tant=A/B

        降冪公式

        sin^2(α)=(1-cos(2α))/2=versin(2α)/2

        cos^2(α)=(1+cos(2α))/2=covers(2α)/2

        tan^2(α)=(1-cos(2α))/(1+cos(2α))

        推導公式

        tanα+cotα=2/sin2α

        tanα-cotα=-2cot2α

        1+cos2α=2cos^2α

        1-cos2α=2sin^2α

        1+sinα=(sinα/2+cosα/2)^2

        =2sina(1-sin2a)+(1-2sin2a)sina

        =3sina-4sin3a

        cos3a

        =cos(2a+a)

        =cos2acosa-sin2asina

        =(2cos2a-1)cosa-2(1-sin2a)cosa

        =4cos3a-3cosa

        sin3a=3sina-4sin3a

        =4sina(3/4-sin2a)

        =4sina[(√3/2)2-sin2a]

        =4sina(sin260°-sin2a)

        =4sina(sin60°+sina)(sin60°-sina)

        =4sina.2sin[(60+a)/2]cos[(60°-a)/2].2sin[(60°-a)/2]cos[(60°-a)/2]

        =4sinasin(60°+a)sin(60°-a)

        cos3a=4cos3a-3cosa

        =4cosa(cos2a-3/4)

        =4cosa[cos2a-(√3/2)2]

        =4cosa(cos2a-cos230°)

        =4cosa(cosa+cos30°)(cosa-cos30°)

        =4cosa.2cos[(a+30°)/2]cos[(a-30°)/2].{-2sin[(a+30°)/2]sin[(a-30°)/2]}

        =-4cosasin(a+30°)sin(a-30°)

        =-4cosasin[90°-(60°-a)]sin[-90°+(60°+a)]

        =-4cosacos(60°-a)[-cos(60°+a)]

        =4cosacos(60°-a)cos(60°+a)

        上述兩式相比可得

        tan3a=tanatan(60°-a)tan(60°+a)

        半角公式

        tan(A/2)=(1-cosA)/sinA=sinA/(1+cosA);

        cot(A/2)=sinA/(1-cosA)=(1+cosA)/sinA.

        sin^2(a/2)=(1-cos(a))/2

        cos^2(a/2)=(1+cos(a))/2

        tan(a/2)=(1-cos(a))/sin(a)=sin(a)/(1+cos(a))

        三角和

        sin(α+β+γ)=sinα·cosβ·cosγ+cosα·sinβ·cosγ+cosα·cosβ·sinγ-sinα·sinβ·sinγ

        cos(α+β+γ)=cosα·cosβ·cosγ-cosα·sinβ·sinγ-sinα·cosβ·sinγ-sinα·sinβ·cosγ

        tan(α+β+γ)=(tanα+tanβ+tanγ-tanα·tanβ·tanγ)/(1-tanα·tanβ-tanβ·tanγ-tanγ·tanα)

        兩角和差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

        tan(α+β)=(tanα+tanβ)/(1-tanα·tanβ)

        tan(α-β)=(tanα-tanβ)/(1+tanα·tanβ)

        和差化積

        sinθ+sinφ = 2 sin[(θ+φ)/2] cos[(θ-φ)/2]

        sinθ-sinφ = 2 cos[(θ+φ)/2] sin[(θ-φ)/2]

        cosθ+cosφ = 2 cos[(θ+φ)/2] cos[(θ-φ)/2]

        cosθ-cosφ = -2 sin[(θ+φ)/2] sin[(θ-φ)/2]

        tanA+tanB=sin(A+B)/cosAcosB=tan(A+B)(1-tanAtanB)

        tanA-tanB=sin(A-B)/cosAcosB=tan(A-B)(1+tanAtanB)

      數(shù)學高考知識點總結9

        一、函數(shù)

        1.函數(shù)的基本概念

        函數(shù)的概念,函數(shù)的單調性,函數(shù)的奇偶性,這些屬于函數(shù)的基本概念,已經在高一數(shù)學必修一中有了詳細的介紹,在此不再贅述。

        2.指數(shù)函數(shù)

        單調性是指數(shù)函數(shù)的重要性質,特別是函數(shù)圖象的無限伸展性,x軸是函數(shù)圖象的漸近線,當0+∞,y->0;當a>1時,x->-∞,y->0;當a>1時,a的值越大,第一象限內圖象越靠近y軸,遞增的速度越快;

        3.對數(shù)函數(shù)

        對數(shù)函數(shù)的性質是每年高考的必考內容之一,其中單調性和對數(shù)函數(shù)的定義域是熱點問題,其單調性取決于底數(shù)與“1”的大小關系.

