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心境隨筆散文
這里先舉個小例。
前些年,我做房子。上梁那天,我因為心慌,手發(fā)抖,鞭炮總也點不燃。父親見了,勸慰:“慢點慢點。”有了父親的勸慰,我的心境平靜了下來,從而也就點燃了鞭。
這個事例,講的是做事的心境。
那么打仗呢?我沒有打過仗,也就無從感同深受。但我們卻可以從影視劇中看到這樣的事例。任何一級的指揮員,都是在不慌不忙中完成的作戰(zhàn)部署和方案。象“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這說的`固然是膽識,但它同時何嘗又不是在說一個人的心境呢?
回到寫作上來,寫作要不要講心境呢?從中外古今的諸多事例中,也可得知心境的重要性。
美國作家馬克吐溫就曾坦言,他要不是過于癡迷寫作,他的兒子就不會死。因為有天夫人有事外出,要他照顧生病的兒子,兒子睡著后,他把兒子安放在搖籃里,專心去寫作。這時,又起了風,兒子被凍醒,哭聲不絕?伤虺两䦟懽鳎雇浟诉@茬。等他醒悟過來,兒子已受了風寒,病上加病,也就一命嗚呼了。
馬克思在寫作《資本論》時,家中已到碗米無存,他卻依然不顧稼穡,依然沉浸在寫作中。
中國古代,類似的事例也是比比皆是。如司馬史,縱然受了刖刑,也完成了《史記》;曹雪芹都到凍餓交加了,還是堅持寫作《紅樓夢》;吳敬梓為了寫作完《儒林外史》,每晚都與夫人一起,圍城墻跑完一圈,待身體燥熱后,再坐下來寫作。
以上事例說明什么?說明要想為文就必須有一個好的心境,而不被眼前的困難所嚇倒。
記得我的《一對冤家》發(fā)表后,編輯除了指出我的標點符號有問題外,還奉勸我要靜心寫作。我當時見了這類話語,一方面佩服編輯的敬業(yè)精神外,同時,也嘆服編輯的心理學學得好,不然,他怎么知道我沒專心寫作呢?而反觀我在寫作這則小文時,心神是有那么一陣的恍惚過。此后,我再也不敢三心二意去為文了。
還有一次,我和兒子同桌吃飯,話題中涉及到了禪。兒子舉了個事例。說有個居士問個高僧,說您是如何修煉到這深的佛理?高僧答,我吃飯時專心吃飯,喝水時專心喝水。
這說的固然是專心,同時,也說明了一種心境。
修佛法如此,修文也如此。
只有有了好的心境,才能修出好的文來。
【說心境隨筆散文】相關(guān)文章:
2.綠色心境散文隨筆
4.散文隨筆:說包容
5.談錢說愛隨筆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