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nóng)事散文
每當?shù)搅肆胰昭籽椎南娜绽,在酷熱難耐的那些天,很自然就會的想到8月7日或8日還有多少天。因為那是立秋,是秋季的第一個節(jié)氣。在我們東北,立秋之后氣候就會有是改變,最明顯的是一早一晚開始涼了。由于空氣里也少了濕度,天也高了云也淡了,只是中午的太陽照射皮膚上,有燒灼感,一天里溫差也比較大了。
秋收在即,經(jīng)過掛鋤之后的休整,莊稼人又精神十足地做好秋收的準備,他們把別在棚子里房薄上閑置了三個季度的鐮刀取下來。在閑暇的勞動之余或月光明媚的晚上,將鐮刀蘸著清水,用磨刀石“嚓、嚓、嚓”地磨著。耐心地磨上一陣后,有經(jīng)驗的老農(nóng)就會用拇指肚輕輕地刮一下刀刃,測試一下鋒芒,如果發(fā)現(xiàn)不夠鋒利或有不可心的地方,就再磨上一陣子。
莊稼在田野里一天比一天成熟,田埂地頭的雜草、蒿子也在成熟,蓬蓬蒿蒿地,也在迎接它們的秋天。二十四節(jié)氣歌里的“立秋忙打甸”,也有稱做“立秋忙打靛”的,但所指的意思相近。此時割地尚早,一些勤快的人便拎著鐮刀,去野外打柴禾。過去苞米種的少,沒有那么多苞米稈棵做燒柴,尤其是遠離山溝的屯子,燒柴嚴重不足,需要秋后打一些蒿草做柴禾,我們那里稱之為秋板子柴禾。有時候也可能到甸子上打一些軟草,留作扒炕抹墻用的洋攪或苫房用的房草。
如果再進一步區(qū)分,應(yīng)該還有兩種說法。有人說“立秋忙打甸”,那打甸就是打草料,由于草適合做飼料,把打的草曬干捆起來,留著給牲口過冬吃。如果說“立秋忙打靛”,那打靛就是另一種解釋了,靛青在秋天成熟,打靛是為了提取靛青種子的色素,用于染布。
在平整且面積較大的草甸子上打草,最適用的是釤刀。釤刀的形狀和鐮刀極其相似,只是它比鐮刀要大很多,或者說它就是一把特大號的鐮刀。刀把長度近三米,與刀刃成九十度以上的角度。它是打草的專用農(nóng)具。使用釤刀打草的時候,必須將釤刀掄起來,割下的草便規(guī)則地倒下一排。在接下一刀又放倒一排新草的同時,也將前一刀割下的順帶收攏到一側(cè)。打草的人不用彎腰,站直即可,兩腳要叉開才便于發(fā)力,以人體為中心軸,刀在地上掄開個弧形,一步一刀,一步一刀,姿式不變,構(gòu)成一幅動作優(yōu)美的鄉(xiāng)間打草圖。
過了立秋,就是處暑,莊稼院也更加忙碌起來。開始收割的第一天,也叫開鐮日?梢韵胂螅覀兊淖嫦仍谶@一天,肯定會有一個什么隆重而壯觀的祭祀儀式,少不了殺豬宰羊、跪拜祈福什么的?上覀儧]有見到過,趕上的卻是“破舊立新”的年月,那些民俗儀式,恐怕只能在歷史的記載里去尋找了。
最急于搶收的莊稼就是糜子,又稱黍。它一旦成熟了,籽粒就開始脫落,如果不及時收割運回場院,籽粒就會落光,收回來的只能是一捆草了。
最不容易收割的要數(shù)大豆,我們習慣叫黃豆。割黃豆時抓豆秧的手,需要戴一只手套,否則豆莢會扎手,而且一些小毛刺扎到皮膚上很難摘下來,割地當時沒什么感覺,休息時就會疼痛難忍。
最好割的應(yīng)該就是苞米了,割下來扔成一鋪子一鋪子即可,也不用打捆。
最累人的則是割水稻。如果稻田里泥濘,需要穿靴子下去,沾滿泥的靴子給兩腳帶來額外負擔。水稻的稈棵矮,需要深彎腰,除了在打捆的時候,幾乎沒有直腰的機會。如果遇到被風吹倒成片的,如相當于遇到了沒有頭緒的`爛線,割起來就更費勁了。