        二、三角函數(shù)

        1.命題趨勢

        高考可能仍會將三角函數(shù)概念、同角三角函數(shù)的關系式和誘導公式作為基礎內容,融于三角求值、化簡及解三角形的.考查中.由該部分知識的基礎性決定這一部分知識可以和其他知識融合考查,高考中需要關注.

        2.三角函數(shù)式的化簡要遵循“三看”原則

       。1)一看“角”,這是最重要的一環(huán),通過看角之間的差別與聯(lián)系,把角進行合理的拆分,從而正確使用公式.

        (2)二看”函數(shù)名稱”,看函數(shù)名稱之間的差異,從而確定使用的公式,常見的有”切化弦”

       。3)三看”結構特征”,分析結構特征,可以幫助我們找到變形的方向,常見的有“遇到分式要通分”等.多做三角函數(shù)練習題會對更加熟悉的掌握三角函數(shù)有幫助,這里給大家推薦李老師教的三角函數(shù)解題法。

        三、導數(shù)

        1.導數(shù)的概念

        1)如果當Δx-->0時,Δy/Δx-->常數(shù)A,就說函數(shù)y=f(x)在點x0處可導,并把A叫做f(x)在點x0處的導數(shù)(瞬時變化率).記作f’(x0)的幾何意義是曲線y=f(x)在點(x0,f(x0))處的切線的斜率.瞬時速度就是位移函數(shù)s對時間t的導數(shù).

        2)如果函數(shù)f(x)在開區(qū)間(a,b)內每一點都可導,其導數(shù)值在(a,b)內構成一個新的函數(shù),叫做f(x)在開區(qū)間(a,b)內導數(shù),記作f’(x).

        3)如果函數(shù)f(x)在點x0處可導,那么函數(shù)y=f(x)在點x0處連續(xù).

        2.函數(shù)的導數(shù)與導數(shù)值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導數(shù)是原來函數(shù)的導函數(shù),而導數(shù)值是導函數(shù)在某一點的函數(shù)值,導數(shù)值是常數(shù).

        3.求導

        在高中數(shù)學導數(shù)求導過程中,要仔細分析函數(shù)解析式的結構特征,緊扣求導法則,聯(lián)系基本函數(shù)求導公式,對于不具備求導法則結構形式的要適當恒等變形,對于比較復雜的函數(shù),如果直接套用求導法則,會使求導過程繁瑣冗長,且易出錯,此時,可將解析式進行合理變形,轉化為教易求導的結構形

      數(shù)學高考知識點總結10

        任一x=A,x=B,記做AB

        AB,BAA=B

        AB={x|x=A,且x=B}

        AB={x|x=A,或x=B}

        Card(AB)=card(A)+card(B)—card(AB)

       。1)命題

        原命題若p則q

        逆命題若q則p

        否命題若p則q

        逆否命題若q,則p

        (2)AB,A是B成立的充分條件

        BA,A是B成立的必要條件

        AB,A是B成立的充要條件

        1、集合元素具有

       、俅_定性;

       、诨ギ愋;

       、蹮o序性

        2、集合表示方法

       、倭信e法;

       、诿枋龇;

       、垌f恩圖;

       、軘(shù)軸法

       。3)集合的`運算

       、貯∩(B∪C)=(A∩B)∪(A∩C)

       、贑u(A∩B)=CuA∪CuB

        Cu(A∪B)=CuA∩CuB

       。4)集合的性質

        n元集合的字集數(shù):2n

        真子集數(shù):2n—1;

