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幾種常見的巖石》設計思路隨筆
設計思路:《認觀察巖石》是教科版《科學》四年級(下)《巖石與礦物》單元第一、二課時內(nèi)容。本課主要是讓學生通過運用多種觀察方法進一步探究常見巖石的特征,激發(fā)學生觀察巖石、研究巖石的興趣,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分析和概括能力。
其實學生對巖石并不陌生,他們在生活中已經(jīng)接觸了各種巖石,但有時越是熟悉的事物學生越不容易產(chǎn)生關注,學生并不會花很多的時間去探究巖石更多的奧秘,因而也是陌生的。這恰是我們教學有價值的地方,我們可以在“熟悉”與“陌生”兩個字上做文章;谶@樣的原因,我對教材的內(nèi)容進行了處理:由于學生沒有學習第一課,沒有經(jīng)歷“觀察、描述巖石”的活動,因而課就從“觀察、描述巖石”這一個活動開始,結合“進一步觀察巖石”和 “怎樣識別它們”兩個內(nèi)容,構成了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nèi)容。
在尊重、理解教材內(nèi)容的基礎上,結合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對本節(jié)課做了以下設計:
一、以觀察巖石為載體,突出觀察這一主題
這節(jié)課,在發(fā)展學生的認識能力方面,我的教學設計主要側重于對同一事物運用不同方法進行觀察,即發(fā)現(xiàn)式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對于學生來說,觀察周圍熟悉的事物,發(fā)現(xiàn)平時不曾重視的現(xiàn)象,這無疑是一種極為重要的認識能力。不過,對有效的學習來說,觀察和發(fā)現(xiàn)顯然還只是認識的開始,最終是否有所收獲,認識是否能得到發(fā)展,在發(fā)現(xiàn)現(xiàn)象之后,便取決于對現(xiàn)象所持的態(tài)度和準確描述的能力,這也是本課教學所蘊含的重要目標。巖石無疑是學生在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而“巖石有什么特征?”卻是學生在平時不曾仔細觀察的。因而借此突出這樣一個主題。
二、以科學史為主線,突出“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的落實
在科學課堂中落實三維目標中的“科學知識”、“科學探究”已經(jīng)相對嫻熟和有效了,而我們感覺最突出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則相對比較弱,在目標定位時是比較模糊的,喜歡設定一些放在整個教學中通用的目標。本節(jié)課,從上課前的交談中就選取李四光的故事,就是期待學生從中學習和領悟科學家的精神,激勵自己的學習熱情;在學生的觀察任務開始前,“在觀察時,科學家都有一個好習慣,及時記錄自己的發(fā)現(xiàn)……”就是在提醒學生,及時的記錄也是為了更好的完成觀察任務,也是再暗示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觀察習慣;課的結尾,“科學家還借助于顯微鏡、天平等工具來進一步觀察巖石……”既是在教給學生觀察方法,也是在提醒學生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沒有止境,我們對周圍世界的認識也將越來越豐富。
三、以“進一步觀察巖石”為突破口,突出思維發(fā)展過程
學生的觀察能力不是一片空白的,在三年級的時候他們已經(jīng)學會了,綜合運用感官:看、摸、聞、聽、嘗……等來認識周圍的事物,本課設計的第一個活動“初步觀察巖石”的目的就是將學生的這些已有的經(jīng)驗激發(fā)出來,為后續(xù)的思維發(fā)展過程做準備。而“進一步觀察巖石”這一個活動的觀察角度不再只停留在顏色、光滑還是粗糙、是否透明這些一般的物質(zhì)屬性方面,而是要進一步從巖石的結構、構造等方面進行觀察。而這一個轉變就不僅僅只是在借助于工具,而是激發(fā)學生在頭腦里將觀察角度、觀察思維進一步的延伸了。因而重點對這一部分進行指導,就是讓學生經(jīng)歷這樣一個思維發(fā)展的過程。
四、以觀察方法的指導為鋪墊,突出觀察活動的有效性
在進行觀察方法的指導時,追問學生“用它來觀察什么?”、“怎么用?”、“可能會產(chǎn)生什么現(xiàn)象?”……這些問題的提出就是在引導學生思考,在觀察過程中我們不僅僅就是拿著工具、材料在原有的基礎上繼續(xù)看看、摸摸等,而是思考可以發(fā)現(xiàn)哪些新的東西;在學生匯報觀察到的現(xiàn)象時,依然追問“為什么會怎樣?”、“可能是怎么形成的?”……這些問題的提出是在引導學生反思自己的觀察活動,“是我觀察不仔細,還是沒有新的發(fā)現(xiàn)呢?”,留有進一步觀察的空間。觀察前的猜想,注定了在觀察中有目的.的進行,觀察后的反思既是對觀察前猜想的評定,也是新的觀察任務的開始,從而形成一個完整而有效的觀察活動。
教學過程:
一、科學史引入教學
。ㄕn件出示李四光科學考察的圖片)
師:認識這位科學家嗎?