“秋風鐮刀響,寒露割高粱! 割地最時講究技巧的,就是割高粱。高粱稈棵有三米高,先用鐮刀搭過來六七棵,另一只手迎過去一把攔腰抓住,另一只手將鐮刀在接近地面處一用力一摟,“唰”一聲,幾棵高粱就割了下來。由于高粱穗重,因此要盡量抓高粱稈棵的上半部,免得割下后頭重腳輕分叉散開。
割莊稼,還有一個需要技術(shù)的地方,就是打捆,也叫捆繞子。割下來的莊稼,基本都是就地取材用自身材料做繞子打捆。長長的高粱,用兩三根做繞子即可,捆起來也極容易。糜子、谷子也是用一小縷做繞子。但水稻是相對棵矮的農(nóng)作物,就需要用兩縷纏接在一起做繞子。不過大豆和苞米都不急于先捆,還要晾曬一陣子,等到需要捆的時候,單獨用已經(jīng)割掉了穗子的高粱稈棵,也就是秫秸來做繞子。
莊稼打捆后,擺放在田野里,收工前還要把每十幾捆為一組,穗子朝上立在一起碼好,等些天風干后,再用大車拉回場院,碼成大垛。
收割的季節(jié),無論是在地里歇氣的時候,還是收工后回家休息的時候,隨時都會聽到有遠有近的磨刀聲。那“嚓、嚓、嚓”的聲音,融進了辛勤的汗水,釋放著豐收的喜悅。
當年在鄉(xiāng)下,無論中學還是小學,都有幾畝地,叫校田地。我們的課程表里,當然也專門有兩節(jié)課,叫勞動課。春天校田地的莊稼出來后,怕牲畜家禽禍害青苗,老師就安排我們輪流停課去護青。之后還要按農(nóng)時去地里間苗、打丫子、追肥、鏟地、拔草、收割,最后由學生們一捆一捆地用肩膀扛回到學校的操場上。
學生的勞動任務(wù),差不多每周都有,一項緊接著一項。剛一進秋天,就有課后擼草籽的任務(wù),學生們放學回家后,到田野或草甸子擼草籽,然后交到班上統(tǒng)一賣給供銷社的收購站,用這筆錢做班費用;入冬上凍前,有拔豆茬子的任務(wù),留做班里里冬季生爐子用;校田地要積肥,還有撿糞的任務(wù),不管你家離學校多遠,都得用筐把撿到的糞挎到學校。
那是文革時期,農(nóng)村孩子長大后,極少有別的出路,絕大多數(shù)都要務(wù)農(nóng)。父親擔心我將來成為四體不勤五谷不分的書呆子或二流子,就安排我在放學后去生產(chǎn)隊參加勞動,義務(wù)地跟著大幫的社員學做農(nóng)活兒。有一次割高粱,我怕被別人落下,就抓緊快割,結(jié)果忙中出錯,鐮刀抬高了,把抓高粱稈棵的手砍出來一個大口子,留下個讓我常;貞浧鸶畹氐膫蹋@也是我身上唯一的一塊疤痕。
勞動中有苦也有樂。有一天下午,割大豆歇二氣兒時,二舅去一旁地里小解回來,告訴我就別排壟再干了,他說不遠處的玉米地里有一棵大天天秧,從地邊往里走,在第多少條壟上。
天天,學名叫龍葵,但各地對其叫法不同,就是在東北也有另稱其為“幽幽”的。它生長在草叢中或大地里,秋季成熟后,一嘟嚕一嘟嚕的天天由綠變黑,吃到嘴里甘甜可口。我按二舅說的方位去找,果然有一棵大天天秧,掛滿一串串黑色成熟天天。吃到熟透的天天,才知道剛剛由綠變黑的并不好吃,原來熟得根蒂發(fā)黃了才更好吃。在那個沒有零食的年代,生長發(fā)育中的孩子又總是閑饑難忍,如果能在籬笆旁或草叢中發(fā)現(xiàn)一棵熟透的天天秧,那可真是一次意外的驚喜,跟小貓見到了魚似的。
那時候,社員們鏟地偶爾遇到一棵天天秧或瓜秧,一般不會將其除掉,盡管將來不見得自己能遇到,但畢竟給某個人創(chuàng)造了價值?上КF(xiàn)在,農(nóng)業(yè)上廣泛使用除草劑,割地時很難再遇到天天秧一類的意外收獲了。