        非空真子集數(shù):2n—2

      數(shù)學高考知識點總結11

        立體幾何初步

        (1)棱柱:

        定義:有兩個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邊形,且每相鄰兩個四邊形的公共邊都互相平行,由這些面所圍成的幾何體。

        分類:以底面多邊形的邊數(shù)作為分類的標準分為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等。

        表示:用各頂點字母,如五棱柱或用對角線的端點字母,如五棱柱

        幾何特征:兩底面是對應邊平行的全等多邊形;側面、對角面都是平行四邊形;側棱平行且相等;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與底面全等的多邊形。

        (2)棱錐

        定義:有一個面是多邊形,其余各面都是有一個公共頂點的三角形,由這些面所圍成的幾何體

        分類:以底面多邊形的邊數(shù)作為分類的標準分為三棱錐、四棱錐、五棱錐等

        表示:用各頂點字母,如五棱錐

        幾何特征:側面、對角面都是三角形;平行于底面的.截面與底面相似,其相似比等于頂點到截面距離與高的比的平方。

        (3)棱臺:

        定義:用一個平行于棱錐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錐,截面和底面之間的部分

        分類:以底面多邊形的邊數(shù)作為分類的標準分為三棱態(tài)、四棱臺、五棱臺等

        表示:用各頂點字母,如五棱臺

        幾何特征:①上下底面是相似的平行多邊形②側面是梯形③側棱交于原棱錐的頂點

        (4)圓柱:

        定義:以矩形的一邊所在的直線為軸旋轉,其余三邊旋轉所成的曲面所圍成的幾何體

        幾何特征:①底面是全等的圓;②母線與軸平行;③軸與底面圓的半徑垂直;④側面展開圖是一個矩形。

        (5)圓錐:

        定義: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條直角邊為旋轉軸,旋轉一周所成的曲面所圍成的幾何體

        幾何特征:①底面是一個圓;②母線交于圓錐的頂點;③側面展開圖是一個扇形。

        (6)圓臺:

        定義:用一個平行于圓錐底面的平面去截圓錐,截面和底面之間的部分

        幾何特征:①上下底面是兩個圓;②側面母線交于原圓錐的頂點;③側面展開圖是一個弓形。

        (7)球體:

        定義:以半圓的直徑所在直線為旋轉軸,半圓面旋轉一周形成的幾何體

        幾何特征:①球的截面是圓;②球面上任意一點到球心的距離等于半徑。

      數(shù)學高考知識點總結12

        1. 函數(shù)的奇偶性

       。1)若f(x)是偶函數(shù),那么f(x)=f(-x) ;

       。2)若f(x)是奇函數(shù),0在其定義域內,則 f(0)=0(可用于求參數(shù));

       。3)判斷函數(shù)奇偶性可用定義的等價形式:f(x)±f(-x)=0或 (f(x)≠0);

       。4)若所給函數(shù)的解析式較為復雜,應先化簡,再判斷其奇偶性;

       。5)奇函數(shù)在對稱的單調區(qū)間內有相同的單調性;偶函數(shù)在對稱的單調區(qū)間內有相反的單調性;

        2. 復合函數(shù)的有關問題

        (1)復合函數(shù)定義域求法:若已知 的定義域為[a,b],其復合函數(shù)f[g(x)]的定義域由不等式a≤g(x)≤b解出即可;若已知f[g(x)]的`定義域為[a,b],求 f(x)的定義域,相當于x∈[a,b]時,求g(x)的值域(即 f(x)的定義域);研究函數(shù)的問題一定要注意定義域優(yōu)先的原則。

       。2)復合函數(shù)的單調性由“同增異減”判定;

        3.函數(shù)圖像(或方程曲線的對稱性)

        (1)證明函數(shù)圖像的對稱性,即證明圖像上任意點關于對稱中心(對稱軸)的對稱點仍在圖像上;

       。2)證明圖像C1與C2的對稱性,即證明C1上任意點關于對稱中心(對稱軸)的對稱點仍在C2上,反之亦然;

