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蟬翻譯賞析
《蟬》是唐代詩人虞世南創(chuàng)作的一首五言古詩,是首托物寓意的詩。下面陽光網(wǎng)小編為你推薦整理了蟬翻譯賞析,歡迎大家前來閱讀。
《蟬》
作者:李商隱
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
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
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
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
《蟬》注釋
1、本以兩句:古人誤以為蟬是餐風(fēng)飲露的。這里是說,既欲棲高處,自難以飽腹,雖帶恨聲,實也徒然。
2、一樹句:意謂蟬雖哀鳴,樹卻自呈蒼潤,像是無情相待。實是隱喻受人冷落。
3、薄宦:官卑職微。
4、梗猶泛:這里是自傷淪落意。
5、蕪已平:荒蕪到了沒脛地步。
《蟬》譯文
你棲身高枝之上才難以飽腹;
你雖含恨哀鳴徒然白費神勁。
五更以后疏落之聲幾近斷絕。
大樹依然蒼翠卻無絲毫同情,
我官職卑下象桃梗漂流不定,
家園早已荒蕪雜草埋沒腳脛。
煩勞你的鳴叫我得借以自警,
我也舉家操守象你高潔不佞。
《蟬》賞析
這是一首詠物詩,詠物中尤多寄托,具有濃郁的象征性。句句寫的是蟬的形體、習(xí)性和聲音,而句句又暗示著詩人高潔清遠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釋,詠物的深層意義是詠人。詩的關(guān)鍵是把握住了蟬的某些別有意味的具體特征,從中找到了藝術(shù)上的契合點。
首句表面上是寫蟬的形狀與食性,實際上處處含比興象征。“垂緌”暗示顯宦身份,因古人常以“冠纓”指代達官貴人。顯宦的身份和地位在一般老百姓心目中,和“清客”是有矛盾甚至是不相容的,但在作者筆下,卻把它們統(tǒng)一在“垂緌飲清露”的蟬的形象中了。這“貴(人)”與“清(客)”的統(tǒng)一,正是為三、四句的“清”無須借“貴”做反鋪墊,用筆巧妙。
次句描寫蟬聲之傳播。梧桐是高樹,用一“疏”字,更見其枝干的清高挺拔,且與末句的“秋風(fēng)”相呼應(yīng)。“流響”二字狀蟬聲的抑揚頓挫和長鳴不已;“出”字則把蟬聲遠播的意態(tài)形象化了,讓人感受到蟬鳴的`響度與力度。全句雖只寫蟬聲,但卻從中想象到人格化了的蟬那種清華雋朗的高標逸韻。有了這句對蟬聲傳播的生動描寫,后兩句的發(fā)揮才字字有根。
三、四兩句是全詩比興寄托的“點睛”之筆。它是在一、二兩句基礎(chǔ)上引發(fā)出來的議論。蟬聲遠播,一般人往往認為是借助于秋風(fēng)的傳送,作者卻別有慧心,強調(diào)這是出于“居高”而自能致遠。這種獨特的感受蘊含著一個真理:修身而品格高尚的人,并不需要某種外在的憑借(例如權(quán)勢地位、有力者的幫助),自能聲名遠揚。它突出強調(diào)一種人格的美,強調(diào)人格的力量。兩句中的“自”字和“非”字,一正一反,相互呼應(yīng),表達出作者對人的內(nèi)在品格的熱情贊美和高度自信;表現(xiàn)出作者以蟬自許,雍容不迫的風(fēng)度和氣韻。
實際上,詠蟬這首詩包含著詩人虞世南的夫子自道。他作為唐貞觀年間畫像懸掛在凌煙閣的二十四勛臣之一,名聲在于博學(xué)多能,高潔耿介,與唐太宗談?wù)摎v代帝王為政得失,能夠直言善諫,為貞觀之治作出獨特貢獻。為此,唐太宗稱他有“五絕”(德行、忠直、博學(xué)、文辭、書翰),并贊嘆:“群臣皆如虞世南,天下何憂不理!”從他不是以鯤鵬鷹虎,而是以一只不甚起眼的蟬來自況,也可見其老成謹慎,以及有自知之明。
【蟬翻譯賞析】相關(guān)文章:
金谷園翻譯賞析04-04
赤壁翻譯賞析04-04
佳人翻譯賞析04-05
送別翻譯賞析04-05
東郊翻譯賞析04-05
行宮的翻譯賞析04-04
相思翻譯賞析04-04
閨怨翻譯賞析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