由于聯(lián)合收割機正在廣大的農(nóng)村逐步普及,割地的鐮刀也面臨步入退休的勢頭,不會再有多久,就將告別它鐘愛了幾個世紀的土地。
“教育必須為無產(chǎn)階級政治服務(wù),必須同生產(chǎn)勞動相結(jié)合!痹谀莻年代里,偉大領(lǐng)袖的這句話,幾乎是每一所學校的大墻上必有的標語。
秋收時節(jié),學校不僅要放秋收假,還會經(jīng)常全校停課,安排學生集體去生產(chǎn)隊支援。
秋季支援,一般都是扒苞米,因為這項勞動不需要什么技術(shù)。一大早,我們按照前一天老師的布置,把書包里的書本掏出來,把湯匙裝進空飯盒放到書包里背在身上,也不用到學校了,直接奔往去支援的生產(chǎn)隊。那只湯匙在書包的飯盒子里走一步“咣哴”響一聲,路上的人聽了就會猜到,這又是去哪個生產(chǎn)隊支援了。
集合的地點,通常都是去支援的那個生產(chǎn)隊的喂馬站。一般在早飯后的時候,同學們就差不多到齊了,然后由生產(chǎn)隊長在前面領(lǐng)著我們,去往割過的苞米地里,老師在最后邊,不時回頭張望,看有沒有后趕到的學生。
地里待扒的苞米,都是割倒后有序地摞成一堆一堆的,排列成趟。當生產(chǎn)隊長的人,肯定是個精明的莊稼把式,能夠根據(jù)人數(shù)和任務(wù)總量,合理分配一趟苞米由幾個人扒。但我們誰都不愿意多干一點兒,無論幾個人一趟,都要按堆依次循環(huán)地分開扒,誰攤上個堆大,或者攤上個堆小的,就看誰趕的運氣好了。
一個班級的同學里也參差不齊。有會干農(nóng)活的,也有不會干活的;有特別能干的,也有不能干的;有體力好的,也有體力不好的。因此就有明顯的快與慢之分。不過在收工時,老師會動員干完的過去接一下沒有干完的。
我們的午飯多數(shù)時候是在喂馬站吃,因為喂馬站里有烀飼料的特號大鐵鍋。燜出來的高粱米飯,軟點硬點也無所謂,菜咸點或是淡點,小孩子們也能將就。干了一上午的農(nóng)活兒,都餓了,有吃的就行。老師會被安排到某一像樣的人家,另有單獨的小灶。等到晚上收工學生們回走后,老師還會有一頓酒。
上初中時,我們?nèi)ヒ粋生產(chǎn)隊支援,還干過一次掐高粱的活兒,就是用鐮刀把高粱穗子削下來。高粱在割完后都是一捆捆地碼成高粱攢,我們在高粱攢旁拿過一捆高粱,一手在成捆的秫秸上拿起兩三棵高粱穗,另一只手用刀在距離高粱穗半尺左右削下,然后把高粱穗子顛倒著放好,用秫秸扎成捆即可。
記得讀高中的表哥曾經(jīng)對我說,他們班級還到一個又窮又偏遠的生產(chǎn)隊支援好幾天,是背著行李去的,吃住在那個生產(chǎn)隊的老鄉(xiāng)家……
由于學校經(jīng)常停課去生產(chǎn)隊支援,學生的課程每學期都會落下很多。直到放寒暑假之前,老師就會把書后邊沒有講完課程,突擊講一下。也顧不上學生們聽會沒有,尤其是語文課,沒有學完也沒有關(guān)系,集中學一下生字,就不了了之了。那時候期末考試從不排名次,更沒有像現(xiàn)在的什么掛科之說。
在鄉(xiāng)下人的眼中,一年里最好的季節(jié)就是秋天。秋天各種農(nóng)作物陸續(xù)成熟,放眼望去,大地里全是糧食。民以食為天,有了糧食,就餓不著人了。