       。3)曲線C1:f(x,y)=0,關于y=x+a(y=-x+a)的對稱曲線C2的方程為f(y-a,x+a)=0(或f(-y+a,-x+a)=0);

       。4)曲線C1:f(x,y)=0關于點(a,b)的對稱曲線C2方程為:f(2a-x,2b-y)=0;

       。5)若函數(shù)y=f(x)對x∈R時,f(a+x)=f(a-x)恒成立,則y=f(x)圖像關于直線x=a對稱;

        (6)函數(shù)y=f(x-a)與y=f(b-x)的圖像關于直線x= 對稱;

        4.函數(shù)的周期性

       。1)y=f(x)對x∈R時,f(x +a)=f(x-a) 或f(x-2a )=f(x) (a>;0)恒成立,則y=f(x)是周期為2a的周期函數(shù);

       。2)若y=f(x)是偶函數(shù),其圖像又關于直線x=a對稱,則f(x)是周期為2︱a︱的周期函數(shù);

       。3)若y=f(x)奇函數(shù),其圖像又關于直線x=a對稱,則f(x)是周期為4︱a︱的周期函數(shù);

       。4)若y=f(x)關于點(a,0),(b,0)對稱,則f(x)是周期為2 的周期函數(shù);

       。5)y=f(x)的圖象關于直線x=a,x=b(a≠b)對稱,則函數(shù)y=f(x)是周期為2 的周期函數(shù);

       。6)y=f(x)對x∈R時,f(x+a)=-f(x)(或f(x+a)= ,則y=f(x)是周期為2 的周期函數(shù);

        5.方程k=f(x)有解 k∈D(D為f(x)的值域);

        6.a≥f(x) 恒成立 a≥[f(x)]max,; a≤f(x) 恒成立 a≤[f(x)]min;

        7.(1) (a>;0,a≠1,b>;0,n∈R+); (2) l og a N= ( a>;0,a≠1,b>;0,b≠1);

       。3) l og a b的符號由口訣“同正異負”記憶; (4) a log a N= N ( a>;0,a≠1,N>;0 );

        8. 判斷對應是否為映射時,抓住兩點:(1)A中元素必須都有象且唯一;(2)B中元素不一定都有原象,并且A中不同元素在B中可以有相同的象;

        9. 能熟練地用定義證明函數(shù)的單調性,求反函數(shù),判斷函數(shù)的奇偶性。

        10.對于反函數(shù),應掌握以下一些結論:(1)定義域上的單調函數(shù)必有反函數(shù);(2)奇函數(shù)的反函數(shù)也是奇函數(shù);(3)定義域為非單元素集的偶函數(shù)不存在反函數(shù);(4)周期函數(shù)不存在反函數(shù);(5)互為反函數(shù)的兩個函數(shù)具有相同的單調性;(5) y=f(x)與y=f-1(x)互為反函數(shù),設f(x)的定義域為A,值域為B,則有f[f--1(x)]=x(x∈B),f--1[f(x)]=x(x∈A)。

        11.處理二次函數(shù)的問題勿忘數(shù)形結合;二次函數(shù)在閉區(qū)間上必有最值,求最值問題用“兩看法”:一看開口方向;二看對稱軸與所給區(qū)間的相對位置關系;

        12. 依據(jù)單調性,利用一次函數(shù)在區(qū)間上的保號性可解決求一類參數(shù)的范圍問題

        13. 恒成立問題的處理方法:(1)分離參數(shù)法;(2)轉化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分布列不等式(組)求解;

      數(shù)學高考知識點總結13

        1、函數(shù)零點的概念:

        對于函數(shù),把使成立的實數(shù)叫做函數(shù)的零點。

        2、函數(shù)零點的意義:

        函數(shù)的零點就是方程實數(shù)根,亦即函數(shù)的圖象與軸交點的橫坐標。即:方程有實數(shù)根函數(shù)的圖象與軸有交點函數(shù)有零點。

        3、函數(shù)零點的求法:

        求函數(shù)的零點:

        (1)(代數(shù)法)求方程的實數(shù)根;