生:不認識。
師:他叫李四光,是我國著名的地質(zhì)學家。他從小就特別喜歡觀察石頭,每次出門身上總是帶著放大鏡和小錘子等工具,走到哪里,就觀察到哪里,每次回來,包里裝的最多的就是巖石。長期堅持不懈的觀察,發(fā)現(xiàn)了巖石的很多秘密,為我國的地質(zhì)考察、石油勘探等事業(yè)做出了杰出的貢獻。
師:你認為我們可以向李四光爺爺學習什么?
生:學習他長期堅持不懈的觀察精神。
生:他隨身帶著工具進行觀察的好習慣,我們也要學習。
師:今天,我們也來觀察巖石,你們能夠像李四光爺爺那樣發(fā)現(xiàn)巖石的秘密嗎?
生:能夠。
(板書: 認識幾種常見的巖石 )
【評:教師在教學開始利用地質(zhì)學家李四光的故事導入新課,讓學生了解和學習李四光爺爺開展地質(zhì)研究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方法,滲透科學史的教育。】
二、初步觀察巖石
。ǔ鍪荆夯◢弾r、砂巖、頁巖、礫巖、石灰?guī)r、大理巖,用一個籃子裝好放在了實驗桌上。)
師:在實驗桌上,準備了六塊不同的巖石,并且編了號,給大家三分鐘時間觀察,看看哪個小組的發(fā)現(xiàn)最多?
學生初步觀察巖石。
師:時間到,將材料放回籃子里,比一比哪個小組最先做好匯報的準備?
學生整理桌面的材料。
師:在剛才的活動中,你用什么方法觀察到了巖石的哪些特點?
生:我用眼睛看,發(fā)現(xiàn)1號巖石有黑色、白色的東西組成的,還有一些透明的東西。
師:用眼睛看,發(fā)現(xiàn)了它的顏色,其他巖石的顏色怎么樣?
(板書:看 顏色)
生:不相同。2號是灰白色的、3號是泥黃色的、4號的顏色比較混,有黃的也有黑的等、5號黑色的、6號是白色的,還有些透明。
師:觀察的真仔細,有點像科學家一樣在觀察了。用眼睛看,還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1:我還發(fā)現(xiàn)它們的大小不一樣,1號最大,4號最小、其他的差不多。(板書:大小)
生2:我還發(fā)現(xiàn)它們的形狀也各不相同,有的像三角形,有的又像棋子一樣的。(板書:形狀)
師:除了用眼睛看,還用什么方法觀察了,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1:我用手摸了巖石,發(fā)覺有的光滑,比如3號、5號、6號;有的粗糙,比如1號、4號; 2號不是很光滑,有一點點粗糙,但比1號、4號的光滑些。(板書:摸 光滑 粗糙)
生2:我用鼻子聞,發(fā)覺巖石都有泥土的味道。(板書:聞 氣味)
師:短短的三分鐘里,大家有這么多發(fā)現(xiàn),真不錯!
【評:學生在三年級階段已經(jīng)掌握了基本的觀察方法,如看聞摸等。教學中,教師讓學生用基本的觀察方法對巖石進行一個初步的觀察。觀察的結果只是認識了巖石一些表面的、淺顯的、非本質(zhì)的特征,但是這個初步觀察的階段必不可少,初步的觀察符合人類認知活動的規(guī)律,符合小學生的認知活動心理。如果要更深入的認識巖石,必須借助一定的工具和方法!
三、進一步觀察巖石
師:剛才我們采用看、摸、聞等方法,初步觀察了巖石,還有其他方法來進一步的觀察巖石特征嗎?(板書: 初步 進一步 )
生:我覺得還可以像李四光爺爺一樣借助于工具來觀察。
生:可以用放大鏡。(板書:放大鏡)
師:借助放大鏡我們可以觀察巖石哪些特點呢?
生1:我剛才看到有的巖石好像是有好幾層一樣的,我想借助放大鏡應該可以看清楚到底是不是。
師:你觀察的真仔細。巖石一層一層疊加在一起,科學家把它叫做巖石的層里(出示課件,結合手勢。)(板書:層里)
生:我想看清楚巖石上的一些小點點是什么?