過去的車老板無疑都會裝車,拉地時負責跟車的人,又叫發(fā)車的。發(fā)車的人手里拿個垛叉,也就是雙齒長把的鋼叉,用它扎進莊稼捆,挑起來遞到車上,由車老板接過去,一捆一捆地碼在車上。達到一定高度時,跟車的把拴在車后埋在車里余下掛在車轅的大耍繩拿起來,耍繩上有一個滑輪,要掛在車前的一個鐵鼻子上,然后將耍繩高高地饒過車頂?shù)恼,甩于車后。車老板在車頂上把耍繩擺正后再下來,發(fā)車的把別在車后的絞錐和絞棒抽出來,提起車后的拉子,絞錐插進莊稼捆的位置,也是剛好掛緊拉子的高度上。將大耍繩在適當?shù)奈恢谜垡幌,擰幾圈,纏住繳錐,掛在橫穿進繳錐的絞棒上,然后用絞棒絞動絞錐,車頂上的大耍繩就越來越緊。差不多絞不動了,就把絞棒的另一頭絆在車后的一個固定的小繩套上。
那裝有一車莊稼的大車,像個剛從酒席桌上下來的醉漢,一步三晃卻就是不倒,奔向生產(chǎn)隊的大場院。
莊稼拉到場院,需要碼成一個個的莊稼垛,待入冬干透后才能打場脫粒。把莊稼碼垛很有講究,如果碼不好,極容易嗆進雨水,那樣莊稼就會爛掉。因此,這個活兒年輕人輕易不敢嘗試,只有上歲數(shù)的老莊稼把式才干得來。
除了碼垛,還要搭建苞米樓子,其形狀酷似南方的吊腳樓。在場院既靠邊又通風的位置,用粗木桿做立柱和框架,像埋電線桿那樣把它們埋好。在距離地面一到兩尺高的位置用粗鐵線綁上橫桿,這樣免得使苞米接觸地面受潮發(fā)霉。苞米樓子的中間每隔不遠,要加個橫梁或橫勒上幾道鐵線,起加固作用,以防漲開。底部要鋪上木板或并排的木棍,四周疏密有致地插上一些木桿或結(jié)實的向日葵稈,易于苞米風干。苞米樓子一般高度在三米左右。將苞米裝入后,再往上邊鋪蓋一些稻草或玉米稈什么的,以免雨雪滲漏進去。
三春不如一秋忙。此時,家家都有做不完的活計,孩子們也沒有了玩耍的時間。上學走的時候,家長就已經(jīng)給安排了放學后的活兒。有一天,我們?nèi)蛯W生約定,到家都撒個謊,就說學校明天有勞動,放學會晚,然后我們第二天便趁放學后進山采蘑菇、打核桃、掏鳥蛋,很晚才回到家。
“三年自然災(zāi)害”時期,糧食不夠吃,有的地區(qū)還餓死了不少人。盡管后來生活水平稍有改善,但農(nóng)村生產(chǎn)的糧食大部分要交公糧,因此吃糧仍然比較緊張。生產(chǎn)隊收完莊稼的大地,個人可以進去撿莊稼或者到地里邊去放豬,我們把這樣的地稱之為“解放了”。
撿收割后殘留在地里的莊稼,我們男孩子沒有女孩子們有耐心。但是,撿不到家里去,卻可以吃到肚里去。我們常常到?jīng)]有來得及拉走的黃豆地里,抱一捆就走,也算不上偷莊稼,然后選一塊兒平整光滑的地面,用玉米葉做引柴,一把火點著,找一根粗壯的玉米稈,把著火的大豆挑起來翻動,讓著火點更均勻地燃燒。這時豆梗豆莢噼啪作響,熊熊的火焰過后,就用苞米稈把余火打滅。清除未燃盡的豆梗,底下便是燒好的毛豆了。
此時,大家一哄而上,圍成一圈,從黑黑的灰燼里扒找豆粒子。過了火的黃豆粒子均被燒得裂了紋,吃起來特別的香。我們一般都是撿夠幾粒吹去雜物再吃,可嘴急的撿起豆粒直接往嘴里送,被燙得嗷嗷叫,逗得大家忍不住笑。
這是一頓不付代價而又解饞的美餐,因此我們一個個都吃得不亦樂乎。待把豆粒撿得差不多了,也吃累了,才一個個抬起頭來你看著我笑,我看著你笑,此時大家的嘴巴就被豆灰染黑,就像一群花臉貓了。
當分田到戶后,就沒人舍得在大地里燒毛豆了。有關(guān)燒毛豆的場面,只能到那一代人的回憶文字里去尋找。
【農(nóng)事散文】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