       。2)(幾何法)對于不能用求根公式的方程,可以將它與函數(shù)的圖象聯(lián)系起來,并利用函數(shù)的性質找出零點。

        4、二次函數(shù)的'零點:

        二次函數(shù)。

        1)△>0,方程有兩不等實根,二次函數(shù)的圖象與軸有兩個交點,二次函數(shù)有兩個零點。

        2)△=0,方程有兩相等實根(二重根),二次函數(shù)的圖象與軸有一個交點,二次函數(shù)有一個二重零點或二階零點。

        3)△<0,方程無實根,二次函數(shù)的圖象與軸無交點,二次函數(shù)無零點。

      數(shù)學高考知識點總結14

        一個推導

        利用錯位相減法推導等比數(shù)列的前n項和:

        Sn=a1+a1q+a1q2+…+a1qn-1,

        同乘q得:qSn=a1q+a1q2+a1q3+…+a1qn,

        兩式相減得(1-q)Sn=a1-a1qn,∴Sn=(q≠1).

        兩個防范

        (1)由an+1=qan,q≠0并不能立即斷言{an}為等比數(shù)列,還要驗證a1≠0.

        (2)在運用等比數(shù)列的前n項和公式時,必須注意對q=1與q≠1分類討論,防止因忽略q=1這一特殊情形導致解題失誤.

        三種方法

        等比數(shù)列的`判斷方法有:

        (1)定義法:若an+1/an=q(q為非零常數(shù))或an/an-1=q(q為非零常數(shù)且n≥2且n∈N_,則{an}是等比數(shù)列.

        (2)中項公式法:在數(shù)列{an}中,an≠0且a=an·an+2(n∈N_,則數(shù)列{an}是等比數(shù)列.

        (3)通項公式法:若數(shù)列通項公式可寫成an=c·qn(c,q均是不為0的常數(shù),n∈N_,則{an}是等比數(shù)列.

        注:前兩種方法也可用來證明一個數(shù)列為等比數(shù)列.

      數(shù)學高考知識點總結15

        一、集合與函數(shù)

        1.進行集合的交、并、補運算時,不要忘了全集和空集的特殊情況,不要忘記了借助數(shù)軸和文氏圖進行求解。

        2.在應用條件時,易A忽略是空集的情況

        3.你會用補集的思想解決有關問題嗎?

        4.簡單命題與復合命題有什么區(qū)別?四種命題之間的相互關系是什么?如何判斷充分與必要條件?

        5.你知道“否命題”與“命題的否定形式”的區(qū)別。

        6.求解與函數(shù)有關的問題易忽略定義域優(yōu)先的原則。

        7.判斷函數(shù)奇偶性時,易忽略檢驗函數(shù)定義域是否關于原點對稱。

        8.求一個函數(shù)的解析式和一個函數(shù)的反函數(shù)時,易忽略標注該函數(shù)的定義域。

        9.原函數(shù)在區(qū)間[-a,a]上單調遞增,則一定存在反函數(shù),且反函數(shù)也單調遞增;但一個函數(shù)存在反函數(shù),此函數(shù)不一定單調。例如:。

        10.你熟練地掌握了函數(shù)單調性的證明方法嗎?定義法(取值, 作差, 判正負)和導數(shù)法

        11. 求函數(shù)單調性時,易錯誤地在多個單調區(qū)間之間添加符號“∪”和“或”;單調區(qū)間不能用集合或不等式表示。

        12.求函數(shù)的值域必須先求函數(shù)的定義域。

        13.如何應用函數(shù)的單調性與奇偶性解題?①比較函數(shù)值的大小;②解抽象函數(shù)不等式;③求參數(shù)的范圍(恒成立問題).這幾種基本應用你掌握了嗎?

        14.解對數(shù)函數(shù)問題時,你注意到真數(shù)與底數(shù)的限制條件了嗎?

        (真數(shù)大于零,底數(shù)大于零且不等于1)字母底數(shù)還需討論

        15.三個二次(哪三個二次?)的關系及應用掌握了嗎?如何利用二次函數(shù)求最值?

