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综合色一综合色88欧美|久久er热在这里只有精品66|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不卡|日本精品动漫二区三区

    1. <address id="l3apk"><var id="l3apk"><source id="l3apk"></source></var></address>

      古代漢語試題及答案(5)

      古代漢語 時間:2017-04-01 我要投稿
      【novawrite.com - 古代漢語】

        古代漢語是古代漢族的群眾語言,古代漢語的試題類型練習(xí)你想了解嗎?以下是由陽光網(wǎng)小編整理關(guān)于古代漢語試題的內(nèi)容,希望大家喜歡!

      古代漢語試題及答案(5)

        古代漢語試題及答案(一)

        一、單項選擇題

        1、下面哪一項是“術(shù)”的本義:B

        A 學(xué)術(shù)、學(xué)問

        B 邑中的道路

        C技能、技藝

        D 方法

        2、“古代漢語”課程的性質(zhì)是:C

        A 文學(xué)課 B 理論課 C 基礎(chǔ)課 D 應(yīng)用課

        3、下列各組漢字全是象形字的一組是: A

        A 女耳自 B 本刃末 C 武信從 D 江河娶

        4、下面選項全為通假字的一組是:D

        A知智 益溢 B早蚤 昏婚 C莫暮 反返 D信伸 畔叛

        5、“責(zé)畢收乎?”中的“責(zé)”用的是“責(zé)”的:A

        A 本義 B 引申義 C 假借義 D 比喻義

        6、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是該詞的本義是:D

        A 有道之士懷其術(shù)而欲以明萬乘之主。

        B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荀子?天論》)

        C 絕江有托于船。(《呂氏春秋?知度》)

        D 南有喬木,不可休思。(《詩經(jīng)?周南?漢廣》)

        7、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不屬于使動用法的有:C

        A有道之士懷其術(shù)而欲以明萬乘之主。

        B莊公寤生,驚姜氏。

        C 王如善之,則何為不行?

        D若弗與,則請除之,無生民心。

        8、我國的第一部詞典共有十九篇,包括釋詁、釋言、釋訓(xùn)、釋宮、釋親等。它是:A

        A 《爾雅》 B 《玉篇》 C 《正字通》 D 《康熙字典》

        9、“公入而賦:‘大隧之中,其樂也融融。’姜出而賦:‘大隧之外,其樂也洩洩。’”使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D

        A 對文 B 異文 C衍文 D 互文

        10、“湯之問棘也是已”的“之”的用法或意義是:B

        A 結(jié)構(gòu)助詞“的”B 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無實義C 指示代詞“這”D動詞“去”

        二、填空題

        1、形聲字通常由兩部分構(gòu)成:一個部分叫 ,也叫義符,另一部分叫聲符,也可叫音符。

        2、在漢字形體的演變過程中, 被稱為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嶺,也叫轉(zhuǎn)折點。

        3、我國歷史上的第一部字典是東漢許慎的 。

        4、關(guān)于漢字起源的傳說主要有結(jié)繩說、八卦說、 。

        5、《禮記》與( )、《儀禮》合稱為“三禮”,是儒家經(jīng)典之一,主要記錄了戰(zhàn)國、秦漢間儒家關(guān)于禮制方面的言論。

        6、“防”、“隄”、“陸”等字的意符“阝”如果獨立成字是阜;“祁”、“部”、“邦”等字的意符“阝”,如果獨立成字是 。

        7、甲骨文、金文、小篆等屬于 ,而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等則屬于今文字。

        8、“布”、“甫”等字的聲符是 。

        9、“此小大之辯也”之“辯”與 構(gòu)成通假字。

        二、形符、隸書、說文解字、倉頡造字說、周禮 邑 、古文字、父、辨、表達(dá)色彩(感情色彩)

        三、解釋加點的詞,或解釋其語法作用。

        (一)解釋加點詞的詞義。(1ⅹ10)

