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兩則》教學雜談范文
以超越的精神,構(gòu)筑開放的平臺·超越教材
小學語文教學長期以來,處于相當封閉狀態(tài),學生讀的是課本,老師看的是教參,師生交往的空間僅限于教室。這種學習方式嚴重束縛了師生的思想,不利于主體精神的培養(yǎng)!痘A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中指出,要改革課程實施過于強調(diào)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xiàn)狀,倡導學生主動探究,勤于動手,培養(yǎng)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學生主體精神的張揚,需要我們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
教材為學生提供語言典范、文質(zhì)兼美的文章,但教材僅僅是個例子,我們學習它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即所謂用教材去教,而不是教教材。這要求我們要以開放的心態(tài)對待它,不要把教材當圣經(jīng),敢于質(zhì)疑,敢于超越,利用好現(xiàn)有的課程資源,并開發(fā)一批課程資源。
首先,要鼓勵個性化解讀。俗話說:有一百個讀者就有一百個哈姆雷特。由于每個人的'生活經(jīng)歷不同,思想性格不同,對同一篇文章,同一情境所引發(fā)的情感體驗也不同。
如對《兩小兒辯日》這篇古文,有的同學佩服那兩個小孩,善于觀察、善于思考,有獨立見解,敢據(jù)理力爭。他們提的問題竟然難倒孔子。有的同學贊美孔子誠實不欺。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這是真有學問的人的態(tài)度。
放開手腳天地寬──參加語文教研活動的體會·朗讀是閱讀教學的基礎
最近,我參加了縣和州的語文優(yōu)質(zhì)課競賽。之后,又到武漢聽了獲得全國或省一等獎的教師的展示課。在這次競賽中,雖然最后未能取得好成績(縣一等,州三等獎),但是,在參與的過程中,在向外界學習的基礎上,我的收獲和感受卻是頗多的。
我選擇的參賽課文是一篇文言文。為上好這節(jié)課我查閱了大量的資料,明白了學習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讀,最好的方法還是讀。特別是最近在武漢我聽的一節(jié)《兩小兒辯日》,也是一篇文言文,兩相結(jié)合,使我對朗讀在文言文的教學中有了更深的理解。在教學中,朗讀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齊讀,自由讀,默讀,分角色讀,師導讀,有感情的朗讀,背讀,帶著問題讀,糾錯讀等等等等,都需要根據(jù)文本需要,根據(jù)學生實際的需要,根據(jù)教學時的具體情況而定。朗讀的方式多了,不僅有助于理解課文,更重要的是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活躍了課堂氣氛。
就說糾錯讀吧。我這次比賽的課文中有弗若之矣一句話。文中的弗有很多學生讀成佛,按常規(guī)的做法就是誰讀錯,老師或者同學幫忙指出來就算了。但在教學中,我除了糾正錯誤外,還要讀錯的同學再讀,一遍不行,再讀第二次甚至第三次,直到讀準讀好為止。又如江蘇李偉忠老師執(zhí)教蘇教版《鼎湖山聽泉》,其中有一種聲音是小提琴的,老師先讓學生說出這種聲音的特點(柔美),接著要學生帶著這種好聽的聲音試讀,男生讀,女生讀,齊讀,聽音樂后再讀,師導讀后學生又讀,再讓學生指出問題(不夠柔美),然后又讓學生讀。就這樣一直讀到淋漓盡致,繪聲繪色為止。讓我們聽課的教師聽得是如癡如醉,完全陶醉在那種美妙的境界之中。
〖在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感悟方法例談·大膽想象,多元感悟·課后拓展,延伸感悟
語言文字的學習領會,是新課程的語文教學中特別注意的。在發(fā)展學生語言能力的同時,更好地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促進學生的主動發(fā)展,激發(fā)學生思維和創(chuàng)造的潛能,教師創(chuàng)造地教,運用多種方法引發(fā)學生的感悟,讓學生創(chuàng)造地學,敢于向教材挑戰(zhàn),敢于超越教材,讓課堂充滿生命力。
《兩小兒辯日》這個寓言故事中蘊涵著深刻的道理。教師組織學生討論交流讀了這篇課文后想到些什么。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從多種角度有所感悟。如兩小兒喜歡探索,精神可嘉;兩小兒認識事物的角度不同,結(jié)果就不一樣;孔子能正確對待小兒提出的問題,不知為不知,實事求是。
學完《兩小兒辯日》后,可以安排一次語文實踐活動,表演《新編兩小兒辯日》;顒忧埃處熖峁┗顒訕(gòu)想:一現(xiàn)代少年穿越時空來到遙遠的古代,遇到兩小兒,兩小兒請少年裁決。活動中,先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創(chuàng)編表演,然后在班上交流。經(jīng)過這樣的拓展延伸,深化了學生的認識感悟。
【《文言文兩則》教學雜談范文】相關文章:
8.生日教學雜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