        16.用換元法解題時易忽略換元前后的等價性,易忽略參數(shù)的范圍。

        17.“實系數(shù)一元二次方程有實數(shù)解”轉化時,你是否注意到:當時,“方程有解”不能轉化為。若原題中沒有指出是二次方程,二次函數(shù)或二次不等式,你是否考慮到二次項系數(shù)可能為的零的情形?

        二、不等式

        1.利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時,你是否注意到:“一正;二定;三等”.

        2.絕對值不等式的解法及其幾何意義是什么?

        3.解分式不等式應注意什么問題?用“根軸法”解整式(分式)不等式的注意事項是什么?

        4.解含參數(shù)不等式的通法是“定義域為前提,函數(shù)的單調性為基礎,分類討論是關鍵”,注意解完之后要寫上:“綜上,原不等式的解集是……”.

        5. 在求不等式的解集、定義域及值域時,其結果一定要用集合或區(qū)間表示;不能用不等式表示。

        6. 兩個不等式相乘時,必須注意同向同正時才能相乘,即同向同正可乘;同時要注意“同號可倒”即a>b>0,a

        三、數(shù)列

        1.解決一些等比數(shù)列的前項和問題,你注意到要對公比及兩種情況進行討論了嗎?

        2.在“已知,求”的問題中,你在利用公式時注意到了嗎?(時,應有)需要驗證,有些題目通項是分段函數(shù)。

        3.你知道存在的條件嗎?(你理解數(shù)列、有窮數(shù)列、無窮數(shù)列的概念嗎?你知道無窮數(shù)列的前項和與所有項的和的不同嗎?什么樣的無窮等比數(shù)列的所有項的和必定存在?

        4.數(shù)列單調性問題能否等同于對應函數(shù)的單調性問題?(數(shù)列是特殊函數(shù),但其定義域中的值不是連續(xù)的。)

        5.應用數(shù)學歸納法一要注意步驟齊全,二要注意從到過程中,先假設時成立,再結合一些數(shù)學方法用來證明時也成立。

        四、三角函數(shù)

        1.正角、負角、零角、象限角的概念你清楚嗎,若角的終邊在坐標軸上,那它歸哪個象限呢?你知道銳角與第一象限的角;終邊相同的角和相等的角的區(qū)別嗎?

        2.三角函數(shù)的定義及單位圓內的三角函數(shù)線(正弦線、余弦線、正切線)的定義你知道嗎?

        3. 在解三角問題時,你注意到正切函數(shù)、余切函數(shù)的定義域了嗎?你注意到正弦函數(shù)、余弦函數(shù)的有界性了嗎?

        4. 你還記得三角化簡的通性通法嗎?(切割化弦、降冪公式、用三角公式轉化出現(xiàn)特殊角。 異角化同角,異名化同名,高次化低次)

        5. 反正弦、反余弦、反正切函數(shù)的取值范圍分別是

        6.你還記得某些特殊角的三角函數(shù)值嗎?

        7.掌握正弦函數(shù)、余弦函數(shù)及正切函數(shù)的圖象和性質。你會寫三角函數(shù)的單調區(qū)間嗎?會寫簡單的三角不等式的解集嗎?(要注意數(shù)形結合與書寫規(guī)范,可別忘了),你是否清楚函數(shù)的圖象可以由函數(shù)經過怎樣的變換得到嗎?

        五、平面向量

        1..數(shù)0有區(qū)別,的模為數(shù)0,它不是沒有方向,而是方向不定?梢钥闯膳c任意向量平行,但與任意向量都不垂直。

        2..數(shù)量積與兩個實數(shù)乘積的區(qū)別:

        在實數(shù)中:若,且ab=0,則b=0,但在向量的數(shù)量積中,若,且,不能推出。

        已知實數(shù),且,則a=c,但在向量的數(shù)量積中沒有。

        在實數(shù)中有,但是在向量的數(shù)量積中,這是因為左邊是與共線的向量,而右邊是與共線的向量。

        3.是向量與平行的充分而不必要條件,是向量和向量夾角為鈍角的必要而不充分條件。

        六、解析幾何

        1.在用點斜式、斜截式求直線的方程時,你是否注意到不存在的情況?