        1、樹木而塗之,鼠穿其間,掘穴托其中。

        2、士生鄙野,選而祿焉,非不貴也。

        3、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

        4、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

        5、大叔完聚,繕甲兵,具卒乘。

        6、彼其于世,未數(shù)數(shù)然也。

        7、澤梁無禁,罪人不孥。

        8、君亦見夫為社者乎?樹木而塗之。

        9、寡人有疾,寡人好貨。

        10、無德而望其福者約。

        1、種植、栽種2、偏遠(yuǎn)的鄉(xiāng)村3、鼓勵、勉勵或受到鼓勵4、去、到5、兵器、武器6、急切貌,拼命追求的樣子7、不以其妻和兒女為奴隸8、涂上泥9、錢財、財物10、窮,困迫。

        (二)指出下列句中的語法現(xiàn)象。(1ⅹ5)

        1、姜氏何厭之有?

        2、王祭不共,無以縮酒,寡人是徴。昭王南征而不復(fù),寡人是問。

        3、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

        4、夫明堂者,王者之堂也。

        5、有道之士懷其術(shù)而欲以明萬乘之主。

        1、“之”復(fù)指賓語,賓語前置。2、指示代詞“是”作賓語,賓語前置。3、“甘”、“美”、“安”、“樂”形容詞的意動用法。4、判斷句5、明,使動用法。(或省略賓語“之”)

        (三)指出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詞性。(1ⅹ5)

        1、死之欲速朽,為桓司馬言之也。

        2、內(nèi)間主之情以告外,外內(nèi)為重。

        3、昭王之不復(fù),君其問諸水濱。

        4、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fù)大翼也無力。

        5、或令孺子懷錢挈壺罋而往酤,而狗迓而齕之。

        1、之,結(jié)構(gòu)助詞,主謂間取消句子獨立性。2、連詞,表目的。3、表委婉語氣的語氣副詞。4、且,連詞,表遞進(jìn)關(guān)系。5、而,連詞,表承接關(guān)系。

        四、名詞解釋(2×5)

        1、金文指鑄刻在各種青銅器(如鐘、鼎、鬲、簋、盤等)上的古文字。因為古代稱銅為金,所以稱這些文字為金文。指出“鑄在青銅器上的文字”即可得2分。

        2、六書是古人提出的最早、最系統(tǒng)的漢字形體構(gòu)造理論,它包括:象形、會意、指事、形聲、轉(zhuǎn)注和假借。其中前四種是“四體”,反映了漢字的四大結(jié)構(gòu)類型。指出“象形……”等六種類型即可得2分。

        3、詞的本義指有文字可考的、有文獻(xiàn)資料可供參證的最初的意義。“文字可考”、“有文獻(xiàn)資料”、“最初的意義”缺一項或兩項都扣1分。

        4、《詩經(jīng)》是我國的第一部詩歌總集。它包括“風(fēng)”、“雅”、“頌”三部分。二者缺一項扣1分。

        5、同源詞:由同一語源直接或間接派生出來的一組音義相通的詞。“同一語源”、“音義相通”缺一項扣1分。

        五、簡答題(5×4)

        1、為什么說由篆文到隸書是漢字演變史上一次最重要的變革?

        答:隸書,特別是漢隸,徹底拋棄漢字的圖畫性質(zhì),不顧漢字的表意原則(1分)。一方面它解散篆體,將古文字“隨體詰詘”的線條變成了方折平直的筆畫,完成了漢字的線條化過程(2分)。另一方面,許多篆文的兩筆在隸書中歸并成了一筆,或把篆文中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偏旁合并起來,或直接省去篆文的某一部分等等,完成了漢字的符號化過程(2分)。