師:(出示一張巖石顆粒的圖片)猜一下這可能是觀察巖石的那方面的特點?
生:小顆粒,我剛才還用手扳了一顆下來。
師:可以從哪些方面來觀察巖石的顆粒呢?(板書:顆粒)
生:顆粒是什么顏色的。
生:顆粒的粗細。
生:我還想扳扳其他的巖石的顆粒,是不是也和我剛才扳的一樣,一下就扳下來了。
師:這個想法不錯,科學家將顆粒和顆粒之間的結合是松散還是緊密的情況,叫做顆粒的結構,待會大家可以研究一下。
師:(出示鐵釘)用鐵釘可以幫助我們觀察巖石哪方面的特點?(板書:鐵釘)
生:比較哪些巖石硬、哪些巖石軟。(板書:軟硬)
師:怎么做?
生:在巖石上劃。
師:那怎么比較它們是軟,還是硬?
生1:直接比較巖石表面的痕跡。
生2:我認為有小東西掉下來就是軟的,有刻痕就是比較硬的,沒有刻痕就是最硬的。
師:使用鐵釘時,應該注意什么?
生:注意安全,不要劃了手。
生:在劃的時候要用同樣大的力氣劃,不然就比較不出來。
師:給她點掌聲,考慮問題真全面,大家也要向她學習。
師:(出示稀鹽酸)這個可能是什么?
生:(搖頭)。
師:它叫稀鹽酸,有很強的腐蝕性。千萬不要弄到皮膚上和眼睛里。今天我給大家準備的是已經(jīng)稀釋的鹽酸,大家可以小心的、放心的使用。( 板書:稀鹽酸 )
師:怎么用呢?它可以幫我們研究巖石哪些特征呢?
生:(期待的看著老師)。
師:(邊講邊演示:滴鹽酸的方法。)用手指輕輕的捏住膠頭,然后松開,吸入幾滴鹽酸,取出滴管對準研究的巖石(巖石放在盤子里),壓一下膠頭,滴幾滴在巖石上,然后觀察在巖石表面會產(chǎn)生什么現(xiàn)象?如果不小心滴到了手上或桌子上,請用抹布擦干凈。
師:(課件出示《巖石觀察記錄表》)這兒還有一張《巖石觀察記錄表》?茖W家們,每次觀察時都會及時的做好記錄,你們在觀察時也要養(yǎng)成這樣的好習慣。
師:這么多的內(nèi)容需要觀察,你們打算怎樣安排呢?
師:是一項一項的觀察,還是一塊一塊巖石進行觀察呢?
生1:一項一項的觀察,先觀察巖石的顏色,再觀察巖石的顆粒,接下去再觀察滴稀鹽酸后的反應。
生2:一塊一塊巖石進行觀察,從1號到6號。
師:小組同學自主選擇怎樣觀察,但觀察時一定要做到有序。
師:(課件出示實驗要求)在實驗前,有這幾個建議,大家看看。
A、小組內(nèi)分好工,明確觀察的任務和記錄的內(nèi)容;
B、建議大家在其他的觀察活動都結束后,再來做滴鹽酸的實驗;
C、實驗完了后,整理好材料并歸還工具。
師:請各小組的材料員來領取工具和《巖石觀察記錄表》,開始觀察。
生領取工具,進行觀察。
師巡視指導。
A、放大鏡的正確使用:一手持放大鏡,把放大鏡移到眼前,一手拿一塊巖石,移動和放大鏡之間的距離,直到看到的圖像大而清楚。
B、在學生觀察的時候,對學生不易觀察到的結構及時指給學生。(特別是在學生滴鹽酸的時候,先將巖石擺好,再按順序滴,觀察反應。)
C、留意學生在觀察活動中的表現(xiàn)。
師:(學生觀察了12分鐘后),時間到,整理好巖石,并將工具送回原處。生整理材料,還工具。
師:你們用工具發(fā)現(xiàn)了巖石哪些特點?
生:我發(fā)現(xiàn)3號巖石有層理,其他的沒有。
師:怎么發(fā)現(xiàn)的?