        2.用到角公式時,易將直線l1、l2的斜率k1、k2的順序弄顛倒。

        3.直線的傾斜角、到的角、與的夾角的取值范圍依次是。

        4. 定比分點的坐標公式是什么?(起點,中點,分點以及值可要搞清),在利用定比分點解題時,你注意到了嗎?

        5. 對不重合的兩條直線

        (建議在解題時,討論后利用斜率和截距)

        6. 直線在兩坐標軸上的截距相等,直線方程可以理解為,但不要忘記當時,直線在兩坐標軸上的截距都是0,亦為截距相等。

        7.解決線性規(guī)劃問題的基本步驟是什么?請你注意解題格式和完整的文字表達。(①設出變量,寫出目標函數(shù)②寫出線性約束條件③畫出可行域④作出目標函數(shù)對應的`系列平行線,找到并求出最優(yōu)解⑦應用題一定要有答。)

        8.三種圓錐曲線的定義、圖形、標準方程、幾何性質,橢圓與雙曲線中的兩個特征三角形你掌握了嗎?

        9.圓、和橢圓的參數(shù)方程是怎樣的?常用參數(shù)方程的方法解決哪一些問題?

        10.利用圓錐曲線第二定義解題時,你是否注意到定義中的定比前后項的順序?如何利用第二定義推出圓錐曲線的焦半徑公式?如何應用焦半徑公式?

        11. 通徑是拋物線的所有焦點弦中最短的弦。(想一想在雙曲線中的結論?)

        12. 在用圓錐曲線與直線聯(lián)立求解時,消元后得到的方程中要注意:二次項的系數(shù)是否為零?橢圓,雙曲線二次項系數(shù)為零時直線與其只有一個交點,判別式的限制。(求交點,弦長,中點,斜率,對稱,存在性問題都在下進行).

        13.解析幾何問題的求解中,平面幾何知識利用了嗎?題目中是否已經有坐標系了,是否需要建立直角坐標系?

        七、立體幾何

        1.你掌握了空間圖形在平面上的直觀畫法嗎?(斜二測畫法)。

        2.線面平行和面面平行的定義、判定和性質定理你掌握了嗎?線線平行、線面平行、面面平行這三者之間的聯(lián)系和轉化在解決立幾問題中的應用是怎樣的?每種平行之間轉換的條件是什么?

        3.三垂線定理及其逆定理你記住了嗎?你知道三垂線定理的關鍵是什么嗎?(一面、四線、三垂直、立柱即面的垂線是關鍵)一面四直線,立柱是關鍵,垂直三處見

        4.線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質定理在應用時都是三個條件,但這三個條件易混為一談;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易把條件錯誤地記為”一個平面內的兩條相交直線與另一個平面內的兩條相交直線分別平行”而導致證明過程跨步太大。

        5.求兩條異面直線所成的角、直線與平面所成的角和二面角時,如果所求的角為90°,那么就不要忘了還有一種求角的方法即用證明它們垂直的方法。

        6.異面直線所成角利用“平移法”求解時,一定要注意平移后所得角等于所求角(或其補角),特別是題目告訴異面直線所成角,應用時一定要從題意出發(fā),是用銳角還是其補角,還是兩種情況都有可能。

        7.你知道公式:和中每一字母的意思嗎?能夠熟練地應用它們解題嗎?

        8. 兩條異面直線所成的角的范圍:0°<α≤90°< p="">

        直線與平面所成的角的范圍:0o≤α≤90°

      【數(shù)學高考知識點總結】相關文章:

      數(shù)學高考知識點總結04-14

      高考數(shù)學知識點總結12-09

      數(shù)學高考知識點03-02

      數(shù)學高考知識點總結(15篇)04-15

      數(shù)學高考知識點總結精選15篇04-16

      數(shù)學高考知識點總結15篇04-15

      數(shù)學高考知識點總結(15篇)12-08

      數(shù)學高考知識點總結15篇12-07

      高考數(shù)學易混淆的知識點總結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