        2、舉例說明詞義的變遷主要包括哪幾種情況。

        答:一般把詞義的變遷分為三種情況:詞義的擴大;詞義的縮小;詞義的轉(zhuǎn)移。無論擴大、縮小還是轉(zhuǎn)移,都是針對古義而言。此外還包括感情色彩的轉(zhuǎn)移、詞義輕重的變化等等。(2分 說出前三個即可)①詞義的擴大。如:中國,最早指“國都里”,詞義擴大后,指“以周的國都為中心的中原地區(qū)”,再擴大,指除去邊疆以外的所有地方。最后擴大到指整個中華民族的共同領(lǐng)域。②詞義縮小。如:臭,原指一切氣味,包括香味,后來僅指不好的氣味。③詞義轉(zhuǎn)移。如:墳,本指大的土堆或河堤,后來指墓上的土堆,再后來就指墳?zāi)沽。④感情色彩轉(zhuǎn)移。如:爪牙,本指動物的尖爪和利齒,是中性詞,后引申為“衛(wèi)士、得力助手”的含義,變?yōu)榱税x詞,后來又專指壞人的幫兇,成了貶義詞。⑤詞義輕重的變化。如:誅,本義為“用言語責(zé)備”,后來指“殺戮”,詞義加重。

        3、古今字和通假字有什么區(qū)別?試舉例加以說明。

        答:古今字是歷時現(xiàn)象,是指漢字歷史上由于當(dāng)初字少而用多,到后來陸續(xù)分化出新字(區(qū)別字)的問題,古字和今字不是同時并存的。(2分)如“縣”和“懸”。通假字是共時現(xiàn)象,指同一時期讀音相同相近的字相互代替使用的問題,通假字與本字同時并存(2分)。如“辨”和“辯”。例子1分。

        4、古今詞匯發(fā)展的主要趨勢是什么?

        答:詞匯由少到多。(2分)(2)表達(dá)思想的功能從粗疏趨向精密。(1分)(3)構(gòu)詞方式由以單音詞為主變?yōu)橐远嘁艄?jié)詞(主要是雙音節(jié)詞)為主,可以簡稱為雙音化趨勢(2分)。

        六、標(biāo)點翻譯。

        1、給下面這段話加上標(biāo)點。至鄴矯魏王令代晉鄙晉鄙合符疑之舉手視公子曰今吾擁十萬之眾屯于境上國之重任今單車來代之何如哉欲無聽朱亥袖四十斤鐵椎椎殺晉鄙公子遂將晉鄙軍勒兵下令軍中曰父子俱在軍中父歸兄弟俱在軍中兄歸獨子無兄弟歸養(yǎng)得選兵八萬人進(jìn)兵擊秦軍秦軍解去遂救邯鄲存趙。

        答:至鄴,矯魏王令代晉鄙。晉鄙合符,疑之,舉手視公子曰:“今吾擁十萬之眾,屯于境上,國之重任,今單車來代之,何如哉?”欲無聽。朱亥袖四十斤鐵椎,椎殺晉鄙,公子遂將晉鄙軍。勒兵下令軍中曰:“父子俱在軍中,父歸;兄弟俱在軍中,兄歸;獨子無兄弟,歸養(yǎng)。”得選兵八萬人,進(jìn)兵擊秦軍。秦軍解去,遂救邯鄲,存趙。錯1處扣0、5分

        2、翻譯下面的文章。頃之,燕昭王卒,惠王立,與樂毅有隙。田單聞之,乃縱反間于燕,宣言曰:“齊王已死,城之不拔者二者。樂毅畏誅而不敢歸,以伐齊為名,實欲連兵南面而王齊。齊人未附,故且緩攻即墨以待其事。齊人所懼,唯恐他將之來,即墨[1]殘矣。”燕王以為然,使騎劫[2]代樂毅。注:[1]即墨,齊邑名。[2]騎劫,燕將。

        答:不久,燕昭王逝世,燕惠王繼位,(惠王)和樂毅不和。田單聽說了這件事,于是在燕國實行反間計,揚言說:“齊國國王已經(jīng)死去,沒有攻下城池的原因有兩個。樂毅害怕被殺而不敢返回來,名義上是攻伐齊國,實際是想聯(lián)合齊國人在齊國稱王。齊人沒有依附(他),所以暫且延緩進(jìn)攻即墨城,等待時機(或齊人歸附)。齊人所擔(dān)心的是,別的將領(lǐng)來,(這樣)即墨城就被攻破了。”燕王信以為真(或認(rèn)為確實這樣),派騎劫代替樂毅為將。每翻譯錯1處扣1分,整句句意完全不對扣2分。

      下一頁更多有關(guān)“古代漢語試題及答案”的內(nèi)容

      熱門文章