生:借助于放大鏡。
師:借助于放大鏡,還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1:我們發(fā)現(xiàn)只有1號巖石有明顯的花斑,有的只有幾個小斑點。
生2:我發(fā)現(xiàn)顆粒的粗細也不一樣,比如說最粗的是4號巖石的顆粒,接下來是1號巖石,比較粗的是2號、6號巖石,3號和5號的很細,有點像面粉一樣細。
生3:我們組發(fā)現(xiàn)顆粒的顏色也是不相同的,比如說1號巖石就是由黑色的、白色的和透明的三種顏色的顆粒組成的,我們想這三個顆粒是不是同樣的東西?
師:邊觀察邊思考,有點科學家的味道了,你們真不錯,其他的小組也要加油。
生4:3號巖石的顆粒結構比較松散,其他的比較緊密。
生5:我們認為6號也比較松散。
師:除了用放大鏡來觀察巖石外,還有別的發(fā)現(xiàn)嗎?
生:用鐵釘刻了,比較了巖石的軟硬。我們發(fā)現(xiàn)3號比較軟,劃的時候有小東西掉下來,1號、2號、6號都硬,基本沒有痕跡。
師:用鹽酸做實驗,有什么發(fā)現(xiàn)嗎?
生1:有,5、6號巖石遇到鹽酸冒泡泡了。
生2:除了冒泡泡,還有一股煙冒出來。
生3:還有一股難聞的氣味。
師:兩塊巖石冒泡泡的情況一樣嗎?
生:不一樣,6號冒的泡泡大一些。
師:為什么會冒泡泡呢,誰知道?
生:我猜想5號、6號巖石遇到稀鹽酸發(fā)生變化和反應,就冒出了泡泡。
師:恩,這個回答很棒。對觀察到的現(xiàn)象進行思考,可以讓你有更多的發(fā)現(xiàn)。
【評:觀察巖石過程中,學生在已有經(jīng)驗和初步觀察巖石的基礎上,利用放大鏡、鹽酸、鐵釘?shù)纫恍┕ぞ邔r石作進一步深入和細致的觀察,包括巖石的層里、顆粒的顏色大小和結構、巖石遇鹽酸的反應、巖石的硬度等各個方面的特征。整個的觀察過程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們相互合作,有序地、認真地進行觀察,觀察得很全面,觀察的效果比較好,這離不開首先對觀察方法的指導。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指導得很細致,特別關注細節(jié),比如如何按順序進行觀察,結合觀察記錄表中概念術語(如層理、顆粒的結構等)利用課件對學生進行指導等等。】
四、辨別巖石
師:(課件出示1號巖石的特征)借助于工具和實驗,大家又發(fā)現(xiàn)了巖石的這么多秘密,令我佩服。我在大家觀察的基礎上,概括了其中一塊巖石的特點,你們區(qū)別一下可能是幾號巖石?
生:與1號最相似,因為只有1號巖石有花斑。
師:地質(zhì)學家根據(jù)這塊巖石的主要特點,為它命了名。想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嗎?
生1:想。
生2:我知道它叫花崗巖,因為在我家周圍就用了很多這樣的石頭做裝飾,我問過我爸爸。
師:它確實叫花崗巖。能夠?qū)⑸钪械姆e累用到課堂上來,應該表揚。
師:其他的五塊巖石又分別叫什么名字呢?大家打開書,閱讀68頁的資料,仔細的對比一下,找到答案。
學生閱讀資料
師:(學生看了約3分鐘)能夠區(qū)分它們的名字嗎?
生1:2號是砂巖,3號是板巖,4號是礫巖,5號是石灰?guī)r,6號是大理巖。
生2:不對,我認為3號是頁巖。
師:有不同的意見了,其他的同學你們的意見呢?
生:頁巖。
生:板巖。
師:這樣我們對照一下頁巖和板巖的不同之處在哪里?
生:板巖敲擊有清脆的聲音。
師:找兩塊巖石敲敲,聽聽看。
生敲擊聽聲音。
生:沒有明顯的聲音,是頁巖。
師:遇到有爭議的地方,應該再次觀察一下,看是不是自己的觀察不全面,再做出結論。
五、課堂小結
師:今天我們像科學家一樣通過一系列的觀察活動,認識了這六種巖石,從中我們也學到了一些新的觀察方法。
師:(出示顯微鏡、天平的圖片)其實,在生活中,科學家還經(jīng)常用顯微鏡來分析巖石的顆粒成分、用天平來分析巖石的密度等方法來進一步認識巖石,這些方法在以后的學習中大家也會用到,你們還會發(fā)現(xiàn)巖石的更多秘密。
師:好了,今天的觀察活動就到這里,下課!
【《認識幾種常見的巖石》設計思路隨筆】相關文章:
4.認識你真好隨筆
8.巖石的眼淚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